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橫道河子,海林,牡丹江,磨刀石都在火車線上。但是日本人掌管下的鐵路也就是滿鐵很少用於民用。除了大連,奉天,長春也就是滿洲國的首都新京還有哈爾濱一線有幾列客運列車,其他線路上客運列車很少。火車用於民用貨物運輸也很少。這就給像老薑大哥這樣趕馬車的人留了一口飯吃。這也讓小寶去平陽鎮的路顯得格外漫長。
三輛馬車在下午兩三點鍾的時候就進入了牡丹江。
牡丹江原來是一個人口很少的小地方。清朝發配犯人的寧古塔離牡丹江很近。當時這裏一片荒涼。真正發展起來還是這二三十年的事情。
俄國人修建中東鐵路,這裏開始積聚人氣。日本人到來後,這裏成為向東控製密山虎林,向南控製綏芬河東寧的戰略要點。
虎林的虎頭和東寧都有龐大的戰備工事修建,日本六七個精銳師團在這附近駐紮。有大量的戰備物質由火車運入,也有大量的木材煤炭糧食運出。用於支持日本人的聖戰。
三輛馬車進入了越來越人煙濃密的街區,老薑大哥停住馬車,來到第二輛馬車前。
“常大姑你們要去牡丹江的什麽地方?如果不遠的話我們可以再送你們一段,我們隻是從牡丹江路過迴磨刀石的家。”老薑大哥說道。
常大姑想了想說:“我們來牡丹江要找一個人,在什麽地方現在並不知道。不過應該很好找。那我們就在這裏下車了。麻煩你們了。山不轉水轉,以後再見。”
戲班子一行人經過小寶身邊時,常大姑停下腳步問:“小兄弟不是到牡丹江的嗎?”
小寶笑著說:“我去東邊還有事情要辦。常大姑以後再見。”
常大姑微笑著點了點頭。跟在後麵的白牡丹卻用幽怨的眼神看著小寶,然後轉身而去。
李姓兄弟兩望著白牡丹的背影發了半天呆。
三輛馬車下午太陽將要落山時到了磨刀石。那時候算是主要交通工具,所以在人口較多的地方一般都有大車店供來往的馬車夫喂馬和休息過夜。
老薑大哥讓李姓兄弟兩先迴家,自己領著小寶到了大車店。
因為自己就是磨刀石的人又是趕車的,所以和大車店老板很熟。他拜托老板照應小寶,又很快找到一位明天要去穆棱的車老板並談好價錢。
和老薑大哥分手時,小寶又掏出十塊錢塞到老薑大哥手裏。“大哥,聽說你兒子快成親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再見麵,這點錢是我的隨禮錢一定拿著。”
老薑大哥和小寶依依而別,趕著馬車迴家去了。小寶則繼續他的平陽鎮之行。
在牡丹江滿洲國邊防軍旅長曹青山的府邸臥室內,曹青山和常大姑麵對麵躺在炕上,每人手裏拿著一隻煙袋鍋正在噴雲吐霧。白牡丹跪在兩人之間給兩人端茶倒水。
好半天曹青山放下大煙槍,伸了個懶腰,“唉,舒坦。怎麽樣,常大姑娘,這關東煙地道吧?”曹青山問道。
常大姑娘是他與常大姑舊時交往對常大姑的稱唿。
“不錯,好久沒有抽到這麽純的了。”常大姑答道。
曹青山和常大姑說著話,卻不住的用眼睛瞄著跪在自己腿邊的白牡丹。
白牡丹的臉瞬間就漲紅了,她並沒有躲閃,隻是微微扭動了一下腰肢。
白牡丹把兩隻煙袋鍋放入木盒之中,兩隻膝蓋慢慢後移從炕上下來,捧著木盒走出臥室。
“曹旅長,你現在有幾房姨太太了?”常大姑慢條斯理的問。
“兩房了。老婆在老家朝陽鎮守著家業,我怎麽也得有人照顧不是?”曹青山嬉皮笑臉的說道。
“兩房姨太太哪夠哇,加上你打麻將都湊不上一桌。”常大姑答道。
“這不老天就把你送來了嗎。”曹青山說完還伸出手在常大姑的臉上摸了一把。
常大姑嫵媚的白了曹青山一眼,並沒有生氣。她歎口氣說:“老了,人老珠黃了。”
“哪裏老了,我看是風韻猶存。”曹青山繼續調笑道。
