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此時也有一人在念著這句話,這個人就是多爾袞。
此時他正站在四周廊屋圍繞但身邊卻空曠無比的太和廣場中央,抬頭望著雄踞於三層白玉石台基上那重簷廡頂的太和殿。夜色中太和殿陰影散發出的巨大氣勢讓多爾袞都快透不過氣來!而整個宮城在清冷的月光下更顯得更是莊重、幽深、神秘!
多爾袞頂不住太和殿氣勢壓迫,隻得抬頭望向那深隧的天空。
難道這世上真的有天、有天命麽?如果沒有天命,為何先是在父汗去世後與王兄爭奪大位失敗?為何大明剛在王兄去世後就變得搖搖欲墜,在自已重想爭奪大位時也出現了幾股糾葛不清的勢力,使得雄才大略的自已為了滿族人的夢想不得不放棄那九五寶座,扶六歲的小娃上位而自已則屈居其下?為什麽在那小娃上位之後進關居然順利無比,而今日進北京城時往日的敵人居然萬人空巷、夾道歡迎,指指點點的笑容滿麵?
“你說這世上真的有天命麽?”多爾袞越想越茫然,隻得試探著問跟隨在身邊的心腹幕僚徐之林。
跟隨了多爾袞幾年的徐之林當然知道主子的心思,與是謹慎地迴答道:“王爺!依我說那是三分天命,七分人為!”
“三分天命,七分人為!”
多爾袞喃喃地念了一遍後想到這個徐之林跟隨了自已很多年,是自已絕對的心腹,因此看了看四周的太監宮女都打著燈籠站得遠遠的就斟酌著說道:“你是我最倚重的人,我也不避你!我平生有兩件憾事不知道如何解決,你了解麽?”
徐之林整整跟隨了多爾袞六年,在這六年中參加了一切驚心動魄的廟算,也經曆了一幕幕慘烈的政治鬥爭,怎麽會不了解多爾袞所說的憾事呢?此時見多爾袞赤t裸t裸地提了出來,心情激動之下便把自已早就籌謀好的話說了出來:“迴王爺!現今情況下依奴才看這兩件事可以合二為一,一起解決的!”
“哦!”多爾袞來了興趣,“那你隻管說道說道!”
“王爺上次心胸開闊放棄了機會,那以後想更進一步也須找個名正言順的機會才是。”徐之林先拍了多爾袞一下馬屁說道。
多爾袞聽了沒有作聲,隻是點了點頭讓徐之林繼續說下去。
“如果依照我們關外的風俗,那太後與您的事情是沒有多大問題的。可現在我們是進了關,如果按照漢人的風俗,這可就有些鬧大了!”徐之林在燈籠光下看到了多爾袞的臉色變得陰沉,就不敢賣關子忙接著說了下去:“因此我們可按照關外的辦法在中原也頒發‘剃發令’。這樣雖然不可能完全改變漢人的思想與風俗,但至少也能讓中原漢人了解接受我們關外的風俗,這樣王爺和太後的事就可少了不少的阻力。如果這件事一辦成,那另一件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況且實行了剃發、易服後那些投降的漢人也就不得不為大清效力,也不會出現‘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情況。”
當徐之林說完後心裏在為自已的廟謀自得的時候,多爾袞卻在心裏冷哼了一聲。
“身在曹營心在漢”不是把我說成曹操了麽?雖然自已漢書讀得不多,不過為了打仗《三國演義》還是熟讀了的。不過曹操便曹操吧!這徐之林倒也說得有理,隻要讓漢人認可了滿人的風俗,那自已與玉兒的事就沒太大的阻力,如果自已與玉兒的好事成了,那也就成為了皇父,其他一切不也就水到渠成了嗎?
