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行四人迴到驛棧時,李岩也迴來了,不過神色不是很好,坐在屋中不知道思考著什麽,連李鶯和黃飛進了屋也不知道!
李鶯大概是看到李岩的神色不好,也就沒有多說話,乖乖地去為兩人砌茶。黃飛則在李岩的對麵坐了下來,揉著腿問道:“林泉大哥,你們朝議些什麽呀,怎麽臉色不好?”
李岩聞言歎了口氣後有些憤懣地說道:“什麽朝議呀,我進去時還以為在議多大的事!原來他們在議帶多少人進入北京城,皇上進入紫禁城後應該住在哪裏,而後又是怎麽舉行正式的登基大典,甚至有的人拍馬屁說應該著手準備選秀女!真是不知道所謂!”
接著李岩又詳細地對黃飛說了朝議的經過。
原來跟隨李自成的眾多武將都認為,天下打下來了後那些跟隨自已多年、有的甚至十幾年的手下也應該進北京城去開開眼界。否則以後迴老家居住時也很沒麵子的。別人會說就算你跟隨闖王這麽多年也沒什麽了不起,因為闖王連北京城也不讓你進的!
“撲哧!”當李岩剛介紹完眾武將的態度後,黃飛含著的茶便噴了出來。原來這些人鄉情難舍、皇糧吃不慣、當官不舒服,想著迴家做個土老財!
“那最後怎麽決定的呢?什麽時候去北京?”黃飛半晌才忍住心中的好笑問道。
“現在已打下了大同了!後天便開始移駕。”李岩說道:“最後決定凡是有資格上朝的武將都帶著親兵進去!皇上的意思是二百多年朱家天下,北京城明遺老勢力是根深蒂固的,多些兵士好起威懾作用!”
聞言黃飛心裏一沉,看來李自成心中藏著殺氣!肯定在想有機會就一下子剪除明朝在京城的殘餘勢力!可這樣稍不好就會出亂子的。
當聽黃飛把這擔憂說出了之後,李岩說道:“當時我也提出了這種擔憂,害怕兵士生亂危極百姓。可眾多將領保證控製住親兵是沒問題的,而且兵士進去少了誰也不敢保證不出亂子。這事情就隻好這樣決定了!”
後來又說了些讓李岩又好笑又生氣的朝中事,最後李岩說他看實在沒人提起三海關的問題,就提了出來,經過朝議過後也決定了先派兵“保護”吳家包括陳圓圓,以便讓吳三桂放心投誠。
說道這裏時,李岩也鬆了口氣,東虜問題自從前天晚上黃飛提出來後,就一直沉甸甸地壓在了自已心頭。現在看樣子終於能在山海關抵擋住東虜了,東虜沒那麽容易進關的!
黃飛聽完了後也直發愣,難道自已就這樣輕飄飄地拔動曆史車輪了嗎?那些大將拍著胸脯保證能控製親兵,就應該是能控製的!如果親兵都不能控製,那這些人領軍這麽多年算是白活了。而且李自成現在也知道了陳圓圓的重要性,那就應該不會亂來的吧,畢竟他也是一個意誌堅定、從刀山血海中走出來的英雄!難道那點獸欲就控製不住?
可黃飛總感覺沒有這什麽簡單,因為這其中都沒有把滿清的因素考慮在內。但如果真有滿清參與其中,那是屬於諜戰的範疇,以現在大順朝的情報功能來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都隻能看著發生,沒有辦法!