“青山啊,咱們是老相識了。我和你說實在話,這麽多年我在外麵跑也跑累了,想在你這顆大樹底下乘乘涼怎麽樣?”常大姑問道。
“你想怎麽乘涼?”曹青山反問。
“你看白牡丹怎麽樣?你把她納入房中做一房姨太太怎麽樣?”常大姑問道。
曹青山一張老臉瞬間樂開了花,馬上覺得不妥,收住了笑容。他一本正經的說道:“這怎麽行啊,咱們是什麽關係?這樣不好。”
常大姑暗罵了一句,繼續說道:“這有什麽不好,你娶了她,我用這些年積攢下的錢借著你的勢在牡丹江做點小買賣。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看曹青山不說話,常大姑說道:“別以為我閨女嫁不出去,就在來牡丹江的路上我就碰見一個不錯的。”
“喲,有多不錯呀?”曹青山冷笑道。
“關東軍情報總部綏芬河什麽,什麽了的”常大姑有一些想不起來了。
“綏芬河支部”曹青山一下子坐著起來補充道。
“你知道!”常大姑驚訝的說。
“我當然知道。綏芬河支部的土屋榮少校,不,他現在已經是中校我還見過一麵。不過我聽說綏芬河支部再有幾個月就要搬到牡丹江來,到時候就是牡丹江支部了”曹青山迴答道。
“但是我看那小子很年輕,隻有十六七的樣子。”常大姑說道。
“這有什麽奇怪的,綏芬河支部有一個日本女孩子也隻有十七八的樣子。她叫河野秀子。”曹青山說道。
“可是我看他不像日本人呐?”常大姑說道。
“這也不奇怪,我說的河野秀子的父親就是中國人。”曹青山答道。
“那她媽是……?”常大姑吃驚的問。
“她媽是日本人。日本人為了收集情報訓練了不少女特務,她媽就是其中之一。她爹是山東登州府人,姓孟。據說是孟子六十幾代玄孫。她爹自幼聰明好學。十六歲中秀才,十八歲中舉人,就等著進京趕考金榜題名了。誰想得到大清國科舉取消了,他爹大病一場,一咬牙闖了關東。在東北窮困潦倒的時候,就山上當了胡子。這世上誰敬重讀書人?胡子!當時山上的大櫃讓她爹當了賬房。由於他賬算得清一碗水端的平,胡子們都敬重他。後來老大櫃死後他就當了大櫃,報號獨一峰。”
曹青山想了想又說道:“當時山上有四五百號人,張作霖招攬他給他一個團長的頭銜他也不幹。升到旅長他還是不幹。這就讓日本人盯上了,派河野秀子的母親山上招攬,結果河野秀子的母親一眼就看上了他。後來就有了河野秀子,她的中文名字叫孟秀。再後來獨一峰不服日本人管就被日本人殺了。”
“是被河野秀子的母親殺的?”常大姑問道。
“不知道。是一個血性漢子,自愧不如啊。”曹青山長歎道。
屋子裏一片沉默。
三輛馬車在下午兩三點鍾的時候就進入了牡丹江。
牡丹江原來是一個人口很少的小地方。清朝發配犯人的寧古塔離牡丹江很近。當時這裏一片荒涼。真正發展起來還是這二三十年的事情。
俄國人修建中東鐵路,這裏開始積聚人氣。日本人到來後,這裏成為向東控製密山虎林,向南控製綏芬河東寧的戰略要點。
虎林的虎頭和東寧都有龐大的戰備工事修建,日本六七個精銳師團在這附近駐紮。有大量的戰備物質由火車運入,也有大量的木材煤炭糧食運出。用於支持日本人的聖戰。
三輛馬車進入了越來越人煙濃密的街區,老薑大哥停住馬車,來到第二輛馬車前。
“常大姑你們要去牡丹江的什麽地方?如果不遠的話我們可以再送你們一段,我們隻是從牡丹江路過迴磨刀石的家。”老薑大哥說道。
常大姑想了想說:“我們來牡丹江要找一個人,在什麽地方現在並不知道。不過應該很好找。那我們就在這裏下車了。麻煩你們了。山不轉水轉,以後再見。”
戲班子一行人經過小寶身邊時,常大姑停下腳步問:“小兄弟不是到牡丹江的嗎?”
