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左企弓秘密派人把虞仲文和曹勇義悄悄請到府上與劉彥宗見麵。
虞仲文和曹勇義兩個人與劉彥宗原來在青白王朝的朝堂上相識。現在又要商議一起投奔烏骨人朝廷的事,每一個人心裏都說不出的感慨。
左企弓虞仲文曹勇義三個人商定明天一早就偷偷的出城向北進發。
三個人的家丁護院加在一起也有兩三百人。在一般的劫匪強盜麵前根本不用懼怕。
“我祝三位大人一路順風。不久以後在朝堂上把臂言歡!”劉彥宗抱拳說道。
第二天清晨,燕京府的城門剛剛打開,十幾輛馬車拉著左企弓虞仲文曹勇義三家的家人疾速的向北而去。
之所以這麽急就是怕被還在南京府裏的蔡攸知道。如果蔡攸想對他們不利,隻要鼓動南京府裏憎恨烏骨人的百姓就能在頃刻之間讓他們全家覆滅。
可是他們誰都沒有想到,蔡攸已經先他們一步去了北方。現在蔡攸就坐在大趙國臨海軍節度使,平州知州張覺的府內。
哪一個文人沒有幻想過自己投筆從戎或者是輕搖羽扇立下不世之功?
蔡攸也是一樣。
他在南京府裏對原來青白王朝大臣的拉攏也沒有瞞得住。這件事連身處幾百裏外的張覺都知道了。
張覺在青白王朝科舉中為進士。一路做到平州知州和節度使。現在投靠了烏骨人,依然做他的平州知州和臨海軍節度使。
可是坐擁平州、營州、灤州三州,手裏有五萬人馬的張覺很想待價而沽,重新為自己找一個出價更高的主人。
現在出價的蔡攸就來了。
“張大人坐擁三州之地,背靠燕京府,有什麽可怕的?要糧食要軍餉,朝廷從南麵會源源不斷的給將軍送來。”蔡攸口若懸河的說道。
“可是燕京府還不在大楚國手裏啊?”張覺問道。
蔡攸神秘的一笑說道:“旦夕之間就會在我大楚國手裏!”
張覺看了看坐在身邊的李石。李石是原來青白王朝的翰林學士。現在幫助他參讚軍機。
李石點點頭說道:“如果能源源不斷的得到大楚國的糧草軍械,我們有五萬大軍就不怕烏骨人!”
可是張覺看見了挖好的坑才肯買棺材的人。他還是猶豫的看著蔡攸。
蔡攸微微一笑,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
“過幾天我就南下迴京。”蔡攸說道。他手指著李石接著說道:“請李先生與我同行。到京城後覲見陛下,有什麽要求可以直接與陛下說。我想陛下一定龍心大悅,高官厚祿一定少不了兩位大人的!”
幾句話就說得張覺和李石眼睛裏爍爍放光。
就在這時,一名侍從匆忙走進來把一封書信遞給張覺。
張覺拆開書信看完臉色微微一變。
“左企弓虞仲文和曹勇義帶著全家從燕京府出發現在已經到了灤州。他們是打算去大趙國朝廷當官的。”張覺對蔡攸說道。
“什麽?這幫陽奉陰違的無恥小人!”蔡攸怒道。
這三個人是燕京府裏原來青白王朝官職最高的三個人了。如果他們投靠了烏骨人,就說明自己前一段時間在燕京府裏的吐沫都白費了。沒有一個高官肯跟著自己去大楚國。
“絕不能讓他們去大趙國的上京!張大人,你為朝廷立功的時候到了!”蔡攸聲色俱厲的說道。
張覺低頭沉吟。
有必要刀劍相加嗎?自己現在不是也做著烏骨人的官嗎?再說大家以前也都是青白王朝的官啊。何必弄一個你死我活呢?
“張大人,這些人如果去了大趙國朝廷一定會對大楚國不利。你現在要為國鋤奸!”蔡攸厲聲說道。
張覺又看向李石,李石微微的點了一下頭。
張覺猛的站起來說道:“我即刻帶兵趕往灤州,就在半路上截殺他們!”
