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思思當侍讀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江湖。


    劉歆也迴到了邙山,他來這裏,是為了辟謠的。


    關於魏思思的事情,他最為輕鬆,在魏思思離開的時候,讓人送了一封信給劉歆,告訴劉歆她的苦衷。


    如今江湖和鬼府對於這件事,有很多誤會,認為魏思思也當了叛徒,成為虞朝的走狗。


    劉歆覺得自己有必要為魏思思正名,不能讓魏思思蒙受不白之冤。不過他認識的江湖人士基本為零,隻能讓邙山眾人前去。


    到了邙山派,曹寅見到劉歆,詢問說:“劉兄弟,你這次來邙山,可是為了思思進入宮中的事情。”


    “是的,曹師傅,這件事我最為清楚,你且聽我說。”劉歆對著曹寅說起那天的事情來,最後劉歆感歎說:“其實那天我見四小姐進了營帳,就感覺四小姐踏入了一個無底洞一樣。”


    劉歆感歎完畢,然後對著曹寅和邙山弟子說魏思思當官的理由。


    曹寅聽到這話,對著劉歆說:“看來大家都誤會思思了,思思這也是為了天下蒼生為念,這倒是正理,我們和虞廷的恩怨,不能連累天下蒼生。”


    劉歆告訴曹寅說:“曹師傅,你們的罪也被赦免了,原來的書院弟子一律不在追究,而且朝廷還讓海寧城知縣,為書院修建義士塚,祭奠書院那群枉死的書生。”


    “師妹這一次進宮倒是有些作用,對了,劉歆,你可知道她當了一個什麽官?”


    “是新設立的官員,隸屬天策閣,沒有命品,協助聖人處理政務。這官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曹寅聽了之後就放心了,對著劉歆說:“思思這些招式呀,我隻看得眼花繚亂。”


    “這入閣晉仕,為民請命,一直是四小姐的願望,四小姐才學無雙,如今得有所用,就算山長泉下有知,也會感到欣慰的。當初我離開書院,參加科舉,就是想要完成四小姐的願望。如今四小姐能夠達成所願,真是太好了。”


    一旁沉默的史若梅突然開口,對著劉歆說:“劉相公,你對師尊這麽體貼,就是不知道師尊是否能夠明白了。”


    “人生總無常,知交漂泊遠。宮牆不見影,遙遙一點心。隻要四小姐能夠過的開心,那麽我就開心了。”


    曹寅聽到這話,歎息了一聲,對著劉歆說:“這麽說來,你和師妹有文定之禮已經十一年了。要不是你進了京,要不就是她進了京,這些年,你們為民請命,可是苦了自己。”


    “有什麽苦的,你們用劍請命,我們用筆請命。”


    曹寅聽到這話,有些悶悶不樂地說:“可惜如今我們隻能在這裏躲在這裏,如同老鼠一樣。”


    “曹師傅,你這是潛龍勿用,等到時機到了,你們邙山一派可是要做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來,到時候天下都會記住你了。”劉歆安慰說著,而曹寅勉強一笑說:“希望如你吉言,不過就我看來,這件事怕是要落在你的身上了。”


    劉歆說怎麽會,曹寅詢問他接下來準備做什麽,劉歆對著曹寅說:“我如今還要去辦一件事,等這件事辦好,我就歸隱田野,做一個逍遙農夫。”


    曹寅說好,和劉歆分開,誰也想不到,等到下一次有個姓劉的上這邙山,時局已經不同了。


    昭寧十二年二月初一,新修建的天策閣之中,聖人前來巡查。


    “天策閣侍讀魏思思見過聖人,恭請聖人聖躬安康。”


    “起來吧,如今沒有外人,何須這麽多禮。”


    聖人看著那已經注疏好的大虞律,對著魏思思說:“不愧是輕功高手,這注疏大虞律來,就是比雅妃娘娘快。真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雅妃娘娘精細,一字一句都要仔細推敲,臣隻有八字真言,合情合理,寬大為懷。有了這八字,注疏起來自然快。”


    聖人點點頭,看著魏思思案桌上麵,放著一些西戎的書,對著魏思思說:“原來你和雅妃一樣,喜歡看著西戎的典籍。”


    “聖人容稟,因為和談之後,西戎各國來靈州交易者遠勝前朝,朝中大臣多有恐慌,有人主張應該限製西戎,嚴格盤查,不準西戎和尚進來。臣認為這些大臣顧惜國本,是一件好事,但這樣處置不妥。臣認為雅妃說的對,凡是西戎有一技之長,是中原所無的,應該特許這些人來京城為朝廷效力。”


    聖人聽到這話,對著魏思思說:“既然你和雅妃都讚同這件事了,朕自然允許了。隻是這些西戎人不知禮法,來到京城,或許會鬧出不小的風波。”