滿清在著實在圖謀中原是肯定的。也就在黃飛猜想之時,明崇禎十七年(大順永昌元年)二月二十七下午,一匹快馬揚起積雪奔跑在離太原千裏之遙的盛京城。馬上騎士頭戴紅纓笠帽,穿著翻領大袖的短褂號衣,衣服前後都有印有一個大大的“兵”字,腦後的“金錢鼠尾式”辮子因為迎著北風奔馳也飛了起來。
這當然就是關外滿清兵、現在中原人常叫的東虜。確切的說應該是軍機處傳遞八百裏緊急軍情的士兵,隻見他邊跑邊揚著手中的馬鞭,如果旁邊的人稍近了一點就一鞭子抽下去。
那些在街上行走的、找生活的漢民隻要看見了就得老遠地避開,沒看見的如果被抽了、被馬踩了,攤子、擔子被帶翻了,隻能自認倒黴!如果要問為什麽隻是漢民?那迴答就是因為現在天氣這麽冷,除非有什麽緊急事情,那些旗人老爺平時是不會出門的!
就在一路的雞飛狗跳中,這一騎來到了一處衙門的大門前。馬上的兵士一勒馬韁,駿馬便長長的一聲嘶鳴,前麵雙蹄離地半人高停了下來。
“八百裏加急!關內軍情!”馬上的士兵就在真立的馬上喘著粗氣喊道。
顯然這種情況早就熟練了,門口站崗的兩兵士見到快馬奔來時就早早迎了過來。還沒等馬立定下來,便一人接過馬韁,一人把馬上的士兵扶下來並攙著進了大門。
隨即半響後又是幾匹馬從側門奔出,往不同方向去報信。
這個大門內就是滿清的軍機處--現在滿清的實際決策中心!因為現在滿清的順治皇帝愛清覺羅·福臨才六歲,即位才五個月,朝政大權掌握在他叔叔首席輔政大臣、軍機處領班軍機睿親王多爾袞手中。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左右,咯吱咯聲中來了一頂轎子。最先來的是鄭親王濟爾哈朗,這老頭一臉不爽地進了大門,也不理會裏邊給他請安行禮的眾官員,便直直的走進軍機府正堂。在上方左邊位置坐下來後端起一個漢官為他泡的茶就喝了一口。可沒想到這茶才泡不久就還有些燙嘴,濟爾哈朗忙噴了出來,正好噴在旁邊的那位漢官身上。“你們想燙死我呀!”濟爾哈郎不依不饒地罵道。
“誰敢燙死我的王兄鄭親王呀!”一聲洪亮但帶挪揄的聲音傳來。話音未落外邊走進來一個年約四十多歲、頭帶紅寶石頂子、項上戴著朝珠,身穿親王才能穿的麒麟補子石青色朝服男子。
這個就是清庭首席輔政大臣睿親王多爾袞,清庭中也隻有他敢不留情麵挪揄濟爾哈郎。現在因為是騎著馬來的,他肩上還殘留著一些雪花。
緊接著他身後又跟進來兩個漢人。前邊的便是頂頂出名的範文臣,而後邊一個居然還著中原的文士打扮!原明朝的三邊總督洪承疇!
洪承疇從被俘到現在雖然開始為滿清朝出力了,但他總覺得婊子也是可以立牌坊的,因此平常不上朝便穿著漢裝,表示還不忘記故國衣冠。對於他這一作法,原來的清太宗皇太極、現在的多爾袞倒也由得他,隻要這個對關內、對大明熟悉的人能為大清辦事就行,留點東西讓他掩飾一下也不妨事。如果為了剝這層外殼把人給逼死就得不償失了。
“是你惹鄭親王不高興嗎?出去,別在這礙著王兄的眼睛!”多爾袞進來正看到那個漢官被罵得站在那走也不是,便嗬斥道。那漢官感激地看了多爾袞一眼,連忙躬著身子逃開這個地方。
“嗬嗬,王兄你今天火氣怎麽這麽大。本王先前正在與太後商議事情呢,傳信的人找到宮中時我才知道有加急文件要商議,因此便急急趕來。王兄不會怪本王來遲了吧?”多爾袞說到“太後”二字時特地加重了語氣。
濟爾哈郎本來在府中和小妾調情,後來剛入巷就聽稟報說有八百裏加急的文件需要處理。想到去遲了會被不對付的多爾袞抓到把柄,因此匆忙了事。這樣那能火氣不大?
