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衙役轉出廁所,衝眾鄉民嚷道:“一個拉屎的地方,有啥好看的?散了散了,有屎拉屎,沒屎的,該幹嘛幹嘛去,都閑得慌是不?”
這時另兩個衙役道:“湯頭兒,這棚子外寫有字,這些鄉民正在看字兒呢。”
胖衙役轉著廁所一轉,也看到了新寫的墨汁淋漓的大字,他臉一板:“字?什麽字?是不是反詩?!”這位倒好,聽書聽多了,一看到字,就以為是反詩,誰家把反詩寫在廁所外壁上啊。
原來這姓湯的衙役並不識字,不僅他不認得,其他兩個衙役同樣不認得,其中一個道:“我剛才在集市上看到黃筆貼式,請他來看看。”說著一溜煙走了。
湯衙役揪住浩哥兒:“小子,你別跑,你犯事兒了,犯大事兒了!”
浩哥兒雖然膽氣壯,敢與巨蟒相鬥,但畢竟年輕小,沒怎麽見過世麵,這時被官差抓住,說話都結巴了:“我、我犯什麽事了?你憑什麽抓我?這廁所外麵寫的是積肥的法子,又不是什麽反詩。”
旁邊有鄉民道:“這位衙役大哥,這寫的的確是積肥法,不是什麽妖言反詩。”
湯衙役眼一斜:“那好,你跟我到縣衙役大堂上去做證。”
一聽要去縣衙,剛才還幫著浩哥哥兒說好話的鄉民,把頭一縮--沒事兒誰願意上縣衙啊,這不是自找不痛快嘛。反正浩哥兒也不會真的出事兒,就算縣尊大老爺親自過堂,也不會把積肥法硬說成反詩。
郭大路一看不是事兒,原本想偷偷趁人不注意先溜了,他的身份尷尬,可不想無端卷入這種事,反正浩哥兒也不會真的有危險,但他想了想,又頓住了腳,自己此次上縣城,就是為了從身份上洗白自己,如果這點小事都要當縮頭烏龜,那今後還過不過日子了?
郭大路一把扯過在旁邊急得團團轉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辦的傻大個:“傻大個,身上還有錢嗎?”
傻大個掏出了一把銅錢:“這是買包子剩下的。”
郭大路在手裏顛了顛銅錢,但願這湯衙役胃口不要太大,他擠上前去,向那姓湯的胖衙役行了個禮:“這位官爺,有禮了。”
湯衙役隻不過是六班衙役之一,微末之流,連吏身都沒有,要不,也不會被打發來管理集市了,這時聽到一個大小夥子尊稱自己官爺,不禁有些得意,一挺肚子:“你是何人?是想來劫法場嗎?”
郭大路一聽就知道,這湯衙役就是個混人,什麽反詩、劫法場,這是話本兒聽多了,混人就好辦了,隻是做事糊塗,並沒有真正的壞心,就怕是個奸人。
郭大路又行了個禮:“官爺辛苦了,這樣熱的天,你為了咱們四方鄉民能平平安安上集,一大早就來忙碌,實在是一個心係百姓一心為民的好官啊。”
湯衙役一聽,嘿,這小夥子話說得真好聽,的確,自己忙了半天圖個啥,還不是為了這群死窮鬼嘛--他壓根兒就忘了,到了集市上後,自己帶著幾個衙役白吃白喝禍害了不知多少小商販。
湯衙役一抬下巴:“你小子哪兒的啊?”
