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白發魏大新正在府上寫彈劾公孫後的奏章呢,就被官府的人給強行帶走下了獄。
“冤枉啊,叢大人,我冤枉啊,冤枉啊!我一分錢都沒貪過啊!”
穿著囚服的魏大新在牢獄裏哭喊。
次日徐添去獄中看他,安撫道:“魏大人別著急,這不還在調查階段呢麽,他們偽造證據還需要一段時間,足夠我發揮了,我保證,很快你就會無罪釋放。”
魏大新哭喪著臉道:“徐大人,我的小命和前途就全在你手裏了,你可一定要幫我啊!”
雖然他也不是很信得過徐添,但他如今除了相信他這根救命稻草之外也沒別的辦法了。
“魏大人放心,我必定會救你出去,讓你官複原職。”
……
已經過去半個月,徐添算算日子,也該差不多了,天花犯病到死亡周期最多不超過半個月,但……
“奇了怪了,五皇子怎麽還沒犯病?”
難道那一道口子沒讓五皇子染病?
不應該啊,這種手段感染率應該是百分之百啊。
一經打聽徐添才知道,大部分修為高強的武者發病周期都很長,有的甚至染病兩個多月都沒死的。
於是徐添還是堅持每天寫一封彈劾公孫後。
言辭越來越激烈,稱如果再不關閉天尊院,難保不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染病。
然而又好幾天過去了,皇帝依然無動於衷。
自徐添戰敗五皇子以來,這半個月中,學校裏隻有十六人染疫,但統統在第一時間被隔離,沒有進一步擴散。
公孫後自負地認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
直到這一天……
“五皇子染疫!?”
一如既往在校長辦公院裏喝茶的公孫後接到消息,一下子就不淡定了,騰地站了起來。
聯想到之前徐添一個勁上奏彈劾他的行為,他腦子裏嗡然作響,隻剩下一句話——
大事不妙!
與此同時,同樣也聽到這個消息的徐添的反應則是:“五皇子終於發病了!”
“蘇寅甄,你可真是讓我好等啊……”
然後立即放學生自習,跑到他的副校長辦公院寫了一封奏章,彈劾兵部尚書公孫後不聽勸誡,固執己見,不肯停課,終於釀成大禍——五皇子也生病了。
皇帝老兒,之前你不是裝瞎不理我麽,現在你兒子也病了,我看你還問不問公孫後的責……
之前藉著比劍,讓五皇子染疫,同時不斷提出建議讓公孫後遣散學生,以免釀成大禍,在遭到拒絕後不斷把責任往公孫後腦袋上栽。
就是為了等待今日!
公孫後,你完了!
另一麵,公孫後憂心忡忡,他又豈會不知道他現在麵臨的是個什麽處境?
這下玩完了。
五皇子在自己的轄區內染疫,陛下就算不把他大卸八塊,也會扒他一層皮。
即便礙於三國金行的麵子放自己一條生路……
他既已失了聖寵,仕途也算到頭了。
……
皇宮。
禦書房傳來一陣陶瓷被打碎的聲音。
“公孫後!公孫後!”
一貫雲淡風輕的嵐崇帝難得暴怒,氣得臉都紅了,手裏的茶杯已然碎了一地。
“你不是自詡疫情可控,一切盡在掌握中嗎?你竟敢害我的皇兒,害我的皇兒染上瘟疫!!!”
嵐崇帝目中殺機畢露,嚇得一旁的老太監手都開始哆嗦了,他侍候皇帝多年,很少見他發這麽大火。
不過也理解,畢竟是最喜愛的兒子染了要死的病,換哪個做父親的不心如刀絞。
老太監識趣地一聲都不敢吭,隻是垂首站在一旁,這種時候不用說是他,隨便有個人站在這,都有可能成為皇帝遷怒的對象。
平時不發脾氣的人不是因為脾氣有多好,而是因為他們能忍,所以說一旦遇到連他們都忍不住的事,這類人爆發起來也是很恐怖的。
好像牛皮筋,彈性越好,很難拉斷,但一旦拉得太用力,反彈起來也越厲害。
嵐崇帝就是典型。
侍奉了他多年的老太監非常清楚,在陛下發火的時候,萬萬不能幹涉,哪怕是為他好勸他保重龍體,甚至連看他一眼都可能招惹殺身之禍。
“讓公孫後死,讓公孫後死!!!”
