這一次在李倓府中的相聚過去了之後,河北道恢複了平靜,該募兵練兵就募兵練兵,該幫著北邊的部族建立商貿通道就幫著他們建立商貿通道,可以說是一丁點不正常的地方都看不出來。


    那些之前歸順了大唐的部族們,在迴去之後對於李倓也是越發的服氣了,同羅和仆骨部不但真的像是他們承諾的那樣,沒有對周邊的小部族進行打壓,而且一直在努力幫著他們跟大唐建立商道。


    牟恩和木葉經過了在李倓身邊的學習,感觸也都是頗深。


    他們明白,像迴紇人那樣依靠武力去控製周邊附屬的部族是不可能長久的,但像是他們這樣的部族又是弱肉強食,一旦你真的不去控製他們,若幹年後在這片地界上說了算的是什麽部族可就不一定了。


    所以他們二人在李倓製定的遊戲規則之下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在給眾多部族製定的與河北道甚至是長安城通商的商道的時候,其他小部族的商隊必須得從同羅或是仆骨部的領土之內過上那麽一下。


    要是他們跟大唐通商隻不過是為了自己部族裏族人的生計,同羅和仆骨部自然不會去管,不過要是在暗中積攢兵力,他們自然不能坐等事情的發生了。


    他們打的這些小算盤,李倓自然能看出來怎麽迴事,不過他卻沒怎麽管。


    畢竟人家的地界上有自己的生存法則,既然他們不是大唐的子民,李倓自然也沒辦法用大唐的法度去要求人家,特別是在自己不過就是個河北道節度使的情況下。


    李倓這邊的確是消停了,不過長安城在經曆了立皇後和立太子的大喜之後,終於得到了一個壞消息。


    消息正是身在嶺南道的李光弼送來的,不過涉及到的地方卻並不隻有嶺南道。


    當初李亨把李光弼派遣到嶺南道,其實已經知道南詔人並不怎麽老實的事兒了,但是由於之前李隆基曾經到了蜀中避難,對於同樣跟南詔相鄰的劍南道的情況也是相當熟知。


    所以李亨按照自己老父親的建議,把李光弼直接派遣到了嶺南道。


    一旦南詔人想要有啥異動的話,大唐至少能夠從劍南道和嶺南道兩個方向進攻南詔,畢竟跟吐蕃相比,南詔還是並沒有太大的能耐的,大唐起碼並不懼怕啊南詔人。


    不過天算不如人算,就算是李隆基在迴到了長安城的時候對於劍南道也做了布置,並且還把李亨的親弟弟,李隆基的第十三個兒子李璬給留在那坐鎮了。


    但是按照李光弼的說法,跟李璬應該一同在劍南道鎮守著的崔圓竟然不知道啥時候跟南詔人鼓秋到一處去了,並且把劍南道南邊作為南詔人的首要目標,李璬這個時候已經是捉襟見肘。


    李光弼給長安城寫下書信的時候,他已經是帶兵準備從嶺南道向西截殺南詔人了,不過依舊是麵臨了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就是兵力實在是不足。


    李光弼就算是放棄了對嶺南道的防守了,也隻能出兵五萬上下,這跟南詔人的兵力可是天壤之別。


    說是去截殺南詔人對劍南道南部的進攻,不過李光弼自己也知道,他能夠起到的作用不過就是減緩一些時間罷了,不管是他還是李璬,最終都不可能完全阻擋住南詔人。


    劍南道要是沒了個一半,別的不說,以後要是大唐再出事兒了,皇帝可就連個大後方都沒有了,所以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李亨馬上就著急了。


    “先生,你看此事該當如何處置,那南詔人雖然對於我大唐偶爾就會進犯一番,不過之前多半都是小打小鬧,最多騷擾一些周邊的村落和百姓,就連一個像樣的城池都沒來攻打過,為何如今竟然變得如此膽大妄為?”


    李亨當然是第一時間找來了已經是太子的李豫和李泌,商議這件事如何解決。


    父子倆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李泌身上,其實這個時候李亨的確是心亂如麻,而且他這個皇帝當時都是被自己的兒子和身邊的親信推上來,基本上遇到了事兒就沒啥不心亂如麻的時候。


    李豫其實心裏麵是有些想法的,不過在李泌和李亨的麵前,他真的是一丁點說出來的意思都沒有。


    左右自己的父親最相信的也是自己的老師,就連這太子之位,李豫心知肚明要是沒有李泌,自己的父親也未必就能下定這麽大的決心讓自己來當。


    李泌得知這個消息之後,臉色也並不好看。


    其實本來按照李泌自己的計劃,這迴大唐的太子之位也定下來了,他也就到了該離開的時候了。


    迴到自己修道的山中逍遙快活,李亨和李豫還得一直供養著自己,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要美姬也是不缺的,這其實才是李泌最想過的小日子。


    但是從小到大,人家李亨對他絕對也是不薄的,現在李亨有了難事兒了,他當然不能走了。


    不過李倓腦袋好使是沒錯,但腦袋好使也是不可能變出現在李光弼最需要的兵馬的,這就是十分典型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陛下,當今既然南詔已經挑明了要趁著我大唐國力衰弱占上一點便宜了,怕是想要全身而退是不可能了,劍南道地處狹長,以南詔人的兵力和能耐,想來他們也是不可能太過深入的,李璬的人馬應該都在益州附近,而益州又是北上的門戶,萬萬不能讓南詔人突破至此的,所以陛下應當告知李光弼和李璬,以曲州為界限,萬萬不能讓南詔的人馬過了曲州,而曲州以南,怕是以現在的能耐是守不住了啊!”


    “老師,曲州以南,那可是有昆州、姚州等重鎮啊,這就全部都給了南詔了?”


    顯然,對於李泌的這個建議,李豫心裏麵並不太認同,大唐是他們老李家的,總不能李泌隨便一說,一小半的劍南道城池就不要了,百姓就得受到南詔的荼毒不是?


    身為太子,至少李豫對此是覺得相當不甘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扶亂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狼煙東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狼煙東去並收藏扶亂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