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一東沒有死,你們知道了嗎?”劉思永突然詢問,在清丈山的時候,他就想問這件事,但是看到清丈道人等人沒有疑惑,他想畢一東去刺殺身亡的消息,鬼府肯定不會大肆宣揚,這益安府又遠在西南,不知道這件事很正常。


    這人倒是沒有奇怪,告訴劉思永,朱子真見了劉思永沒有幾天,畢一東就出現了,當時畢一東身受重傷,奄奄一息,還是朱子真、曹寅全力救治,才把命給保下來。


    劉思永聽到這個消息,點點頭,然後沒有在說什麽。


    等那人離開之後,劉思永坐在那裏,靜靜看著遠方,似乎在打量遠方的景色。


    過了一個時辰,劉思永站起身來,看著亭子上的子雲兩個字,遙想多年以前這裏掛著存魏的匾額,心中頗為觸動。


    劉思永等人離開這裏,走在路上沒有多久,就見到一個澹台府上的管家騎著馬來到這裏,看到劉思永,不由大喜,他下了馬,對著劉思永說:“林公子,你還沒有走,那真是太好,我家老爺請你迴去一趟,有一位貴客想要見你。”


    劉思永聽到這話,不由好奇,不過很快他就猜到了那個貴客是誰了。


    劉思永和管家迴到澹台府上,澹台大同親自帶劉思永去書房,等進入書房之中,劉思永見到了一個老人,這個老人無精打采,看上去,就已經半截入土的樣子。


    “這是詔王殿下。”澹台大同小聲介紹,劉思永連忙行禮說:“山人林泉見過大王,大王千歲。”


    詔王讓劉思永起來,對著劉思永說自己如今是微服出行,不用太過拘泥。劉思永坐下之後,有氣無力地說:“林學士,你的事情,孤也早就耳聞,孤因為礙著規矩,不能召見你,這賢者在旁,而不能接見,孤感覺到羞愧。”


    劉思永說著不敢,而詔王繼續說:“這次前來,孤有兩件事要辦,一是見下林學士。二就是前來清丈還願。”


    劉思永沒有說話,聽著詔王繼續說,詔王對著澹台大同點點頭,澹台大同識趣的離開了。


    等到書房隻剩下劉思永和詔王的時候,詔王才把自己的來意告訴劉思永。


    詔王為自己的王子擔心,雖然虞朝不提倡立嫡長子,但是這傳了這麽多年,大家都習慣了,詔王自然也是想把王位傳給自己大兒子。


    但是詔王的大兒子,性格和詔王不同,詔王是那種謹小慎微的人,而大王子卻是衝勁十足的人,在平定祥雲府的時候,就準備前去襄國公手下效力,最後詔王好說歹說才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後來這個王子聽說了劉思永的事跡之後,十分佩服劉思永的殺伐果斷,於是就整日和詔王提自己要見他,要和劉思永交談。


    詔王無可奈何,於是借著這一次還願的機會,北上來找劉思永,希望劉思永能去詔王府,去見見自己的兒子,勸解一番。


    “真是說來好笑,我這個兒子,年齒大了你一輪,卻如同一個小孩子一樣。”詔王最後頭疼總結了一句。劉思永想了一下,告訴詔王,自己如今若是沒有得到聖人的旨意,前去藩王府上,似乎不太妥當。他一個外臣不方便無事入藩王府。


    詔王說自己早就上奏了,聖人已經有了迴文。說著,詔王拿出一道迴折,劉思永恭敬行禮之後,接了過去,然後打開一看,上麵寫著,讓劉思永當王子老師。


    劉思永看著迴折,心中疑惑,這若是聖人有這道迴文,為什麽馮寶臣那邊的口諭還是讓自己剿匪呢?


    劉思永將自己的疑惑和詔王說了,這種事情必須要弄清楚,稍有不慎,可是會掉腦袋的。


    詔王微微一笑,拿起茶杯,對著劉思永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讓後喝了茶之後,詔王笑著說:“聖人的意思,林學士你心中應該明白了吧。”


