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國的文官在朝堂上互噴的常態。但是當有人損害他們的整體利益時,他們馬上一致對外。
齊涵作為一個朝廷大員居然死在水泊梁山的賊人之手這就傷害了他們的整體利益。
彈劾高耀輝的奏折像雪片一樣堆在皇帝張卯的麵前。
張卯正在為征剿水泊梁山的敗仗怒不可遏,現在正好順水推舟把高耀輝鎖拿進京。
懲處很容易,可是怎麽樣平定水泊梁山上的賊人卻是一個大問題。
重新整頓濟州兵馬再集合已經被嚇破膽的青州軍和密州軍還需要派一位文官去主持。
剛才還為了齊涵的死義憤填膺的大臣們都閉嘴不言了。
這時候推薦別人擔任那個職務就是拉仇恨,也讓其他人覺得你跟被推薦人有仇在打擊報複。
毛遂自薦,有的人都覺得自己沒有那個能力。有的人覺得自己才高八鬥絕對有這個能力,可是什麽事情都有一個萬一不是?
再加上再次征剿需要大筆的銀子和糧草。可是現在朝廷根本就拿不出來。
所以從皇帝到大臣都很默契的把征剿這件事擱在一邊了。
朝廷派兵征剿水泊梁山失敗的事情已經傳到市井中了。
瓦子裏說唱名角趙三四已經在編排齊涵大人的故事了。
“那齊涵齊大人在朝廷時就是一位剛正不阿,直言敢諫的青天大老爺。這一次去水泊梁山討伐高耀輝無能誤國致使齊大人誤入賊人的埋伏,可是他臨危不懼手持三尺青鋒殺敵無數!最後力竭不敵背靠洪頂山《文殊若》刻經大聲說道:“書生血戰染征袍,馬革裹屍……”
講到這裏,趙三四已經泣不成聲了。
台下聽他說唱的眾人也禁不住流下眼淚。
最後趙三四哽咽著說:“各位看官一定想問我,齊大人說的馬革裹屍的後麵是什麽。可惜我也不知道,因為就在這時梁山的歹人沒有讓他說完就把他殺了!”
“我皇英明,將來一定會砍了高耀輝的狗頭!到時候我一定去菜市口看那個狗官是怎麽人頭落地的!”下麵的一個聽客說道。
“派大軍把水泊梁山那夥賊人碾成齏粉!”另一個聽客忍不住的怒吼。
一個老年聽客捋著山羊胡自得的說道:“要我說就征發京城東部幾路的幾十萬民夫挖運河把水泊梁山的水放幹!然後大軍再去征剿豈不是易如反掌?”
他的建議引起了轟動,聽見的人紛紛叫好,咱大楚國人就應該敢想敢幹!那幾十萬民夫閑著也是閑著,在家裏吃飽了不幹活還不如去挖運河的好。他們那些窮棒子哪裏像京城裏的人勤勞聰慧還懂得賺錢,活該窮死!
官軍大敗的消息也傳到了白馬觀。
天師張幻陵把長壽找到麵前。
“你知道官軍大敗的事情了?”張幻陵問道。
“剛剛聽說了。”長壽答道。
“走吧,不要留在這裏了。不要再參合這些事情。走的時候把二毛也帶走。”張幻陵說道。
“可是天師你的病還沒有好,我怎麽可以走。”長壽看著病懨懨的張幻陵為難的答道。
“眼睜睜的看著我死又能怎樣?該囑咐的都已經說完了。你再留在這裏又要牽扯到他們的事情裏。還是早一點走的好,明日就走。”張幻陵決絕的說道。
“好,我聽天師的。”長壽躬身答道。
長壽轉身出來去找二毛的母親王氏。如果帶著二毛走,那就也得把他的母親王氏和他哥哥大毛一起帶走。
可是當大毛一聽說要去北地的一個山溝裏就大喊大叫道:“不去,不去!反正我死都不離開這裏。京城多好啊,又繁華又熱鬧。就是住在道觀裏也是有吃有喝的。”
“大毛,你又不聽話了。再這樣,娘就不疼你了。”王氏板著臉說道。
王氏的威脅根本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大毛反而喊的聲音更大了。
