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路揮揮手:“不急,不急,這一應事物,等我從天一閣迴來再說,你們暫且在後隆村安居下來,平時先聽我師弟李華的安排,做些小活,晚上到義學讀書--”
趙康一呆:“讀、讀書?先生,咱們工匠是下賤之人,奉朝廷令,祖祖輩輩都不能做官的。”
郭大路笑道:“讀書就是為了做官嗎?我這裏的活,與別處不同,咱們是講科學的。我知道你們以前做活,靠的是口耳相授,父子相傳的經驗,這可不行,到我後隆村裏做事,必得依著我的規矩,我的規矩就是科學。所以你們要先在義學裏,學簡體文、數學、新的計量標準等等。如果學不好,我還不敢讓你們幹活呢。”
趙康已經不知該說什麽好了,古往今來,何嚐聽過工匠要讀書,學如許多的門道?隻不過,讀書總是好事兒,也免得子孫當睜眼瞎。
趙康剛要致謝,又聽郭大路道:“嗯,你們也可以把自己以往製陶的工藝和後隆村的師傅交流交流,看看結合科學,有沒有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也是有可取之處的。咱們可以互相借鑒,互相學習,互相進步嘛。”
郭大路話音剛落,一直恭敬有加的趙康勃然變色,他抬起頭,高聲道:“後龍先生,你要小人們獻出製陶秘法,那是萬萬不能!就連官家也沒這個道理!先生你如有此非份之命,小的們拚著被上司責打,也不敢在這後隆村多呆一天!”
趙康聲音極大,旁邊正圍著大黑說笑的村民一下子都安靜了下來,齊齊看過來,不知道郭大路和新來的陶工首領鬧了什麽矛盾,浩哥兒已經能走動了,他衝著孩子們一使眼色,孩子們頓時悄無聲息地將一眾陶工圍了起來,隻要有人膽敢對郭大路不利,他們立刻就會暴起發難!
郭大路正不知趙康為什麽突然發怒,李華卻是個有心的,他上前拉了一下郭大路的袖子:“小師兄,這卻是你錯了,你剛才還說這些陶工的技藝都是父子相承秘不外示的,怎麽又讓他們獻秘方?”
郭大路啊了一聲,重重拍了一下大腿:“唉呀,這位趙大叔,你誤會了,我並不是貪圖你們的製陶法,隻是覺得我們可以互相學習--唉,算了,一時也講不清,反正大叔你隻要知道,沒人會逼你們獻出什麽不傳之秘來,相反,我以後還會教你們更多製精品陶瓷的種種法子。而且我這法子啊,是公開傳授的,不止是你們陶匠,其他人想學也盡管可以來學,誰學得好,學得快,能想出進一步改進的法子,我還有獎賞咧。趙大叔,你以後就該明白,技術隻有互相學習才能進步,固步自封是要不得的。當然,以後我也要想辦法引入專利這法子,讓真正有本事的人不吃虧。得,這些都扯遠了,反正一句話,大叔你們就安心在後隆村住下來吧,我這兒的活兒啊,可不是幾個月能幹完的,少說也得好幾年。”
安撫下趙康等陶匠後,郭大路這才抽身迴到自己家,見過郭進,郭進自然又一頓埋怨,怪他不該瞞著自己偷偷進封神山,郭大路聽著這番嘮叨,心裏卻暖暖的,這就是家的感覺啊,無論自己身在何方,總有人在家裏想著你,念著你,就如同一根看不見的絲線,牽掛著浪子的心。
郭大路拉著郭進的手道:“爹,等我從天一閣迴來,一定想法子治好的你的眼睛。上次你和著朱老村長將仙丹塞給了兒子吃,兒子實在過意不去。”
郭進拍了拍郭大路的肩膀:“什麽話,你是要做大事的人,有個好身板可比什麽都重要,我一個半老頭子,吃什麽仙丹。”--郭進其實並不老,也就30多歲,但在人均壽命也就4、50歲的大李朝,的確稱得上半老了,何況他自失子後,傷心過度,倒比同齡人看過去更老相一點,也就是這段時間,郭大路迴來後,他才重新振作起來,精神頭倒是一日比一日好。
郭大路鼻子酸酸的,自己這個便宜老爹對自己是實實在在的好,他道:“爹,你的眼睛並不是受了外傷,而是發燒過度造成的,你放心,我早晚有一天,能讓你重見光明!”
郭進想說什麽,最終還隻是點了點頭:“你有這份孝心,我就很高興了。你想去天一閣學修行,盡管去吧,家裏不用你操心,不是有王德恩在嘛。”
父子倆正拉著家常,突然一個人衝了進來:“郭大哥!郭大哥!小雞!小雞真的孵出來了!你的人工孵蛋法真的管用!”
