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飄著牛毛細雨,四野一片空朦。

    春雨貴如油,更不說現正處於這小冰河時期的中原!那照理說來南召的百姓應該興高彩烈才對,但今天他們臉上卻沒有笑容,南召城裏全是一片肅穆、哀傷的氣氛!

    南召軍在趙店打了大勝仗,現在南召百姓卻一點也不高興!造成這樣情況的罪魁首是黃飛,這話還得從四天前說起。

    當趙店阻擊戰南召軍獲勝的捷報在上午傳到南召後,老縣衙門前就出現長長的幾十串鞭炮爆個不停。隨即一張張告示也貼遍了全城的大街小巷,各主要街道和軍政辦公的地方都開始張燈結彩。

    自從南召軍開出去阻擊東虜後就把心提到嗓子眼的全南召百姓從老縣衙的鞭炮聲中估猜到了大概結果--南召軍勝利了!隨即就蜂擁向各處告示了解具體的情況。因為南召的告示曆來是稟承黃飛意思寫得非常的白話,所以隻要稍認些字的人都明白告示的意思。至於不認識字的人,旁邊也自然有街坊告訴他告示的內容以便讓他分享這巨大的喜悅!

    四萬二千人的南召軍擊敗了入關以來所向無敵的十三萬辮子兵!這是不可思議的勝利,曠古爍今的勝利!所有人在明白告示內容後爆發出了歡唿聲,這歡唿聲最後響徹全城!

    南召百姓有理由如此高興!那些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商人在同樂之餘如是想。

    接著眾百姓與在南召的商人都趕緊跑迴自已家取出銀錢再跑向鞭炮店購買鞭炮燃放。於是大南召城裏到處都在劈劈啪啪的鞭炮爆響個不停,讓整個南召陷入了城彌漫的硝煙中、紙屑遍地。

    南召城全官員為這場大勝而高興。因為南召軍政集團勢力將會急劇擴大,那各人先不說進爵、加官是免不了!

    南召城全百姓為這場大勝而高興。因為他們在南召的新律法下感到了每個人間的平等、在新經濟政策下嚐到了掙錢的甜頭!

    而那些外地來南召的商人也為這場大勝高興。因為現在南召的錢好賺,那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地方好賺錢!

    由此可以想像得出整個大南召城氣氛的熱烈!

    當然在這些高興的人中,最高興、最先得利的莫過於鞭炮商人。這些鞭炮商人笑得合不攏嘴地看著門庭若市的店麵、望著街上高唿著“大將軍萬歲!”的百姓開始猜想著這樣的熱情能持續多少天、能賺多少銀子。他們倒不愁缺貨,因為不管這場戰爭是勝是敗,總要死人不是?隻要死人那鞭炮的消耗是少不了的,因此早早就囤了貨,隻是沒想到銷貨如此之快、如此之多而已!

    但這些鞭炮商人剛剛高興了一天、第二天上午,原來貼在各處的大紅喜訊告示便換成了號召南召百姓全體哀悼陣亡將士的大白紙告示。告示上寫著觸目驚心的陣亡將士數目:一萬二千零一十五人!

    這樣一來全城的喜悅氣氛就瞬間被衝得蕩然無存。而昨天一些有親屬加入南召軍的家庭沉浸在巨大的勝利喜悅氣氛中還隻是淡淡的擔心,當今天看到了四萬二千南召軍陣亡了一萬二千零一十五人之後頓時就把對親人的擔憂寫在了臉上。

    在他們紛紛跑到老縣衙打探消息時官員們嚴格按照劉子政的指示耐心細致地安慰將士家屬。告訴他們具體的名單要過兩天才核對清楚公布!

    費盡唇舌安撫百姓的很多官員都搞不懂黃飛為什麽在如此大勝的情況下要公布陣亡數字來衝淡這次舉世震驚的功績、把百姓引入悲傷、惶恐的氣氛之中。要知道以前每個朝代都是報喜不報憂的!

    隻有劉子政從黃飛的來信中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第一師陣亡人數最多,而這陣亡人數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南召有著家庭親屬,那在這些犧牲將士遺體運迴之後也就是有兩千多戶帶孝!如果到時讓遍布這小小南召城的兩千多戶的哭聲引起南召城的悲愴氣氛、甚至引起南召百姓對戰爭的恐懼,再說嚴重點甚至引起這些集聚在一起的陣亡將士家屬對南召政府的怨恨,那就不如由官府主持祭奠好引導百姓的情緒,順便塑造戰爭英雄把南召百姓的悲憤化為力量!

