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燈升起和下麵水泊梁山替天行道八個大字被很多人看見。經過他們的嘴很快整個京城都轟動了。
杏林望酒樓的掌櫃萬仁義看著婢女小柳把茶杯和幾樣點心擺在桌子上。
他的眼睛在小柳的身上溜了兩眼。一看就是窮人家的孩子,長得瘦瘦弱弱的,身子還沒有長開。看來還要再過兩年。
萬仁義清清嗓子怒道:“真是無法無天了!居然敢在天子腳下做這種事,抓住了就應該把他們這些沒天良的賊人千刀萬剮!陛下英明一定會派天兵把這些放著好日子不過,偏偏造反不知道感恩的醃臢貨統統抓起來!”
小柳拿著托盤走到外麵悄悄的罵了一句老色狼。不過她也知道沒有辦法,隻要萬老爺對她有那種想法,她遲早會是萬老爺的玩物。
小柳的老家在幾百裏外的韓州。父親守著幾畝祖田艱難的養活一家老小。一天早晚兩碗菜粥勉強餓不死。
為了買種子種地,小柳的父親向當地的大戶齊家用自己家的地做抵押借了二兩銀子。
可是遇到天災,田裏顆粒無收。還不上銀子,齊家毫不客氣的把家裏的土地收走了。
為了換點糧食活命,小柳的父親把她交給倒賣人口的牽婆。然後就被賣到了京城裏萬老板家裏。看來她一輩子就要在萬老板家為奴了。
小柳偶爾上街也驚詫於京城的繁華。可是這裏的繁華不屬於她。
誰要是覺得大楚國京城的繁華富足是屬於大楚國疆域內每一個子民的。那他不是傻子就是瞎子。
皇帝張卯剛剛接到關於昨天晚上孔明燈事情的秘密報告就又接到禦史齊涵彈劾蔡太師的奏折。
奏折裏罵蔡太師年老昏聵居然想出招安水泊梁山強盜的主意,罪該萬死!
今天發生梁山反賊在京城裏公然放孔明燈的事情,蔡太師難辭其咎應該辭官迴家待罪。
張卯知道,齊涵和蔡太師兩個人的梁子是在自己讓蔡太師丈量全國土地開始的。
齊涵家是韓州有名的大地主,土地連州跨縣。這一次丈量土地,讓齊家隱瞞的土地數量現了形。
所以齊涵懷恨在心,可是他也不會蠢到在土地丈量問題上罵蔡太師。於是齊涵就舉起道德的大旗經常上奏折罵蔡太師奢靡無度,一頓飯的花費就是平常百姓家幾年的用度。
張卯知道齊涵在奏折裏罵蔡太師奢侈的確是事實。可是難得齊涵在自己家裏就是吃糠咽菜嗎?
齊涵在奏折裏還說陛下應該與士人共治天下。張卯心裏明白齊涵想說的是皇帝應該與他們這些既得利益的地主共治天下。
憑什麽!張卯心裏暗罵。朝代更替,完蛋的是我這個皇帝和子孫。你們還可以繼續做地主向新皇帝磕頭。
責任完全我擔,利益你們分享。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不過蔡太師身居高位這麽多年,張卯也看得厭了。讓這個老家夥迴家待一段時間也好。
所以看過齊涵的奏折,張卯並沒有替蔡太師說話。看到這種情況,其他大臣馬上一哄而上紛紛上奏折痛罵蔡太師。
蔡太師隻能馬上上奏折謝罪迴家待參。
“罵人是最容易的事。現在好了,我也下台了。那就派兵征剿水泊梁山吧。”蔡太師在家裏笑眯眯的說道。
第二天,六科給事中魏孝文,光祿寺卿文睿都向皇帝張卯進言禦史齊涵文武兼備,諳熟軍政兩務。推薦齊涵任京東東路馬步軍都部署,主持會剿水泊梁山的一切事物。
齊涵這才知道大事不好。讓他站在朝堂上指點江山噴噴口水是沒有問題的,可是指揮大軍作戰那是萬萬不能的。
齊涵急忙上書張卯說自己才疏學淺不堪大任。萬望陛下指派他人來膽此大任。
張卯接到齊涵的上書後暗笑齊涵是個膽小鬼。朝廷勒緊褲腰帶拿出五十萬兩銀子聚合濟州青州和密州三路人馬有三四萬人,還怕水泊梁山那幾個毛賊嗎?