衝進來的,正是諸小少爺,隻是他如今的樣子再無平日的貴公子樣兒,全身的衣服皺巴巴的,因為長時間沒有洗澡,離八步外就能聞到他身上的臭味,一雙眼睛比兔子還紅,臉色蒼白,倒象極了以前郭大路見過的沒日沒夜通宵打遊戲通關的宅男。
郭大路一怔,繼而想起來,自己進封神山前,黃滿元和諸小少爺正被自己打發去折騰人工孵蛋呢,算算日子,從盤好火坑到今兒整好21天,可不正是小雞出殼的日子,怪不得自己帶著大黑迴來,鬧出這樣大的動靜,整個村子都轟動了,卻沒在迎接的人群中,看到黃滿元和諸小少爺,原來兩人都在盯著雞蛋呢。
郭大路跳了起來:“走,帶我去孵蛋室瞧瞧!”
諸小少爺帶著郭大路匆匆跑迴他的住所,一路上興奮地念叨著這20來天自己有多辛苦,因為溫度難以精確控製,幾乎沒有睡好過一覺,稍稍眯會眼,就要爬起來查看溫度計,可就算是這樣,依然有不少雞蛋不是過冷,就是過熱,最後變成了臭蛋--
郭大路安慰道:“這畢竟是你和黃滿元第一次孵雞蛋,以後熟練了,孵壞的蛋就不會這樣多了。”
諸小少爺得意地道:“那是當然,剛開始時,我和滿元連坑都燒不好,現在隨手一把柴禾,就能燒一晚上,還能保持坑溫不高不低,正合用。”
說著,兩人進了孵蛋房,郭大路一掀門簾,差點被一股濃濃的臭雞蛋味給薰個跟鬥,隻見孵壞了的蛋擺了一地,黃滿元正蹲地上打開蛋殼,檢查裏麵死了的稚雞,旁邊還擺著一個本子,上麵用炭筆畫著各種圖形,仔細一看,卻是不同時間不同階段,小雞孵化時的樣子,隱隱就是一全套小雞孵化發育圖。
郭大路忍著臭味,拍了拍埋著頭盯著臭雞蛋的黃滿元:“滿元,幹得不錯,把我在義學課堂上教的實驗基本流程做得很好,很多實驗隻要仔細觀察,就能獲得新的知識。”
黃滿元這才抬起頭來,直視著郭大路道:“你騙我。”
郭大路一怔,旁邊諸小少爺嚷道:“黃滿元,說啥傻話呢?郭大哥騙你啥了?咱們用郭大哥教的這孵蛋的法子,不是就要孵出小雞來了嗎?我都聽到小雞啄殼的聲音了!”
黃滿元的聲音依然不高不低,他道:“你騙我,孵雞蛋,前幾天溫度要高一點點,後幾天的溫度,最好再低一點點,不是一直不變的。”
郭大路眼睛一亮,的確,孵雞蛋的溫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大至在35度至40度之間,但是,頭一個星期溫度可以稍微高一至半度,最後一個星期,溫度可以低點,差不多也是半度左右。沒想到,黃滿元居然觀察得如此仔細,連這樣細微的溫差都能發現。
郭大路此前之所以沒有和黃滿元提這一細節,卻是因為他們是第一次孵雞蛋,能夠掌控一個大致溫度就差不多了,半度上下,太過精確,說了也做不到。可沒想到,黃滿元這樣自閉症的孩子最是認死理,做一件事就投入了自己所有的身心,所以,當諸小少爺為孵出小雞而歡喜雀躍時,黃滿元卻已經通過細致的觀察、分析,發現了這半度之差。
科學,要的就是這種認真到底的態度!
