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底下的百姓們紛紛磕頭,於青三位仙長催長的神豆,足夠四周十裏八鄉農民開春時作種子的了,就連衙役們也感念三位仙長的恩德,居然難道得的沒有在裏麵撈好處,而是組織農民將神豆一一分了,誰也不許恃強多占。
最早在這片荒山開荒的農民,得益最多,因為於青等人在此施展法術後,在地裏多多少少殘留了一些靈力,此後幾年,這幾處山頭的土地變得異常肥沃,種什麽就豐收什麽,那幾戶失地的農民很快過上了小康生活。
他們感念三位仙長的功德,就在山頭立了座小廟,內供三位仙長,於青坐著一頭青牛居中,林仙子居左,樓仙長居右,一年四季香火不斷,人稱“三仙廟”。
望江樓的吳江掌櫃靈機一動,做了一道菜紀念三位仙長,稱為“三仙丸子”,分別取冬筍、香菇、豬肉代表於青、林遠塵、樓岑之三仙,剁成末,揉成團,外裹神豆粉,放在油鍋裏炸,出鍋後澆上濃濃的高湯汁,外焦裏嫩,說不盡的好味道。
世人無知,傳著傳著,將“三仙丸子”誤傳成了“三鮮丸子”,有一次樓岑之品嚐到了這道新式菜肴,還直誇好吃,旁邊的林遠塵卻笑得肚子痛。
於青一行和郭大路迴到後隆村後,饒是他見多識廣,也是嚇了一大跳,隻見後隆村溪邊水車林立,作坊裏機聲不斷,後山的高爐、煉焦池、高溫窯噴吐著黑煙,還有各種刺鼻的怪味,村旁地上居然鋪了兩道極長極長的粗大的鐵條,朝著封神山內延伸而去,一頭妖牛拉著一列長長的大車在那鐵條上行駛,大車上裝滿了礦石。
而在村子內,高高低低的腳手架上正有無數百姓在做工,將一種泥漿一樣的東西運上去,然後與上好的鋼條一起澆築。其中有些百姓於青還認得,正是在天一閣離宮內暫住的失地農民,原來他們跑到這兒來務工了。
於青抽了抽鼻子,指著煉焦池對郭大路道:“大路啊,此物散發出來的東西有毒啊,你可要小心。”
郭大路一咧嘴,忙道:“多謝於道友指教,這煉焦池散發出來的氣體其實是極有用的,隻是我一時無法好好的收集,等技術改進後,這毒氣也就能化廢為寶了。在我看來,這世間是沒有廢物、毒物的,隻是好東西放錯了地方,世人不知如何利用它而已。隻要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對萬事萬物地了解越深,就能更好的開發它利用它。”
於青一怔:“廢物、毒物隻是好東西放錯了地方--你這話倒有些意思,我種的仙草靈木中,用的好了可以助人修行,用的不好了,卻是致命的毒藥,和你這話番話有些相通之處。”
郭大路心說,相通你個大頭鬼,我說的是化學,煉焦池裏的許多化學成份因著自己技術手段落後,無法全部轉化,隻能排放到空氣中,生生浪費了,還害得趙康等工匠們天天戴著厚厚的口罩--棉花產出後,除了拿來彈棉被,做棉衣,就是讓郭大路吩咐大妞等人做成多層棉布口罩,讓工匠們戴上,多少減輕些有毒有害氣體的傷害。
幸運的是,郭大路幾處作坊、窯爐的規模並不算大,雖然在大李朝是獨一無二的,可是和21世紀相比,連個鄉鎮企業都算不上,更不要說和大型工業開發區相比了,封神山來的山風一吹,那些有害氣體就吹跑了。
否則的話,後隆村就變成本時空第一個受化學有害氣體毒害的村莊了。
郭大路雖然很不願意走先汙染發展,後治理環保的道路,隻不過他的肚子裏貨色有限,能搞出這幾個花樣已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了,想要將環保措施一步到位,搞什麽又要金山銀山,又要青山碧水,卻是瞎扯蛋了。
郭大路現在恨不能多豎幾座高爐,因為,大李朝還有數億的農民用不上精鋼農具,如果不是技術手段有限,沒找到石油,他還想大造化肥農藥,讓什麽有機綠色食品見鬼去吧,農業工業化,大規模使用化肥農藥才是王道,麵對無數張饑寒交迫的臉,搞什麽環保主義加小清新就是最操蛋的玩意兒!
