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造又名大良造。


    乃是秦朝二十軍功製中的第十六個爵位,算得上是真正的高等爵位了。


    別以為這個爵位很低,像現在的左丞相李斯和大將軍蒙恬全都是這個爵位,雖然蘇陌被封為中丞相,但他身上其實是沒有爵位的,如今始皇帝驟然提拔,可謂是震驚朝野。


    不過此時也沒有站出來反對始皇帝不公平。


    畢竟一個當朝宰相,爵位肯定不能低。


    而且造紙術明眼人就可以看出這是用功於朝廷的重大發明,再加上有了造紙術和印刷術後,秦朝的義務教育得以普及,這些功勞加起來足以匹配大上造這個爵位了。


    蘇陌聽到自己被封為大良造,臉上笑嘻嘻。


    心裏卻波瀾不驚。


    媽的,居然還不能封侯!


    在秦朝,大良造已經算是臣子能達到的巔峰了,再往後基本上就不是靠立功能得到的,隻有真正的皇室宗親才能獲得更高的爵位,其他人就別想了,至於說封侯那就更加困難了。


    這裏有一組數據可以說明。


    我們還是以計量單位白起舉例子。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有詳細的記載,白起戰功顯赫,其爵位從左庶長到大良造,隻用了三年的時間。左庶長位列軍功爵中第十位,大良造位列第十六位,也就是白起三年時間上升了六個階位。


    但是在白起成為大良造後,在長達的九年時間裏麵,白起一直沒有任何的爵位提升。直至伐楚大勝之後,白起獲得了嘉獎直接被封侯,賜予武安君。


    而在蘇陌暗自吐槽時,始皇帝看著手中的紙張,口中突然問道:“趙高,不知道這紙張可有名字?”


    聽到這話,蘇陌心裏有些納悶。


    怎麽誰都想給紙張取名字。


    昨夜章邯就極力勸蘇陌將紙張取名為趙高紙,結果今天始皇帝也這麽問。


    不過仔細想想,在秦朝發明人製造出東西是有命名權的。


    就好像蔡倫給紙冠以自己的名字一樣。


    而且古人最大的夢想就是青史留名,像紙張這種東西注定會流傳千古,如果能將紙張取上自己的名字,後世學子每次使用紙張的時候都會念叨自己的名字,那豈不是真正的流芳百世嗎?


    想通這點後,蘇陌這才說道:“迴陛下,這紙張還沒有取名字,不如就由陛下為其賜名吧!”


    他也不在意這點虛名,如果能讓始皇帝高興的話,蘇陌倒是不建議將署名權讓出去。


    “這個不好吧……”


    始皇帝聞言後,臉上露出猶豫之色,“要不就叫始皇紙?”


    聽到這個名字,蘇陌有些無力吐槽。


    但還好始皇帝還是有點逼數的,很快就搖了搖頭,“不行,朕乃始皇帝,貴為九五至尊,怎麽能讓別人在自己的身上塗抹寫畫的,實在不雅。”


    “既然這紙是在我大秦製造出來的,朕看就叫秦紙吧!”


    最後始皇帝一錘定音,為紙張取了個名字。


    “臣以為秦紙這個名字甚好!”


    蘇陌急忙站出來支持,這名字總比叫什麽趙高紙,始皇紙好聽一百倍。


    替紙張取了名字,始皇帝心情非常好。


    然後這才低著頭認真的研讀蘇陌的奏折。


    不過看到上麵的內容時,始皇帝臉上的笑容漸漸地收斂,甚至越到後麵越嚴肅,直到最後終於抬起頭,一雙虎目盯著蘇陌,神情肅穆道:“趙高,這上麵的內容真的是你想出來的?”


    “不錯,臣以為我大秦的官製臃腫混亂,所以特意花了一晚上的時間想出了一個三省六部製的解決辦法。”


    蘇陌毫不猶豫的將後世的三省六部製的功勞按在自己的頭上。


    秦朝的官製是三公九卿,這種製度使得相權淩駕於皇權之上,丞相有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若是遇到個昏庸一點的皇帝,說不定丞相還能架空皇權,這對於現在的秦朝統治非常不利。


    像曆史上的沙丘之變,始皇帝臨死前下旨讓公子扶蘇即位,但是趙高卻能拉著丞相李斯擅自更改詔書,甚至還將胡亥給扶到了秦二世的位置上,由此可見這個時代的丞相權力有多麽恐怖。


    而三省六部製度就不一樣。


    他將丞相的權力一分為三,進行了分化,從而確保了皇權的至高無上的地位。


    而且六部的職權分工明細,像現在的九卿製度,你想辦事都不知道去找那個部門,實在是太不方便了。


    當然,蘇陌幫始皇帝搞出個三省六部製度不是為了鞏固皇權的位置,而是為了撈權力的。


    三省六部製度削弱的是相權,但說來慚愧,蘇陌雖然貴為中丞相。


    但是朝政早就被左丞相李斯和右丞相馮去疾把持,自己根本插不進去手,所以他才搞出三省六部製度想要打破這個僵局。


    因為丞相的權力很大,而秦朝現在又有左中右三個丞相。


    大家的權力高度重合。


    你能管得東西,我也能管。


    可要是大家意見相左,那到底要聽誰的?


    蘇陌現在一心要主持秦朝的變法改革,然後撈功績封侯,自己可不想做事的時候有人在旁邊扯後腿,尤其是現在丞相李斯看自己非常不順眼,處處打壓自己,所以這三省六部製就是他最好的反擊。


    以後相權一分為三,大家各管各的地盤。


    你也別對我指手畫腳了。


    但事實上還是蘇陌賺了,因為他空有丞相的頭銜,卻沒有相應的權力,此舉相當於從李斯手裏搶走了一部分權力,倒是李斯損失慘重,以後的權力大大減小,再也做不到一手遮天的地步了。


    始皇帝很認真的研讀這三省六部製度的建議,越看越覺得好。


    沒辦法,這玩意畢竟經曆過時代的驗證。


    從隋唐之後一直到清朝滅亡,曆朝曆代都是用的這個製度,至於三公九卿製度早就因為不符合時代被拋棄了。


    “中丞相趙高發明了這種三省六部製度,各位愛卿也看看,大家都議議這製度如何?”始皇帝將手中的奏折傳下去,讓麒麟殿的滿朝文武們翻閱查看。


    底下的臣子們看了蘇陌的奏折後,一個個臉色各異。


    其中丞相李斯臉都黑了,這建議對其他大臣沒什麽影響,影響最大的還是他這個丞相,相當於削減了他的權力。


    下意識的。


    李斯就想站出來反駁。


    不過他剛抬起腳時,目光忽的和上麵的始皇帝對上了,這下子李斯瞬間慫了,馬上又縮了迴去。


    明眼人都知道三省六部製的好處,可以削弱相權,鞏固皇權。


    他這個丞相要是站出來反對,那不是找死嗎?


    連丞相李斯都不說話了,其他的大臣們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全部默不作聲。


    反正這個製度限製的是丞相的權力,跟他們這些大臣的利益沒太大關係,所以也犯不著去得罪蘇陌和始皇帝。


    始皇帝看著大臣們全部啞口無言,這才說道:“既然大家沒有意義,那麽以後我大秦就改革成三省六部製度。”


    “傳旨!”


    “右丞相馮去疾執掌中書省,中丞相趙高掌門下省,左丞相李斯掌尚書省,其餘九卿依照職責規劃於六部之下。”


    (求推薦票,咱們推薦票太少了,是不是沒有人看這本書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扮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子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子俊並收藏諸天扮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