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後方文紹跟著運送糧食的車隊趕到燕山府城下。本來他不用來的,可是方文紹執意非要到燕山府看著攻城不可。
車隊離燕山府還有一段距離就聽見遠處隆隆的響聲。
“快看,有四五丈高吧?”車夫指著遠處興奮的說道。
坐在牛車上的方文紹抬頭望去,就看見燕山府城下矗立著十個四五丈高的土壘。
伴隨著轟隆一聲巨響,土壘上不時有濃煙冒出來。
“這是什麽?”方文紹遲疑的問道。
“管它是什麽!看樣子攻下燕山府還是有把握的。我的二十畝地就要到手了。”車夫興奮的說道。
根據長壽頒布的分田令,兩萬隨軍的民夫每人在燕山府可以分田二十畝。
燕山府府置下有十二個縣,現在都已經殘破。再加上附近燕雲十六州中的順州,檀州和薊州有大量的荒地等著耕種。
逃難的百姓不是不想迴來,隻是兵荒馬亂的沒有人敢迴來。
大批百姓躲進燕山甚至是遠遁到太行山裏麵避難。
車隊行進到大營門口,方文紹跳下牛車對把守營門的流民軍士兵說道:“我要見你們的長壽製置使。”
“長壽製置使正在研究破城的大事。哪裏有時間見你!”士兵答道。
大帳裏長壽正在與壯城軍主事賈良才談話。
“十天地穴已經挖好了?”長壽驚喜的問道。
“十天挖三百米地穴並不算什麽。”賈良才答道。不過臉上還是有自得之色。
“好!以後河北東西兩路的州縣城修繕都由你負責。讓你的人都撤出來,我要派人放置火藥了。”長壽興奮的說道。
青白王朝修建南京也就是燕山府的時候內城和宮城都偏於外城的西麵。所以外城內城和宮城共用西南一角的城牆。所以城牆修的又堅又厚。
這一次撅地穴挖的是東南一角。既容易炸塌城牆,將來修複起來也容易。
“城牆崩塌後你帶領一萬人進城。五千人帶鐵銃,五千人持刀矛。”長壽對蕭明衍說道。
“剩下的兩萬流民軍士兵和兩萬民夫包圍在護城河的外麵。讓馬擴帶領兩千騎兵追擊衝出去北逃的烏骨人。告訴下麵,一個烏骨人值五兩銀子!”長壽說道。
“什麽時候點火?”蕭明衍問道。
“天即亮之前。提前一個時辰造飯,讓五萬人都吃飽做好準備。”長壽說道。
炸塌城牆的時候烏骨士兵還在沉睡。流民軍士兵衝進燕山城後不久天卻開始放亮了。
這時候正好廝殺。即使是烏骨士兵衝出城外也不會在黑暗中趁亂逃走。
方文紹想見長壽卻被流民軍士兵頂了迴來。他神情沮喪的看著車夫和押送糧食和鹽包的人從牛車上卸貨。
他剛想轉身離開卻被車夫死死的抓住手臂。
“你不能走!”車夫厲聲說道。
“怎麽?”方文紹問道。
“你這一路上吃我的,喝我的。可是連拿一根草棍的事情都沒有幹。現在拍拍屁股就想走人?”車夫說道。
“我現在就去找人要錢,要來錢就付給你費用。”方文紹答道。
“你這窮酸到哪裏要錢?分明就是想跑!”車夫說道。
“我一個讀書人怎麽會騙你!”方文紹沒好氣的說道。
“穿一件破袍子就說自己是讀書人?既然你身上沒有錢就出力還我!”車夫說道。
“車上的鹽包已經卸完了,還有什麽要出力的?”方文紹不解的問道。
車夫突然換上一張笑臉說道:“我打聽過了,流民軍馬上就要攻城了。一個烏骨人值五兩銀子!我已經糾集同行的三個兄弟,加上你就是四個。我自任伍長!”