郭大路將於青三位修行者帶到了自己家,見過了父親郭進和師弟李華,原本還想讓大妞、浩哥兒等人也見過三位修行者,隻是其他等人都有事,也就罷了。
郭大路剛想叫傻大個幫自己去趙康處拿些酒,卻想起傻大個已經和樓大郎去西北了,隻得自己親自跑到酒精作坊,打了一壺酒來。
這酒自然不是酒精,而是上好的高度白酒,要知道,大李朝軍中多得是好酒的漢子,就連那些軍將也是極喜歡喝酒的,雖然有軍令,可私下喝酒的不在少數。
酒精一物運到軍中後,那些大頭兵很快發現除了用來治傷,還可以用來解酒蟲,而且這酒精度數極高,喝過酒精後,再喝農家釀的小米酒就一點滋味也沒有了,所以軍中上下多得是偷酒精喝的,以至於發生了好幾起酒精中毒的不幸事故!
戶部負責酒精調撥的諸侍郎諸老爺見不是事兒,便私下通過諸小少爺給郭大路送來了一封信,意思是堵不如疏,與其一昧禁酒其實名存實亡,不如請後隆村釀一些真正的好酒,專門供應給軍中飲用。自然,這釀酒用的糧食,由戶部專門供應,絕不會讓後隆村後龍先生為難。
郭大路看到來信後,一個勁苦笑,他心裏明白,諸侍郎打著為軍中特供酒的招牌,其實是想轉手將後隆村釀出的上好美酒高價發賣到民間酒樓去!
這天下誰都不是傻瓜,見過酒精的人,都知道這其實是一種新式釀酒法,有些有頭有臉的商人早就偷偷打聽後隆村釀酒秘方,甚至私下裏搜集高明的匠人摸索著能不能也造出這等好酒來,可後隆村頭上戴著酒精軍供專用的帽子,還是朝廷特許經營,想來硬的卻是不成,而自行摸索,費了無數工糧,也隻不過比普通米酒略強些,和酒精卻是差得遠了。
來不了硬的陰的,就隻能來軟的,諸侍郎家裏天天有無數貴客上門,談的就是好酒,時日一長,諸侍郎也頂不住了,這擋人錢財就如殺人父母,那些說客已經急了眼,說出的話有些不陰不陽起來,甚至拿鄞縣老家人的安危來隱隱威脅自己。
話又說迴來,諸侍郎也知道這酒之一物可是了不得的大買賣,比自家原本的食糖之利還要大,而自從雪糖出世後,諸家紅糖之利少了一大塊,如果能在酒上撈一筆,多少彌補一些損失也是好的。
一來二去,這才有了諸侍郎給郭大路的來信,話裏話外,就是請他在酒的供應上抬一抬手,有財大家一起發。
如果放在以前,郭大路看到這封信,直接就扔火堆裏了,不要說是諸侍郎,就是皇帝老子的麵子也不好使,這釀酒一術他是絕對不會公開的,更不要說大規模供應好酒了。這和賺不賺錢沒有關係,還是民生問題。
大李朝缺糧,老百姓勉強隻能混個肚子飽,如果權貴人家拿大量的糧食去蒸酒了,造成糧價騰貴,不知多少百姓會活生生餓死!這賣酒賺的錢,每一文銅板上都是滴著血的!
可是,現在不同了,因為神豆--也就是土豆問世了!
郭大路是知道土豆的高產的,兩三年後,大量的土豆就將擠滿大李朝的各處市場,土豆又不耐久藏,所以必須進行深加工,否則價格太低也會害農。
土豆深加工,除了做成澱粉、粉條以及飼料外,就是用來釀酒。土豆澱粉含量高,用來蒸酒再適合不過。
所以郭大路最近就和趙康鼓搗著試用神豆磨粉蒸酒,這酒就是最新的產品,連個名字都還沒取呢。
於青等三位仙長就此成了第一個品嚐郭大路胡亂釀出來的高度酒的顧客。
郭大路將酒倒進充當酒杯的碗中,於青一抽鼻子:“這酒,好香!”
郭大路笑道:“於道友也喜歡喝酒嗎?這仙酒的滋味不是人間凡酒可以比的吧?”