郭大路所創的“科學”一門中,浩哥兒機靈跳脫,傻大個憨厚刻苦,大妞機敏好學,李波心思靈巧,諸小少爺好奇多變,卻是黃滿元平時不顯山不露水,隻是跟在郭大路身後的小尾巴,而郭大路也是因為卻不過黃典吏的麵子,全當自己做了個大保姆,帶著患有自閉症的黃滿元,可沒想到最是能踏踏實實做事,一絲不苟的,卻是孩子們平日有些瞧不上眼的黃滿元。一個自閉症孩子。
郭大路重重拍著黃滿元的肩膀:“滿元,很好,你很好,你說得對,我傳授你的孵蛋之法,說得不夠細,不夠透,你能自行總結出經驗來,實在是了不起。我早在義學上說過,科學一門的精神,就是我愛吾師,我更愛真理。我也有犯錯的時刻,當你發現時,就該大聲指出來,並且改正。滿元,接下來,你能不能寫一篇詳細的孵雞蛋的法子,將需要注意的要點,溫度的精確度數,全都寫出來?然後,你再試驗鴨蛋、鵝蛋的人工孵化法子?”(未完待續。)
趙康一呆:“讀、讀書?先生,咱們工匠是下賤之人,奉朝廷令,祖祖輩輩都不能做官的。”
郭大路笑道:“讀書就是為了做官嗎?我這裏的活,與別處不同,咱們是講科學的。我知道你們以前做活,靠的是口耳相授,父子相傳的經驗,這可不行,到我後隆村裏做事,必得依著我的規矩,我的規矩就是科學。所以你們要先在義學裏,學簡體文、數學、新的計量標準等等。如果學不好,我還不敢讓你們幹活呢。”
趙康已經不知該說什麽好了,古往今來,何嚐聽過工匠要讀書,學如許多的門道?隻不過,讀書總是好事兒,也免得子孫當睜眼瞎。
趙康剛要致謝,又聽郭大路道:“嗯,你們也可以把自己以往製陶的工藝和後隆村的師傅交流交流,看看結合科學,有沒有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也是有可取之處的。咱們可以互相借鑒,互相學習,互相進步嘛。”
郭大路話音剛落,一直恭敬有加的趙康勃然變色,他抬起頭,高聲道:“後龍先生,你要小人們獻出製陶秘法,那是萬萬不能!就連官家也沒這個道理!先生你如有此非份之命,小的們拚著被上司責打,也不敢在這後隆村多呆一天!”
趙康聲音極大,旁邊正圍著大黑說笑的村民一下子都安靜了下來,齊齊看過來,不知道郭大路和新來的陶工首領鬧了什麽矛盾,浩哥兒已經能走動了,他衝著孩子們一使眼色,孩子們頓時悄無聲息地將一眾陶工圍了起來,隻要有人膽敢對郭大路不利,他們立刻就會暴起發難!
郭大路正不知趙康為什麽突然發怒,李華卻是個有心的,他上前拉了一下郭大路的袖子:“小師兄,這卻是你錯了,你剛才還說這些陶工的技藝都是父子相承秘不外示的,怎麽又讓他們獻秘方?”
郭大路啊了一聲,重重拍了一下大腿:“唉呀,這位趙大叔,你誤會了,我並不是貪圖你們的製陶法,隻是覺得我們可以互相學習--唉,算了,一時也講不清,反正大叔你隻要知道,沒人會逼你們獻出什麽不傳之秘來,相反,我以後還會教你們更多製精品陶瓷的種種法子。而且我這法子啊,是公開傳授的,不止是你們陶匠,其他人想學也盡管可以來學,誰學得好,學得快,能想出進一步改進的法子,我還有獎賞咧。趙大叔,你以後就該明白,技術隻有互相學習才能進步,固步自封是要不得的。當然,以後我也要想辦法引入專利這法子,讓真正有本事的人不吃虧。得,這些都扯遠了,反正一句話,大叔你們就安心在後隆村住下來吧,我這兒的活兒啊,可不是幾個月能幹完的,少說也得好幾年。”
安撫下趙康等陶匠後,郭大路這才抽身迴到自己家,見過郭進,郭進自然又一頓埋怨,怪他不該瞞著自己偷偷進封神山,郭大路聽著這番嘮叨,心裏卻暖暖的,這就是家的感覺啊,無論自己身在何方,總有人在家裏想著你,念著你,就如同一根看不見的絲線,牽掛著浪子的心。
郭大路拉著郭進的手道:“爹,等我從天一閣迴來,一定想法子治好的你的眼睛。上次你和著朱老村長將仙丹塞給了兒子吃,兒子實在過意不去。”
郭進拍了拍郭大路的肩膀:“什麽話,你是要做大事的人,有個好身板可比什麽都重要,我一個半老頭子,吃什麽仙丹。”--郭進其實並不老,也就30多歲,但在人均壽命也就4、50歲的大李朝,的確稱得上半老了,何況他自失子後,傷心過度,倒比同齡人看過去更老相一點,也就是這段時間,郭大路迴來後,他才重新振作起來,精神頭倒是一日比一日好。
郭大路鼻子酸酸的,自己這個便宜老爹對自己是實實在在的好,他道:“爹,你的眼睛並不是受了外傷,而是發燒過度造成的,你放心,我早晚有一天,能讓你重見光明!”
郭進想說什麽,最終還隻是點了點頭:“你有這份孝心,我就很高興了。你想去天一閣學修行,盡管去吧,家裏不用你操心,不是有王德恩在嘛。”
父子倆正拉著家常,突然一個人衝了進來:“郭大哥!郭大哥!小雞!小雞真的孵出來了!你的人工孵蛋法真的管用!”
