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縣前往汝南,大多都處平原地形,一望平川,這對項雲等行軍倒也順便,隻是平原地貌,不易隱藏行蹤。戲誌才在許家村設計裝扮成商旅而行,正是為了其中道理,以免讓黃巾賊眾有所察覺。
然山勢鮮有得見,但密林卻還是不少,雖然與項雲、俞風二人所處的戰爭年代相同,但冷兵器戰爭與槍炮戰爭對大自然的破壞相比,簡直是大相徑庭,除了城池周圍以防敵軍隱藏或是戰略、物資等需要,才會大量砍伐山林。項雲、俞風難得享受這平靜、鳥語花香的景象,行軍路上倒也不乏寫意之感。
二日後,眾人來到汝南郡所轄的蔡縣,但和汝南隔著穎水支流,黃巾賊眾似又隻聚於汝南,蔡縣倒也顯得有些安寧。
一眾人行進蔡縣,百姓見是商旅打扮,倒也並未駐足觀望。項雲等人當然也是處事低調,聽從戲誌才所言,幾百餘人分散休整,以免被黃巾探子有所覺察。
即使這番安排,卻也未能躲過明眼人的耳目。
項雲、俞風、張遼、戲誌才、許褚、許定幾人安排妥當之後,正與縣內酒鋪中歇腳,不想門口突然出現一眾官兵。
領頭的一人對著幾人喝道:“哎!你等六人,隨我走一趟!”
六人突聞冷喝聲,遂轉眼望去,見是一眾官兵衝著己方唿喝,不禁同時一愣。
許定見領頭官兵神態兇煞,頓時心頭火起,剛想站起身來,便被戲誌才按了下去。戲誌才遂即起身抱拳微笑道:“不知幾位官爺有何賜教?”
領頭的官兵有些不耐煩地喝道:“叫汝等走便走,哪來這等多的廢話!”
此言一出,張遼、許褚二人俱已麵容一沉。
項雲走上前去,出乎意料的一臉嬉皮笑容道:“這位官爺,是否有貴人相邀?”
領頭官兵見項雲一臉嬉皮,似在耍弄自身,頓時火起,抽出佩刀,惡狠狠地抵在項雲脖勁之上。
張遼、許定、許褚見狀,立即站起身來,冷冷地看著領頭官兵。
領頭官兵見張遼、許定一臉黑氣,許褚更是高大威猛,氣勢逼人,但身後卻又站著一眾手下,不好失了麵子,佩刀仍舊抵著項雲脖子,但氣力不由地已軟了幾分。酒鋪中其餘吃喝百姓唯恐殃及池魚,紛紛離座,遠遠地觀望態勢,一時間酒鋪中充滿著一股劍拔弩張地氣氛。
此時,俞風走上近前,微微扮下官兵的佩刀,微微笑道:“既然貴人相邀,我等前去便是,何必動刀動槍,有失和氣呢。”
領頭官兵就勢下了台階,收迴佩刀,冷聲道:“看在這位公子的麵上,不與爾等計較!”| 俞風微微一笑道:“多謝這位軍爺。”
張遼、許定、許褚三人一臉怒氣地隨著眾官兵前行,項雲、俞風、戲誌才三人卻是一番笑意。
“到了!”領頭官兵一聲低喝。
眾人抬頭望去,見是蔡縣府衙,心中一陣霧水。
眾人被引到府內一大堂之上,眾官兵遂即退去。
六人有些迷茫地呆在大堂之上,片響,一身穿官服之人緩緩步出,年輕卻也尚輕,見了六人,便閃過一絲怒容,沉聲道:“你等來此何為?!”言語間似在問詢,卻實為審問之態。
項雲走上前去,微笑著不答反問道:“兄台何人?我們好像並不認識。”
“上蔡令,甄玉!”身穿官服之人冷聲道。
項雲“哦”了一聲,遂笑道:“不知甄兄請我等來有何賜教?”
甄玉見項雲不答自己所問,反而盤問起自己來,不由地怒容更甚,冷喝道:“你等何人,到此何幹!”
項雲微笑道:“我們來此行商。”
“行商?”甄玉冷笑一聲,“我看汝等乃黃巾亂黨!”
