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陳伯宗離開的背影,此刻的心裏是高興的。要說這個世界裏有誰最為希望陳伯宗有些改變,那就是隻有文帝了。


    作為一位帝王,文帝的心中也是有著自己的夢想。也是有著自己想要去做的事,但是有些夢想的完成又不可能隻是一朝一夕。


    眼看著自己的夢想在自己的手上已經不可能在完全了,所以文帝希望自己的後繼者可以把自己去完成。


    而陳伯宗作為他繼承人為了陳伯宗的安全以及其他的原因,之前的文帝對於陳伯宗可以說保護的無微不至。


    力求在此之前不讓陳伯宗沾染到外麵任何一點的勾心鬥角,但是今天文帝突然明白自己好像錯了。


    如果一直讓陳伯宗就像現在這樣活在他的羽翼之下,那麽等到他不在能在他遮風避雨的時候。陳伯宗或許是不堪一擊的,所以陳伯宗要改變他自己也是要改變的。


    所以他答應了陳伯宗不去插手他與王采苓之間的事,而是讓他自己去解決。


    也不知道是為什麽剛剛陳伯宗說的話,現在一直都是文帝的腦海中迴想。


    看著手上帶著的手套,文帝的臉上的笑容也是越來越溶。而在一旁的沈皇後也是走到文帝身邊,抓住文帝的手問道


    “陛下,為何這般高興呢。”看著身旁的丈夫沈皇後也是笑麵如靨。


    “容兒,你沒有覺得業兒好像有些變了。”文帝與沈皇後成婚到現在已然是過了十幾年,但是卻是還是一直習慣叫她蓉兒,就像第一次見她的時候。


    “業兒今年已經是十四歲了,都已經是成親了。陛下你不要總是把業兒當做小孩子了,其實他也是在一直努力!”身為母親,沈皇後對於陳伯宗的了解不是一點點。身為母親,沈皇後也是知道陳伯宗一直都是在努力,努力向要讓自己的父親認可自己。


    “是啊,朕不能在把他當成小孩子看了!”文帝說道,然後就是牽著沈皇後走到一張矮塌上坐下。


    “陛下,這王氏之事。您當真不管嗎。”剛一坐定,沈皇後便是向文帝問道。


    “剛剛業兒不是說了,此事交給他自己去處理,不用你我去管,你自己剛剛不也說了讓我不要在把當成小孩子了。怎麽,到你自己這裏到是不作數了?”看著沈皇後文帝笑著說道。


    “妾身不是那個意思,隻是這王氏這次是不是有些放肆了。前幾次妾身不與她追究已經是寬宏大量了,不想她卻是越來越過分了。”說起王采苓沈皇後就是氣不打一出來,話說每個孩子在母親眼裏都是完美無瑕的。


    在沈皇後的眼裏陳伯宗也是如此,但是當她得知那個王采苓卻是說自己的兒子是個無才無德的渾人的時候。


    沈皇後的心裏就是對於這個王采苓印象差到了極點,或許如果不是剛剛因為答應了陳伯宗。此刻沈皇後已經是頒旨廢了王氏的太子妃位,那裏還會在這裏說起她。


    “你說的不錯,此次這個王氏的確是有些放肆了。竟敢在背後非議太子,實屬大逆不道。”提起王采苓在背後非議陳伯宗的事,文帝也是很生氣。


    文帝雖然是一個明君,但是由於他當初有著篡位的嫌疑。所以對於大臣們在背後討論皇家事一向是嚴懲不貸,這不僅僅為了堵住某些人的嘴也是為了穩固他的皇位。


    所以現在這個王采苓也可以算是,觸及了文帝逆鱗。所以文帝又是說道“你放心,等會兒朕迴去以後就是嚴懲一下這個王固!”


    當然了文帝雖然嘴上說要嚴懲一下王固,其實也不過是派人去王家重重訓誡一番罷了。


    如果真要嚴懲王固,文帝自知那是不可能的。雖然魏晉以來到了現在,世家的力量已經是被大大削弱了。


    連年的戰亂以及頻繁的朝代更替,讓世家的勢力在戰火中被瓦解。


    尤其是梁末的侯景之亂,更是世家的末日。讓世家幾乎在動亂中灰飛煙滅,所以當大陳立國以來世家的力量已經是與以前無法同日而語。


    再加上太祖本是寒族出身,對於世家的打擊也是不遺餘力。所以現在的大陳世家多少已經被人淡忘了。


    但是,世家卻是猶如百足之蟲,死而末僵。他們隻是換了一個新麵目重新出現在世人的麵前而已,現在他們還依然掌握著朝廷的舉士之權。


    朝堂上的那一個官員不是世代為官?那一個不是仕經兩朝侍奉兩位甚至是三位四位皇帝?那一個不是世家之人?那一個不是和世家有關係的?


    文帝對於世家早就是深惡痛絕,但是卻又是無奈與自己沒有任何的辦法來限製這些世家。所以隻有苦苦的與這些世家周旋,為了平衡各方也是為了大陳江山,所以當初文帝便是將王采苓選為陳伯宗的太子妃。


    也是出於為陳伯宗日後找一份助力的目地而已,所以此時文帝當然不會去嚴懲王固的。


    但也不是如此就要放任王氏這樣的肆無忌憚,所以這件事要交給陳伯宗來解決。


    對於陳伯宗來說,王氏是助力也是磨刀石!


    有覺殿,是文帝一直以來處理公務的地方,也是文帝召見一些大臣議事的地方。


    在安德宮沈皇後那裏用完早膳,文帝就是告別沈皇後來到了有覺殿處理公務。


    不過今天的文帝卻是沒有像往常一樣,一到有覺殿就是開始處理公務批閱奏折。


    而是在和人說話,這個人不是別人正式文帝身邊的大太監童林。


    “童林啊,你說太子到底是怎麽看來。為何突然之間就是有這麽大的變化?”文帝手中拿著陳伯宗那日在王家留下的詩詞,滿臉心事的說道。


    童林在文帝身邊已經是十多年,從文帝還是始興王的時候童林就已經在文帝身邊服侍了。所以童林還是很了解文帝的,所以當文帝此刻向他問出這樣的話的時候。他也就是知道文帝,並不在意他以一個內侍的身份來討論此事。


    所以童林也是不假思索的迴答道“陛下,依老奴來看。太子殿下的變化乃是陛下之福大陳之福,想來未來太子也是會陛下一樣的明君!”雖說童林心裏是不是這般想的,但是嘴上還是向文帝祝賀到。


    “哈哈,希望真的如你所說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略南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府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府人並收藏謀略南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