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繁華地、南京外金川門前的碼頭今天上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擁擠。不少著布衣草鞋的鄉下老百姓匆匆劃著小漁舟往碼頭裏擠,但相反的是不少羽扇綸巾的文士、穿綢著緞的富紳則乘著座船往碼頭外擠。
就在這一片的忙亂中,一艘大江船笨拙地朝定準門碼頭移動。
船上的黃飛愕然望著一團亂麻似的港口不僅鬱悶。這南京繁華到這般地步了麽?照這樣那碼頭上恐怕連個插針的位置都沒有吧!
但多注意那一會之後黃飛就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相反的郭向,不同的階層,臉上也帶著不同的神色!
老百姓臉上全是一副興奮、剌激的表情,不少人一邊劃著小船還一邊與旁邊小船上的人議論著什麽。而那些士子富紳臉上則是一片憤懣與驚惶,當那些貧民的小漁舟不斷與他們那華麗的大船相擦或碰撞時也顧不得嗬斥!
真是有意思,南京一定是發生了變故!黃飛的好奇心來了之後就留神聽著那些小船上的談話。
“李家阿叔!你怎麽也趕來了?”
黃飛側耳傾聽之下就聽到自已江船左側一個戴著草帽、膚色黝黑的年青漢子向著後邊擠上來的一條小漁舟打招唿。而那小漁舟前頭是一個小夥子劃船,船尾則坐著一個精神萎靡的老者。
“阿爸自從腿被摔折後就呆在家裏精神很不好!我聽說那挨千刀的劉友才劉十裏今天報應到頭要被馬丞相砍頭就帶著阿爸來看個開心、送劉老財一程!”那小漁舟前頭劃槳的一個年輕人迴答道。語氣中帶著恨意。
“噓!”那老者聽他兒子發泄不滿,連忙望了望那些忙於擠出碼頭的大船止住他的說話道:“小三呀,我不是常與你說嗎?禍從口出,你就不要老說那些惹禍的話了。”
“禍從口出?”那小夥子不敢頂撞他爸,因此就隻是在嘴裏低低地嘟囔了一句:“我看是禍從天上來!阿爸你一輩子小心謹慎、給劉老財做牛做馬,去年隻是差了三擔穀子還不是被他的家丁推摔折了腿!”
小三的小聲說話沒被耳背的老者聽見但被大江船上耳力大好的黃飛聽見了,但黃飛聽了這些話也沒能理清他們議論的頭緒。
接著又聽見開始那黝黑漢子說道:“劉老財劉十裏被砍頭是真的!我們村的黃秀才前天看了告示迴來可是在祠堂裏直哭得唿天搶地的。我還聽他說這次被砍頭的有五百多人呢!其中比劉十裏威風的大有人在。那些朝庭大官就不說了,好象江南蕪湖的陳三縣也在其中!”
“陳三縣也被砍了?”
附近聽到那黝黑漢子說話的百姓都驚訝得停下了槳,隨後臉上都顯出了興奮、激動神色。
“有什麽好高興的?”小三阿爸不理解其他人為什麽那麽高興就歎了一口氣說道:“砍了個劉十裏、陳三縣,官府沒收了他們的家產。最後還不是又出來個張十裏、李三縣!”
聽到老者這樣的說話眾百姓都沉默了下來。
一直凝神聽著大船下那些百姓談話的黃飛聽到這裏再聯想到杜旭峰報上來的情報,終於弄清楚了現在南京發生什麽事情了。是馬士英在大開殺戒,殺《蝗蝻錄》和《蠅蚋錄》中的官員和鄉紳!
自已早該想到了!
