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鹽山縣存放銀子的庫房查點銀子後讓長壽很失望。
庫房裏隻有三千多兩銀子,看來銀子積攢到一定數量就會運到河間府去。所以這裏留下的不多。
這點銀子還沒有段牛崮貪的銀子多。加上從段牛崮和那幾個女人身上找到的銀子勉強超過萬兩。
也就是說平均到每一個人身上隻不過兩錢多銀子。
長壽覺得這點銀子太少了。可是三萬多苦力中的大部分聽說每一個人能分到兩錢多銀子竟然都露出欣喜的笑容。
隻是那三百多從鹽池跟過來的流民軍顯得很失望。他們都是拿過、搶過、吃過的人。自然對這一點銀子不放在眼裏。
“這隻是開始。以後鹽池裏出的鹽換成銀子也不用運到河間府去了,都是大家的。”長壽說道。
聽見這句話,許多人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
長壽從流民軍中選出十個人維持秩序。從苦力中選出七八個老者用戥子和銀剪給大家分銀子。這麽多人,且得分很長一段時間。
然後他就帶著鄭三坨等人向糧倉走去。糧倉裏的糧食也讓長壽撓頭。隻有不到一千石的糧食,如果敞開了吃,這三萬多餓狼一樣的苦力們七八頓飯就都吃光了。
看來張萬仙他們根本沒有給鹽場苦力準備糧食的打算。就想讓苦力們一直吃野菜,有人死了再抓人補充,這樣賺錢最經濟。
值得安慰的是倉庫裏的鹽倒是堆成了山。可是光吃鹽也不能解餓啊。
自從長壽看破了鄭三坨私藏銀子的事情後,鄭三坨在長壽麵前小心翼翼。
現在他覺得是一個機會就湊過來對長壽說道:“小神仙不用發愁。據我所知,每隔兩三天就至少有一撥鹽商過來買鹽。到那時候咱們就有銀子買糧食了。”
“有了銀子又去哪裏買糧食啊?”長壽問道。
“虧本的買賣沒有人做。隻要有錢賺,殺頭的買賣搶著做!”鄭三坨說道。
“這個道理我也懂。可是現在的糧食根本撐不了幾天。看來隻能還得讓大家喝稀粥吃野菜了。”長壽歎息著說道。
“人活著靠的是精氣神!以前是做苦力,現在知道有銀子賺了,就是吃野菜也是活蹦亂跳的!”鄭三坨笑著答道。
長壽在三萬多人裏詢問了遍才找出二十幾個粗通文墨的人。本來這個年代能讀書識字的就少,能通文墨的人大多出身於富貴人家。這樣的人變亂初始的時候就已經跑了。
長壽讓這二十幾個人把苦力們分成三百多群。每一群人一百人。然後分發糧食讓大家煮粥吃飯。
長壽一直在旁邊觀察這二十幾個人做事。有的人做事幹淨利索,有的人做事拖拖拉拉半天也弄不明白。
其中那個瘦的像麻杆一樣的少年做事尤其利落。十幾群人在他的分配下很快架鍋升火,燒水下米入鍋。
少年這段時間不知道吃了多少苦。看臉型明顯已經餓脫相了。兩隻眼睛顯得奇大,整個身體套在破爛的衣服裏麵仿佛隨時都能從身上脫落一樣。
長壽越看這個人越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總感覺好像在哪裏見過他。
長壽慢慢的走到那名少年的身後盯著看他做事。
少年也感覺到了長壽一直在看他。他轉過身對長壽說道:“長壽小師傅,你不認識我了嗎?”然後他還朝長壽勉強的一笑,皮包骨頭的臉上堆滿了皺紋。
長壽聽著他說話的聲音再死死的盯著他的臉看半天才遲疑的說道:“你是蕭明衍,蕭公子?”
眼前這個曬的黝黑,瘦的像麻杆一樣的人是那個長壽第一次北上出榆關時遇見的那個明眸皓齒風度翩翩的少年嗎?那個站在巨石上迎著海風吟哦一代雄傑魏武大帝詩篇的少年嗎?