“好,我迴去以後一定為你向陛下請功!”蔡攸興奮的說道。你看看,這就是他動動嘴皮子的力量!頃刻之間強擼灰飛煙滅嘛。
自從進入到烏骨人實際管轄的地界,左企弓就像進入到了人間煉獄一般。
北地人煙稀少,特別是上京可以用地廣人稀來形容。烏力合看過了青白王朝的五京,覺得必須在北地充實人口才行。
所以烏力合下令必須把占領之地的人口遷往北方。
讓青白王朝的百姓拋棄土地產業拖兒帶女去酷寒的北方,讓所有百姓陷入到絕望之中。
張覺現在明麵上還是大趙國的臣子,所以他還要執行皇帝烏力合的旨意。
營、灤、平三州現在也在忙於遷移人口。每天州城裏都是哭喊聲一片。
左企弓虞仲文曹勇義乘馬車從灤州出來繼續向北進發。
車隊來到灤河邊。秋天的灤河河水既淺又清澈,一眼可以看到底。可是要怎麽過河卻成了難題。
如果是一群村民就簡單了,直接挽起衣服涉水過河就行了。
可是馬車裏坐的是三個朝廷大員而且還有不少女眷。總不能讓千斤小姐也挽起衣服涉水過河吧。
“老爺,先讓我下水看看哪裏水淺,馬車可以過去的地方。”管家在左企弓的馬車前躬身說道。
“好吧,小心一些。”左企弓答道。
管家脫掉鞋挽起褲腿掖好下擺剛要下水就聽見遠處傳來嘚嘚的馬蹄聲。
一隊四五百人的騎兵從河對岸馳來。他們到了河邊沒有停留直接下河。河水剛剛漫過馬腿,騎兵輕輕鬆鬆的渡河而來。
看見騎兵打的旗幟是大趙國的旗幟而且一麵旗幟上有一個鬥大的“張”字。
左企弓微微一笑。看來是張覺聽說自己來了,所以他來迎接了。
隊伍越來越近,果然裏麵有兩個人他認識。一個是翰林學士李石,另外一個就是張覺。
其實還有第三個人左企弓也認識。那就是蔡攸。可是蔡攸藏在隊伍的最後麵,左企弓沒有看見。
“三位大人走的好快,真是歸心似箭啊!”張覺笑著說道。
左企弓一愣。張覺是進士出身不是不識字的粗漢。歸心似箭是什麽意思啊?
還沒有等他想明白,張覺已經跳下馬拿出一份黃綾聖旨打開大聲喊道:“大皇帝陛下有旨意!左企弓、虞仲文、曹勇義接旨!”
虞仲文和曹勇義兩個人與劉彥宗原來在青白王朝的朝堂上相識。現在又要商議一起投奔烏骨人朝廷的事,每一個人心裏都說不出的感慨。
左企弓虞仲文曹勇義三個人商定明天一早就偷偷的出城向北進發。
三個人的家丁護院加在一起也有兩三百人。在一般的劫匪強盜麵前根本不用懼怕。
“我祝三位大人一路順風。不久以後在朝堂上把臂言歡!”劉彥宗抱拳說道。
第二天清晨,燕京府的城門剛剛打開,十幾輛馬車拉著左企弓虞仲文曹勇義三家的家人疾速的向北而去。
之所以這麽急就是怕被還在南京府裏的蔡攸知道。如果蔡攸想對他們不利,隻要鼓動南京府裏憎恨烏骨人的百姓就能在頃刻之間讓他們全家覆滅。
可是他們誰都沒有想到,蔡攸已經先他們一步去了北方。現在蔡攸就坐在大趙國臨海軍節度使,平州知州張覺的府內。
哪一個文人沒有幻想過自己投筆從戎或者是輕搖羽扇立下不世之功?
蔡攸也是一樣。
他在南京府裏對原來青白王朝大臣的拉攏也沒有瞞得住。這件事連身處幾百裏外的張覺都知道了。
張覺在青白王朝科舉中為進士。一路做到平州知州和節度使。現在投靠了烏骨人,依然做他的平州知州和臨海軍節度使。
可是坐擁平州、營州、灤州三州,手裏有五萬人馬的張覺很想待價而沽,重新為自己找一個出價更高的主人。
現在出價的蔡攸就來了。
“張大人坐擁三州之地,背靠燕京府,有什麽可怕的?要糧食要軍餉,朝廷從南麵會源源不斷的給將軍送來。”蔡攸口若懸河的說道。
“可是燕京府還不在大楚國手裏啊?”張覺問道。
蔡攸神秘的一笑說道:“旦夕之間就會在我大楚國手裏!”
張覺看了看坐在身邊的李石。李石是原來青白王朝的翰林學士。現在幫助他參讚軍機。
李石點點頭說道:“如果能源源不斷的得到大楚國的糧草軍械,我們有五萬大軍就不怕烏骨人!”
