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卯希望談判快一點結束。張通古不是來要飯的,他是烏力合派來打劫的。
雖然朝廷極力給大楚國百姓特別是京城百姓的印象是烏骨人是吃不上飯派人來乞討。我大楚國國泰民安,給烏骨人一口飯吃有什麽了不起?這不更顯得我大楚國生活富足嗎?
可是張卯自己知道實情。要快一點結束談判打發張通古走。否則時間長了有礙觀瞻。
“二十萬石糧食不打緊。京城裏清出幾個倉的糧食就夠了。”張卯說道。
“那麽烏骨人要的燕山府的賦稅怎麽辦?”肖嚴問道。
張卯沉吟思索著,半天才抬頭說道:“每年都給這樣不好,跟張通古好好談談,能不能改成一次性的拿出一筆銀子?”張卯問道。
“如果改成一次性的給,那可就是一大筆銀子啊。”肖嚴說道。
“還是這樣的好。你迴去就與張通古就這樣去談。最後銀子的數量由朕來定。”張卯說道。
張通古聽到肖嚴轉達張卯的話陷入了沉思。其實臨走的時候烏力合開出的條件比他跟肖嚴說的寬鬆的多。二十萬石糧食就是他臨時加碼的。燕京府的賦稅和遷移百姓的事情也不是不可以談。
可是沒想到遷移百姓和二十萬石糧食的事張卯一下子就答應了。現在就剩下燕山府的賦稅問題沒有解決了。
張通古確定他這一次一定是滿載而歸了。烏力合對他這一次出使大楚國一定會很滿意。
“燕京府歸了大楚國就是千秋萬代的事情。如果一次性的給銀子,這件事我很難做這個主啊。”張通古故意為難的說道。
“有什麽為難的?連年戰亂,燕京府一帶一片荒蕪。就是讓你們占據燕京府,你們一年能收多少賦稅?就是十年也未必恢複正常。”肖嚴說道。
“大趙國皇帝能夠派你來可見對你的倚重!臨走的時候一定是給你臨機處斷的權利了吧?”肖嚴笑著問道。
張通古像是下了很大的決心似的說道:“罷了,我就冒險做一次主!”
肖嚴一拍座椅扶手說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應該這樣嘛!”
“那大楚國就一次性的給二百萬兩銀子好了!”張通古咬牙說道。
滿臉笑容的肖嚴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他呆呆的看著對麵的張通古。
這哪裏是獅子大開口,簡直就是饕餮大開口!
“我可是冒著殺頭的風險才決定的。肖大人不會有不同意見吧?”張通古笑著問道。
“我看張兄還是叫張通神比較好,錢能通神嘛。張大人真是一張口就嚇住我了。”肖嚴搖頭說道。
燕山府的賦稅問題是張通古肖嚴兩個人談判的最後一個問題。也是最難啃的骨頭。
肖嚴鼓動唇舌跟張通古軟磨硬泡談了七天。最後張通古裝作無奈的讓步了。
“一百萬兩銀子,不能再少了!如果肖大人還像前幾天那樣跟我耍賴皮,我馬上啟程北返!”張通古說道。
實話實說,肖嚴覺得一百萬兩銀子還是太多。可是既然張通古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他隻能迴去向皇帝陛下稟報。
張卯聽完肖嚴的稟報後立刻決定就是一百萬兩!而且他還嘉勉了肖嚴幾句,誇他做事很得力。
在張卯看來銀子就像是地裏的莊稼一樣割了一茬再長一茬。大不了多割幾刀嘛。
大楚國和大趙國的談判就這樣達成了。
張卯立刻決定召見張通古。
張通古在大楚國皇帝麵前還是畢恭畢敬給足了張卯麵子。
“聽說張大人閑暇之餘和我朝大人們賦詩會文覺得怎麽樣啊?”張卯笑著問道。看起來顯然他對達成的談判很滿意,所以心情不錯。
“大楚國大臣個個書比羲之,才比子建。豈是我能夠比的?”張通古答道。
張卯很滿意張通古的迴答。大楚國曆代文臣中才子輩出,這可是有目共睹的。這也是大楚國傲視他國的原因。
“可是張大人注重實務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青白王朝不在了,可是那麽多像張大人這樣的人才真是可惜了!”張卯感歎道。
張通古在下麵聽得心裏砰砰亂跳。說這樣的話到底是什麽意思啊?