不過自已還要慎重考慮考慮,這個“剃發令”最開始在關外可是遇到不少阻力的,現在更是在中原、剛進北京,人心可未定呢。
“今天皇城巡查得差不多了,你跪安吧!”多爾袞麵無表情地說道。
“喳!”徐之林也不敢問主子作何打算,於是應了一聲。打下馬蹄袖,紮了個千,再躬著聲緩緩後退了老遠,才在太監打著燈籠引導下傳身向皇城外走去。
待徐之林走後,多爾袞又默默盤算了會才在太監宮女的簇擁下朝武英殿走去。自已是北京城征服者、玉兒也在盛京,現在北京城中就自已最大,那就先看看漢人皇帝的後宮生活是什麽樣子。
燈火輝煌、裝飾華奢的武英殿中,多爾袞都快被殿中金黃器物、盤龍繞鳳的雕花木具映花了眼,充溢著的檀香更是迷糊了多爾袞的神智。一向自自詡雄才偉略的多爾袞這時象木偶一般任由太監宮女擺弄著,先是潔齒,再是除衣,最後沐浴香湯。
當多爾袞穿上黃色睡袍正準備上龍床入睡時,一個機靈的太監忙問道:“王爺是否要人侍寢!”。
雖說多爾袞不甚了解原明朝皇上的生活規矩,可這一切好像都應該是皇帝才能享受的規格多爾袞還是清楚的。
不過自已也不必在乎,就以此來試探那些滿清王公的態度看看,略一考慮後多爾袞正要點頭時殿外卻響起了值守侍衛的聲音。
“王爺!徐先生有急事求見!”
“讓他進來!”多爾袞心裏咯登了一下答道。這麽晚了徐之龍還來打撓自已,肯定是有十分緊急的事情!一時間多爾袞也把滿腦的綺念也拋在了腦後。
說完多爾袞對殿中的宮女太監揮了揮手,眾太監宮女便魚貫退出。
“奴才打撓王爺就寢罪該萬死!望王爺恕罪!”徐之龍一進殿便對已起來坐在龍床上的多爾袞磕頭。
“起來吧!”多爾袞走下木陛說道:“就竟什麽事情要讓你深夜來打撓我?”
“喳!”徐之龍站起身來把手中握著的一卷紙遞給多爾袞說道:“王爺看看這個就清楚了!”
多爾袞疑惑地接過打開一看,隻見紙上畫著一個醜陋滑稽的滿族人。光光的腦袋蠻大,隻有頭頂有一根細辮子豎立起又彎到後背,穿著對襟立領的滿清服飾,可是衣服卻奇大、身體奇小,還呲牙咧嘴,整個就是大頭娃娃象。可這個大頭娃娃象給人的感覺不是可愛而是十分的醜陋!另外紙上還寫著兩句打油詩:金錢鼠尾長筒袍,蠻夷豈能主漢家?
看了一眼後多爾袞就氣得七竅生煙,臉色脹得通紅,雙拳握得咯咯真響。強捺著性子問道:“什麽時候發現的?已貼了多久了?”
徐之林看了看多爾袞的臉色,壯著膽子答道:“迴王爺!是天剛要黑時一隊巡邏的兵士發現的,應該在昨晚就貼了的,隨後北京城各處的兵士也發現了很多。但王爺當時正在巡查皇宮、他們一時也沒能稟報。”
明白了!自已下午進城時還想著,這些不久前還你死我活做敵對的北京漢人怎麽會萬人空巷地夾道歡迎自已?而且還滿麵笑容的指指點點的。自已當時還鄙視這些漢人骨頭軟,讓滿清勇士們拿出精神來、昂頭挺胸的前進。
原來這些該死低賤的漢人在拿滿族勇士當猴子看!自已一路的作秀在別人眼裏不過是一場猴戲!
想到這多爾袞感到了十二萬分的屈辱。“嘩嘩”幾聲中把手中的畫像撕得粉碎後就象一隻暴怒的雄獅虎虎生風地在殿中轉著圈子。自已還是征服者呢,居然被整個北京城的人嘲笑!自已剛才還想著剛進關人心不穩、想著攏絡漢人!看來用懷柔手段一時是沒有效果的,那就用鐵與血讓這些懦弱的漢人趴伏在自已的腳下!
停住了腳步,多爾袞用決絕的口氣說道:“明日令隨軍禮部同關外一樣頒發‘剃發令’。要求投誠官吏軍民皆剃發,衣冠悉遵本朝製度,以別順逆。著漢衣帽者,是身在本朝,而仍心存逆念。自今以後,犯者俱加重罪。”
“喳!”徐之林紮千應道。
正準備躬身退出殿外時,已冷靜下來的多爾袞親切地叫起徐之林的字問道:“森然,你認為這些畫像是怎麽來的?誰搞的鬼?”徐之林思考了一下答道:“不滿我們關外大清入主中原的漢人很多,但能有組織地進行這種事情的,不外乎原明與李闖。原明朝已亡,那就隻有李自成了!”