在經過安慶府時發現沿岸駐紮的左良玉兵馬白幡飄飄,想來是“清君側”的左良玉一如前世曆史上病死!宿敵病死那馬士英受到的軍事壓力自然減輕了很多,也就有空騰出手來收拾那些東林堂、複社文人和聲援他們的鄉紳。
最後黃飛的大江船就在百姓的議論聲中找到了個空隙位置停靠了下來。
等船停好後黃飛就帶著屬下急急往碼頭上一個叫匯源的倉庫行去,這是杜旭峰在信中約定的地方。
“杜旭峰上校正在裏邊!大將軍請隨我來。”黃飛等人到那倉庫略與門口守衛的一個漢子詢問了下,那漢子就大喜過望地答道。
“屬下杜旭峰見過將軍!恭喜將軍趙店大勝,名震天下!”在黃飛剛進倉庫大門時,裏邊聞聲的杜旭峰便趕過來敬了一個禮。杜旭峰這些天可早一直等候在這個倉庫,因為以他對黃飛性情的了解知道黃飛無論如何都要親自來對這件玄紗的事情弄個明白。
好久沒見到這個老杜了!黃飛占頭示意杜旭峰禮畢後就細細的打量這個當初在北京幸運撿來的第三隻眼和第三隻耳朵。
杜旭峰現在比以前更加沉穩、更具威勢,隻是麵目間的陰沉氣息更重了些,臉色也更冷了些!見到自已這個老朋友也是一副死人臉,剛才說恭喜時擠出的那點笑容比哭還難看!
“杜兄,辛苦你了!讓你常年在外奔波!這次趙店大勝你們情報部門可是起了關鍵作用的!”黃飛動情地說道。
“不辛苦!這是屬下應該做的!”杜旭峰聽到黃飛真摯的語氣,也不禁眼眶濕潤。
自已原來不過是明朝東廠的一個百戶,手下不過幾十人,現在卻掌握了南召軍對敵所有情報事宜,因此現在自已的直屬手下可有近千人!並且自從黃飛把情報部門交給自已的那一天開始,對自已就是要錢給錢、要人給人,無條件信任,從沒在其中指手劃腳過。
學得文武藝,貨賣帝王家!還有一句話叫做士為知已者死!杜旭峰默默想到。“杜兄!你們這一行講的是暗中行事,心理壓力大,也正因為如此你才要多多放鬆自已、平時要多笑笑!”黃飛還是有些不習慣冷麵冷臉的杜旭峰。
“習慣了!大將軍不用擔心。”杜旭峰還是語氣平平的地答道。
“你在信中說的那郭小姐現在在哪?”兩人閑扯了兩句後黃飛便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問道。
“大將軍如果早幾天來就好了!現在郭小姐已迴了杭州。”
杜旭峰也很是遺憾,不過看見黃飛臉上失望之色漸濃就又補充說道:“大將軍也不要焦慮,我已經交待了手下人一路暗中盯著且保護,郭小姐的消息不會丟失也不會出事的!”
“大將軍您現在的打算是現在就起程趕往杭州?”見黃飛還是神情鬱鬱,杜旭峰就試探地問道。
“哦!還是先在這南京呆上兩天吧,順便拜訪些朋友!”
見杜旭峰這樣一問黃飛也覺得自已太沉不住氣,再稍遲兩天去杭州想來也不礙事的。再說自已來南京的目的可不僅僅是兒女情長,還得說動卞賽停止鼓吹“狹義汗奸論”和看看能否把錢謙益收入曩中,這兩件事情也是頂緊要的。
“是!那屬下先讓杭州那邊準備一下,現在我們先進城吧!屬下已在聚寶門附近的秦淮河旁邊為將軍準備了一所院子。”
“好!”
黃飛精神一振。名留千古的十裏秦淮一直是前世眾多穿迷的一個夢,現在自已來到了這時代那就去真實的感受一下吧!
想到秦淮河當然也想到那個謎一樣的尤物卞賽賽,黃飛的心也就熱切了起來。
於是一行人經外金川門、金川門沿鼓樓大街坐馬車往南行。
當經過外金川門、金川門時杜旭峰都熟絡地和著那些城門守衛打著招唿,而那些守衛兵士也熱情地迴應了這個“杜老板”。
望著交際圓滑的桂旭峰黃飛直感到不可思議,還真是人不可貌相。沒想到冷麵冷臉的杜旭峰居然如此混得開,自已一行雄糾糾的漢子就這樣大搖大擺連刀帶劍的進了金陵內城!