“在大趙國做官的原來青白王朝大臣很多吧?”張卯問道。
“還有一些。我算不了什麽。文臣還有劉彥宗這樣的人,武將還有坡裏烏台,蕭乙斜這樣的人。大大小小能登上朝堂的總有幾十個吧。”張通古答道。
如果算上州縣下麵的小官和吏員就成百上千了。
張卯一邊聽著張通古的答話一邊點頭。劉彥宗等幾個人的名字他都聽說過。
“我大楚國對待大臣之優渥遠非以往曆朝曆代可比的。可是朕還是覺得身邊沒有人才啊。”張卯歎氣說道。
張通古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原來張卯這是在拉攏他!如果迴去讓烏力合知道這件事,他很可能項上人頭就不保了!
不過他又想起出發前劉彥宗跟他說過的話急忙穩定心神。
張通古的表情都落在張卯的眼裏。他自認為張通古在做心理掙紮。
本來嘛,我大楚國怎麽是蠻夷烏骨人草創的大趙國可比的!我大楚國官員生活優渥,就是辦公時間帶著同僚下屬或者是嬌妻美妾到野外遊山玩水那也是常事,甚至傳為美談。
更重要的是,烏骨人那些野蠻人動不動就要砍大臣們的頭。可是我們大楚國,隻要你不是造反一百多年來大臣殺過誰?就是佟貫,劉延慶劉光世父子這樣的導致二十萬大軍一敗塗地的,死了幾萬人。丟失的兵器糧草無數。朕不是也沒有殺嗎?還不是讓他們好好的做官?
迴到京城恕罪,丟了真定府的陳構,朕也沒有殺。隻是貶官而已。
這樣好的朝廷誰不願意來當官他就是傻子!
朕隻要勾勾小指頭,投靠烏骨人的那些原來青白王朝的文臣武將還不得屁顛屁顛的跑過來?
張卯越想心裏越是得意。
他低頭看著下麵戰戰兢兢的張通古就像看著一隻肥羊一樣。
雖然朝廷極力給大楚國百姓特別是京城百姓的印象是烏骨人是吃不上飯派人來乞討。我大楚國國泰民安,給烏骨人一口飯吃有什麽了不起?這不更顯得我大楚國生活富足嗎?
可是張卯自己知道實情。要快一點結束談判打發張通古走。否則時間長了有礙觀瞻。
“二十萬石糧食不打緊。京城裏清出幾個倉的糧食就夠了。”張卯說道。
“那麽烏骨人要的燕山府的賦稅怎麽辦?”肖嚴問道。
張卯沉吟思索著,半天才抬頭說道:“每年都給這樣不好,跟張通古好好談談,能不能改成一次性的拿出一筆銀子?”張卯問道。
“如果改成一次性的給,那可就是一大筆銀子啊。”肖嚴說道。
“還是這樣的好。你迴去就與張通古就這樣去談。最後銀子的數量由朕來定。”張卯說道。
張通古聽到肖嚴轉達張卯的話陷入了沉思。其實臨走的時候烏力合開出的條件比他跟肖嚴說的寬鬆的多。二十萬石糧食就是他臨時加碼的。燕京府的賦稅和遷移百姓的事情也不是不可以談。
可是沒想到遷移百姓和二十萬石糧食的事張卯一下子就答應了。現在就剩下燕山府的賦稅問題沒有解決了。
張通古確定他這一次一定是滿載而歸了。烏力合對他這一次出使大楚國一定會很滿意。
“燕京府歸了大楚國就是千秋萬代的事情。如果一次性的給銀子,這件事我很難做這個主啊。”張通古故意為難的說道。
“有什麽為難的?連年戰亂,燕京府一帶一片荒蕪。就是讓你們占據燕京府,你們一年能收多少賦稅?就是十年也未必恢複正常。”肖嚴說道。
“大趙國皇帝能夠派你來可見對你的倚重!臨走的時候一定是給你臨機處斷的權利了吧?”肖嚴笑著問道。
張通古像是下了很大的決心似的說道:“罷了,我就冒險做一次主!”