“李自成?”多爾袞考慮了會仍有些疑惑道:“觀李自成在北京行事,怕不會懂得施展如此的攻心之策吧?”
“應該是李岩的遺計吧!”徐之林答道:“從李自成降卒口中聽得的消息,李岩是非常了不起的謀士。不算以前的事了,如果在去山海關的路上李自成能照李岩計行事,即使我們在北京的那次計劃已取得了成功,那李自成也能在我們到達之前滅了吳三桂的!我們也就沒有這麽容易地進入關內、進入北京!”
說完徐之林感覺到不妥,自已怎麽在王爺麵前誇獎起敵人了呢,又連忙請罪。
“能夠令敵人都佩服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何況他已死了。”多爾袞寬容地笑了笑接著說道:“我們在北京的間諜那次行動過後就全都撤出了,現在還是建立起來吧,監視下北京的動靜。這個事情交給你去辦!”
“喳!”徐之林知道王爺是讓自已退下了,便紮了個千領命躬身退出。
待徐之林退出之後,多爾袞一時也沒了睡意便思考起剛才話中涉及的另一個人。他十多年來在遼東與清兵血戰連連,直累功升至明遼東總兵官,應該說是大明的忠臣吧?可在崇禎的危急關頭,此人卻又推諉拖延,使得崇禎在期望中被李自成圍困而死。後來又因為老父與愛妾居然一怒投向了昔日的生死仇敵,讓自已建下了不世奇功。
“真是個複雜善變的人呀!”多爾袞想到這便自言自語道:“自已雖然相信即使逃脫的陳圓圓迴到了他的身邊,他也弄不清北京城吳府事件的真相,吳府真相也會就此掩沒,但自已絕不相信他從此便會真心歸降大清!”
想起吳軍在山海關的戰力,多爾袞就一陣心寒,原來他在前明時與清兵交戰是一直以保存實力為主的。
此時他正站在四周廊屋圍繞但身邊卻空曠無比的太和廣場中央,抬頭望著雄踞於三層白玉石台基上那重簷廡頂的太和殿。夜色中太和殿陰影散發出的巨大氣勢讓多爾袞都快透不過氣來!而整個宮城在清冷的月光下更顯得更是莊重、幽深、神秘!
多爾袞頂不住太和殿氣勢壓迫,隻得抬頭望向那深隧的天空。
難道這世上真的有天、有天命麽?如果沒有天命,為何先是在父汗去世後與王兄爭奪大位失敗?為何大明剛在王兄去世後就變得搖搖欲墜,在自已重想爭奪大位時也出現了幾股糾葛不清的勢力,使得雄才大略的自已為了滿族人的夢想不得不放棄那九五寶座,扶六歲的小娃上位而自已則屈居其下?為什麽在那小娃上位之後進關居然順利無比,而今日進北京城時往日的敵人居然萬人空巷、夾道歡迎,指指點點的笑容滿麵?
“你說這世上真的有天命麽?”多爾袞越想越茫然,隻得試探著問跟隨在身邊的心腹幕僚徐之林。
跟隨了多爾袞幾年的徐之林當然知道主子的心思,與是謹慎地迴答道:“王爺!依我說那是三分天命,七分人為!”
“三分天命,七分人為!”
多爾袞喃喃地念了一遍後想到這個徐之林跟隨了自已很多年,是自已絕對的心腹,因此看了看四周的太監宮女都打著燈籠站得遠遠的就斟酌著說道:“你是我最倚重的人,我也不避你!我平生有兩件憾事不知道如何解決,你了解麽?”
徐之林整整跟隨了多爾袞六年,在這六年中參加了一切驚心動魄的廟算,也經曆了一幕幕慘烈的政治鬥爭,怎麽會不了解多爾袞所說的憾事呢?此時見多爾袞赤t裸t裸地提了出來,心情激動之下便把自已早就籌謀好的話說了出來:“迴王爺!現今情況下依奴才看這兩件事可以合二為一,一起解決的!”