方文紹愣愣的看著車夫答道:“我、我這隻手隻拿過筆,沒有殺過人。”
“我以前也沒有。跟著流民軍在相州攔截烏骨大軍的時候幹過一次。這就像一層窗戶紙一樣,捅破就好了。一迴生,二迴熟嘛。”車夫循循善誘的說道。
方文紹站在原地不說話。他的腦袋裏亂糟糟的。沒想到現在居然有人勸他拿起屠刀。
對於書生來說,平時在勾欄酒肆裏大聲吟唱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是一迴事。真的拿起刀麵對敵寇就是另外一迴事了。
方文紹談論古今英雄的時候意氣風發總覺得自己胸中有十萬甲兵。
可是現在他才發現他隻是一個銀樣蠟槍頭。
“從現在到明天隻要你跟著我,就是一個烏骨人的斬獲都沒有,我也認了!一個銅錢都不向你要好不好?”車夫說道。
“你拿著這個,看見烏骨人往他們的腦袋上敲一下就行了。”車夫接著說道。
方文紹一愣之下發現手裏多了個沉甸甸的東西,是一根齊肩高手臂粗細的木棍!
“看你的樣子還沒有成家吧?現在有這麽好的機會在眼前,多賺幾兩銀子娶個婆娘多好!”車夫接著說道。
聽到車夫說娶個婆娘的話,方文紹雙手不由得握緊了手中的木棍。
他已經知道自己的那位如花似玉的郡主夫人在被流民軍解救後嫁給石再亮的事情。
殺父之仇,奪妻之恨是七尺男兒必報的大仇!
不過這件事歸根結底原因是出在烏骨人身上。如果不是烏骨人把他的夫人掠走押送到相州城下也不會便宜了石再亮。
“我幹!”方文紹咬牙切齒的說道。
四更天,燕山府城上的烏骨士兵發現城下流民軍大營裏出現了火光。
流民軍開始升火造飯了。
難道是今天要攻城了?可是又沒有看見撞車,雲梯這樣的攻城器械出現。
十個土壘上的銅炮又發出隆隆的轟鳴把一發發石彈打到城上。
幾百名流民軍士兵開始在護城河上鋪設浮橋。
一萬流民軍士兵一百人一隊都排列在護城河邊等待著衝上城頭。
劉三柱今天神采飛揚。他今天終於當官了。在他後麵是五十個手持鐵銃的流民軍士兵。再後麵是五十個手持樸刀的流民軍士兵。
有些遺憾的是現在被稱為劉自量的劉大柱,劉大善人沒有跟著流民軍到燕山府來。
“兄弟們!升官發財的機會到了!”劉三柱說道。由於興奮,他的聲音已經變調了。
車隊離燕山府還有一段距離就聽見遠處隆隆的響聲。
“快看,有四五丈高吧?”車夫指著遠處興奮的說道。
坐在牛車上的方文紹抬頭望去,就看見燕山府城下矗立著十個四五丈高的土壘。
伴隨著轟隆一聲巨響,土壘上不時有濃煙冒出來。
“這是什麽?”方文紹遲疑的問道。
“管它是什麽!看樣子攻下燕山府還是有把握的。我的二十畝地就要到手了。”車夫興奮的說道。
根據長壽頒布的分田令,兩萬隨軍的民夫每人在燕山府可以分田二十畝。
燕山府府置下有十二個縣,現在都已經殘破。再加上附近燕雲十六州中的順州,檀州和薊州有大量的荒地等著耕種。
逃難的百姓不是不想迴來,隻是兵荒馬亂的沒有人敢迴來。
大批百姓躲進燕山甚至是遠遁到太行山裏麵避難。
車隊行進到大營門口,方文紹跳下牛車對把守營門的流民軍士兵說道:“我要見你們的長壽製置使。”
“長壽製置使正在研究破城的大事。哪裏有時間見你!”士兵答道。
大帳裏長壽正在與壯城軍主事賈良才談話。
“十天地穴已經挖好了?”長壽驚喜的問道。
“十天挖三百米地穴並不算什麽。”賈良才答道。不過臉上還是有自得之色。
“好!以後河北東西兩路的州縣城修繕都由你負責。讓你的人都撤出來,我要派人放置火藥了。”長壽興奮的說道。
青白王朝修建南京也就是燕山府的時候內城和宮城都偏於外城的西麵。所以外城內城和宮城共用西南一角的城牆。所以城牆修的又堅又厚。
這一次撅地穴挖的是東南一角。既容易炸塌城牆,將來修複起來也容易。