都察院右副都禦史黃瘦竹上書怒批齊涵不能勇於任事,屍位素餐。
一時之間,蔡太師在朝廷中的爪牙紛紛上書彈劾齊涵。沒有辦法,齊涵隻能戰戰兢兢的高升一步走馬上任京東東路馬步軍都部署。
陛辭的時候,齊涵像一個委委屈屈的小媳婦一樣。
“陛下,臣微末學識真的難當此任啊。”齊涵叩頭說道。
“你幾次給我上的奏書寫的就很好嘛。條理清晰有理有據,再說朝廷集合的人馬是水泊梁山的十倍。怎麽可能打不贏?朕等著愛卿凱旋!”張卯勉勵道。
紙麵上的十倍人馬,除去吃空餉的還能剩下七倍。再去掉一半老弱病殘還剩下三倍。這三倍的人互不統屬,再加上將官惜命士兵怕死,能不能打敗水泊梁山隻是兩可之間。
可是這些話齊涵不能對張卯說,隻能憋在心裏。除非他想把整個朝廷的人都得罪光了。
“青州濟州在北,密州在南。三路兵馬不可能同時抵達。隻要打退一路,另外兩路不戰自敗!”吳用腰著羽扇笑著說道。
“好!這三路人馬裏齊涵在哪路就打他那路!如果他來的慢,咱們就從梁山出去打!”宋鍾拍著桌子說道。
“宋大哥這樣不行吧?應該是哪一路人馬好打就打哪一路。這樣做才穩妥。”吳用擔心的說道。
“就打齊涵的那一路人馬!打就打痛他們!以後不要讓朝廷再小看我們水泊梁山!”宋鍾毅然決然的說道。
一個黑影翻過白馬觀院牆縱身越上大殿屋脊,然後像一隻靈貓一樣在屋脊上穿行。
張閑陵仰頭看看殿頂說道:“討厭!這些貓三狗四的東西!”
張幻陵病懨懨的臉上露出一絲微笑說道:“不是找咱們的,應該是找長壽那小子的。”
長壽快步從門裏走到院子中央。他抬頭正好和房梁上一對小黑眼珠對上。
那人雙腳勾住屋沿雙臂抱攏頭朝下笑嘻嘻的看著長壽。
“燕小乙怕李鐵牛惹事先帶他走了,我要一路跟著出京去濟州府調集人馬的那個姓齊的。小乙哥讓我來跟小師傅辭行。後會有期!”
說完,那個人翻上屋脊一閃身就消失在夜色裏。
杏林望酒樓的掌櫃萬仁義看著婢女小柳把茶杯和幾樣點心擺在桌子上。
他的眼睛在小柳的身上溜了兩眼。一看就是窮人家的孩子,長得瘦瘦弱弱的,身子還沒有長開。看來還要再過兩年。
萬仁義清清嗓子怒道:“真是無法無天了!居然敢在天子腳下做這種事,抓住了就應該把他們這些沒天良的賊人千刀萬剮!陛下英明一定會派天兵把這些放著好日子不過,偏偏造反不知道感恩的醃臢貨統統抓起來!”
小柳拿著托盤走到外麵悄悄的罵了一句老色狼。不過她也知道沒有辦法,隻要萬老爺對她有那種想法,她遲早會是萬老爺的玩物。
小柳的老家在幾百裏外的韓州。父親守著幾畝祖田艱難的養活一家老小。一天早晚兩碗菜粥勉強餓不死。
為了買種子種地,小柳的父親向當地的大戶齊家用自己家的地做抵押借了二兩銀子。
可是遇到天災,田裏顆粒無收。還不上銀子,齊家毫不客氣的把家裏的土地收走了。
為了換點糧食活命,小柳的父親把她交給倒賣人口的牽婆。然後就被賣到了京城裏萬老板家裏。看來她一輩子就要在萬老板家為奴了。
小柳偶爾上街也驚詫於京城的繁華。可是這裏的繁華不屬於她。
誰要是覺得大楚國京城的繁華富足是屬於大楚國疆域內每一個子民的。那他不是傻子就是瞎子。
皇帝張卯剛剛接到關於昨天晚上孔明燈事情的秘密報告就又接到禦史齊涵彈劾蔡太師的奏折。
奏折裏罵蔡太師年老昏聵居然想出招安水泊梁山強盜的主意,罪該萬死!