    領悟了黃飛“塑造英雄,讓百姓以從軍為榮,為‘大同’犧牲為榮!”的指示後,費天翰在告示南召百姓哀悼陣亡將士的同時宣布現南召勢力占領範圍內所有府縣懸掛著的大紅旗幟降下半旗以致哀!所有占領府縣的軍政官員袖戴黑紗以向陣亡將士表示崇敬!所有占領府縣禁止宴樂直至陣亡將士運迴下葬三天之後迴複正常!

    而隨著這各條命令下達到各占領府縣的還有宣示黃飛那“人人平等,按勞取酬”的‘大同’告示以及新政府架構和新律法。

    這一連串的施政命令、不斷地出現在南召城及各占領地的政府大舉抬高陣亡英雄地位的活動、另外還有南召軍不斷占領某府、某縣的捷報終於讓全南召的將士家屬真切感受到了作為南召軍人家屬的光榮、以及親人犧牲的價值。

    於是當南召政府官吏昨天將陣亡通知及憮恤銀兩送到各親人家屬手中時並沒有引發所擔心的全城大慟哭!

    南召政府這一係列的舉措讓在南召的、見多識說廣的外地人看得目瞪口呆。深切感受到南召勢力與其他勢力不一樣的同時更是佩服南召勢力的政治手腕--全城白綾飄飄、四分之一人家帶孝居然聞不到慟哭之聲!

    由此這些外地人也就全體看好黃飛的將來。

    於是南召城就因為祭奠陣亡英雄而沉浸入這肅穆氣氛中兩天。

    今天是趙店之戰陣亡將士遺體運迴來下葬的日子。似乎上天也要為犧牲的南召將士默哀,也就在今早上久旱的宛襄平原上空下起了淅淅瀝瀝的春雨。

    近了!

    冒雨站在南召城南的迎接他們英雄歸來的全南召百姓看見煙雨朦朦中一支同樣有著肅穆氣氛的隊伍漸漸出現。

    近了!

    全南召百姓看見他們崇敬的大將軍行在前頭,隨後是南召軍軍長李翔、軍政委洪世信等軍級將領。他們全體都冒雨緩緩行著、臉上一片沉痛肅穆神色。

    英靈為大!不要因為別樣的舉動打擾這些英雄迴到他們的最後安息之地!這是南召政府官吏對陣亡將士家屬囑咐過的。因此當抬著陣亡將士遺體隊伍經過時所有百姓都隻是含著淚迎接著,其中那些陣亡將士家屬更是使勁地捂住嘴、強忍著悲痛等著英雄上山後再見親人最後一麵!

    南召政府雇請的民夫每兩人抬著一具蓋著白布的陣亡將士遺體。他們行走得很慢,就象抬著一座山!

    趙店之戰陣亡的是一萬二千零一十五人。抬著遺體的隊伍綿延了二十多裏,足足從南召城南官道與城西山上英雄陵園大道的三叉路口經過了兩個時辰!

    至於山上原來規劃為英雄陵園的地方費天翰早就派人挖好了一排一排整齊的墓坑,每個墓坑旁則放著一具或買或趕製出來的棺木和刻了將士名字的石碑。於是後勤民夫把陣亡將士的遺體抬到陵園之後就按照順序、按照編製一一對應地停放在了棺木之旁。

    等所有的將士遺體都到位之後南召軍後勤官員和南召政府官員才按照將士編製把在南召的將士親屬一一引領到他們親人遺體前,讓他們跟親人作最後的告別。

    到這時南召軍將士家屬中的女人們才再也忍不住哽咽著哭出了聲,男人們則紅著眼、噙著淚不斷勸著家裏的女人。

    “老伴你就別哭了,知足了吧!我們的兒子在黃飛大將軍隊伍裏當兵現在戰死了也算是福氣!”老漢這樣勸慰著自已的妻子:“現在這亂世人命不值錢,官府可沒虧待我們!”