現在濟爾哈郎又聽多爾袞說剛從太後那出來,心裏更是火冒。就是因為太後這個婊子偏向多爾袞,自已才漸漸處於弱勢的。
“我們議議這封八百裏加急吧,不要耽誤了正事情!”濟爾哈朗淡淡說道。雖然火氣越發大,但這多年的日子也不是白混的,便強製壓下了火氣。
多爾袞也不知道這老狐狸今天為什麽火大,在漢官麵前如此失態。於是走到上邊右位坐下來,而範文程和洪承疇則在下邊分兩旁坐下。
由於情報這方麵現在是歸多爾袞掌握著,因此在多爾袞撕開信封、抄下了其中的一些字後,其他三人才弄清其中內容。
這是二月初十發出的情報。由於路途遙遠、在中原也傳遞不便,因此傳到這盛京已過了半個月。情報上說據明朝內庭消息,李自成的軍隊已不攻而下太原,正向大同、宣府挺進。
看到這個消息,多洋袞、濟爾哈郎、範文程沒覺得有多重要,隻是覺得太原不戰而下有些奇怪。可洪承疇就不同了,他清楚知道如今大明朝在太原、大同、宣府、居庸關、昌平這些地方的兵根本不能稱為兵,那隻是些剛放下鋤頭的軍戶,而且數量也不多。
大明危矣!崇禎危矣!一時洪承疇臉色很是複雜。自已在鬆山戰敗固然原因很多,但敗就是敗了!把大明朝的主力部隊都差不多丟得幹幹淨淨,使得大明朝連對付農民軍的能力都沒了。看來大明現在已奄奄一息,真的要完了!就看是誰去捅最後一刀,是李自成?還是現在自已的主子清朝?
看見洪承疇麵色變來變去,多爾袞也知道明朝不妙了。等洪承疇平靜下來後,就問道:“彥演,你估計李自成多久才到達北京。”
洪承疇歎了口氣說道:“李自成到北京的途中是不會遇到什麽抵抗的!”
多爾袞皺著眉頭算了一下道:“那就是說李自成軍隊最遲不到四月最快可能三月中旬就會到北京城下!我們應該怎麽辦?”
“現在是個好機會呀!”範文程說道:“如果大明正統完了,李自成的德威是不足以鎮住天下的。中原就會人心惶惶的不能扭成一股繩來抵抗我們。而且我們還可以打著助明剿寇的幌子進入中原,想來這樣會減少忠明勢力的敵視。。。。。。。這是我們最後問鼎中原的機會!如果過了今年,讓李自成穩住局麵。。。。。。”
“可是我們也有不少的困難呀,旗兵沒集結,還有一個山海關擋著!要問鼎中原,必須得拿下山海關!走別的路太遠不說,而且留著山海關就如同一把尖刀頂在背心。另外還要考慮李自成的軍隊我們有多少把握打贏?”濟爾哈朗躊躇地問道。
“李自成不可怕!根基淺、軍隊沒有餘糧。而且李自成的眾兵將流竄多年,習慣戰事稍不利就逃跑,是不會和我們死戰的。隻要能與李自成形成對峙,李自成必敗!”洪承疇在中原與李自成對壘多年,自然知道李自成軍隊的形況,便侃侃而談分析大順軍情況。
。。。。。。。
“我決定了!立即啟動大明北方的一切明間、暗間,爭取在北京城中製造騷亂,打擊李自成在北京城的民心基礎。並盡量控製吳三桂的家眷,必要時殺來嫁禍在李自成頭上,逼吳三桂靠攏我們!當然現在也要開始聯絡吳三桂,到時好水到渠成。”多爾袞聽了範文程和洪承疇的話在堂中轉了幾圈,最後下定決心道:“我們還要備好萬一經不了山海關就西經薊州、密雲到北京方略。總之,問鼎中原,在此一舉!從現在起,秘密調動能調動的八旗兵潛往山海關附近,伺機行事!各部全力配合這次的國運之戰,不得懈怠!我們這就去找太後陳說,讓她頒旨調兵。”
李鶯大概是看到李岩的神色不好,也就沒有多說話,乖乖地去為兩人砌茶。黃飛則在李岩的對麵坐了下來,揉著腿問道:“林泉大哥,你們朝議些什麽呀,怎麽臉色不好?”