    劉思永揣摩了一下,明白過來,原來這是派一個人來監視自己,好讓自己全心全意對付萬安軍。


    馮寶臣不知道這件事,倒是不奇怪了,馮寶臣這種連官都不是的,沒有資格知道這種事情。


    劉思永詢問自己是否應該去詔王府找王子,詔王告訴劉思永,王子已經到了萬安縣,就在萬家莊等著劉思永。


    劉思永說自己會盡快起身,前去當王子的老師的。


    詔王又交代了劉思永一番,讓劉思永去告訴王子,為人不能隻能有勇,要會知進退,懂得失。當初他叔伯就是不懂這個道理,最後才英年早逝。


    劉思永知道幽王和周王死亡的原因,聽到這話,有些不齒詔王的為人,詔王肯定心知肚明自己兄弟死亡真相,卻連怒氣都沒有,隻知道明哲保身。


    劉思永不敢將自己不滿的表現出來,接下來詔王絮絮叨叨說了一些擅寵於萬乘之國而無後患之術,無非是以柔媚於上,恭己屈意,迎奉聖人。


    劉思永對於這些話題沒有什麽興趣,基本詔王的話,他左耳朵進去,右耳朵出去了。


    等到詔王說完,劉思永如同放下重擔,對著詔王說;“大王,山人原本還不知道如何教導王子,聽到大王這一番話,山人總算了明白了,山人一定不會不會有負大王所托。”


    詔王點點頭,邀請劉思永一起用午膳,這也算是一種恩寵了,劉思永也感謝了一番。


    劉思永是當天下午就離開了,幾天之後,到了萬家莊,萬家莊的廂軍比起他們離開的時候多了許多,劉思永他們迴來的時候,還被軍官詢問了一番。


    李丁因為不知道王子的事情,不由對軍官不滿,準備教訓軍官的時候,劉思永製止了他,然後和他們九人進入到了山莊裏麵。


    在後院之中,他們還沒有走進,就聽到哼哈聲音,他們走進了一看,一個中年男子,穿著短打,體格健碩,雙手拿著石鎖,在那裏揮舞。


    這單獨一個石鎖,大概就是三十多斤,而這個中年男子揮舞兩個,還顯得輕鬆,可見膂力不錯。


    在劉思永他們踏入院子,立馬就有衛士拔劍,錢乙他們拔劍的時候,劉思永讓他們收起來。


    見到這個情況,中年男子將石鎖給放下,然後對著衛士說:“你們連正主都不認識嗎?將武器收起來。”


    中年男子說著,走上前來,對著劉思永行禮說:“林學士,請恕我失禮了。”


    “殿下無須客氣,應該是山人失禮了。”


    劉思永和王子行禮之後,王子邀請劉思永進入到了臥室,兩人同榻而坐,王子詢問說:“不知道林學士是否見到我父王了?”


    “見到了,大王已經說了。說來慚愧,小生無德無能,怎麽敢教王子。”


    “林學士你太客氣了,我可是十分佩服你,你在祥雲府所作一切,我都聽說了,每次聽到仆人迴稟,我就血脈賁張,拍案叫好,恨不得能和林學士一起,剿滅雲賊逆匪。”


    王子說到這裏,滔滔不絕地說說起來,劉思永在一旁靜靜聽著,他發現,這個王子和詔王性格不同,為人不同,但是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說話長篇累牘。


    劉思永一如既往地笑著聽著,王子的話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等王子將他佩服之情說完,劉思永才用慚愧慚愧這類套話給打發了。


    王子興奮地問:“這次承蒙聖人看重,我能夠和林學士一起剿滅魏逆,真是……”劉思永聽到這個真是,為了避免王子繼續長篇大論,連忙打斷說:“不敢,不敢,山人能和王子一起剿滅山賊,也是山人的榮幸。”


    “不知道林學士準備如何剿滅這山中的魏逆呢?”


    “不知道王子認為應當如何呢?”


    王子想了想,對著劉思永說:“還是按照林學士你在祥雲府的辦法,讓人帶路,到時候我們廂軍進入,就可以剿滅他們。”


    劉思永告訴他,這個法子不行了,將理由告訴了王子,王子思索了一下,摸了一下自己後腦勺,然後傻笑說:“林學士,的確如此,不知道林學士,你認為應該怎麽做才好。”


    劉思永想了想,對王子說:“王子,此事不可急,他們遲早會出動,我們可以在這裏守株待兔。”


    看著王子不解的樣子,劉思永告訴王子,如今這些山賊藏在山中,總是要吃的,他們是倉促進入山中,和祥雲府那些有備的不同,而且祥雲府那些土司,有心腹暗中供養,這些山賊沒有,所以這些山賊一旦糧食用盡,就會出來劫掠,到時候他們就可以知道他們的大概位置,然後在找巡山鷹(一種探子,和四聖司不同,是拿錢辦事)進入山中查探,到時候就可以將他們一網打盡。


    王子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劉思永見王子還是不太懂的樣子,不由放下心來,他這個話基本就是為萬安軍拖延,萬安軍進入山中,肯定是早有準備,別的不說,支持一年是沒有問題的。


    若是劉思永他們不惜代價的話,巡山鷹也可以深入大山,打聽到萬安軍的下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虞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虞太史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虞太史令並收藏虞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