當黃飛好奇地問杜旭峰為何混得這般好時杜旭峰不以為意地說道:“隻要有錢!哪又有混不開的?在有心之下一連十、十連百,幾頓酒、幾次拜訪下來,什麽人都會跟你稱兄道弟的,再說屬下還幫著這些守城將領的家族中人聯係了不少香胰子生意!”
黃飛訝然。想想也是,難怪杜旭峰花錢如流水!嗬嗬,花多少錢自已倒也不心痛,隻要你在四麵八方吃得開就行!
當一行人經過金川門時,杜旭峰還順手從城門守將那裏要來了一張沒貼的告示遞給黃飛。原來在經過外金川門時杜旭峰看見黃飛從馬車探出頭去看那貼在城門旁邊的告示,但顯然一是因為相隔有些遠、二來圍觀的人太多結果是沒有看清楚的。
黃飛接了過來細致地看了上邊的內容。
告示上說的果然和在碼頭上黃飛聽見百姓議論的差不多,隻是告示上多了些文過飾非的話,說什麽“。。。。子曰: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 東林黨從大明萬曆朝起,便於朝堂上黨爭連連!蒙蔽聖聽,使萬曆、泰昌、天啟三帝未能施展天縱英才,因而國事日非、內憂外患日盛!至先帝崇禎朝,黨爭更烈且空談誤國,十七年間因黨爭換十五位首輔!至使大明社稷半傾。東林堂便如田地之蝗、複社便如田地之蝻,而那些不法鄉紳便如蠅蚋矣,至今欲噬大明僅存江山社稷!今隆武陛下英明,欲效光武中興,特授首輔馬士英除此蝗蝻蠅蚋!。。。,定於四月十四日正法。。。。。。”
告示明示共砍五百二十三人、分四個法場進行。也列了一些首要人士姓名,想必這些人就是東林黨和複社中總與馬士英、阮大铖作對的骨幹份子。
黃飛看完之後就怔怔地捏著告示思緒翻湧。這告示中寫的未必就沒有三分歪理!崇禎朝換了十五位首輔,如果說沒有黨爭、隻是性情堅韌的崇禎糊塗那是怎麽也說不過去的,難道崇禎不知道政局穩定、政策的連貫性對風雨飄搖的大明是何等重要?
可有道理又如何?南明政局的是是非非不是自已可定論的!特別是現在,如果滿清不改變戰略的話那應該是大軍已壓境揚州!
望著車窗外街上百姓臉上大多是興奮、剌激表情,他們都匆匆地趕往法場看熱鬧,黃飛直覺得自已真是看三國掉眼淚--白替古人擔憂!再說南明發生這樣的大事和清兵壓境揚州不也是自已早有預料的嗎?是自已當初計劃中的嗎?
“杜兄,你說這些百姓高興個什麽勁?”黃飛最後還是悶悶地問道。
“怎麽不高興呢?砍人呢!每個法場一百多人跪成一排,一聲令下後劊子手把雪亮的鬼頭刀砍下,那一百多顆人頭就骨碌碌滾落在地,百多個頸腔裏同時噴出百多股血!”
杜旭峰看來心理也有一些變態,把那法場場景繪聲繪色地描繪了出來,最後還舔了舔嘴唇。
黃飛無語,隻是有些黯然地說道:“難道這些百姓就不知道這樣砍人有些不妥麽?”
“什麽不妥?砍的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朝庭大官就是那些大地主、大鄉紳,與老百姓何幹?”杜旭峰不明白黃飛在生什麽悶氣就疑惑地問道。
“大地主?大鄉紳?”黃飛想起了在碼頭聽百姓議論的什麽劉十裏、黃三縣。
“是呀!這裏邊除了有名的文人之外都是大地主、大鄉紳。”杜旭峰解釋道:“江南可不象江北因為戰亂那些大地主、大鄉紳幾乎都逃跑一空而無主之地甚多!現在江南差不多九成五的土地集中在那些大地主、大鄉紳手裏,也就是說九層九的老百姓是沒有土地的。”
“你說看平時欺壓他們的地主被砍頭高不高興?”
