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讓我去梁山招安,現在我迴來了想向陛下複命。”長壽說道。
“陛下知道了!所以特意派我來向小師傅道一聲辛苦!”李狗兒說道。他的目光中充滿著對長壽勞碌奔波的疼惜。
“陛下不見我嗎?”長壽問道。
聽長壽提到陛下,李狗兒變得泫然欲泣了。
“陛下他身體不舒服現在不能見小師傅了。還請小師傅暫時迴去,等陛下身體好一些就會派人到白馬觀招小師傅進宮。”李狗兒答道。
“好吧”長壽無奈的答道。
看著長壽和小蝶慢慢的走遠,李狗兒輕輕的歎口氣。
他穿過幾層宮殿迴到皇帝的寢宮。
李狗兒走到張卯的床前輕輕的問道:“陛下覺得好一些了嗎?”
躺在榻上的張卯緩緩的睜開眼睛問道:“小師傅走了嗎?”
“走了,他身邊還帶著這個烏骨人的公主。”李狗兒答道。
“好本事啊,起碼比朕強!”張卯說道。他的話語裏還帶著怒意和哀怨。
“哎呀陛下,您怎麽這樣說啊。那個大晟府的提舉算什麽東西!怎麽能跟陛下您比啊。”李狗兒急忙說道。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這詞就寫的比我好啊。怪不得他也能成為幕中之賓。”張卯揚起手裏的一張紙說道。
怪不得陛下心情不好,原來是吃醋了。李狗兒心裏暗忖。
“陛下打算什麽時候見小師傅?”李狗兒問道。
“再等等吧。”張卯答道。
李狗兒知道,陛下是在等童帥征討方虎的結果。招安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那不是等於向強盜低頭嗎?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能幹的。
看來小師傅這一次是白忙活了。
“聽說長壽小師傅成親了?就是那個烏骨女孩子?”張卯又問。
“是,剛才我出去看見那個女孩子完全是咱們漢家裝束,連發式都改了。妥妥的一個小媳婦樣子。”李狗兒笑眯眯的說。
“果然是比我強啊,去了一次北地連烏骨人的公主都到手了。”張卯又哀歎道。
李狗兒真想抽自己一個嘴巴,又說錯話了。
過了一會,張卯說道:“明天派人到白馬觀送五百兩銀子和十匹綢緞。就說是我的賀禮。”
李狗兒躬身答應。他心裏知道,這賀禮明麵上是送給長壽小師傅的,其實是送給那個烏骨丫頭的。不管怎麽說,現在要和烏骨人交好嘛。
張卯又揚起手裏的紙看著:“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好詞啊,真是好詞!”張卯歎道。
“陛下!您要保重龍體。”李狗兒說道。
“我很生氣!你有文采多寫寫今天的太平盛世,多寫寫百姓的安居樂業!可是他偏偏寫詞諷刺朕!”張卯突然恨恨的說道。
“陛下想怎麽懲治他?”李狗兒問道。
“讓他去南京府,朕看見他就心煩!”張卯答道。
李狗兒心裏哀歎做皇帝的不易。這件事不宜聲張,所以也隻能這樣了。否則非把那個該死的千刀萬剮了不可!居然敢跟陛下搶女人,還寫詞四處張揚。嫌死的不夠快嗎?
長壽和小蝶離開宮門就轉向方如誨府上。他當初接到皇帝聖旨的時候也收到一封方如誨的私信。現在他想到方府上問問究竟。
門房進去通稟後不久,方文紹方大公子親自出來迎接。
“小師傅一路上辛苦了。家父就在書房裏等著兩位。”方文紹笑著說道。
長壽和小蝶剛一走進書房,方如誨就站起身向他們二人鞠躬道:“恭喜小師傅,賀喜小師傅。新婚燕爾就讓你南北奔波真是過意不去啊。”
沒想到一開場方如誨就說這些,長壽和小蝶都忸怩起來。
“我已經跟你母親打好招唿了,讓丫鬟帶著公主殿下去你娘房裏,讓她接待。我和長壽小師傅有話說。”方如誨吩咐道。
畢竟是烏骨人的公主,方如誨沒用那麽大的禮節。隻是讓自己的夫人接待。如果是大楚國公主,他就隻能跪在地上了。
看著小蝶離開,方如誨請長壽坐下。
“我去宮門口請求陛下接見。可是李公公出來說陛下龍體有恙不能見我。”長壽直來直去的說道。
饒是方如誨有涵養聽到長壽說的話也忍不住低頭微笑。
站在一旁的方文紹更是嘴裏吃吃做響。
皇帝張卯的這件荒唐事現在已經在宮廷和大臣中間傳遍了。
一天晚上,張卯臨時起意通過地下密道去私會名妓柳盼盼。
可是提舉大晟府的曲邦彥正在柳盼盼的房裏和她幽會。聽見陛下來了,曲邦彥急忙鑽進柳盼盼的床底下。
張卯和柳盼盼溫情款款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床底下的有人。可是顧忌到皇帝的體麵裝作不知。
如果一個皇上和一個名妓的嬌客在京城名妓家裏鬧起來還不成了傳遍天下的大醜聞!