“哦!”多爾袞來了興趣,“那你隻管說道說道!”
“王爺上次心胸開闊放棄了機會,那以後想更進一步也須找個名正言順的機會才是。”徐之林先拍了多爾袞一下馬屁說道。
多爾袞聽了沒有作聲,隻是點了點頭讓徐之林繼續說下去。
“如果依照我們關外的風俗,那太後與您的事情是沒有多大問題的。可現在我們是進了關,如果按照漢人的風俗,這可就有些鬧大了!”徐之林在燈籠光下看到了多爾袞的臉色變得陰沉,就不敢賣關子忙接著說了下去:“因此我們可按照關外的辦法在中原也頒發‘剃發令’。這樣雖然不可能完全改變漢人的思想與風俗,但至少也能讓中原漢人了解接受我們關外的風俗,這樣王爺和太後的事就可少了不少的阻力。如果這件事一辦成,那另一件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況且實行了剃發、易服後那些投降的漢人也就不得不為大清效力,也不會出現‘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情況。”
當徐之林說完後心裏在為自已的廟謀自得的時候,多爾袞卻在心裏冷哼了一聲。
“身在曹營心在漢”不是把我說成曹操了麽?雖然自已漢書讀得不多,不過為了打仗《三國演義》還是熟讀了的。不過曹操便曹操吧!這徐之林倒也說得有理,隻要讓漢人認可了滿人的風俗,那自已與玉兒的事就沒太大的阻力,如果自已與玉兒的好事成了,那也就成為了皇父,其他一切不也就水到渠成了嗎?
不過自已還要慎重考慮考慮,這個“剃發令”最開始在關外可是遇到不少阻力的,現在更是在中原、剛進北京,人心可未定呢。
“今天皇城巡查得差不多了,你跪安吧!”多爾袞麵無表情地說道。
“喳!”徐之林也不敢問主子作何打算,於是應了一聲。打下馬蹄袖,紮了個千,再躬著聲緩緩後退了老遠,才在太監打著燈籠引導下傳身向皇城外走去。
待徐之林走後,多爾袞又默默盤算了會才在太監宮女的簇擁下朝武英殿走去。自已是北京城征服者、玉兒也在盛京,現在北京城中就自已最大,那就先看看漢人皇帝的後宮生活是什麽樣子。
燈火輝煌、裝飾華奢的武英殿中,多爾袞都快被殿中金黃器物、盤龍繞鳳的雕花木具映花了眼,充溢著的檀香更是迷糊了多爾袞的神智。一向自自詡雄才偉略的多爾袞這時象木偶一般任由太監宮女擺弄著,先是潔齒,再是除衣,最後沐浴香湯。
當多爾袞穿上黃色睡袍正準備上龍床入睡時,一個機靈的太監忙問道:“王爺是否要人侍寢!”。
雖說多爾袞不甚了解原明朝皇上的生活規矩,可這一切好像都應該是皇帝才能享受的規格多爾袞還是清楚的。
不過自已也不必在乎,就以此來試探那些滿清王公的態度看看,略一考慮後多爾袞正要點頭時殿外卻響起了值守侍衛的聲音。
“王爺!徐先生有急事求見!”
“讓他進來!”多爾袞心裏咯登了一下答道。這麽晚了徐之龍還來打撓自已,肯定是有十分緊急的事情!一時間多爾袞也把滿腦的綺念也拋在了腦後。
說完多爾袞對殿中的宮女太監揮了揮手,眾太監宮女便魚貫退出。
“奴才打撓王爺就寢罪該萬死!望王爺恕罪!”徐之龍一進殿便對已起來坐在龍床上的多爾袞磕頭。
“起來吧!”多爾袞走下木陛說道:“就竟什麽事情要讓你深夜來打撓我?”
“喳!”徐之龍站起身來把手中握著的一卷紙遞給多爾袞說道:“王爺看看這個就清楚了!”
多爾袞疑惑地接過打開一看,隻見紙上畫著一個醜陋滑稽的滿族人。光光的腦袋蠻大,隻有頭頂有一根細辮子豎立起又彎到後背,穿著對襟立領的滿清服飾,可是衣服卻奇大、身體奇小,還呲牙咧嘴,整個就是大頭娃娃象。可這個大頭娃娃象給人的感覺不是可愛而是十分的醜陋!另外紙上還寫著兩句打油詩:金錢鼠尾長筒袍,蠻夷豈能主漢家?