就在這一片的忙亂中,一艘大江船笨拙地朝定準門碼頭移動。
船上的黃飛愕然望著一團亂麻似的港口不僅鬱悶。這南京繁華到這般地步了麽?照這樣那碼頭上恐怕連個插針的位置都沒有吧!
但多注意那一會之後黃飛就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相反的郭向,不同的階層,臉上也帶著不同的神色!
老百姓臉上全是一副興奮、剌激的表情,不少人一邊劃著小船還一邊與旁邊小船上的人議論著什麽。而那些士子富紳臉上則是一片憤懣與驚惶,當那些貧民的小漁舟不斷與他們那華麗的大船相擦或碰撞時也顧不得嗬斥!
真是有意思,南京一定是發生了變故!黃飛的好奇心來了之後就留神聽著那些小船上的談話。
“李家阿叔!你怎麽也趕來了?”
黃飛側耳傾聽之下就聽到自已江船左側一個戴著草帽、膚色黝黑的年青漢子向著後邊擠上來的一條小漁舟打招唿。而那小漁舟前頭是一個小夥子劃船,船尾則坐著一個精神萎靡的老者。
“阿爸自從腿被摔折後就呆在家裏精神很不好!我聽說那挨千刀的劉友才劉十裏今天報應到頭要被馬丞相砍頭就帶著阿爸來看個開心、送劉老財一程!”那小漁舟前頭劃槳的一個年輕人迴答道。語氣中帶著恨意。
“噓!”那老者聽他兒子發泄不滿,連忙望了望那些忙於擠出碼頭的大船止住他的說話道:“小三呀,我不是常與你說嗎?禍從口出,你就不要老說那些惹禍的話了。”
“禍從口出?”那小夥子不敢頂撞他爸,因此就隻是在嘴裏低低地嘟囔了一句:“我看是禍從天上來!阿爸你一輩子小心謹慎、給劉老財做牛做馬,去年隻是差了三擔穀子還不是被他的家丁推摔折了腿!”
小三的小聲說話沒被耳背的老者聽見但被大江船上耳力大好的黃飛聽見了,但黃飛聽了這些話也沒能理清他們議論的頭緒。
接著又聽見開始那黝黑漢子說道:“劉老財劉十裏被砍頭是真的!我們村的黃秀才前天看了告示迴來可是在祠堂裏直哭得唿天搶地的。我還聽他說這次被砍頭的有五百多人呢!其中比劉十裏威風的大有人在。那些朝庭大官就不說了,好象江南蕪湖的陳三縣也在其中!”
“陳三縣也被砍了?”
附近聽到那黝黑漢子說話的百姓都驚訝得停下了槳,隨後臉上都顯出了興奮、激動神色。
“有什麽好高興的?”小三阿爸不理解其他人為什麽那麽高興就歎了一口氣說道:“砍了個劉十裏、陳三縣,官府沒收了他們的家產。最後還不是又出來個張十裏、李三縣!”
聽到老者這樣的說話眾百姓都沉默了下來。
一直凝神聽著大船下那些百姓談話的黃飛聽到這裏再聯想到杜旭峰報上來的情報,終於弄清楚了現在南京發生什麽事情了。是馬士英在大開殺戒,殺《蝗蝻錄》和《蠅蚋錄》中的官員和鄉紳!
自已早該想到了!