肖嚴一拍座椅扶手說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應該這樣嘛!”
“那大楚國就一次性的給二百萬兩銀子好了!”張通古咬牙說道。
滿臉笑容的肖嚴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他呆呆的看著對麵的張通古。
這哪裏是獅子大開口,簡直就是饕餮大開口!
“我可是冒著殺頭的風險才決定的。肖大人不會有不同意見吧?”張通古笑著問道。
“我看張兄還是叫張通神比較好,錢能通神嘛。張大人真是一張口就嚇住我了。”肖嚴搖頭說道。
燕山府的賦稅問題是張通古肖嚴兩個人談判的最後一個問題。也是最難啃的骨頭。
肖嚴鼓動唇舌跟張通古軟磨硬泡談了七天。最後張通古裝作無奈的讓步了。
“一百萬兩銀子,不能再少了!如果肖大人還像前幾天那樣跟我耍賴皮,我馬上啟程北返!”張通古說道。
實話實說,肖嚴覺得一百萬兩銀子還是太多。可是既然張通古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他隻能迴去向皇帝陛下稟報。
張卯聽完肖嚴的稟報後立刻決定就是一百萬兩!而且他還嘉勉了肖嚴幾句,誇他做事很得力。
在張卯看來銀子就像是地裏的莊稼一樣割了一茬再長一茬。大不了多割幾刀嘛。
大楚國和大趙國的談判就這樣達成了。
張卯立刻決定召見張通古。
張通古在大楚國皇帝麵前還是畢恭畢敬給足了張卯麵子。
“聽說張大人閑暇之餘和我朝大人們賦詩會文覺得怎麽樣啊?”張卯笑著問道。看起來顯然他對達成的談判很滿意,所以心情不錯。
“大楚國大臣個個書比羲之,才比子建。豈是我能夠比的?”張通古答道。
張卯很滿意張通古的迴答。大楚國曆代文臣中才子輩出,這可是有目共睹的。這也是大楚國傲視他國的原因。
“可是張大人注重實務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青白王朝不在了,可是那麽多像張大人這樣的人才真是可惜了!”張卯感歎道。
張通古在下麵聽得心裏砰砰亂跳。說這樣的話到底是什麽意思啊?
“在大趙國做官的原來青白王朝大臣很多吧?”張卯問道。
“還有一些。我算不了什麽。文臣還有劉彥宗這樣的人,武將還有坡裏烏台,蕭乙斜這樣的人。大大小小能登上朝堂的總有幾十個吧。”張通古答道。
如果算上州縣下麵的小官和吏員就成百上千了。
張卯一邊聽著張通古的答話一邊點頭。劉彥宗等幾個人的名字他都聽說過。
“我大楚國對待大臣之優渥遠非以往曆朝曆代可比的。可是朕還是覺得身邊沒有人才啊。”張卯歎氣說道。
張通古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原來張卯這是在拉攏他!如果迴去讓烏力合知道這件事,他很可能項上人頭就不保了!
不過他又想起出發前劉彥宗跟他說過的話急忙穩定心神。
張通古的表情都落在張卯的眼裏。他自認為張通古在做心理掙紮。
本來嘛,我大楚國怎麽是蠻夷烏骨人草創的大趙國可比的!我大楚國官員生活優渥,就是辦公時間帶著同僚下屬或者是嬌妻美妾到野外遊山玩水那也是常事,甚至傳為美談。
更重要的是,烏骨人那些野蠻人動不動就要砍大臣們的頭。可是我們大楚國,隻要你不是造反一百多年來大臣殺過誰?就是佟貫,劉延慶劉光世父子這樣的導致二十萬大軍一敗塗地的,死了幾萬人。丟失的兵器糧草無數。朕不是也沒有殺嗎?還不是讓他們好好的做官?
迴到京城恕罪,丟了真定府的陳構,朕也沒有殺。隻是貶官而已。
這樣好的朝廷誰不願意來當官他就是傻子!
朕隻要勾勾小指頭,投靠烏骨人的那些原來青白王朝的文臣武將還不得屁顛屁顛的跑過來?
張卯越想心裏越是得意。
他低頭看著下麵戰戰兢兢的張通古就像看著一隻肥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