郭大路笑著也不答話:“官爺,你看這兒亂的,鄉下人不懂事,隻圖看熱鬧,這都把路堵上了,你看,要不請你到旁邊的茶攤兒坐著審案。”
好嘛,這都用上審案了。
湯衙役更是得意,嘩拉把鏈條往浩哥兒頭上一套:“讓路,讓路,本官--本官差要審犯人。”
另外一個衙役看著湯衙役胡鬧,也不管,他是知道湯衙役的性子的,犯不著和一個混人較真,誰讓他的姐姐和典史有一腿呢。
郭大路向浩哥兒擠了擠眼睛,示意他不要緊張,當前帶路,將湯衙役等人引到了包子鋪裏,端了幾把木凳請湯衙役等坐下,又親手端上了幾碟蔥香大肉包,倒了幾碗熱湯,那碗碟都用湯水洗過,凳麵也用衣袖擦了擦。
湯衙役哪裏被人這樣伺候過,心裏說不出的滿意,聞著肉包的香包,食指大動,就著熱湯開吃起來。
郭大路暗中指點傻大個等孩子們,把看熱鬧的鄉民全都引走了,叫了年紀最小的一個孩子,趕緊把朱老村長叫來。
湯衙役吃飽喝足,看到旁邊一臉氣憤不平的浩哥兒,這才想起審案“大事”,他一拍桌子:“咄,那小子,報上名來。”
浩哥兒還沒答話,郭大路笑道:“官爺,你這剛吃過飯,可不能著急,俗話說得好,怒急傷身,這人啊,剛吃好飯,血都湧到肚子裏,一生氣,血又上湧,一上一下,很傷身子的。”
湯衙役整個兒呆住了,他從來沒聽過這種道理,可是聽旁邊這小夥子說起來一套一套的,好象不是亂說。
湯衙役還沒醒過神來,郭大路又拿來了幾個梨:“來來來,飯後吃水果,勝過百步走,這黃花梨汁水多,飯後來一個,養胃。”
郭大路向包子鋪老板借了一把小刀,將梨皮削成一條長長的小條,又把梨頭切成小塊,最後插上小竹簽,這才端給湯衙役。
湯衙役都看傻了,吃個梨還有這樣究竟,誰家吃梨還削皮的,都是帶皮啃的--他不知道,21世紀,人們吃水果根本不敢吃皮,怕皮上殘留農藥,再新鮮的水果,都是削了皮吃。郭大路為了拍小女友馬屁,練得一手削皮的好本事,一刀到底,皮都不斷。
湯衙役雖然是個混人,但這時吃飽喝足,還被人貼心伺候著,心氣兒也下去了,手一抖,嘩啦,將浩哥兒脖子上的鐵鏈收了起來:“那個--誰,你和這家夥是一個村的?你們剛才在護城河邊搞什麽名堂?不知道三人以上聚眾以謀反論處嗎?”
郭大路一推還板著臉的浩哥兒:“愣著做啥,去,給官爺端盆熱湯來洗手淨臉。”打發走了浩哥兒,這才向湯衙役道:“官爺,我們都是後隆村的,今兒來趕集,看大夥兒在集市上沒有個方便的地方,就出把力搭了個廁所--那廁所你剛才也見過了。正好小的懂些積肥的法子,就寫在了廁所的外壁上,可沒想到來看的鄉民太多,把路都堵上了。”
湯衙役一瞪眼珠子:“原本這通亂子,是你小子整出來的啊。哼,看在你還算恭敬的份上,要不然,提到大堂上,治你個聚眾謀亂,大老爺一頓棍子下來,半條命就沒了,再往牢子裏一丟,神仙也救不了--”
湯衙役正在張著一張嘴胡咧咧,包子鋪前響起一個懶洋洋的聲音:“湯和,你又在胡咧咧什麽?縣尊讓你看著集市,你倒好,在這兒又吃又喝的。該不是又在禍害百姓吧?”