在經過安慶府時發現沿岸駐紮的左良玉兵馬白幡飄飄,想來是“清君側”的左良玉一如前世曆史上病死!宿敵病死那馬士英受到的軍事壓力自然減輕了很多,也就有空騰出手來收拾那些東林堂、複社文人和聲援他們的鄉紳。
最後黃飛的大江船就在百姓的議論聲中找到了個空隙位置停靠了下來。
等船停好後黃飛就帶著屬下急急往碼頭上一個叫匯源的倉庫行去,這是杜旭峰在信中約定的地方。
“杜旭峰上校正在裏邊!大將軍請隨我來。”黃飛等人到那倉庫略與門口守衛的一個漢子詢問了下,那漢子就大喜過望地答道。
“屬下杜旭峰見過將軍!恭喜將軍趙店大勝,名震天下!”在黃飛剛進倉庫大門時,裏邊聞聲的杜旭峰便趕過來敬了一個禮。杜旭峰這些天可早一直等候在這個倉庫,因為以他對黃飛性情的了解知道黃飛無論如何都要親自來對這件玄紗的事情弄個明白。
好久沒見到這個老杜了!黃飛占頭示意杜旭峰禮畢後就細細的打量這個當初在北京幸運撿來的第三隻眼和第三隻耳朵。
杜旭峰現在比以前更加沉穩、更具威勢,隻是麵目間的陰沉氣息更重了些,臉色也更冷了些!見到自已這個老朋友也是一副死人臉,剛才說恭喜時擠出的那點笑容比哭還難看!
“杜兄,辛苦你了!讓你常年在外奔波!這次趙店大勝你們情報部門可是起了關鍵作用的!”黃飛動情地說道。
“不辛苦!這是屬下應該做的!”杜旭峰聽到黃飛真摯的語氣,也不禁眼眶濕潤。
自已原來不過是明朝東廠的一個百戶,手下不過幾十人,現在卻掌握了南召軍對敵所有情報事宜,因此現在自已的直屬手下可有近千人!並且自從黃飛把情報部門交給自已的那一天開始,對自已就是要錢給錢、要人給人,無條件信任,從沒在其中指手劃腳過。
學得文武藝,貨賣帝王家!還有一句話叫做士為知已者死!杜旭峰默默想到。“杜兄!你們這一行講的是暗中行事,心理壓力大,也正因為如此你才要多多放鬆自已、平時要多笑笑!”黃飛還是有些不習慣冷麵冷臉的杜旭峰。
“習慣了!大將軍不用擔心。”杜旭峰還是語氣平平的地答道。
“你在信中說的那郭小姐現在在哪?”兩人閑扯了兩句後黃飛便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問道。
“大將軍如果早幾天來就好了!現在郭小姐已迴了杭州。”
杜旭峰也很是遺憾,不過看見黃飛臉上失望之色漸濃就又補充說道:“大將軍也不要焦慮,我已經交待了手下人一路暗中盯著且保護,郭小姐的消息不會丟失也不會出事的!”
“大將軍您現在的打算是現在就起程趕往杭州?”見黃飛還是神情鬱鬱,杜旭峰就試探地問道。
“哦!還是先在這南京呆上兩天吧,順便拜訪些朋友!”
見杜旭峰這樣一問黃飛也覺得自已太沉不住氣,再稍遲兩天去杭州想來也不礙事的。再說自已來南京的目的可不僅僅是兒女情長,還得說動卞賽停止鼓吹“狹義汗奸論”和看看能否把錢謙益收入曩中,這兩件事情也是頂緊要的。
“是!那屬下先讓杭州那邊準備一下,現在我們先進城吧!屬下已在聚寶門附近的秦淮河旁邊為將軍準備了一所院子。”
“好!”
黃飛精神一振。名留千古的十裏秦淮一直是前世眾多穿迷的一個夢,現在自已來到了這時代那就去真實的感受一下吧!
想到秦淮河當然也想到那個謎一樣的尤物卞賽賽,黃飛的心也就熱切了起來。
於是一行人經外金川門、金川門沿鼓樓大街坐馬車往南行。
當經過外金川門、金川門時杜旭峰都熟絡地和著那些城門守衛打著招唿,而那些守衛兵士也熱情地迴應了這個“杜老板”。
望著交際圓滑的桂旭峰黃飛直感到不可思議,還真是人不可貌相。沒想到冷麵冷臉的杜旭峰居然如此混得開,自已一行雄糾糾的漢子就這樣大搖大擺連刀帶劍的進了金陵內城!