李岩聞言歎了口氣後有些憤懣地說道:“什麽朝議呀,我進去時還以為在議多大的事!原來他們在議帶多少人進入北京城,皇上進入紫禁城後應該住在哪裏,而後又是怎麽舉行正式的登基大典,甚至有的人拍馬屁說應該著手準備選秀女!真是不知道所謂!”
接著李岩又詳細地對黃飛說了朝議的經過。
原來跟隨李自成的眾多武將都認為,天下打下來了後那些跟隨自已多年、有的甚至十幾年的手下也應該進北京城去開開眼界。否則以後迴老家居住時也很沒麵子的。別人會說就算你跟隨闖王這麽多年也沒什麽了不起,因為闖王連北京城也不讓你進的!
“撲哧!”當李岩剛介紹完眾武將的態度後,黃飛含著的茶便噴了出來。原來這些人鄉情難舍、皇糧吃不慣、當官不舒服,想著迴家做個土老財!
“那最後怎麽決定的呢?什麽時候去北京?”黃飛半晌才忍住心中的好笑問道。
“現在已打下了大同了!後天便開始移駕。”李岩說道:“最後決定凡是有資格上朝的武將都帶著親兵進去!皇上的意思是二百多年朱家天下,北京城明遺老勢力是根深蒂固的,多些兵士好起威懾作用!”
聞言黃飛心裏一沉,看來李自成心中藏著殺氣!肯定在想有機會就一下子剪除明朝在京城的殘餘勢力!可這樣稍不好就會出亂子的。
當聽黃飛把這擔憂說出了之後,李岩說道:“當時我也提出了這種擔憂,害怕兵士生亂危極百姓。可眾多將領保證控製住親兵是沒問題的,而且兵士進去少了誰也不敢保證不出亂子。這事情就隻好這樣決定了!”
後來又說了些讓李岩又好笑又生氣的朝中事,最後李岩說他看實在沒人提起三海關的問題,就提了出來,經過朝議過後也決定了先派兵“保護”吳家包括陳圓圓,以便讓吳三桂放心投誠。
說道這裏時,李岩也鬆了口氣,東虜問題自從前天晚上黃飛提出來後,就一直沉甸甸地壓在了自已心頭。現在看樣子終於能在山海關抵擋住東虜了,東虜沒那麽容易進關的!
黃飛聽完了後也直發愣,難道自已就這樣輕飄飄地拔動曆史車輪了嗎?那些大將拍著胸脯保證能控製親兵,就應該是能控製的!如果親兵都不能控製,那這些人領軍這麽多年算是白活了。而且李自成現在也知道了陳圓圓的重要性,那就應該不會亂來的吧,畢竟他也是一個意誌堅定、從刀山血海中走出來的英雄!難道那點獸欲就控製不住?
可黃飛總感覺沒有這什麽簡單,因為這其中都沒有把滿清的因素考慮在內。但如果真有滿清參與其中,那是屬於諜戰的範疇,以現在大順朝的情報功能來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都隻能看著發生,沒有辦法!
滿清在著實在圖謀中原是肯定的。也就在黃飛猜想之時,明崇禎十七年(大順永昌元年)二月二十七下午,一匹快馬揚起積雪奔跑在離太原千裏之遙的盛京城。馬上騎士頭戴紅纓笠帽,穿著翻領大袖的短褂號衣,衣服前後都有印有一個大大的“兵”字,腦後的“金錢鼠尾式”辮子因為迎著北風奔馳也飛了起來。
這當然就是關外滿清兵、現在中原人常叫的東虜。確切的說應該是軍機處傳遞八百裏緊急軍情的士兵,隻見他邊跑邊揚著手中的馬鞭,如果旁邊的人稍近了一點就一鞭子抽下去。
那些在街上行走的、找生活的漢民隻要看見了就得老遠地避開,沒看見的如果被抽了、被馬踩了,攤子、擔子被帶翻了,隻能自認倒黴!如果要問為什麽隻是漢民?那迴答就是因為現在天氣這麽冷,除非有什麽緊急事情,那些旗人老爺平時是不會出門的!