郭大路一抬眼,隻見包子鋪前來了一人一驢,那人一張幹巴臉,幾根焦須,坐在驢上,旁邊陪著此前離去的衙役。
湯衙役--湯和一見那幹巴臉,連忙從凳子上滾了下來,陪笑道:“黃筆貼式,你來了--我抓住個寫反詩的,就是他!”說著,一把揪住郭大路。
嘿,這衙役湯和真正是混人,不,是混帳王八蛋,連吃帶喝,結果一轉身還是把郭大路給禍禍了。
黃筆貼式從驢背上慢吞吞爬下來:“湯和,把人家小夥子放了吧,什麽反詩,人家那是積肥的幾個方子,那可是好東西,你家裏不也種著幾畝地嗎?快找個人把那方子抄了吧,有你的好處。”
湯和撓了撓頭:“真是積肥法?好,我這就找人去抄。”
黃筆帖式道:“多抄幾份,我給縣尊也帶份去。”
湯和應了一聲,帶著另兩位衙役匆匆離去,滿集市找代人寫信、賣對聯的,去抄積肥法。
黃筆貼式踱進包子鋪,上下打量了一眼郭大路,突然問道:“那字,是你寫的?”
郭大路不知道黃筆貼式在縣衙裏是什麽地位--筆貼式這個官名,是清朝時的書記員,九品官,雖然官位是芝麻綠豆,但卻是正經的官身--不過,在這個大李朝,官位可能和自己的記完全不一樣,但是,從湯衙役的表情看,黃筆貼式很受他尊敬,忙恭敬道:“是,那積肥法是小子胡亂寫的。”
黃筆貼式搖了搖頭:“你這字要是算胡亂寫的,那縣衙裏就沒有會寫字的人了。”
郭大路不敢接這話,這話可是群嘲術,一下子把整個縣衙的人都得罪光了。
黃筆貼式又問道:“那積肥法,也是你想出來的?”
郭大路道:“不敢,這是小子聽來的。”
黃筆貼式點點頭又搖搖頭:“這煮糞法、窖糞法,雖然此前聞所未聞,但細細想來,卻又極有道理,而且其中環環相扣,不是積年的老農,是想不出這法子的,嗯,的確不是你一個小夥子想得出來的。聽說此前有人拿錢買你的積肥法,你卻把這法子公之於眾,看得出是個有善心的。”
“隻不過,你可知道,你此舉差點闖了大禍。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農人依著這積肥法去擺弄莊稼,卻偏偏逢著年景不好,少打了糧,人家會不會把這事怪到你頭上?埋怨是你的邪法弄壞了莊稼地?”
這時另兩個衙役道:“湯頭兒,這棚子外寫有字,這些鄉民正在看字兒呢。”
胖衙役轉著廁所一轉,也看到了新寫的墨汁淋漓的大字,他臉一板:“字?什麽字?是不是反詩?!”這位倒好,聽書聽多了,一看到字,就以為是反詩,誰家把反詩寫在廁所外壁上啊。
原來這姓湯的衙役並不識字,不僅他不認得,其他兩個衙役同樣不認得,其中一個道:“我剛才在集市上看到黃筆貼式,請他來看看。”說著一溜煙走了。
湯衙役揪住浩哥兒:“小子,你別跑,你犯事兒了,犯大事兒了!”
浩哥兒雖然膽氣壯,敢與巨蟒相鬥,但畢竟年輕小,沒怎麽見過世麵,這時被官差抓住,說話都結巴了:“我、我犯什麽事了?你憑什麽抓我?這廁所外麵寫的是積肥的法子,又不是什麽反詩。”
旁邊有鄉民道:“這位衙役大哥,這寫的的確是積肥法,不是什麽妖言反詩。”
湯衙役眼一斜:“那好,你跟我到縣衙役大堂上去做證。”
一聽要去縣衙,剛才還幫著浩哥哥兒說好話的鄉民,把頭一縮--沒事兒誰願意上縣衙啊,這不是自找不痛快嘛。反正浩哥兒也不會真的出事兒,就算縣尊大老爺親自過堂,也不會把積肥法硬說成反詩。
郭大路一看不是事兒,原本想偷偷趁人不注意先溜了,他的身份尷尬,可不想無端卷入這種事,反正浩哥兒也不會真的有危險,但他想了想,又頓住了腳,自己此次上縣城,就是為了從身份上洗白自己,如果這點小事都要當縮頭烏龜,那今後還過不過日子了?