當黃飛好奇地問杜旭峰為何混得這般好時杜旭峰不以為意地說道:“隻要有錢!哪又有混不開的?在有心之下一連十、十連百,幾頓酒、幾次拜訪下來,什麽人都會跟你稱兄道弟的,再說屬下還幫著這些守城將領的家族中人聯係了不少香胰子生意!”
黃飛訝然。想想也是,難怪杜旭峰花錢如流水!嗬嗬,花多少錢自已倒也不心痛,隻要你在四麵八方吃得開就行!
當一行人經過金川門時,杜旭峰還順手從城門守將那裏要來了一張沒貼的告示遞給黃飛。原來在經過外金川門時杜旭峰看見黃飛從馬車探出頭去看那貼在城門旁邊的告示,但顯然一是因為相隔有些遠、二來圍觀的人太多結果是沒有看清楚的。
黃飛接了過來細致地看了上邊的內容。
告示上說的果然和在碼頭上黃飛聽見百姓議論的差不多,隻是告示上多了些文過飾非的話,說什麽“。。。。子曰: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 東林黨從大明萬曆朝起,便於朝堂上黨爭連連!蒙蔽聖聽,使萬曆、泰昌、天啟三帝未能施展天縱英才,因而國事日非、內憂外患日盛!至先帝崇禎朝,黨爭更烈且空談誤國,十七年間因黨爭換十五位首輔!至使大明社稷半傾。東林堂便如田地之蝗、複社便如田地之蝻,而那些不法鄉紳便如蠅蚋矣,至今欲噬大明僅存江山社稷!今隆武陛下英明,欲效光武中興,特授首輔馬士英除此蝗蝻蠅蚋!。。。,定於四月十四日正法。。。。。。”
告示明示共砍五百二十三人、分四個法場進行。也列了一些首要人士姓名,想必這些人就是東林黨和複社中總與馬士英、阮大铖作對的骨幹份子。
黃飛看完之後就怔怔地捏著告示思緒翻湧。這告示中寫的未必就沒有三分歪理!崇禎朝換了十五位首輔,如果說沒有黨爭、隻是性情堅韌的崇禎糊塗那是怎麽也說不過去的,難道崇禎不知道政局穩定、政策的連貫性對風雨飄搖的大明是何等重要?
可有道理又如何?南明政局的是是非非不是自已可定論的!特別是現在,如果滿清不改變戰略的話那應該是大軍已壓境揚州!
望著車窗外街上百姓臉上大多是興奮、剌激表情,他們都匆匆地趕往法場看熱鬧,黃飛直覺得自已真是看三國掉眼淚--白替古人擔憂!再說南明發生這樣的大事和清兵壓境揚州不也是自已早有預料的嗎?是自已當初計劃中的嗎?
“杜兄,你說這些百姓高興個什麽勁?”黃飛最後還是悶悶地問道。
“怎麽不高興呢?砍人呢!每個法場一百多人跪成一排,一聲令下後劊子手把雪亮的鬼頭刀砍下,那一百多顆人頭就骨碌碌滾落在地,百多個頸腔裏同時噴出百多股血!”
杜旭峰看來心理也有一些變態,把那法場場景繪聲繪色地描繪了出來,最後還舔了舔嘴唇。
黃飛無語,隻是有些黯然地說道:“難道這些百姓就不知道這樣砍人有些不妥麽?”
“什麽不妥?砍的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朝庭大官就是那些大地主、大鄉紳,與老百姓何幹?”杜旭峰不明白黃飛在生什麽悶氣就疑惑地問道。
“大地主?大鄉紳?”黃飛想起了在碼頭聽百姓議論的什麽劉十裏、黃三縣。
“是呀!這裏邊除了有名的文人之外都是大地主、大鄉紳。”杜旭峰解釋道:“江南可不象江北因為戰亂那些大地主、大鄉紳幾乎都逃跑一空而無主之地甚多!現在江南差不多九成五的土地集中在那些大地主、大鄉紳手裏,也就是說九層九的老百姓是沒有土地的。”
“你說看平時欺壓他們的地主被砍頭高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