就在一路的雞飛狗跳中,這一騎來到了一處衙門的大門前。馬上的兵士一勒馬韁,駿馬便長長的一聲嘶鳴,前麵雙蹄離地半人高停了下來。
“八百裏加急!關內軍情!”馬上的士兵就在真立的馬上喘著粗氣喊道。
顯然這種情況早就熟練了,門口站崗的兩兵士見到快馬奔來時就早早迎了過來。還沒等馬立定下來,便一人接過馬韁,一人把馬上的士兵扶下來並攙著進了大門。
隨即半響後又是幾匹馬從側門奔出,往不同方向去報信。
這個大門內就是滿清的軍機處--現在滿清的實際決策中心!因為現在滿清的順治皇帝愛清覺羅·福臨才六歲,即位才五個月,朝政大權掌握在他叔叔首席輔政大臣、軍機處領班軍機睿親王多爾袞手中。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左右,咯吱咯聲中來了一頂轎子。最先來的是鄭親王濟爾哈朗,這老頭一臉不爽地進了大門,也不理會裏邊給他請安行禮的眾官員,便直直的走進軍機府正堂。在上方左邊位置坐下來後端起一個漢官為他泡的茶就喝了一口。可沒想到這茶才泡不久就還有些燙嘴,濟爾哈朗忙噴了出來,正好噴在旁邊的那位漢官身上。“你們想燙死我呀!”濟爾哈郎不依不饒地罵道。
“誰敢燙死我的王兄鄭親王呀!”一聲洪亮但帶挪揄的聲音傳來。話音未落外邊走進來一個年約四十多歲、頭帶紅寶石頂子、項上戴著朝珠,身穿親王才能穿的麒麟補子石青色朝服男子。
這個就是清庭首席輔政大臣睿親王多爾袞,清庭中也隻有他敢不留情麵挪揄濟爾哈郎。現在因為是騎著馬來的,他肩上還殘留著一些雪花。
緊接著他身後又跟進來兩個漢人。前邊的便是頂頂出名的範文臣,而後邊一個居然還著中原的文士打扮!原明朝的三邊總督洪承疇!
洪承疇從被俘到現在雖然開始為滿清朝出力了,但他總覺得婊子也是可以立牌坊的,因此平常不上朝便穿著漢裝,表示還不忘記故國衣冠。對於他這一作法,原來的清太宗皇太極、現在的多爾袞倒也由得他,隻要這個對關內、對大明熟悉的人能為大清辦事就行,留點東西讓他掩飾一下也不妨事。如果為了剝這層外殼把人給逼死就得不償失了。
“是你惹鄭親王不高興嗎?出去,別在這礙著王兄的眼睛!”多爾袞進來正看到那個漢官被罵得站在那走也不是,便嗬斥道。那漢官感激地看了多爾袞一眼,連忙躬著身子逃開這個地方。
“嗬嗬,王兄你今天火氣怎麽這麽大。本王先前正在與太後商議事情呢,傳信的人找到宮中時我才知道有加急文件要商議,因此便急急趕來。王兄不會怪本王來遲了吧?”多爾袞說到“太後”二字時特地加重了語氣。
濟爾哈郎本來在府中和小妾調情,後來剛入巷就聽稟報說有八百裏加急的文件需要處理。想到去遲了會被不對付的多爾袞抓到把柄,因此匆忙了事。這樣那能火氣不大?