“你怎麽在這裏?你的爺爺呢?”長壽問道。
“烏骨人南下,我和爺爺到南京府避難。我父親的好友暗中派人告訴我們父親已經投靠了烏骨人,讓我和爺爺趕快逃命。結果我們就進入大楚國境內來到河間府。”蕭明衍答道。
“結果後來遇見了張萬仙的流民軍?”長壽問道。
蕭明衍點點頭:“在河間府躲了半年,流民軍攻破河間府。爺爺被他們殺了。我被他們抓到鹽場曬鹽。”蕭明衍黯然的答道。
“你父親現在是烏骨人的大將軍。你不想去投奔他?”長壽又問。
蕭明衍搖搖頭:“他居然投靠了烏骨人,我不想見他!”
兩行眼淚奪眶而出,蕭明衍又說道:“我也沒有臉見他。他在我小時候就罵我沒有出息,連馬都不會騎,是將門貓種!如果我再勇武一點,也許爺爺也不會死。”
長壽呆呆的看著蕭明衍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我從小在將軍府裏長大。從小就認為穿綾羅綢緞是理所應當的。吃各種各樣的美味是理所應當的。家人婢女伺候我穿衣吃飯是理所應當的。現在我才知道這一切都是老天為了要懲罰我事先給我的甜頭!讓那些風花雪月的詩都見鬼去吧!”蕭明衍仰天吼道。
聽見蕭明衍由心發出來的吼聲,長壽心裏有莫名的震動。那個天真好文,喜愛大楚國人物風流的蕭公子在這個世上消失了。
“既然你想留下來更好,可以幫著我做些事情。我現在正不知道該做什麽才好。”長壽說道。
“說出去丟人,才喝了幾個月菜粥就鬼吼鬼叫的。我現在才知道這世上的芸芸眾生世世代代都是這樣過來的。”蕭明衍歎氣說道。
“所以啊,我現在想的就是從哪裏弄到糧食讓這裏所有的人吃飽肚子。”長壽見縫插針的說。
“有鹽就有辦法!”蕭明衍篤定的答道。
鹽山縣城裏的百姓都跑光了。上千座房屋和縣衙勉強把所有的人安排住下。
長壽一夜沒有休息。他在城裏各處和城牆上四處巡視,很怕發生意外。
清晨時分,他站在城頭看著東方一片暈紅的時候,蕭明衍也走上城頭站在他後麵。
就在長壽等著看太陽噴薄而出的時候,蕭明衍突然手指西麵說道:“你看,辦法這不是來了!”
庫房裏隻有三千多兩銀子,看來銀子積攢到一定數量就會運到河間府去。所以這裏留下的不多。
這點銀子還沒有段牛崮貪的銀子多。加上從段牛崮和那幾個女人身上找到的銀子勉強超過萬兩。
也就是說平均到每一個人身上隻不過兩錢多銀子。
長壽覺得這點銀子太少了。可是三萬多苦力中的大部分聽說每一個人能分到兩錢多銀子竟然都露出欣喜的笑容。
隻是那三百多從鹽池跟過來的流民軍顯得很失望。他們都是拿過、搶過、吃過的人。自然對這一點銀子不放在眼裏。
“這隻是開始。以後鹽池裏出的鹽換成銀子也不用運到河間府去了,都是大家的。”長壽說道。
聽見這句話,許多人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
長壽從流民軍中選出十個人維持秩序。從苦力中選出七八個老者用戥子和銀剪給大家分銀子。這麽多人,且得分很長一段時間。
然後他就帶著鄭三坨等人向糧倉走去。糧倉裏的糧食也讓長壽撓頭。隻有不到一千石的糧食,如果敞開了吃,這三萬多餓狼一樣的苦力們七八頓飯就都吃光了。
看來張萬仙他們根本沒有給鹽場苦力準備糧食的打算。就想讓苦力們一直吃野菜,有人死了再抓人補充,這樣賺錢最經濟。
值得安慰的是倉庫裏的鹽倒是堆成了山。可是光吃鹽也不能解餓啊。
自從長壽看破了鄭三坨私藏銀子的事情後,鄭三坨在長壽麵前小心翼翼。
現在他覺得是一個機會就湊過來對長壽說道:“小神仙不用發愁。據我所知,每隔兩三天就至少有一撥鹽商過來買鹽。到那時候咱們就有銀子買糧食了。”
“有了銀子又去哪裏買糧食啊?”長壽問道。
“虧本的買賣沒有人做。隻要有錢賺,殺頭的買賣搶著做!”鄭三坨說道。