衝進來的,正是諸小少爺,隻是他如今的樣子再無平日的貴公子樣兒,全身的衣服皺巴巴的,因為長時間沒有洗澡,離八步外就能聞到他身上的臭味,一雙眼睛比兔子還紅,臉色蒼白,倒象極了以前郭大路見過的沒日沒夜通宵打遊戲通關的宅男。
郭大路一怔,繼而想起來,自己進封神山前,黃滿元和諸小少爺正被自己打發去折騰人工孵蛋呢,算算日子,從盤好火坑到今兒整好21天,可不正是小雞出殼的日子,怪不得自己帶著大黑迴來,鬧出這樣大的動靜,整個村子都轟動了,卻沒在迎接的人群中,看到黃滿元和諸小少爺,原來兩人都在盯著雞蛋呢。
郭大路跳了起來:“走,帶我去孵蛋室瞧瞧!”
諸小少爺帶著郭大路匆匆跑迴他的住所,一路上興奮地念叨著這20來天自己有多辛苦,因為溫度難以精確控製,幾乎沒有睡好過一覺,稍稍眯會眼,就要爬起來查看溫度計,可就算是這樣,依然有不少雞蛋不是過冷,就是過熱,最後變成了臭蛋--
郭大路安慰道:“這畢竟是你和黃滿元第一次孵雞蛋,以後熟練了,孵壞的蛋就不會這樣多了。”
諸小少爺得意地道:“那是當然,剛開始時,我和滿元連坑都燒不好,現在隨手一把柴禾,就能燒一晚上,還能保持坑溫不高不低,正合用。”
說著,兩人進了孵蛋房,郭大路一掀門簾,差點被一股濃濃的臭雞蛋味給薰個跟鬥,隻見孵壞了的蛋擺了一地,黃滿元正蹲地上打開蛋殼,檢查裏麵死了的稚雞,旁邊還擺著一個本子,上麵用炭筆畫著各種圖形,仔細一看,卻是不同時間不同階段,小雞孵化時的樣子,隱隱就是一全套小雞孵化發育圖。
郭大路忍著臭味,拍了拍埋著頭盯著臭雞蛋的黃滿元:“滿元,幹得不錯,把我在義學課堂上教的實驗基本流程做得很好,很多實驗隻要仔細觀察,就能獲得新的知識。”
黃滿元這才抬起頭來,直視著郭大路道:“你騙我。”
郭大路一怔,旁邊諸小少爺嚷道:“黃滿元,說啥傻話呢?郭大哥騙你啥了?咱們用郭大哥教的這孵蛋的法子,不是就要孵出小雞來了嗎?我都聽到小雞啄殼的聲音了!”
黃滿元的聲音依然不高不低,他道:“你騙我,孵雞蛋,前幾天溫度要高一點點,後幾天的溫度,最好再低一點點,不是一直不變的。”
郭大路眼睛一亮,的確,孵雞蛋的溫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大至在35度至40度之間,但是,頭一個星期溫度可以稍微高一至半度,最後一個星期,溫度可以低點,差不多也是半度左右。沒想到,黃滿元居然觀察得如此仔細,連這樣細微的溫差都能發現。
郭大路此前之所以沒有和黃滿元提這一細節,卻是因為他們是第一次孵雞蛋,能夠掌控一個大致溫度就差不多了,半度上下,太過精確,說了也做不到。可沒想到,黃滿元這樣自閉症的孩子最是認死理,做一件事就投入了自己所有的身心,所以,當諸小少爺為孵出小雞而歡喜雀躍時,黃滿元卻已經通過細致的觀察、分析,發現了這半度之差。
科學,要的就是這種認真到底的態度!
郭大路所創的“科學”一門中,浩哥兒機靈跳脫,傻大個憨厚刻苦,大妞機敏好學,李波心思靈巧,諸小少爺好奇多變,卻是黃滿元平時不顯山不露水,隻是跟在郭大路身後的小尾巴,而郭大路也是因為卻不過黃典吏的麵子,全當自己做了個大保姆,帶著患有自閉症的黃滿元,可沒想到最是能踏踏實實做事,一絲不苟的,卻是孩子們平日有些瞧不上眼的黃滿元。一個自閉症孩子。
郭大路重重拍著黃滿元的肩膀:“滿元,很好,你很好,你說得對,我傳授你的孵蛋之法,說得不夠細,不夠透,你能自行總結出經驗來,實在是了不起。我早在義學上說過,科學一門的精神,就是我愛吾師,我更愛真理。我也有犯錯的時刻,當你發現時,就該大聲指出來,並且改正。滿元,接下來,你能不能寫一篇詳細的孵雞蛋的法子,將需要注意的要點,溫度的精確度數,全都寫出來?然後,你再試驗鴨蛋、鵝蛋的人工孵化法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