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雞駭猴——”


    在場的藩王們,有一個算一個,凝神屏氣,故意都不敢加重,鼻觀眼,眼關心,那叫一個溫順。


    但他們心裏,對於皇帝的行動,已經有了總結。


    其實,隻要皇帝在位一天,就沒有哪個藩王敢放肆,或者說,敢無事中央朝廷。


    但,人心這種東西,是沒法控製的,兒子不聽話了,你還真的派兵攻伐不成?


    當然,也不排除皇帝這是為太子鋪路。


    皇帝高坐龍椅,就這麽看著諸王,掃視了幾眼,心中不由得有些失望。


    兄弟被打,竟然連個求情的都沒有。


    但同樣,藩王們如果齊心合力,呈現結盟反而是讓洛陽有些不安。


    這樣矛盾的心理,並沒有人知曉。


    唯獨晉王,他瞅著這形勢,心中竊喜,臉上卻一副緊張。


    心態最平和的,就隻有衛王與中山王了。


    “中山王!”


    “兒臣在!”李複文忙應下。


    “聽說你把阿裏地區拿下了,與於闐,喀喇汗國接壤了?”


    “兒臣幸不辱命!”李複文忙道:“數年征伐,幾個小國堪堪拿下。”


    “那就配合朝廷,將喀喇汗國搞定!”


    皇帝不容置疑地說道:“這個小國,倒是頑強的很,數次攻伐而不滅,必須來點狠的。”


    “兒臣知曉了!”李複文毫不遲疑地應下。


    皇帝點點頭,還是養子最聽話。


    說著,他目光又看向了衛王:“二郎,你的兵馬都去天竺了?還準備分封尼婆羅給兒子?”


    李賓聞言,兩腿抽搐了下,忙迴道:“臣弟確實出兵入了天竺,至於分封兒子,不過是戲言,戲言——”


    “什麽戲言的,我倒是覺得不錯!”


    皇帝又正了正身子,說道:“我分封於你們的土地,可謂之本土,不可分封,而新擴之地,盡可以處置。”


    說著,李嘉又看了看兒子們,不由道:“你們也同樣如此,藩國甚小,若無外擴,就莫要學我分封國土了。”


    “諾——”


    這一次,兒子們倒是答應的很快。


    實際上,他們也不準備分再分封,皇帝老子給的地方太小了。


    “這次,除了皇後之事,另外,我還有件大事要宣布!”


    薛王與晉王突然就神色動蕩了些許,其他藩王們則滿腦子疑惑,不知要鬧哪般。


    “拿出來!”皇帝眼神示意。


    一旁的宦官,忙從盤中拿起聖旨,高聲道:“有旨——”


    “嘩啦啦——”


    藩王們有一個算一個,忙不迭地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神武三十年,八月戊寅,皇七子薛王李複沐,為嫡長嗣,日表英奇,天資粹美,茲恪遵初昭,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


    誰都沒有想到,這竟然是太子的冊封。


    “兒臣叩謝聖恩——”李複沐忙跪下,激動莫名,渾身忍不住地抽搐著。


    一旁,藩王們神色各異。


    齊王目瞪口呆,不可置信,但很快又恢複過來,麵露喜色,但眼眸中卻是一片冰冷。


    其餘的諸王,則早就就藩多年,死了繼承大統的心。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


    藩王們再次跪下,行匍匐大禮。


    這是定君臣之義,太子也是君,儲君。


    “平身——”


    強忍著激動,李複沐抬手,輕聲道。


    “謝太子殿下!”


    藩王們禮儀規範的很。


    “至今日始,東宮有位,朕也能放心許多了。”


    李嘉點點頭,嘴角含笑:“開宴吧,中秋佳節,可不能耽誤了。”


    一時間,藩王們這才笑出聲來,一時間,張燈結彩,皇宮似乎都明亮了許多,灰白一掃而空。


    政事堂。


    神武三十年,宰相們換了數撥。


    首相孫釗去後,王溥繼任,數載後病退,鄧斌繼任。


    而到了神武三十年,首相的位置,迎來了胡賓王。


    其餘的宰相,則是呂餘慶,蕭善文,唐複,共有四人罷了。


    年歲最年輕的,反而是唐複,神武二年的恩科狀元,年不過五十來歲。


    “老咯!”


    抱著孫兒,胡賓王望著天上的明月,不由得感歎道:“再過三年,就年滿六十了。”


    “阿爺不老呢!”懷中孫兒憨聲道。


    “哈哈哈!”胡賓王聞聽這稚嫩的聲音,不由得開懷起來。


    一時間,滿堂笑聲。


    作為大唐的首相,胡賓王一舉一動都牽扯人心,即使在家人,也沒有敢亂言語。


    “咚咚咚——”


    突然,一陣腳步聲,貼身的仆役神色緊張:“相公,宮中傳來了消息!”


    “嗯?”胡賓王眉頭一皺,在坐眾人瞬間就提起了心。


    “哈哈哈!”看了書信後,胡賓王這才大笑,直到咳嗽起來,緩了好一會兒:“東宮空曠多年,終於有了歸屬了。”


    “父親,是薛王?”大兒子謹慎地問道。


    “當然!”胡賓王嗬斥道:“除了薛王,還有第二人選嗎?”


    這下,眾人才鬆了口氣。


    雖然說薛王一直是太子的不二人選,但,隨著其弟晉王的冊封,則又起了波瀾。


    前唐,以及亂世,晉王可也是儲君的熱門封號。


    “皇後去世,人心不穩,也隻有冊封太子,才能杜絕某些人的心思。”


    胡賓王心道,口中的菜肴,越發的美味起來。


    ……


    薛王府。


    由於薛王去了皇宮,其一家人,則留在府中,等待薛王的歸來。


    “母親,我餓了!”薛王妃正端坐著,耳聽女兒的聲音,不由地心疼道:“乖,等父王迴來,你先吃點月餅墊墊吧!”


    而一樣,幾個庶子,則眼巴巴地看著,吞著唾沫,不敢言語。


    薛王妃進府多年,隻誕下一個女兒,之後卻無一個兒子。


    相反,幾個側妃,妾室,加一起有兩三個兒子,讓她一頓好氣,對於女兒則越發的寶貝疼愛。


    而,年僅十歲,乳名明哥兒的庶長子,則端坐著,無有垂涎。


    讓幾個妃嬪不由得正色起來。


    而薛王妃見之,則心生妒忌,這要是我的兒子該有多好?


    可惜,肚子不爭氣啊!


    歎了口氣,薛王妃越發的傷神。


    “王妃,宮裏來人,有聖旨到了!”


    宦官忙不迭地跑來,提醒道。


    很快,大桌子的人忙起身,恭迎天使到來。


    一個年輕的宦官,喜氣洋洋地跑了過來,瞅見眾人,笑道:“天大的喜事呢!”


    眾人滿臉茫然。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獲承天序,欽若前訓,用建藩輔,以明親賢,斯古先哲王之令典也。


    皇孫邦茗,孝友寬厚,溫文肅敬,行有枝葉,道無緇磷。踐君子之中庸,究賢人之義理,情惟樂善,誌不近名。”


    “宜分建茅土,衛我邦家,葉於展親,永固磐石。是用舉其成命,錫以徽章,皇孫邦茗,封以薛王……”


    “邦茗?”薛王妃驚了。


    “哦,這是陛下賜名,乃是府上的明哥兒!”宦官諂媚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天纜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天纜車並收藏大唐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