    “所謂入鄉隨俗,我們的使者去他所在,要遵從他們禮法,但若是他們到了這裏,自然是要遵從我們曆法。這一點需要教化,若是他們不願意聽從,那麽就將他們送迴去。”


    聖人點點頭,對著魏思思說:“你說的不錯,你擬一個折子吧,朕就在這裏批紅。”


    魏思思點點頭,寫好遞給聖人,聖人將折子批紅之後,魏思思就開始去吩咐相關人員去辦。


    聖人離開這裏,前去雅妃那裏,告訴雅妃這個消息,沒有想到雅妃正在試穿西戎那邊禮裙,聖人看了一下,不由臉帶笑意,走了過去。


    雅妃對著聖人行禮說:“臣妾失禮了。”


    “無妨,華玉,你也應該這樣,朕見你整日忙著政務,都忘記梳妝打扮。”


    雅妃說了一聲臣妾失職,聖人仔細打量了一下雅妃,對著雅妃說:“華玉,你真是美麗,無論什麽衣服穿到你身上,你都如同天上的仙子一般。”


    雅妃臉一紅,這時候聖人也將自己的來意說了一下,雅妃點點頭,告訴聖人正是應該如此。


    “如今宮中有了魏侍讀,聖人也不用那麽勤勉,偶爾休息一下也好,如聖人這樣,一天忙到晚,身體也遭受不住。”


    聖人對著雅妃說:“不礙事,朕如今每天都有時間練氣,身體也好了很多。”


    “聖人,臣妾有一句話,不知道該不該說?”


    “你說吧,在朕麵前,你有什麽不可以說的?”


    “臣妾聽聞,如今每夜子時,賢妃就讓聖人在佛堂誦讀佛經,不知道可有此事?”


    聖人點點頭,握著雅妃地手說:“朕的心中苦悶,隻能念佛經求一個寧靜,朕知道,朝臣對朕這件事,多有微言。不過朕隻求問心無愧,華玉,你且說,朕可是佞佛?”


    雅妃一笑,親自拿來上聯,對著聖人說:“臣妾還要和聖人一起遊這華嚴妙境,聖人隻是持頌佛經,又不是任用釋道,對於朝廷,對於民間來說無害,隻是聖人持頌佛經的時候,臣妾能否在一旁陪伴,伺候聖人。”


    聖人一笑,對著雅妃說:“這樣太辛苦你了,你又要處理政務,又要陪著朕持頌佛經。”


    “臣妾和聖人乃是一體,到時候聖人如同高皇帝一樣,求得大解脫,大自在,涅盤證道之後,能夠救臣妾出苦海。”


    “世上如同高皇帝那樣堪破世情,跳出輪迴的真是少之又少。”


    雅妃說聖人自然也可以,聖人乃是天下最聰明的人,也可以明白這有無之道,菩提悟法。


    聖人點點頭,沒有在說什麽。


    當天晚上,聖人也帶著雅妃到了佛堂。


    這佛堂原來是魏朝沒有的,後來虞朝占領之後,特地為高皇帝改建的。


    高皇帝信佛是因為他是佛教四位聖僧的時候,當初高皇帝在當長樂侯的時候,遇見了當時南國來的聖僧水性和高皇帝一見如故,於是將自己的衣缽傳給高皇帝。


    高皇帝後來起兵的時候,佛教出力很大,他們宣傳高皇帝乃是轉輪聖王,應劫救世,開創萬古的基業。


    這一番輿論讓高皇帝在治理河左四府的時候,減輕了不少壓力。


    後來高皇帝進入京城沒有多久就病逝了,當時魏朝餘孽也曾經散播謠言,虞朝再次認可了高皇帝聖僧的身份,說是高皇帝已經完成了使命,涅盤證道了。


    到了文皇帝早些年,因為大權旁落,也整日在佛堂持齋念佛,以此度日。


    不過到了垂憲年間,文皇帝就不信這些了,佛堂也就再也沒有和尚來維持。


    聖人這幾年又開始念佛,隻不過他認為自己聰明機智,不師大德高僧,自己就可以修持正道。


    佛堂裏麵以前除了內臣之外,就沒有其他人了。


    雅妃到了之後,為聖人打開佛卷,然後端坐在聖人後麵,和聖人一起念著佛經。


    一個時辰之後,一卷佛經念完,雅妃對著聖人說:“聖人,時候不早了,早些休息吧。”


    聖人點點頭,由雅妃攙扶著到了睿思殿。


    雅妃準備離去的時候,聖人拉住雅妃的手,對著雅妃說:“華玉,夜已經深了,就在這裏歇息吧。”


    “前日臣妾才侍奉了聖人,今日留在這裏,似乎於禮不合。”


    “如今朕早去叫人已經遲了,祖製隻是言一旬之中,四妃需要一日,如今這是新的一旬了。來人,熏香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虞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虞太史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虞太史令並收藏虞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