郭大路一把扯過在旁邊急得團團轉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辦的傻大個:“傻大個,身上還有錢嗎?”
傻大個掏出了一把銅錢:“這是買包子剩下的。”
郭大路在手裏顛了顛銅錢,但願這湯衙役胃口不要太大,他擠上前去,向那姓湯的胖衙役行了個禮:“這位官爺,有禮了。”
湯衙役隻不過是六班衙役之一,微末之流,連吏身都沒有,要不,也不會被打發來管理集市了,這時聽到一個大小夥子尊稱自己官爺,不禁有些得意,一挺肚子:“你是何人?是想來劫法場嗎?”
郭大路一聽就知道,這湯衙役就是個混人,什麽反詩、劫法場,這是話本兒聽多了,混人就好辦了,隻是做事糊塗,並沒有真正的壞心,就怕是個奸人。
郭大路又行了個禮:“官爺辛苦了,這樣熱的天,你為了咱們四方鄉民能平平安安上集,一大早就來忙碌,實在是一個心係百姓一心為民的好官啊。”
湯衙役一聽,嘿,這小夥子話說得真好聽,的確,自己忙了半天圖個啥,還不是為了這群死窮鬼嘛--他壓根兒就忘了,到了集市上後,自己帶著幾個衙役白吃白喝禍害了不知多少小商販。
湯衙役一抬下巴:“你小子哪兒的啊?”
郭大路笑著也不答話:“官爺,你看這兒亂的,鄉下人不懂事,隻圖看熱鬧,這都把路堵上了,你看,要不請你到旁邊的茶攤兒坐著審案。”
好嘛,這都用上審案了。
湯衙役更是得意,嘩拉把鏈條往浩哥兒頭上一套:“讓路,讓路,本官--本官差要審犯人。”
另外一個衙役看著湯衙役胡鬧,也不管,他是知道湯衙役的性子的,犯不著和一個混人較真,誰讓他的姐姐和典史有一腿呢。
郭大路向浩哥兒擠了擠眼睛,示意他不要緊張,當前帶路,將湯衙役等人引到了包子鋪裏,端了幾把木凳請湯衙役等坐下,又親手端上了幾碟蔥香大肉包,倒了幾碗熱湯,那碗碟都用湯水洗過,凳麵也用衣袖擦了擦。
湯衙役哪裏被人這樣伺候過,心裏說不出的滿意,聞著肉包的香包,食指大動,就著熱湯開吃起來。
郭大路暗中指點傻大個等孩子們,把看熱鬧的鄉民全都引走了,叫了年紀最小的一個孩子,趕緊把朱老村長叫來。
湯衙役吃飽喝足,看到旁邊一臉氣憤不平的浩哥兒,這才想起審案“大事”,他一拍桌子:“咄,那小子,報上名來。”
浩哥兒還沒答話,郭大路笑道:“官爺,你這剛吃過飯,可不能著急,俗話說得好,怒急傷身,這人啊,剛吃好飯,血都湧到肚子裏,一生氣,血又上湧,一上一下,很傷身子的。”
湯衙役整個兒呆住了,他從來沒聽過這種道理,可是聽旁邊這小夥子說起來一套一套的,好象不是亂說。
湯衙役還沒醒過神來,郭大路又拿來了幾個梨:“來來來,飯後吃水果,勝過百步走,這黃花梨汁水多,飯後來一個,養胃。”
郭大路向包子鋪老板借了一把小刀,將梨皮削成一條長長的小條,又把梨頭切成小塊,最後插上小竹簽,這才端給湯衙役。
湯衙役都看傻了,吃個梨還有這樣究竟,誰家吃梨還削皮的,都是帶皮啃的--他不知道,21世紀,人們吃水果根本不敢吃皮,怕皮上殘留農藥,再新鮮的水果,都是削了皮吃。郭大路為了拍小女友馬屁,練得一手削皮的好本事,一刀到底,皮都不斷。
湯衙役雖然是個混人,但這時吃飽喝足,還被人貼心伺候著,心氣兒也下去了,手一抖,嘩啦,將浩哥兒脖子上的鐵鏈收了起來:“那個--誰,你和這家夥是一個村的?你們剛才在護城河邊搞什麽名堂?不知道三人以上聚眾以謀反論處嗎?”