“這個道理我也懂。可是現在的糧食根本撐不了幾天。看來隻能還得讓大家喝稀粥吃野菜了。”長壽歎息著說道。
“人活著靠的是精氣神!以前是做苦力,現在知道有銀子賺了,就是吃野菜也是活蹦亂跳的!”鄭三坨笑著答道。
長壽在三萬多人裏詢問了遍才找出二十幾個粗通文墨的人。本來這個年代能讀書識字的就少,能通文墨的人大多出身於富貴人家。這樣的人變亂初始的時候就已經跑了。
長壽讓這二十幾個人把苦力們分成三百多群。每一群人一百人。然後分發糧食讓大家煮粥吃飯。
長壽一直在旁邊觀察這二十幾個人做事。有的人做事幹淨利索,有的人做事拖拖拉拉半天也弄不明白。
其中那個瘦的像麻杆一樣的少年做事尤其利落。十幾群人在他的分配下很快架鍋升火,燒水下米入鍋。
少年這段時間不知道吃了多少苦。看臉型明顯已經餓脫相了。兩隻眼睛顯得奇大,整個身體套在破爛的衣服裏麵仿佛隨時都能從身上脫落一樣。
長壽越看這個人越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總感覺好像在哪裏見過他。
長壽慢慢的走到那名少年的身後盯著看他做事。
少年也感覺到了長壽一直在看他。他轉過身對長壽說道:“長壽小師傅,你不認識我了嗎?”然後他還朝長壽勉強的一笑,皮包骨頭的臉上堆滿了皺紋。
長壽聽著他說話的聲音再死死的盯著他的臉看半天才遲疑的說道:“你是蕭明衍,蕭公子?”
眼前這個曬的黝黑,瘦的像麻杆一樣的人是那個長壽第一次北上出榆關時遇見的那個明眸皓齒風度翩翩的少年嗎?那個站在巨石上迎著海風吟哦一代雄傑魏武大帝詩篇的少年嗎?
“你怎麽在這裏?你的爺爺呢?”長壽問道。
“烏骨人南下,我和爺爺到南京府避難。我父親的好友暗中派人告訴我們父親已經投靠了烏骨人,讓我和爺爺趕快逃命。結果我們就進入大楚國境內來到河間府。”蕭明衍答道。
“結果後來遇見了張萬仙的流民軍?”長壽問道。
蕭明衍點點頭:“在河間府躲了半年,流民軍攻破河間府。爺爺被他們殺了。我被他們抓到鹽場曬鹽。”蕭明衍黯然的答道。
“你父親現在是烏骨人的大將軍。你不想去投奔他?”長壽又問。
蕭明衍搖搖頭:“他居然投靠了烏骨人,我不想見他!”
兩行眼淚奪眶而出,蕭明衍又說道:“我也沒有臉見他。他在我小時候就罵我沒有出息,連馬都不會騎,是將門貓種!如果我再勇武一點,也許爺爺也不會死。”
長壽呆呆的看著蕭明衍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我從小在將軍府裏長大。從小就認為穿綾羅綢緞是理所應當的。吃各種各樣的美味是理所應當的。家人婢女伺候我穿衣吃飯是理所應當的。現在我才知道這一切都是老天為了要懲罰我事先給我的甜頭!讓那些風花雪月的詩都見鬼去吧!”蕭明衍仰天吼道。
聽見蕭明衍由心發出來的吼聲,長壽心裏有莫名的震動。那個天真好文,喜愛大楚國人物風流的蕭公子在這個世上消失了。
“既然你想留下來更好,可以幫著我做些事情。我現在正不知道該做什麽才好。”長壽說道。
“說出去丟人,才喝了幾個月菜粥就鬼吼鬼叫的。我現在才知道這世上的芸芸眾生世世代代都是這樣過來的。”蕭明衍歎氣說道。
“所以啊,我現在想的就是從哪裏弄到糧食讓這裏所有的人吃飽肚子。”長壽見縫插針的說。
“有鹽就有辦法!”蕭明衍篤定的答道。
鹽山縣城裏的百姓都跑光了。上千座房屋和縣衙勉強把所有的人安排住下。
長壽一夜沒有休息。他在城裏各處和城牆上四處巡視,很怕發生意外。
清晨時分,他站在城頭看著東方一片暈紅的時候,蕭明衍也走上城頭站在他後麵。
就在長壽等著看太陽噴薄而出的時候,蕭明衍突然手指西麵說道:“你看,辦法這不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