現在濟爾哈郎又聽多爾袞說剛從太後那出來,心裏更是火冒。就是因為太後這個婊子偏向多爾袞,自已才漸漸處於弱勢的。
“我們議議這封八百裏加急吧,不要耽誤了正事情!”濟爾哈朗淡淡說道。雖然火氣越發大,但這多年的日子也不是白混的,便強製壓下了火氣。
多爾袞也不知道這老狐狸今天為什麽火大,在漢官麵前如此失態。於是走到上邊右位坐下來,而範文程和洪承疇則在下邊分兩旁坐下。
由於情報這方麵現在是歸多爾袞掌握著,因此在多爾袞撕開信封、抄下了其中的一些字後,其他三人才弄清其中內容。
這是二月初十發出的情報。由於路途遙遠、在中原也傳遞不便,因此傳到這盛京已過了半個月。情報上說據明朝內庭消息,李自成的軍隊已不攻而下太原,正向大同、宣府挺進。
看到這個消息,多洋袞、濟爾哈郎、範文程沒覺得有多重要,隻是覺得太原不戰而下有些奇怪。可洪承疇就不同了,他清楚知道如今大明朝在太原、大同、宣府、居庸關、昌平這些地方的兵根本不能稱為兵,那隻是些剛放下鋤頭的軍戶,而且數量也不多。
大明危矣!崇禎危矣!一時洪承疇臉色很是複雜。自已在鬆山戰敗固然原因很多,但敗就是敗了!把大明朝的主力部隊都差不多丟得幹幹淨淨,使得大明朝連對付農民軍的能力都沒了。看來大明現在已奄奄一息,真的要完了!就看是誰去捅最後一刀,是李自成?還是現在自已的主子清朝?
看見洪承疇麵色變來變去,多爾袞也知道明朝不妙了。等洪承疇平靜下來後,就問道:“彥演,你估計李自成多久才到達北京。”
洪承疇歎了口氣說道:“李自成到北京的途中是不會遇到什麽抵抗的!”
多爾袞皺著眉頭算了一下道:“那就是說李自成軍隊最遲不到四月最快可能三月中旬就會到北京城下!我們應該怎麽辦?”
“現在是個好機會呀!”範文程說道:“如果大明正統完了,李自成的德威是不足以鎮住天下的。中原就會人心惶惶的不能扭成一股繩來抵抗我們。而且我們還可以打著助明剿寇的幌子進入中原,想來這樣會減少忠明勢力的敵視。。。。。。。這是我們最後問鼎中原的機會!如果過了今年,讓李自成穩住局麵。。。。。。”
“可是我們也有不少的困難呀,旗兵沒集結,還有一個山海關擋著!要問鼎中原,必須得拿下山海關!走別的路太遠不說,而且留著山海關就如同一把尖刀頂在背心。另外還要考慮李自成的軍隊我們有多少把握打贏?”濟爾哈朗躊躇地問道。
“李自成不可怕!根基淺、軍隊沒有餘糧。而且李自成的眾兵將流竄多年,習慣戰事稍不利就逃跑,是不會和我們死戰的。隻要能與李自成形成對峙,李自成必敗!”洪承疇在中原與李自成對壘多年,自然知道李自成軍隊的形況,便侃侃而談分析大順軍情況。
。。。。。。。
“我決定了!立即啟動大明北方的一切明間、暗間,爭取在北京城中製造騷亂,打擊李自成在北京城的民心基礎。並盡量控製吳三桂的家眷,必要時殺來嫁禍在李自成頭上,逼吳三桂靠攏我們!當然現在也要開始聯絡吳三桂,到時好水到渠成。”多爾袞聽了範文程和洪承疇的話在堂中轉了幾圈,最後下定決心道:“我們還要備好萬一經不了山海關就西經薊州、密雲到北京方略。總之,問鼎中原,在此一舉!從現在起,秘密調動能調動的八旗兵潛往山海關附近,伺機行事!各部全力配合這次的國運之戰,不得懈怠!我們這就去找太後陳說,讓她頒旨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