    “還在哭,想想那些加入大明朝、李闖王隊伍的小夥子吧!那些年輕人一去就不複返。家人不說撫恤銀子,就是連親人的屍體都不知道在哪呀!”陣亡將士的大哥勸慰著妹妹。

    “兒媳婦,不要哭了!現在孩子走得很安心。官老爺們不是說了嗎?今後我們一家孤寡有什麽困難官府會幫我們解決的!難得呀,我婆子活了幾十年還沒見到過這樣的官府,你就知足了吧!”婆婆抹著淚這樣勸慰著兒媳婦。

    。。。。。。。。

    不喜歡戰爭,但為了民族振興卻不得不戰爭!當戰爭到來時希望百姓能做好承受戰爭的思想準備!

    黃飛默默地聽著英雄陵園裏的哽咽哭聲和勸慰聲也就完全放下了自已對戰爭的擔心。這次四分之一南召家庭戴孝,自已還真怕來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的景象!

    好在一是劉子政的手段了得;二就是老百姓都很是知足,隻要你稍對他好一點點那他都會滿足、感恩的!即使母親因為兒子為戰爭獻出生命、妻子因為戰夫為戰爭獻出了生命,他們都無怨無悔!

    現在這些陣亡將士的妻子、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姐妹想到自已戰死的親人與那些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當兵人相比算是好多了,他們的心裏竟還對自已升起了感恩的心。。。。

    黃飛感動不已害怕再聽下去自已會掉出淚來就帶著李翔、李鶯往陵園上邊、正中間的李岩墓行去。

    自從正月派人把李岩遷葬到了這裏後,到現在墳墓上已長出了青青的野草。而隨著將士家屬上山的紅娘子現在正一支手抱著小石頭,一支手輕輕撫摸著墓碑。

    當三人來到墓前李鶯就從紅娘子手裏默默地抱過侄兒李溪,以便讓嫂子好好想念大哥。

    紅娘子順從地把李溪交給李鶯後就蹲下身子撫摸著墓碑上“李岩林泉公子之墓,妻阮紅靚,弟黃飛、李翔,妹李鶯敬立”的凹文,漸漸的眼眶又紅了起來。

    關於墓碑上刻上“李岩林泉公子”字樣是黃飛想了好久之後又與紅娘子、李翔兄妹商議後才決定的。因為如果刻上李岩大順朝製將軍的官職那對實際上已脫離大順政權的南召政府來說是不合適的,而且李岩如果見到大順朝現在的景象恐怕更是傷心。在找不到其他合適的稱謂之後黃飛就決定最後幹脆就刻上“公子”二字,這樣反而彰顯出了李岩的性情和忠義。

    當黃飛盯著“公子”二字想了一會後迴過頭來看見紅娘子又沉浸在對李岩的思念當中就勸道:“嫂子你不用太難過!林泉大哥的一生理想就是想讓百姓處於個安定富足的社會,現在我們正一步步地實現。你看現在林泉大哥眼望之處都即將開始天翻地覆的變化,他一定會很高興的!”

    “嗯,我理會得!”紅娘子擦了擦眼眶後就站起來走到墓地邊順著墓頭方向眺望現在已屬於南召勢力的宛襄平原。

    紅娘子讓開了位置黃飛等人才來到墓碑前取出祭奠物事,然後各自點燃香燭紙錢祭奠了一番。

    望著那簡單、潔白的墓碑黃飛又仿佛看見初見李岩時那風流倜儻、英姿勃勃的樣子。接著從晉祠開始到出北京李岩自殺那短短兩個多月中與李岩的交住一幕一幕也清晰地浮現在他的眼前。

    教自已打坐練功、為自已的發明與晉商聯係、去北京到出北京途中都默默地支持自已的一些安排和行動,而自已也常常被李岩的公心感動,自已也常常對他執著地實現“大同”崇敬不已。。。。。

    當黃飛想到這裏時也就完全確定一直以來是李岩以他的人格魅力影響了自已,讓自已最終承擔起了應該承擔起的責任,也才有自已如今的成就!

    林泉大哥,你看到了嗎?現如今這個宛襄平原即將“大同”!以後全中原、全神州也會“大同”!黃飛輕輕按著墓碑在心裏對李岩說道。

    “大將軍,時辰到了!”程思宏走到陷入迴憶的黃飛旁邊輕聲提醒道。

    “嗯!”黃飛於是迴過神來說道:“那就讓劉先生主持葬禮,開始吧!”

    “遵命!”親衛應了一聲後就小跑著去給劉子政傳達命令。

    知道自已這次又逃不掉角色扮演的劉子政也早有準備,當見黃飛果然又把擔子甩在自已身上後就行到主持葬禮的地方大聲宣布道:“送南召英雄安息的葬禮正式開始!”