張卯忍的很辛苦。他和柳盼盼虛應故事一兩個時辰又離開了。
沒想到從床底下鑽出來的曲邦彥居然把這件事寫成了詞!這首詞寫的太好了,竟然一時之間京城裏洛陽紙貴!
接到密報的張卯這才知道原來那天晚上躲在床底下的是自己常常見麵的大臣。而這個該死的曲邦彥還把這件事張揚出去了!
如果他嚴懲曲邦彥就坐實了傳言。可是不處罰又難出心裏的這口惡氣。這可讓他怎麽辦啊。
所以皇帝陛下就病了。
方如誨不好把實情告訴長壽。他隻是含糊的答道:“是啊,我也聽說陛下最近龍體欠安。”
“我去水泊梁山。宋鍾他們答應可以被招安。可是必須有一個朝廷大員去談才行。如蔡太師和高太尉那樣的。否則他們不放心。”長壽說道。
方如誨點頭。
他太了解朝廷裏的這些大臣了,如果陛下讓蔡太師去水泊梁山招安,原來支持招安的蔡太師馬上就會向陛下進言圍剿。蔡太師才不會冒那個險。
更何況現在南方圍剿反賊很順利,陛下也想對水泊梁山用兵了。
可是怎麽向長壽小師傅說這件事啊,千裏迢迢的把人招迴來卻又讓他白跑了一趟。
“陛下知道了!所以特意派我來向小師傅道一聲辛苦!”李狗兒說道。他的目光中充滿著對長壽勞碌奔波的疼惜。
“陛下不見我嗎?”長壽問道。
聽長壽提到陛下,李狗兒變得泫然欲泣了。
“陛下他身體不舒服現在不能見小師傅了。還請小師傅暫時迴去,等陛下身體好一些就會派人到白馬觀招小師傅進宮。”李狗兒答道。
“好吧”長壽無奈的答道。
看著長壽和小蝶慢慢的走遠,李狗兒輕輕的歎口氣。
他穿過幾層宮殿迴到皇帝的寢宮。
李狗兒走到張卯的床前輕輕的問道:“陛下覺得好一些了嗎?”
躺在榻上的張卯緩緩的睜開眼睛問道:“小師傅走了嗎?”
“走了,他身邊還帶著這個烏骨人的公主。”李狗兒答道。
“好本事啊,起碼比朕強!”張卯說道。他的話語裏還帶著怒意和哀怨。
“哎呀陛下,您怎麽這樣說啊。那個大晟府的提舉算什麽東西!怎麽能跟陛下您比啊。”李狗兒急忙說道。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這詞就寫的比我好啊。怪不得他也能成為幕中之賓。”張卯揚起手裏的一張紙說道。
怪不得陛下心情不好,原來是吃醋了。李狗兒心裏暗忖。
“陛下打算什麽時候見小師傅?”李狗兒問道。
“再等等吧。”張卯答道。
李狗兒知道,陛下是在等童帥征討方虎的結果。招安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那不是等於向強盜低頭嗎?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能幹的。
看來小師傅這一次是白忙活了。
“聽說長壽小師傅成親了?就是那個烏骨女孩子?”張卯又問。
“是,剛才我出去看見那個女孩子完全是咱們漢家裝束,連發式都改了。妥妥的一個小媳婦樣子。”李狗兒笑眯眯的說。
“果然是比我強啊,去了一次北地連烏骨人的公主都到手了。”張卯又哀歎道。
李狗兒真想抽自己一個嘴巴,又說錯話了。
過了一會,張卯說道:“明天派人到白馬觀送五百兩銀子和十匹綢緞。就說是我的賀禮。”
李狗兒躬身答應。他心裏知道,這賀禮明麵上是送給長壽小師傅的,其實是送給那個烏骨丫頭的。不管怎麽說,現在要和烏骨人交好嘛。
張卯又揚起手裏的紙看著:“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好詞啊,真是好詞!”張卯歎道。
“陛下!您要保重龍體。”李狗兒說道。
“我很生氣!你有文采多寫寫今天的太平盛世,多寫寫百姓的安居樂業!可是他偏偏寫詞諷刺朕!”張卯突然恨恨的說道。
“陛下想怎麽懲治他?”李狗兒問道。
“讓他去南京府,朕看見他就心煩!”張卯答道。
李狗兒心裏哀歎做皇帝的不易。這件事不宜聲張,所以也隻能這樣了。否則非把那個該死的千刀萬剮了不可!居然敢跟陛下搶女人,還寫詞四處張揚。嫌死的不夠快嗎?