郭大路一推還板著臉的浩哥兒:“愣著做啥,去,給官爺端盆熱湯來洗手淨臉。”打發走了浩哥兒,這才向湯衙役道:“官爺,我們都是後隆村的,今兒來趕集,看大夥兒在集市上沒有個方便的地方,就出把力搭了個廁所--那廁所你剛才也見過了。正好小的懂些積肥的法子,就寫在了廁所的外壁上,可沒想到來看的鄉民太多,把路都堵上了。”
湯衙役一瞪眼珠子:“原本這通亂子,是你小子整出來的啊。哼,看在你還算恭敬的份上,要不然,提到大堂上,治你個聚眾謀亂,大老爺一頓棍子下來,半條命就沒了,再往牢子裏一丟,神仙也救不了--”
湯衙役正在張著一張嘴胡咧咧,包子鋪前響起一個懶洋洋的聲音:“湯和,你又在胡咧咧什麽?縣尊讓你看著集市,你倒好,在這兒又吃又喝的。該不是又在禍害百姓吧?”
郭大路一抬眼,隻見包子鋪前來了一人一驢,那人一張幹巴臉,幾根焦須,坐在驢上,旁邊陪著此前離去的衙役。
湯衙役--湯和一見那幹巴臉,連忙從凳子上滾了下來,陪笑道:“黃筆貼式,你來了--我抓住個寫反詩的,就是他!”說著,一把揪住郭大路。
嘿,這衙役湯和真正是混人,不,是混帳王八蛋,連吃帶喝,結果一轉身還是把郭大路給禍禍了。
黃筆貼式從驢背上慢吞吞爬下來:“湯和,把人家小夥子放了吧,什麽反詩,人家那是積肥的幾個方子,那可是好東西,你家裏不也種著幾畝地嗎?快找個人把那方子抄了吧,有你的好處。”
湯和撓了撓頭:“真是積肥法?好,我這就找人去抄。”
黃筆帖式道:“多抄幾份,我給縣尊也帶份去。”
湯和應了一聲,帶著另兩位衙役匆匆離去,滿集市找代人寫信、賣對聯的,去抄積肥法。
黃筆貼式踱進包子鋪,上下打量了一眼郭大路,突然問道:“那字,是你寫的?”
郭大路不知道黃筆貼式在縣衙裏是什麽地位--筆貼式這個官名,是清朝時的書記員,九品官,雖然官位是芝麻綠豆,但卻是正經的官身--不過,在這個大李朝,官位可能和自己的記完全不一樣,但是,從湯衙役的表情看,黃筆貼式很受他尊敬,忙恭敬道:“是,那積肥法是小子胡亂寫的。”
黃筆貼式搖了搖頭:“你這字要是算胡亂寫的,那縣衙裏就沒有會寫字的人了。”
郭大路不敢接這話,這話可是群嘲術,一下子把整個縣衙的人都得罪光了。
黃筆貼式又問道:“那積肥法,也是你想出來的?”
郭大路道:“不敢,這是小子聽來的。”
黃筆貼式點點頭又搖搖頭:“這煮糞法、窖糞法,雖然此前聞所未聞,但細細想來,卻又極有道理,而且其中環環相扣,不是積年的老農,是想不出這法子的,嗯,的確不是你一個小夥子想得出來的。聽說此前有人拿錢買你的積肥法,你卻把這法子公之於眾,看得出是個有善心的。”
“隻不過,你可知道,你此舉差點闖了大禍。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農人依著這積肥法去擺弄莊稼,卻偏偏逢著年景不好,少打了糧,人家會不會把這事怪到你頭上?埋怨是你的邪法弄壞了莊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