    隨即早等候在各個墓坑旁的民夫、家屬、或兵士就點燃了一堆堆巨大的香燭紙錢。這種燭火堆堆明四野、紙灰片片籠千山的景象讓陵園周圍送英雄下葬的南召百姓、商人再次看到了自已政府的大手筆。

    當把各將士遺體裝入了棺木之中再釘好之後劉子政就掏出準備好的祭文沉痛地開始悼念,最後高聲唿喊:“送英雄安息!”

    “送英雄安息!”

    “送英雄安息!”

    。。。。

    各墓坑邊的民夫或將士齊聲高喊!送英雄入葬的百姓也齊聲高喊!幾萬人的沉痛聲音匯聚在了一起久久激蕩在宛襄平原的上空。

    “轟!轟!。。。。。。”

    此時那早已抬到陵園前的四十九門小型火炮也就不停地施放火炮為犧牲的將士送行,而原布置於南召城四周高地的大小火炮也紛紛燃炮相應,頓時密集的火炮聲就象在打一場大決戰一樣!

    足足持續了小半個時辰、直到將士的棺木全部安穩落放於墓坑再覆蓋上了一層泥土之後那震動整個南召的隆隆炮聲漸漸散去。

    南召百姓和外地商人沒見過這樣強烈的大炮齊鳴場景自然是被震得駭然變色,有些膽小的更是被嚇得在腿潄潄發顫就差點沒坐在了地上。

    眾人震憾於南召政府竟然用燃放大炮來代替鞭炮!同時也才了解到為什麽四萬多南召兵能打贏十三萬的八旗兵,那些原來看好黃飛的外地人此時就肯定了南召一統天下的潛力。另外眾百姓、商人在震憾於南召軍威時也再次羨慕這此葬禮的隆重,羨慕這些將士真是死得值得!

    到現在黃飛、劉子政也就完全實現了揚威南召軍讓今後治下百姓對南召政府充滿信心以及樹立戰爭英雄的目的!

    當英雄陵園裏一堆堆新墳堆砌完成、墓碑豎好之後,整個葬禮過程才算正式完畢。陵園周圍的百姓也開始在陵園裏一堆堆仍熊熊燃燒的燭火照映下散去。

    黃飛與李翔、李鶯、紅娘子三人也向李岩墓道了別。

    在迴來的路上紅娘子對黃飛說道:“覓慧兄弟!以前你擔心我身體不讓我去打那場大戰,現在小石頭已經四個多月,那你看怎麽安排我呢?”

    “現在小石頭終究還小,嫂子從軍還是不太適合!”對於紅娘子的安排黃飛也是早就考慮好了的,於是接著說道:“現在我們的勢力範圍至少會擴大到好幾個府、政府的機構也開始正式組建了起來。那明確分出各部職能之後就請嫂子就出任政府的公安部長怎麽樣?”

    “什麽公安部長?”李鶯這次在黃飛說出新名詞時卻不再糊塗,沒有軍人樣子反而又象當初的好奇寶寶一樣問了起來。

    “公安部長就是、是。。。。。”

    暈,黃飛被李鶯的突然襲擊搞得一時腦筋短路,瞠目結舌忘記了這個官職在這時代應該怎麽說了。

    “公安,意思是公眾安全吧?公安部長是不是總捕頭?”還是紅娘子從字麵意思理解後善解人意地給黃飛解了圍。

    “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吧。”黃飛聞言連連點頭後好象又覺得有些不妥,於是補充道:“這個總捕頭不僅僅是‘捕’,關鍵在於‘警’!”

    亂了,亂了!黃飛的思維被李鶯一打岔就攪亂了,說了個不清不楚。

    幸好紅娘子閱曆多,聞言以後也就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結果還是沒有鬧明白的李鶯也忘了黃飛是個海歸,對著黃飛翻了個白眼道:“也不知道黃大哥你是怎麽想出這些稀奇古怪名稱的!軍隊什麽‘將’什麽‘校’之類,原來的縣衙各房被分成什麽‘局’,現在又搞出什麽‘部’。真複雜!”

    複雜嗎?這古代的一些官職名稱才拗口而又莫名其妙!黃飛被李鶯責怪一通很是鬱悶。自已以前看了那麽多穿古小說也一直沒鬧明白明朝各政府機構的職權劃分,哪有前世的機構名稱簡單明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英雄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鷹並收藏明末英雄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