嵐崇帝咆哮著。
但是旁邊的老太監並沒有如往常一樣立即動手擬旨。
他雖然隻是個太監,但若非絕頂聰慧之人,又豈能成為皇帝身邊最大的太監,甚至還侍奉了兩代皇帝。
他為奴一生,兩代皇帝親政,都在一旁觀摩,以他卓群的智力,即便非科舉政壇出生,耳濡目染之下,好多政治上的門道,也早已融會貫通,甚至比起大多數朝廷命官也是不遑多讓。
他知道,嵐崇帝雖然在私底下無人的時候會暴怒,甚至會發狂,會撒潑,會表露出內心深處屬於正常凡人的那部分情緒。
但是他畢竟是一代帝王,不會因為一時不快而做出一些失去理智有損利益之事。
這之中就包括下旨殺死公孫後。
隻因公孫後不單單隻是朝廷命官,他背後更是龐大的公孫世家!
三國金行的公孫世家!
縱然是一國帝王,隻手遮天,卻也不能不看金行的臉色,畢竟經濟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重要性是毫無疑問居首位的。
而三國金行在全國經濟方麵的影響太大,牽一發能動全身。
所以老太監就靜靜地站在一旁,一語不發,等著皇帝陛下發泄完。
然後,這位發絲淩亂,仿佛一下子蒼老了好幾歲的皇帝陛下終於逐漸冷靜下來,深吸一口氣,在龍椅上坐直身子。
又迴到了以往那種泰然從容的姿態。
“趙要……”
直到這時,嵐崇帝才開口喚人。
“陛下,老奴在。”
老太監趙要躬身上前兩步。
“你說,朕是不是錯了……”
嵐崇帝的聲音已經啞了。
趙要靜默不語,仔細傾聽。
“朕得知南地鬧瘟疫,並沒有立刻召五皇子迴宮,而是讓他留在天尊院,朕是不是錯了……”
嵐崇帝目光略有些迷離。
“陛下,依老奴看,您並沒有做錯,相反您的處理非常無私英明。五皇子身在疫區,難免身染不潔,陛下為了不讓疫情擴散,以身作則,不惜讓五皇子留在疫區不得迴宮,與五皇子殿下骨肉分離,為天下之表率,此乃大義。”
趙要恭敬道,作為一個奴才,他絕對已經做到了教科書級。
幾句話就把皇帝貪生怕死不敢接兒子迴宮說得大義凜然。
“冤枉啊,叢大人,我冤枉啊,冤枉啊!我一分錢都沒貪過啊!”
穿著囚服的魏大新在牢獄裏哭喊。
次日徐添去獄中看他,安撫道:“魏大人別著急,這不還在調查階段呢麽,他們偽造證據還需要一段時間,足夠我發揮了,我保證,很快你就會無罪釋放。”
魏大新哭喪著臉道:“徐大人,我的小命和前途就全在你手裏了,你可一定要幫我啊!”
雖然他也不是很信得過徐添,但他如今除了相信他這根救命稻草之外也沒別的辦法了。
“魏大人放心,我必定會救你出去,讓你官複原職。”
……
已經過去半個月,徐添算算日子,也該差不多了,天花犯病到死亡周期最多不超過半個月,但……
“奇了怪了,五皇子怎麽還沒犯病?”
難道那一道口子沒讓五皇子染病?
不應該啊,這種手段感染率應該是百分之百啊。
一經打聽徐添才知道,大部分修為高強的武者發病周期都很長,有的甚至染病兩個多月都沒死的。
於是徐添還是堅持每天寫一封彈劾公孫後。
言辭越來越激烈,稱如果再不關閉天尊院,難保不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染病。
然而又好幾天過去了,皇帝依然無動於衷。
自徐添戰敗五皇子以來,這半個月中,學校裏隻有十六人染疫,但統統在第一時間被隔離,沒有進一步擴散。
公孫後自負地認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
直到這一天……
“五皇子染疫!?”
一如既往在校長辦公院裏喝茶的公孫後接到消息,一下子就不淡定了,騰地站了起來。
聯想到之前徐添一個勁上奏彈劾他的行為,他腦子裏嗡然作響,隻剩下一句話——
大事不妙!
與此同時,同樣也聽到這個消息的徐添的反應則是:“五皇子終於發病了!”
“蘇寅甄,你可真是讓我好等啊……”
然後立即放學生自習,跑到他的副校長辦公院寫了一封奏章,彈劾兵部尚書公孫後不聽勸誡,固執己見,不肯停課,終於釀成大禍——五皇子也生病了。
皇帝老兒,之前你不是裝瞎不理我麽,現在你兒子也病了,我看你還問不問公孫後的責……
之前藉著比劍,讓五皇子染疫,同時不斷提出建議讓公孫後遣散學生,以免釀成大禍,在遭到拒絕後不斷把責任往公孫後腦袋上栽。
就是為了等待今日!