“黃巾亂黨?!”項雲一陣大笑,“甄兄從何而知?”
“你等幾百人進城,雖商旅裝扮,卻人皆受過一番訓練。敢問,若是普通商人,何須如此?”甄玉冷言道。
項雲驚訝之色一閃而過,遂即沉聲道:“敢問甄兄,黃巾賊寇有此等軍容否!”項雲見甄玉眼光犀利,知已瞞不過他,索性從另外一個角度出言,以觀甄玉的反應。
甄玉果然一愕,迅又恢複怒容道:“你們到底何人?!”
此時,大堂之外已站著刀槍林立的團團官兵。
俞風見甄玉雖從頭至尾便是一臉怒容,但觀其人眉清目秀,全身儼然散發著一股正氣,況倘若擊殺己方幾人,何用再來府內盤問,多次一舉?俞風想到此處,遂抱拳道:“我等實為黃巾而來!”
甄玉聞言微微一詫,怒容稍減,言道:“此話怎講?”
戲誌才突然笑道:“甄大人果然有個好兒子!”
甄玉突然戲誌才之言,頓時一愣,不由地問道:“你是……?”
戲誌才抱拳道:“山野之人,潁川戲忠!”
甄玉聞言,立時驚道:“莫非是潁川書院的戲……戲誌才先生?”
戲誌才擄了擄胡須,微微驚愕道:“甄大人識得草民?”甄玉閃過一絲悲傷之色道:“先父在世之時,經常前往潁川書院受教,故小侄對先生之名有所耳聞。”
此刻,甄玉已唿戲誌才先生,可見甄玉的怒氣和疑慮已然消減而來很多。
而戲誌才此時已閃爍著一股悲傷的神色,喃喃道:“書院時常接受甄大人的資助,不想現今已陰陽相隔。”說著,戲誌才不由地長歎了口氣。
“碰!”甄玉突然怒拍了一下案桌,憤憤道:“黃巾賊寇……!”
六人見狀,似已明白甄玉之父的死與黃巾有著莫大的關係,故一直對眾人猜疑和憤怒之狀。但此刻已然明白過來甄玉何故如此,心中隱含的敵意隨之消減的微乎其微。
然山勢鮮有得見,但密林卻還是不少,雖然與項雲、俞風二人所處的戰爭年代相同,但冷兵器戰爭與槍炮戰爭對大自然的破壞相比,簡直是大相徑庭,除了城池周圍以防敵軍隱藏或是戰略、物資等需要,才會大量砍伐山林。項雲、俞風難得享受這平靜、鳥語花香的景象,行軍路上倒也不乏寫意之感。
二日後,眾人來到汝南郡所轄的蔡縣,但和汝南隔著穎水支流,黃巾賊眾似又隻聚於汝南,蔡縣倒也顯得有些安寧。
一眾人行進蔡縣,百姓見是商旅打扮,倒也並未駐足觀望。項雲等人當然也是處事低調,聽從戲誌才所言,幾百餘人分散休整,以免被黃巾探子有所覺察。
即使這番安排,卻也未能躲過明眼人的耳目。
項雲、俞風、張遼、戲誌才、許褚、許定幾人安排妥當之後,正與縣內酒鋪中歇腳,不想門口突然出現一眾官兵。
領頭的一人對著幾人喝道:“哎!你等六人,隨我走一趟!”
六人突聞冷喝聲,遂轉眼望去,見是一眾官兵衝著己方唿喝,不禁同時一愣。
許定見領頭官兵神態兇煞,頓時心頭火起,剛想站起身來,便被戲誌才按了下去。戲誌才遂即起身抱拳微笑道:“不知幾位官爺有何賜教?”
領頭的官兵有些不耐煩地喝道:“叫汝等走便走,哪來這等多的廢話!”
此言一出,張遼、許褚二人俱已麵容一沉。
項雲走上前去,出乎意料的一臉嬉皮笑容道:“這位官爺,是否有貴人相邀?”