“城牆崩塌後你帶領一萬人進城。五千人帶鐵銃,五千人持刀矛。”長壽對蕭明衍說道。
“剩下的兩萬流民軍士兵和兩萬民夫包圍在護城河的外麵。讓馬擴帶領兩千騎兵追擊衝出去北逃的烏骨人。告訴下麵,一個烏骨人值五兩銀子!”長壽說道。
“什麽時候點火?”蕭明衍問道。
“天即亮之前。提前一個時辰造飯,讓五萬人都吃飽做好準備。”長壽說道。
炸塌城牆的時候烏骨士兵還在沉睡。流民軍士兵衝進燕山城後不久天卻開始放亮了。
這時候正好廝殺。即使是烏骨士兵衝出城外也不會在黑暗中趁亂逃走。
方文紹想見長壽卻被流民軍士兵頂了迴來。他神情沮喪的看著車夫和押送糧食和鹽包的人從牛車上卸貨。
他剛想轉身離開卻被車夫死死的抓住手臂。
“你不能走!”車夫厲聲說道。
“怎麽?”方文紹問道。
“你這一路上吃我的,喝我的。可是連拿一根草棍的事情都沒有幹。現在拍拍屁股就想走人?”車夫說道。
“我現在就去找人要錢,要來錢就付給你費用。”方文紹答道。
“你這窮酸到哪裏要錢?分明就是想跑!”車夫說道。
“我一個讀書人怎麽會騙你!”方文紹沒好氣的說道。
“穿一件破袍子就說自己是讀書人?既然你身上沒有錢就出力還我!”車夫說道。
“車上的鹽包已經卸完了,還有什麽要出力的?”方文紹不解的問道。
車夫突然換上一張笑臉說道:“我打聽過了,流民軍馬上就要攻城了。一個烏骨人值五兩銀子!我已經糾集同行的三個兄弟,加上你就是四個。我自任伍長!”
方文紹愣愣的看著車夫答道:“我、我這隻手隻拿過筆,沒有殺過人。”
“我以前也沒有。跟著流民軍在相州攔截烏骨大軍的時候幹過一次。這就像一層窗戶紙一樣,捅破就好了。一迴生,二迴熟嘛。”車夫循循善誘的說道。
方文紹站在原地不說話。他的腦袋裏亂糟糟的。沒想到現在居然有人勸他拿起屠刀。
對於書生來說,平時在勾欄酒肆裏大聲吟唱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是一迴事。真的拿起刀麵對敵寇就是另外一迴事了。
方文紹談論古今英雄的時候意氣風發總覺得自己胸中有十萬甲兵。
可是現在他才發現他隻是一個銀樣蠟槍頭。
“從現在到明天隻要你跟著我,就是一個烏骨人的斬獲都沒有,我也認了!一個銅錢都不向你要好不好?”車夫說道。
“你拿著這個,看見烏骨人往他們的腦袋上敲一下就行了。”車夫接著說道。
方文紹一愣之下發現手裏多了個沉甸甸的東西,是一根齊肩高手臂粗細的木棍!
“看你的樣子還沒有成家吧?現在有這麽好的機會在眼前,多賺幾兩銀子娶個婆娘多好!”車夫接著說道。
聽到車夫說娶個婆娘的話,方文紹雙手不由得握緊了手中的木棍。
他已經知道自己的那位如花似玉的郡主夫人在被流民軍解救後嫁給石再亮的事情。
殺父之仇,奪妻之恨是七尺男兒必報的大仇!
不過這件事歸根結底原因是出在烏骨人身上。如果不是烏骨人把他的夫人掠走押送到相州城下也不會便宜了石再亮。
“我幹!”方文紹咬牙切齒的說道。
四更天,燕山府城上的烏骨士兵發現城下流民軍大營裏出現了火光。
流民軍開始升火造飯了。
難道是今天要攻城了?可是又沒有看見撞車,雲梯這樣的攻城器械出現。
十個土壘上的銅炮又發出隆隆的轟鳴把一發發石彈打到城上。
幾百名流民軍士兵開始在護城河上鋪設浮橋。
一萬流民軍士兵一百人一隊都排列在護城河邊等待著衝上城頭。
劉三柱今天神采飛揚。他今天終於當官了。在他後麵是五十個手持鐵銃的流民軍士兵。再後麵是五十個手持樸刀的流民軍士兵。
有些遺憾的是現在被稱為劉自量的劉大柱,劉大善人沒有跟著流民軍到燕山府來。
“兄弟們!升官發財的機會到了!”劉三柱說道。由於興奮,他的聲音已經變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