“就是不去,我死都留在這裏!娘就把我一個人留在這裏好了。”大毛帶著哭腔說道。說完衝出屋子跑沒影了。
“這可怎麽是好?這可怎麽是好!”王氏念叨著不知所措。
“大毛就是個十歲的孩子。他怎麽能離得開你?明天他看見咱們要走也就隻好跟著了。”長壽勸道。
“不會!大毛倔的很。哪一次他想吃什麽,玩什麽都是順了他的意後才肯罷休的。否則就是不吃飯不睡覺甚至跑沒影了。隻有答應他的要求後,他才肯出來。”王氏搖頭答道。
長壽心裏一動。自己從小沒有父母,跟著沒愛心的師傅一起長大。很小就要砍柴燒火做飯照顧師傅。
雖然王氏很窮,可是看得出她很疼愛兩個兒子。
“不過任由大毛這麽鬧,不去管束他好嗎?”長壽小心翼翼的說道。這是王氏的家事本來沒有他插嘴的份。
“那能怎麽辦?打他,我心疼下不去手。他不吃飯餓壞了身體怎麽辦?”王氏為難的說道。
“為什麽二毛就那麽聽話?從小就知道為他人著想?”長壽不解的問道。
王氏臉上露出欣慰的表情:“好在二毛很乖。否則我就沒法活了。”
“是你跟二毛是要他凡事讓著哥哥大毛的?”長壽納悶的問道。
“大毛不懂事,二毛懂事。自然是二毛要讓著大毛了。”王氏理所應當的答道。
長壽看著王氏的表情更詫異了。
“照你這麽說,是不是有理的要讓著沒理的。好人要讓著壞人了?”長壽追問道。
“世界上的事情不是從來如此嗎?”王氏自然而然的答道。給人的感覺就是長壽問了一個特別蠢的問題。
“這世上的好人要逆來順受的活著嗎?”長壽把這句問話生生的咽了下去。不用問,他也已經從王氏的身上看到答案了。
“我從小爹娘就是這麽教我的。講經的大師傅不是也說讓他三尺又何妨嗎?”王氏輕聲細語的說道。
長壽霍然站起大步走出屋子。
他走到白馬觀三清殿前開闊的庭院裏不知所以的轉圈圈。
“這小子病了!”張閑陵兩隻胖手習慣性的在肚子上按摩著。這是他吃完飯後的好習慣。
齊涵作為一個朝廷大員居然死在水泊梁山的賊人之手這就傷害了他們的整體利益。
彈劾高耀輝的奏折像雪片一樣堆在皇帝張卯的麵前。
張卯正在為征剿水泊梁山的敗仗怒不可遏,現在正好順水推舟把高耀輝鎖拿進京。
懲處很容易,可是怎麽樣平定水泊梁山上的賊人卻是一個大問題。
重新整頓濟州兵馬再集合已經被嚇破膽的青州軍和密州軍還需要派一位文官去主持。
剛才還為了齊涵的死義憤填膺的大臣們都閉嘴不言了。
這時候推薦別人擔任那個職務就是拉仇恨,也讓其他人覺得你跟被推薦人有仇在打擊報複。
毛遂自薦,有的人都覺得自己沒有那個能力。有的人覺得自己才高八鬥絕對有這個能力,可是什麽事情都有一個萬一不是?
再加上再次征剿需要大筆的銀子和糧草。可是現在朝廷根本就拿不出來。
所以從皇帝到大臣都很默契的把征剿這件事擱在一邊了。
朝廷派兵征剿水泊梁山失敗的事情已經傳到市井中了。
瓦子裏說唱名角趙三四已經在編排齊涵大人的故事了。
“那齊涵齊大人在朝廷時就是一位剛正不阿,直言敢諫的青天大老爺。這一次去水泊梁山討伐高耀輝無能誤國致使齊大人誤入賊人的埋伏,可是他臨危不懼手持三尺青鋒殺敵無數!最後力竭不敵背靠洪頂山《文殊若》刻經大聲說道:“書生血戰染征袍,馬革裹屍……”
講到這裏,趙三四已經泣不成聲了。
台下聽他說唱的眾人也禁不住流下眼淚。
最後趙三四哽咽著說:“各位看官一定想問我,齊大人說的馬革裹屍的後麵是什麽。可惜我也不知道,因為就在這時梁山的歹人沒有讓他說完就把他殺了!”