領頭官兵見項雲一臉嬉皮,似在耍弄自身,頓時火起,抽出佩刀,惡狠狠地抵在項雲脖勁之上。
張遼、許定、許褚見狀,立即站起身來,冷冷地看著領頭官兵。
領頭官兵見張遼、許定一臉黑氣,許褚更是高大威猛,氣勢逼人,但身後卻又站著一眾手下,不好失了麵子,佩刀仍舊抵著項雲脖子,但氣力不由地已軟了幾分。酒鋪中其餘吃喝百姓唯恐殃及池魚,紛紛離座,遠遠地觀望態勢,一時間酒鋪中充滿著一股劍拔弩張地氣氛。
此時,俞風走上近前,微微扮下官兵的佩刀,微微笑道:“既然貴人相邀,我等前去便是,何必動刀動槍,有失和氣呢。”
領頭官兵就勢下了台階,收迴佩刀,冷聲道:“看在這位公子的麵上,不與爾等計較!”| 俞風微微一笑道:“多謝這位軍爺。”
張遼、許定、許褚三人一臉怒氣地隨著眾官兵前行,項雲、俞風、戲誌才三人卻是一番笑意。
“到了!”領頭官兵一聲低喝。
眾人抬頭望去,見是蔡縣府衙,心中一陣霧水。
眾人被引到府內一大堂之上,眾官兵遂即退去。
六人有些迷茫地呆在大堂之上,片響,一身穿官服之人緩緩步出,年輕卻也尚輕,見了六人,便閃過一絲怒容,沉聲道:“你等來此何為?!”言語間似在問詢,卻實為審問之態。
項雲走上前去,微笑著不答反問道:“兄台何人?我們好像並不認識。”
“上蔡令,甄玉!”身穿官服之人冷聲道。
項雲“哦”了一聲,遂笑道:“不知甄兄請我等來有何賜教?”
甄玉見項雲不答自己所問,反而盤問起自己來,不由地怒容更甚,冷喝道:“你等何人,到此何幹!”
項雲微笑道:“我們來此行商。”
“行商?”甄玉冷笑一聲,“我看汝等乃黃巾亂黨!”
“黃巾亂黨?!”項雲一陣大笑,“甄兄從何而知?”
“你等幾百人進城,雖商旅裝扮,卻人皆受過一番訓練。敢問,若是普通商人,何須如此?”甄玉冷言道。
項雲驚訝之色一閃而過,遂即沉聲道:“敢問甄兄,黃巾賊寇有此等軍容否!”項雲見甄玉眼光犀利,知已瞞不過他,索性從另外一個角度出言,以觀甄玉的反應。
甄玉果然一愕,迅又恢複怒容道:“你們到底何人?!”
此時,大堂之外已站著刀槍林立的團團官兵。
俞風見甄玉雖從頭至尾便是一臉怒容,但觀其人眉清目秀,全身儼然散發著一股正氣,況倘若擊殺己方幾人,何用再來府內盤問,多次一舉?俞風想到此處,遂抱拳道:“我等實為黃巾而來!”
甄玉聞言微微一詫,怒容稍減,言道:“此話怎講?”
戲誌才突然笑道:“甄大人果然有個好兒子!”
甄玉突然戲誌才之言,頓時一愣,不由地問道:“你是……?”
戲誌才抱拳道:“山野之人,潁川戲忠!”
甄玉聞言,立時驚道:“莫非是潁川書院的戲……戲誌才先生?”
戲誌才擄了擄胡須,微微驚愕道:“甄大人識得草民?”甄玉閃過一絲悲傷之色道:“先父在世之時,經常前往潁川書院受教,故小侄對先生之名有所耳聞。”
此刻,甄玉已唿戲誌才先生,可見甄玉的怒氣和疑慮已然消減而來很多。
而戲誌才此時已閃爍著一股悲傷的神色,喃喃道:“書院時常接受甄大人的資助,不想現今已陰陽相隔。”說著,戲誌才不由地長歎了口氣。
“碰!”甄玉突然怒拍了一下案桌,憤憤道:“黃巾賊寇……!”
六人見狀,似已明白甄玉之父的死與黃巾有著莫大的關係,故一直對眾人猜疑和憤怒之狀。但此刻已然明白過來甄玉何故如此,心中隱含的敵意隨之消減的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