於青道:“修行者中也有好酒的,甚至有用仙術來釀酒的,可那畢竟是極少數,因為靈力來之不易,用靈力釀酒隻為了一時口腹之欲,沒幾個修行者願意這樣做。所以修行者喝的酒,大多數都是人間敬獻的凡酒,這口味嘛,不過如此,不過如此。”
郭大路奇道:“原來如此,我以為神仙想享受美酒美食,隻要施個小法術就成了。”
於青笑道:“那怎麽可能,修行者雖然法術通天,可也不能無中生有。有一個五鬼搬運術,可以隨著自己心意,驅使五鬼,從凡間取得任意的物品,可是,那物品原本就是凡間所有的,修行者隻不過是挪作他用,說難聽點,不過是偷竊而已。不過,修行者絕大多數辟了穀,除了仙草靈木並不食用人間的五穀雜糧,倒也並不貪戀人間的種種美味。”(未完待續。)
最早在這片荒山開荒的農民,得益最多,因為於青等人在此施展法術後,在地裏多多少少殘留了一些靈力,此後幾年,這幾處山頭的土地變得異常肥沃,種什麽就豐收什麽,那幾戶失地的農民很快過上了小康生活。
他們感念三位仙長的功德,就在山頭立了座小廟,內供三位仙長,於青坐著一頭青牛居中,林仙子居左,樓仙長居右,一年四季香火不斷,人稱“三仙廟”。
望江樓的吳江掌櫃靈機一動,做了一道菜紀念三位仙長,稱為“三仙丸子”,分別取冬筍、香菇、豬肉代表於青、林遠塵、樓岑之三仙,剁成末,揉成團,外裹神豆粉,放在油鍋裏炸,出鍋後澆上濃濃的高湯汁,外焦裏嫩,說不盡的好味道。
世人無知,傳著傳著,將“三仙丸子”誤傳成了“三鮮丸子”,有一次樓岑之品嚐到了這道新式菜肴,還直誇好吃,旁邊的林遠塵卻笑得肚子痛。
於青一行和郭大路迴到後隆村後,饒是他見多識廣,也是嚇了一大跳,隻見後隆村溪邊水車林立,作坊裏機聲不斷,後山的高爐、煉焦池、高溫窯噴吐著黑煙,還有各種刺鼻的怪味,村旁地上居然鋪了兩道極長極長的粗大的鐵條,朝著封神山內延伸而去,一頭妖牛拉著一列長長的大車在那鐵條上行駛,大車上裝滿了礦石。
而在村子內,高高低低的腳手架上正有無數百姓在做工,將一種泥漿一樣的東西運上去,然後與上好的鋼條一起澆築。其中有些百姓於青還認得,正是在天一閣離宮內暫住的失地農民,原來他們跑到這兒來務工了。
於青抽了抽鼻子,指著煉焦池對郭大路道:“大路啊,此物散發出來的東西有毒啊,你可要小心。”
郭大路一咧嘴,忙道:“多謝於道友指教,這煉焦池散發出來的氣體其實是極有用的,隻是我一時無法好好的收集,等技術改進後,這毒氣也就能化廢為寶了。在我看來,這世間是沒有廢物、毒物的,隻是好東西放錯了地方,世人不知如何利用它而已。隻要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對萬事萬物地了解越深,就能更好的開發它利用它。”
於青一怔:“廢物、毒物隻是好東西放錯了地方--你這話倒有些意思,我種的仙草靈木中,用的好了可以助人修行,用的不好了,卻是致命的毒藥,和你這話番話有些相通之處。”
郭大路心說,相通你個大頭鬼,我說的是化學,煉焦池裏的許多化學成份因著自己技術手段落後,無法全部轉化,隻能排放到空氣中,生生浪費了,還害得趙康等工匠們天天戴著厚厚的口罩--棉花產出後,除了拿來彈棉被,做棉衣,就是讓郭大路吩咐大妞等人做成多層棉布口罩,讓工匠們戴上,多少減輕些有毒有害氣體的傷害。
幸運的是,郭大路幾處作坊、窯爐的規模並不算大,雖然在大李朝是獨一無二的,可是和21世紀相比,連個鄉鎮企業都算不上,更不要說和大型工業開發區相比了,封神山來的山風一吹,那些有害氣體就吹跑了。
否則的話,後隆村就變成本時空第一個受化學有害氣體毒害的村莊了。
郭大路雖然很不願意走先汙染發展,後治理環保的道路,隻不過他的肚子裏貨色有限,能搞出這幾個花樣已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了,想要將環保措施一步到位,搞什麽又要金山銀山,又要青山碧水,卻是瞎扯蛋了。
郭大路現在恨不能多豎幾座高爐,因為,大李朝還有數億的農民用不上精鋼農具,如果不是技術手段有限,沒找到石油,他還想大造化肥農藥,讓什麽有機綠色食品見鬼去吧,農業工業化,大規模使用化肥農藥才是王道,麵對無數張饑寒交迫的臉,搞什麽環保主義加小清新就是最操蛋的玩意兒!