可是張覺看見了挖好的坑才肯買棺材的人。他還是猶豫的看著蔡攸。
蔡攸微微一笑,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
“過幾天我就南下迴京。”蔡攸說道。他手指著李石接著說道:“請李先生與我同行。到京城後覲見陛下,有什麽要求可以直接與陛下說。我想陛下一定龍心大悅,高官厚祿一定少不了兩位大人的!”
幾句話就說得張覺和李石眼睛裏爍爍放光。
就在這時,一名侍從匆忙走進來把一封書信遞給張覺。
張覺拆開書信看完臉色微微一變。
“左企弓虞仲文和曹勇義帶著全家從燕京府出發現在已經到了灤州。他們是打算去大趙國朝廷當官的。”張覺對蔡攸說道。
“什麽?這幫陽奉陰違的無恥小人!”蔡攸怒道。
這三個人是燕京府裏原來青白王朝官職最高的三個人了。如果他們投靠了烏骨人,就說明自己前一段時間在燕京府裏的吐沫都白費了。沒有一個高官肯跟著自己去大楚國。
“絕不能讓他們去大趙國的上京!張大人,你為朝廷立功的時候到了!”蔡攸聲色俱厲的說道。
張覺低頭沉吟。
有必要刀劍相加嗎?自己現在不是也做著烏骨人的官嗎?再說大家以前也都是青白王朝的官啊。何必弄一個你死我活呢?
“張大人,這些人如果去了大趙國朝廷一定會對大楚國不利。你現在要為國鋤奸!”蔡攸厲聲說道。
張覺又看向李石,李石微微的點了一下頭。
張覺猛的站起來說道:“我即刻帶兵趕往灤州,就在半路上截殺他們!”
“好,我迴去以後一定為你向陛下請功!”蔡攸興奮的說道。你看看,這就是他動動嘴皮子的力量!頃刻之間強擼灰飛煙滅嘛。
自從進入到烏骨人實際管轄的地界,左企弓就像進入到了人間煉獄一般。
北地人煙稀少,特別是上京可以用地廣人稀來形容。烏力合看過了青白王朝的五京,覺得必須在北地充實人口才行。
所以烏力合下令必須把占領之地的人口遷往北方。
讓青白王朝的百姓拋棄土地產業拖兒帶女去酷寒的北方,讓所有百姓陷入到絕望之中。
張覺現在明麵上還是大趙國的臣子,所以他還要執行皇帝烏力合的旨意。
營、灤、平三州現在也在忙於遷移人口。每天州城裏都是哭喊聲一片。
左企弓虞仲文曹勇義乘馬車從灤州出來繼續向北進發。
車隊來到灤河邊。秋天的灤河河水既淺又清澈,一眼可以看到底。可是要怎麽過河卻成了難題。
如果是一群村民就簡單了,直接挽起衣服涉水過河就行了。
可是馬車裏坐的是三個朝廷大員而且還有不少女眷。總不能讓千斤小姐也挽起衣服涉水過河吧。
“老爺,先讓我下水看看哪裏水淺,馬車可以過去的地方。”管家在左企弓的馬車前躬身說道。
“好吧,小心一些。”左企弓答道。
管家脫掉鞋挽起褲腿掖好下擺剛要下水就聽見遠處傳來嘚嘚的馬蹄聲。
一隊四五百人的騎兵從河對岸馳來。他們到了河邊沒有停留直接下河。河水剛剛漫過馬腿,騎兵輕輕鬆鬆的渡河而來。
看見騎兵打的旗幟是大趙國的旗幟而且一麵旗幟上有一個鬥大的“張”字。
左企弓微微一笑。看來是張覺聽說自己來了,所以他來迎接了。
隊伍越來越近,果然裏麵有兩個人他認識。一個是翰林學士李石,另外一個就是張覺。
其實還有第三個人左企弓也認識。那就是蔡攸。可是蔡攸藏在隊伍的最後麵,左企弓沒有看見。
“三位大人走的好快,真是歸心似箭啊!”張覺笑著說道。
左企弓一愣。張覺是進士出身不是不識字的粗漢。歸心似箭是什麽意思啊?
還沒有等他想明白,張覺已經跳下馬拿出一份黃綾聖旨打開大聲喊道:“大皇帝陛下有旨意!左企弓、虞仲文、曹勇義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