“我皇英明,將來一定會砍了高耀輝的狗頭!到時候我一定去菜市口看那個狗官是怎麽人頭落地的!”下麵的一個聽客說道。
“派大軍把水泊梁山那夥賊人碾成齏粉!”另一個聽客忍不住的怒吼。
一個老年聽客捋著山羊胡自得的說道:“要我說就征發京城東部幾路的幾十萬民夫挖運河把水泊梁山的水放幹!然後大軍再去征剿豈不是易如反掌?”
他的建議引起了轟動,聽見的人紛紛叫好,咱大楚國人就應該敢想敢幹!那幾十萬民夫閑著也是閑著,在家裏吃飽了不幹活還不如去挖運河的好。他們那些窮棒子哪裏像京城裏的人勤勞聰慧還懂得賺錢,活該窮死!
官軍大敗的消息也傳到了白馬觀。
天師張幻陵把長壽找到麵前。
“你知道官軍大敗的事情了?”張幻陵問道。
“剛剛聽說了。”長壽答道。
“走吧,不要留在這裏了。不要再參合這些事情。走的時候把二毛也帶走。”張幻陵說道。
“可是天師你的病還沒有好,我怎麽可以走。”長壽看著病懨懨的張幻陵為難的答道。
“眼睜睜的看著我死又能怎樣?該囑咐的都已經說完了。你再留在這裏又要牽扯到他們的事情裏。還是早一點走的好,明日就走。”張幻陵決絕的說道。
“好,我聽天師的。”長壽躬身答道。
長壽轉身出來去找二毛的母親王氏。如果帶著二毛走,那就也得把他的母親王氏和他哥哥大毛一起帶走。
可是當大毛一聽說要去北地的一個山溝裏就大喊大叫道:“不去,不去!反正我死都不離開這裏。京城多好啊,又繁華又熱鬧。就是住在道觀裏也是有吃有喝的。”
“大毛,你又不聽話了。再這樣,娘就不疼你了。”王氏板著臉說道。
王氏的威脅根本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大毛反而喊的聲音更大了。
“就是不去,我死都留在這裏!娘就把我一個人留在這裏好了。”大毛帶著哭腔說道。說完衝出屋子跑沒影了。
“這可怎麽是好?這可怎麽是好!”王氏念叨著不知所措。
“大毛就是個十歲的孩子。他怎麽能離得開你?明天他看見咱們要走也就隻好跟著了。”長壽勸道。
“不會!大毛倔的很。哪一次他想吃什麽,玩什麽都是順了他的意後才肯罷休的。否則就是不吃飯不睡覺甚至跑沒影了。隻有答應他的要求後,他才肯出來。”王氏搖頭答道。
長壽心裏一動。自己從小沒有父母,跟著沒愛心的師傅一起長大。很小就要砍柴燒火做飯照顧師傅。
雖然王氏很窮,可是看得出她很疼愛兩個兒子。
“不過任由大毛這麽鬧,不去管束他好嗎?”長壽小心翼翼的說道。這是王氏的家事本來沒有他插嘴的份。
“那能怎麽辦?打他,我心疼下不去手。他不吃飯餓壞了身體怎麽辦?”王氏為難的說道。
“為什麽二毛就那麽聽話?從小就知道為他人著想?”長壽不解的問道。
王氏臉上露出欣慰的表情:“好在二毛很乖。否則我就沒法活了。”
“是你跟二毛是要他凡事讓著哥哥大毛的?”長壽納悶的問道。
“大毛不懂事,二毛懂事。自然是二毛要讓著大毛了。”王氏理所應當的答道。
長壽看著王氏的表情更詫異了。
“照你這麽說,是不是有理的要讓著沒理的。好人要讓著壞人了?”長壽追問道。
“世界上的事情不是從來如此嗎?”王氏自然而然的答道。給人的感覺就是長壽問了一個特別蠢的問題。
“這世上的好人要逆來順受的活著嗎?”長壽把這句問話生生的咽了下去。不用問,他也已經從王氏的身上看到答案了。
“我從小爹娘就是這麽教我的。講經的大師傅不是也說讓他三尺又何妨嗎?”王氏輕聲細語的說道。
長壽霍然站起大步走出屋子。
他走到白馬觀三清殿前開闊的庭院裏不知所以的轉圈圈。
“這小子病了!”張閑陵兩隻胖手習慣性的在肚子上按摩著。這是他吃完飯後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