郭大路將於青三位修行者帶到了自己家,見過了父親郭進和師弟李華,原本還想讓大妞、浩哥兒等人也見過三位修行者,隻是其他等人都有事,也就罷了。
郭大路剛想叫傻大個幫自己去趙康處拿些酒,卻想起傻大個已經和樓大郎去西北了,隻得自己親自跑到酒精作坊,打了一壺酒來。
這酒自然不是酒精,而是上好的高度白酒,要知道,大李朝軍中多得是好酒的漢子,就連那些軍將也是極喜歡喝酒的,雖然有軍令,可私下喝酒的不在少數。
酒精一物運到軍中後,那些大頭兵很快發現除了用來治傷,還可以用來解酒蟲,而且這酒精度數極高,喝過酒精後,再喝農家釀的小米酒就一點滋味也沒有了,所以軍中上下多得是偷酒精喝的,以至於發生了好幾起酒精中毒的不幸事故!
戶部負責酒精調撥的諸侍郎諸老爺見不是事兒,便私下通過諸小少爺給郭大路送來了一封信,意思是堵不如疏,與其一昧禁酒其實名存實亡,不如請後隆村釀一些真正的好酒,專門供應給軍中飲用。自然,這釀酒用的糧食,由戶部專門供應,絕不會讓後隆村後龍先生為難。
郭大路看到來信後,一個勁苦笑,他心裏明白,諸侍郎打著為軍中特供酒的招牌,其實是想轉手將後隆村釀出的上好美酒高價發賣到民間酒樓去!
這天下誰都不是傻瓜,見過酒精的人,都知道這其實是一種新式釀酒法,有些有頭有臉的商人早就偷偷打聽後隆村釀酒秘方,甚至私下裏搜集高明的匠人摸索著能不能也造出這等好酒來,可後隆村頭上戴著酒精軍供專用的帽子,還是朝廷特許經營,想來硬的卻是不成,而自行摸索,費了無數工糧,也隻不過比普通米酒略強些,和酒精卻是差得遠了。
來不了硬的陰的,就隻能來軟的,諸侍郎家裏天天有無數貴客上門,談的就是好酒,時日一長,諸侍郎也頂不住了,這擋人錢財就如殺人父母,那些說客已經急了眼,說出的話有些不陰不陽起來,甚至拿鄞縣老家人的安危來隱隱威脅自己。
話又說迴來,諸侍郎也知道這酒之一物可是了不得的大買賣,比自家原本的食糖之利還要大,而自從雪糖出世後,諸家紅糖之利少了一大塊,如果能在酒上撈一筆,多少彌補一些損失也是好的。
一來二去,這才有了諸侍郎給郭大路的來信,話裏話外,就是請他在酒的供應上抬一抬手,有財大家一起發。
如果放在以前,郭大路看到這封信,直接就扔火堆裏了,不要說是諸侍郎,就是皇帝老子的麵子也不好使,這釀酒一術他是絕對不會公開的,更不要說大規模供應好酒了。這和賺不賺錢沒有關係,還是民生問題。
大李朝缺糧,老百姓勉強隻能混個肚子飽,如果權貴人家拿大量的糧食去蒸酒了,造成糧價騰貴,不知多少百姓會活生生餓死!這賣酒賺的錢,每一文銅板上都是滴著血的!
可是,現在不同了,因為神豆--也就是土豆問世了!
郭大路是知道土豆的高產的,兩三年後,大量的土豆就將擠滿大李朝的各處市場,土豆又不耐久藏,所以必須進行深加工,否則價格太低也會害農。
土豆深加工,除了做成澱粉、粉條以及飼料外,就是用來釀酒。土豆澱粉含量高,用來蒸酒再適合不過。
所以郭大路最近就和趙康鼓搗著試用神豆磨粉蒸酒,這酒就是最新的產品,連個名字都還沒取呢。
於青等三位仙長就此成了第一個品嚐郭大路胡亂釀出來的高度酒的顧客。
郭大路將酒倒進充當酒杯的碗中,於青一抽鼻子:“這酒,好香!”
郭大路笑道:“於道友也喜歡喝酒嗎?這仙酒的滋味不是人間凡酒可以比的吧?”
於青道:“修行者中也有好酒的,甚至有用仙術來釀酒的,可那畢竟是極少數,因為靈力來之不易,用靈力釀酒隻為了一時口腹之欲,沒幾個修行者願意這樣做。所以修行者喝的酒,大多數都是人間敬獻的凡酒,這口味嘛,不過如此,不過如此。”
郭大路奇道:“原來如此,我以為神仙想享受美酒美食,隻要施個小法術就成了。”
於青笑道:“那怎麽可能,修行者雖然法術通天,可也不能無中生有。有一個五鬼搬運術,可以隨著自己心意,驅使五鬼,從凡間取得任意的物品,可是,那物品原本就是凡間所有的,修行者隻不過是挪作他用,說難聽點,不過是偷竊而已。不過,修行者絕大多數辟了穀,除了仙草靈木並不食用人間的五穀雜糧,倒也並不貪戀人間的種種美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