長壽和小蝶離開宮門就轉向方如誨府上。他當初接到皇帝聖旨的時候也收到一封方如誨的私信。現在他想到方府上問問究竟。
門房進去通稟後不久,方文紹方大公子親自出來迎接。
“小師傅一路上辛苦了。家父就在書房裏等著兩位。”方文紹笑著說道。
長壽和小蝶剛一走進書房,方如誨就站起身向他們二人鞠躬道:“恭喜小師傅,賀喜小師傅。新婚燕爾就讓你南北奔波真是過意不去啊。”
沒想到一開場方如誨就說這些,長壽和小蝶都忸怩起來。
“我已經跟你母親打好招唿了,讓丫鬟帶著公主殿下去你娘房裏,讓她接待。我和長壽小師傅有話說。”方如誨吩咐道。
畢竟是烏骨人的公主,方如誨沒用那麽大的禮節。隻是讓自己的夫人接待。如果是大楚國公主,他就隻能跪在地上了。
看著小蝶離開,方如誨請長壽坐下。
“我去宮門口請求陛下接見。可是李公公出來說陛下龍體有恙不能見我。”長壽直來直去的說道。
饒是方如誨有涵養聽到長壽說的話也忍不住低頭微笑。
站在一旁的方文紹更是嘴裏吃吃做響。
皇帝張卯的這件荒唐事現在已經在宮廷和大臣中間傳遍了。
一天晚上,張卯臨時起意通過地下密道去私會名妓柳盼盼。
可是提舉大晟府的曲邦彥正在柳盼盼的房裏和她幽會。聽見陛下來了,曲邦彥急忙鑽進柳盼盼的床底下。
張卯和柳盼盼溫情款款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床底下的有人。可是顧忌到皇帝的體麵裝作不知。
如果一個皇上和一個名妓的嬌客在京城名妓家裏鬧起來還不成了傳遍天下的大醜聞!
張卯忍的很辛苦。他和柳盼盼虛應故事一兩個時辰又離開了。
沒想到從床底下鑽出來的曲邦彥居然把這件事寫成了詞!這首詞寫的太好了,竟然一時之間京城裏洛陽紙貴!
接到密報的張卯這才知道原來那天晚上躲在床底下的是自己常常見麵的大臣。而這個該死的曲邦彥還把這件事張揚出去了!
如果他嚴懲曲邦彥就坐實了傳言。可是不處罰又難出心裏的這口惡氣。這可讓他怎麽辦啊。
所以皇帝陛下就病了。
方如誨不好把實情告訴長壽。他隻是含糊的答道:“是啊,我也聽說陛下最近龍體欠安。”
“我去水泊梁山。宋鍾他們答應可以被招安。可是必須有一個朝廷大員去談才行。如蔡太師和高太尉那樣的。否則他們不放心。”長壽說道。
方如誨點頭。
他太了解朝廷裏的這些大臣了,如果陛下讓蔡太師去水泊梁山招安,原來支持招安的蔡太師馬上就會向陛下進言圍剿。蔡太師才不會冒那個險。
更何況現在南方圍剿反賊很順利,陛下也想對水泊梁山用兵了。
可是怎麽向長壽小師傅說這件事啊,千裏迢迢的把人招迴來卻又讓他白跑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