公孫後,你完了!
另一麵,公孫後憂心忡忡,他又豈會不知道他現在麵臨的是個什麽處境?
這下玩完了。
五皇子在自己的轄區內染疫,陛下就算不把他大卸八塊,也會扒他一層皮。
即便礙於三國金行的麵子放自己一條生路……
他既已失了聖寵,仕途也算到頭了。
……
皇宮。
禦書房傳來一陣陶瓷被打碎的聲音。
“公孫後!公孫後!”
一貫雲淡風輕的嵐崇帝難得暴怒,氣得臉都紅了,手裏的茶杯已然碎了一地。
“你不是自詡疫情可控,一切盡在掌握中嗎?你竟敢害我的皇兒,害我的皇兒染上瘟疫!!!”
嵐崇帝目中殺機畢露,嚇得一旁的老太監手都開始哆嗦了,他侍候皇帝多年,很少見他發這麽大火。
不過也理解,畢竟是最喜愛的兒子染了要死的病,換哪個做父親的不心如刀絞。
老太監識趣地一聲都不敢吭,隻是垂首站在一旁,這種時候不用說是他,隨便有個人站在這,都有可能成為皇帝遷怒的對象。
平時不發脾氣的人不是因為脾氣有多好,而是因為他們能忍,所以說一旦遇到連他們都忍不住的事,這類人爆發起來也是很恐怖的。
好像牛皮筋,彈性越好,很難拉斷,但一旦拉得太用力,反彈起來也越厲害。
嵐崇帝就是典型。
侍奉了他多年的老太監非常清楚,在陛下發火的時候,萬萬不能幹涉,哪怕是為他好勸他保重龍體,甚至連看他一眼都可能招惹殺身之禍。
“讓公孫後死,讓公孫後死!!!”
嵐崇帝咆哮著。
但是旁邊的老太監並沒有如往常一樣立即動手擬旨。
他雖然隻是個太監,但若非絕頂聰慧之人,又豈能成為皇帝身邊最大的太監,甚至還侍奉了兩代皇帝。
他為奴一生,兩代皇帝親政,都在一旁觀摩,以他卓群的智力,即便非科舉政壇出生,耳濡目染之下,好多政治上的門道,也早已融會貫通,甚至比起大多數朝廷命官也是不遑多讓。
他知道,嵐崇帝雖然在私底下無人的時候會暴怒,甚至會發狂,會撒潑,會表露出內心深處屬於正常凡人的那部分情緒。
但是他畢竟是一代帝王,不會因為一時不快而做出一些失去理智有損利益之事。
這之中就包括下旨殺死公孫後。
隻因公孫後不單單隻是朝廷命官,他背後更是龐大的公孫世家!
三國金行的公孫世家!
縱然是一國帝王,隻手遮天,卻也不能不看金行的臉色,畢竟經濟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重要性是毫無疑問居首位的。
而三國金行在全國經濟方麵的影響太大,牽一發能動全身。
所以老太監就靜靜地站在一旁,一語不發,等著皇帝陛下發泄完。
然後,這位發絲淩亂,仿佛一下子蒼老了好幾歲的皇帝陛下終於逐漸冷靜下來,深吸一口氣,在龍椅上坐直身子。
又迴到了以往那種泰然從容的姿態。
“趙要……”
直到這時,嵐崇帝才開口喚人。
“陛下,老奴在。”
老太監趙要躬身上前兩步。
“你說,朕是不是錯了……”
嵐崇帝的聲音已經啞了。
趙要靜默不語,仔細傾聽。
“朕得知南地鬧瘟疫,並沒有立刻召五皇子迴宮,而是讓他留在天尊院,朕是不是錯了……”
嵐崇帝目光略有些迷離。
“陛下,依老奴看,您並沒有做錯,相反您的處理非常無私英明。五皇子身在疫區,難免身染不潔,陛下為了不讓疫情擴散,以身作則,不惜讓五皇子留在疫區不得迴宮,與五皇子殿下骨肉分離,為天下之表率,此乃大義。”
趙要恭敬道,作為一個奴才,他絕對已經做到了教科書級。
幾句話就把皇帝貪生怕死不敢接兒子迴宮說得大義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