今天發生梁山反賊在京城裏公然放孔明燈的事情,蔡太師難辭其咎應該辭官迴家待罪。
張卯知道,齊涵和蔡太師兩個人的梁子是在自己讓蔡太師丈量全國土地開始的。
齊涵家是韓州有名的大地主,土地連州跨縣。這一次丈量土地,讓齊家隱瞞的土地數量現了形。
所以齊涵懷恨在心,可是他也不會蠢到在土地丈量問題上罵蔡太師。於是齊涵就舉起道德的大旗經常上奏折罵蔡太師奢靡無度,一頓飯的花費就是平常百姓家幾年的用度。
張卯知道齊涵在奏折裏罵蔡太師奢侈的確是事實。可是難得齊涵在自己家裏就是吃糠咽菜嗎?
齊涵在奏折裏還說陛下應該與士人共治天下。張卯心裏明白齊涵想說的是皇帝應該與他們這些既得利益的地主共治天下。
憑什麽!張卯心裏暗罵。朝代更替,完蛋的是我這個皇帝和子孫。你們還可以繼續做地主向新皇帝磕頭。
責任完全我擔,利益你們分享。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不過蔡太師身居高位這麽多年,張卯也看得厭了。讓這個老家夥迴家待一段時間也好。
所以看過齊涵的奏折,張卯並沒有替蔡太師說話。看到這種情況,其他大臣馬上一哄而上紛紛上奏折痛罵蔡太師。
蔡太師隻能馬上上奏折謝罪迴家待參。
“罵人是最容易的事。現在好了,我也下台了。那就派兵征剿水泊梁山吧。”蔡太師在家裏笑眯眯的說道。
第二天,六科給事中魏孝文,光祿寺卿文睿都向皇帝張卯進言禦史齊涵文武兼備,諳熟軍政兩務。推薦齊涵任京東東路馬步軍都部署,主持會剿水泊梁山的一切事物。
齊涵這才知道大事不好。讓他站在朝堂上指點江山噴噴口水是沒有問題的,可是指揮大軍作戰那是萬萬不能的。
齊涵急忙上書張卯說自己才疏學淺不堪大任。萬望陛下指派他人來膽此大任。
張卯接到齊涵的上書後暗笑齊涵是個膽小鬼。朝廷勒緊褲腰帶拿出五十萬兩銀子聚合濟州青州和密州三路人馬有三四萬人,還怕水泊梁山那幾個毛賊嗎?
都察院右副都禦史黃瘦竹上書怒批齊涵不能勇於任事,屍位素餐。
一時之間,蔡太師在朝廷中的爪牙紛紛上書彈劾齊涵。沒有辦法,齊涵隻能戰戰兢兢的高升一步走馬上任京東東路馬步軍都部署。
陛辭的時候,齊涵像一個委委屈屈的小媳婦一樣。
“陛下,臣微末學識真的難當此任啊。”齊涵叩頭說道。
“你幾次給我上的奏書寫的就很好嘛。條理清晰有理有據,再說朝廷集合的人馬是水泊梁山的十倍。怎麽可能打不贏?朕等著愛卿凱旋!”張卯勉勵道。
紙麵上的十倍人馬,除去吃空餉的還能剩下七倍。再去掉一半老弱病殘還剩下三倍。這三倍的人互不統屬,再加上將官惜命士兵怕死,能不能打敗水泊梁山隻是兩可之間。
可是這些話齊涵不能對張卯說,隻能憋在心裏。除非他想把整個朝廷的人都得罪光了。
“青州濟州在北,密州在南。三路兵馬不可能同時抵達。隻要打退一路,另外兩路不戰自敗!”吳用腰著羽扇笑著說道。
“好!這三路人馬裏齊涵在哪路就打他那路!如果他來的慢,咱們就從梁山出去打!”宋鍾拍著桌子說道。
“宋大哥這樣不行吧?應該是哪一路人馬好打就打哪一路。這樣做才穩妥。”吳用擔心的說道。
“就打齊涵的那一路人馬!打就打痛他們!以後不要讓朝廷再小看我們水泊梁山!”宋鍾毅然決然的說道。
一個黑影翻過白馬觀院牆縱身越上大殿屋脊,然後像一隻靈貓一樣在屋脊上穿行。
張閑陵仰頭看看殿頂說道:“討厭!這些貓三狗四的東西!”
張幻陵病懨懨的臉上露出一絲微笑說道:“不是找咱們的,應該是找長壽那小子的。”
長壽快步從門裏走到院子中央。他抬頭正好和房梁上一對小黑眼珠對上。
那人雙腳勾住屋沿雙臂抱攏頭朝下笑嘻嘻的看著長壽。
“燕小乙怕李鐵牛惹事先帶他走了,我要一路跟著出京去濟州府調集人馬的那個姓齊的。小乙哥讓我來跟小師傅辭行。後會有期!”
說完,那個人翻上屋脊一閃身就消失在夜色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