看了一眼後多爾袞就氣得七竅生煙,臉色脹得通紅,雙拳握得咯咯真響。強捺著性子問道:“什麽時候發現的?已貼了多久了?”
徐之林看了看多爾袞的臉色,壯著膽子答道:“迴王爺!是天剛要黑時一隊巡邏的兵士發現的,應該在昨晚就貼了的,隨後北京城各處的兵士也發現了很多。但王爺當時正在巡查皇宮、他們一時也沒能稟報。”
明白了!自已下午進城時還想著,這些不久前還你死我活做敵對的北京漢人怎麽會萬人空巷地夾道歡迎自已?而且還滿麵笑容的指指點點的。自已當時還鄙視這些漢人骨頭軟,讓滿清勇士們拿出精神來、昂頭挺胸的前進。
原來這些該死低賤的漢人在拿滿族勇士當猴子看!自已一路的作秀在別人眼裏不過是一場猴戲!
想到這多爾袞感到了十二萬分的屈辱。“嘩嘩”幾聲中把手中的畫像撕得粉碎後就象一隻暴怒的雄獅虎虎生風地在殿中轉著圈子。自已還是征服者呢,居然被整個北京城的人嘲笑!自已剛才還想著剛進關人心不穩、想著攏絡漢人!看來用懷柔手段一時是沒有效果的,那就用鐵與血讓這些懦弱的漢人趴伏在自已的腳下!
停住了腳步,多爾袞用決絕的口氣說道:“明日令隨軍禮部同關外一樣頒發‘剃發令’。要求投誠官吏軍民皆剃發,衣冠悉遵本朝製度,以別順逆。著漢衣帽者,是身在本朝,而仍心存逆念。自今以後,犯者俱加重罪。”
“喳!”徐之林紮千應道。
正準備躬身退出殿外時,已冷靜下來的多爾袞親切地叫起徐之林的字問道:“森然,你認為這些畫像是怎麽來的?誰搞的鬼?”徐之林思考了一下答道:“不滿我們關外大清入主中原的漢人很多,但能有組織地進行這種事情的,不外乎原明與李闖。原明朝已亡,那就隻有李自成了!”
“李自成?”多爾袞考慮了會仍有些疑惑道:“觀李自成在北京行事,怕不會懂得施展如此的攻心之策吧?”
“應該是李岩的遺計吧!”徐之林答道:“從李自成降卒口中聽得的消息,李岩是非常了不起的謀士。不算以前的事了,如果在去山海關的路上李自成能照李岩計行事,即使我們在北京的那次計劃已取得了成功,那李自成也能在我們到達之前滅了吳三桂的!我們也就沒有這麽容易地進入關內、進入北京!”
說完徐之林感覺到不妥,自已怎麽在王爺麵前誇獎起敵人了呢,又連忙請罪。
“能夠令敵人都佩服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何況他已死了。”多爾袞寬容地笑了笑接著說道:“我們在北京的間諜那次行動過後就全都撤出了,現在還是建立起來吧,監視下北京的動靜。這個事情交給你去辦!”
“喳!”徐之林知道王爺是讓自已退下了,便紮了個千領命躬身退出。
待徐之林退出之後,多爾袞一時也沒了睡意便思考起剛才話中涉及的另一個人。他十多年來在遼東與清兵血戰連連,直累功升至明遼東總兵官,應該說是大明的忠臣吧?可在崇禎的危急關頭,此人卻又推諉拖延,使得崇禎在期望中被李自成圍困而死。後來又因為老父與愛妾居然一怒投向了昔日的生死仇敵,讓自已建下了不世奇功。
“真是個複雜善變的人呀!”多爾袞想到這便自言自語道:“自已雖然相信即使逃脫的陳圓圓迴到了他的身邊,他也弄不清北京城吳府事件的真相,吳府真相也會就此掩沒,但自已絕不相信他從此便會真心歸降大清!”
想起吳軍在山海關的戰力,多爾袞就一陣心寒,原來他在前明時與清兵交戰是一直以保存實力為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