小寶笑著說:“我去東邊還有事情要辦。常大姑以後再見。”
常大姑微笑著點了點頭。跟在後麵的白牡丹卻用幽怨的眼神看著小寶,然後轉身而去。
李姓兄弟兩望著白牡丹的背影發了半天呆。
三輛馬車下午太陽將要落山時到了磨刀石。那時候算是主要交通工具,所以在人口較多的地方一般都有大車店供來往的馬車夫喂馬和休息過夜。
老薑大哥讓李姓兄弟兩先迴家,自己領著小寶到了大車店。
因為自己就是磨刀石的人又是趕車的,所以和大車店老板很熟。他拜托老板照應小寶,又很快找到一位明天要去穆棱的車老板並談好價錢。
和老薑大哥分手時,小寶又掏出十塊錢塞到老薑大哥手裏。“大哥,聽說你兒子快成親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再見麵,這點錢是我的隨禮錢一定拿著。”
老薑大哥和小寶依依而別,趕著馬車迴家去了。小寶則繼續他的平陽鎮之行。
在牡丹江滿洲國邊防軍旅長曹青山的府邸臥室內,曹青山和常大姑麵對麵躺在炕上,每人手裏拿著一隻煙袋鍋正在噴雲吐霧。白牡丹跪在兩人之間給兩人端茶倒水。
好半天曹青山放下大煙槍,伸了個懶腰,“唉,舒坦。怎麽樣,常大姑娘,這關東煙地道吧?”曹青山問道。
常大姑娘是他與常大姑舊時交往對常大姑的稱唿。
“不錯,好久沒有抽到這麽純的了。”常大姑答道。
曹青山和常大姑說著話,卻不住的用眼睛瞄著跪在自己腿邊的白牡丹。
白牡丹的臉瞬間就漲紅了,她並沒有躲閃,隻是微微扭動了一下腰肢。
白牡丹把兩隻煙袋鍋放入木盒之中,兩隻膝蓋慢慢後移從炕上下來,捧著木盒走出臥室。
“曹旅長,你現在有幾房姨太太了?”常大姑慢條斯理的問。
“兩房了。老婆在老家朝陽鎮守著家業,我怎麽也得有人照顧不是?”曹青山嬉皮笑臉的說道。
“兩房姨太太哪夠哇,加上你打麻將都湊不上一桌。”常大姑答道。
“這不老天就把你送來了嗎。”曹青山說完還伸出手在常大姑的臉上摸了一把。
常大姑嫵媚的白了曹青山一眼,並沒有生氣。她歎口氣說:“老了,人老珠黃了。”
“哪裏老了,我看是風韻猶存。”曹青山繼續調笑道。
“青山啊,咱們是老相識了。我和你說實在話,這麽多年我在外麵跑也跑累了,想在你這顆大樹底下乘乘涼怎麽樣?”常大姑問道。
“你想怎麽乘涼?”曹青山反問。
“你看白牡丹怎麽樣?你把她納入房中做一房姨太太怎麽樣?”常大姑問道。
曹青山一張老臉瞬間樂開了花,馬上覺得不妥,收住了笑容。他一本正經的說道:“這怎麽行啊,咱們是什麽關係?這樣不好。”
常大姑暗罵了一句,繼續說道:“這有什麽不好,你娶了她,我用這些年積攢下的錢借著你的勢在牡丹江做點小買賣。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看曹青山不說話,常大姑說道:“別以為我閨女嫁不出去,就在來牡丹江的路上我就碰見一個不錯的。”
“喲,有多不錯呀?”曹青山冷笑道。
“關東軍情報總部綏芬河什麽,什麽了的”常大姑有一些想不起來了。
“綏芬河支部”曹青山一下子坐著起來補充道。
“你知道!”常大姑驚訝的說。
“我當然知道。綏芬河支部的土屋榮少校,不,他現在已經是中校我還見過一麵。不過我聽說綏芬河支部再有幾個月就要搬到牡丹江來,到時候就是牡丹江支部了”曹青山迴答道。
“但是我看那小子很年輕,隻有十六七的樣子。”常大姑說道。
“這有什麽奇怪的,綏芬河支部有一個日本女孩子也隻有十七八的樣子。她叫河野秀子。”曹青山說道。
“可是我看他不像日本人呐?”常大姑說道。
“這也不奇怪,我說的河野秀子的父親就是中國人。”曹青山答道。
“那她媽是……?”常大姑吃驚的問。
“她媽是日本人。日本人為了收集情報訓練了不少女特務,她媽就是其中之一。她爹是山東登州府人,姓孟。據說是孟子六十幾代玄孫。她爹自幼聰明好學。十六歲中秀才,十八歲中舉人,就等著進京趕考金榜題名了。誰想得到大清國科舉取消了,他爹大病一場,一咬牙闖了關東。在東北窮困潦倒的時候,就山上當了胡子。這世上誰敬重讀書人?胡子!當時山上的大櫃讓她爹當了賬房。由於他賬算得清一碗水端的平,胡子們都敬重他。後來老大櫃死後他就當了大櫃,報號獨一峰。”
曹青山想了想又說道:“當時山上有四五百號人,張作霖招攬他給他一個團長的頭銜他也不幹。升到旅長他還是不幹。這就讓日本人盯上了,派河野秀子的母親山上招攬,結果河野秀子的母親一眼就看上了他。後來就有了河野秀子,她的中文名字叫孟秀。再後來獨一峰不服日本人管就被日本人殺了。”
“是被河野秀子的母親殺的?”常大姑問道。
“不知道。是一個血性漢子,自愧不如啊。”曹青山長歎道。
屋子裏一片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