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路用橡皮管將竹管一根根連了起來,然後拎起水桶往竹管裏倒水,很快,水滴滴答答從洞眼裏漏了出來。


    郭大路仔細觀察著漏出來的水,低聲自語著:“滲透量的大小應該和壓力成正比,洞眼還可以再小一些,距離太長會影響前後端的壓力大小,不過沒關係,這樣一點水量的變化,還不至於影響到葛草的生長,我看著就算用小勺子澆水,匆忙之間,一勺子澆下去,水也有多有少呢。”


    郭大路正在折騰的,是滴灌。


    滴灌這種技術,其實沒什麽技術含量,在水源缺失的地方比較常用,在21世紀,使用滴灌技術最牛逼的是以色列,人家硬是在沙漠裏,用滴灌技術種出了大批農作物。


    郭大路所在的甬城市,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原本是用不上什麽滴灌技術的,農民們種水稻什麽,都是大水漫灌,水管夠。


    後來不知是哪個領導腦洞大開,說要引進以色列農業技術,搞生態農業,請了以色列專家來搞什麽滴灌技術推廣,媒體上還大鳴大放,可勁兒宣傳,所以郭大路通過媒體上也了解了一二。


    滴灌技術在甬城農村最後是無疾而終,但是郭大路照貓畫虎,在這古代也用上了滴灌。


    當然,正宗的滴灌還是需要不少配套設備的,比如電子閥門、自來水管、壓力表、自動控製軟件,但是,華夏農民最擅長的就是活學活用,郭大路就見過,有農民啥配套設備都沒用,就是在橡皮長管上紮一排洞眼,往自來水龍頭上一套,那就是滴灌了。


    化腐朽為神奇--不對,是化陽春白雪為鄉裏巴人,華夏農民就是這樣牛逼,不服不行。


    郭大路手裏用來連接竹管的橡皮管不多,七弄八弄,也就弄了一畝地的滴灌,就這,已經把他累得夠嗆。


    不過,郭大路暫時也沒想大麵積施用滴灌,先得小麵積試用一下,等成功後,再全麵鋪開也來得及,要不然,真的造成自家近百畝葛草絕收,所謂的“上麵”大地主,肯定不會饒了自己這個小佃農。


    郭大路叫來浩哥兒,幫自己抬著竹管來到葛草地裏,沿著田壟,將一根根竹管挨著葛草,每個洞眼都對準葛草的根部,然後一一連接起來。


    浩哥兒陪著郭大路折騰,滿臉不解,幾次想開口問,卻又想起了姐姐大妞對自己的叮囑。


    浩哥兒前兒帶著糖迴到家裏時,大妞告訴他,家裏幾個姐妹都吃過這甜到心裏的糖了,剩下的全都收了起來,準備到了逢三的集市時,去換些米糧。


    浩哥兒一聽,後悔得腸子都青了,他在郭大路家裏忍不住嘴饞,一口氣吃了三粒,這能換多少糧食啊。他忙把剩下的糖全交給了大妞。


    大妞把浩哥拉到屋角,細細叮囑他:“浩哥兒,你這條命是郭大哥救的,咱們莊戶人家,也說不出什麽大道理,今後郭大哥有啥事吩咐,你都要緊著給他辦了。”


    浩哥兒連連點頭:“我知道咧,咱爹咱娘也這樣說呢。”


    大妞遲疑了一下,輕輕咬了咬唇:“還有一件事,你一定要記著,無論郭大哥拿出什麽稀奇古怪的東西,你都不要亂打聽,更不能刨根問底。”


    浩哥兒本來就機靈,立刻明白了大妞的話,心裏說,姐你隻知道奶糖、衣服,還沒見過那殺了巨蟒的神奇絲線呢,連連點頭:“我知道。姐,郭大哥能孤身一人在外生活10多年,必定有什麽奇遇,我不會亂打聽的,不該問的話我不問,不該說的話我不說。”


    正是因為浩哥兒心裏早有了這主意,所以看到郭大路用橡膠管連接竹管,並不多問一句。


    一開始,他還以為那是什麽雞腸子、豬腸子什麽的,但等郭大路塞給他幾根橡膠管,讓他幫著連接竹管時,他用手一捏,就知道那絕對不是什麽雞腸子。


    浩哥兒強忍著好奇,一句話都沒問,隻是幫著郭大路忙碌,總算將一畝地的滴管全都弄好。


    為了避免因為距離過長,造成管道兩頭的壓力相差太大,澆灌的水量相差太多,郭大路在前後中多設了幾個灌水口,以這個粗製濫造的竹管係統,如果隻設了一個進水口的話,郭大路一桶水倒進去,竹管裏的水沒有流到尾部,就已經在前段流光了。


    但即使如此,也比彎著腰一勺子一勺子澆輕鬆多了。


    浩哥兒打量著連在一起的竹管子,隱隱看出,這似乎應該是用來澆水的,但他倒也忍得住,並沒有多問一個字。


    郭大哥拍了拍手裏的泥土,突然想起一事:“浩哥兒,我看後山有大片的雜林,為什麽咱們村就沒想到砍了雜樹,在山上種些杏子、桃子等林子,也好拿果子到集市上換些糧食?”


    浩哥兒略帶驚訝地道:“這天下山林都是有主兒的,我們砍些柴禾,摘幾枝竹子編個籮筐什麽的,倒是沒人追究,可這種林子就不一樣了,非把原本的雜樹砍光,燒了樹根,才能新種林子。這可不成,誰也沒膽子這樣幹啊。”


    郭大路悄悄翻了個白眼,我靠,這個“上麵”的大地主,可也太厲害了,不僅擁有成片成片的良田,連整座整座的山都是他們家的!


    嘿,自己還是小看了古代大地主啊,以前看曆史課本,說有的大貴族大地主擁有上萬畝良田,湖泊山林騎著馬兒都跑不到頭,沒想到這是真的。


    這可真應了富者田連阡陌,窮者無立錐之地這句話了。


    郭大路點了點浩哥兒:“你當時帶著傻大個他們進山打獵,膽子也夠大了,那上麵的主兒連樹都不讓村裏人隨便砍,想必更不會同意你們打獵吃肉了。”


    浩哥兒嘿嘿笑了笑:“那還不是餓極了嘛。山裏的樹砍了會留下樹茬、樹根,可要是打幾隻小獸,又沒人會發現。隻不過,那深山裏有兇猛的野物,大人們才不準我們進山。”


    郭大路道:“你是說那巨蟒嗎?好家夥,那蟒蛇是夠大的,連好萊塢電影裏的--”他一時口快,好萊塢都冒了出來,趕緊閉上了嘴。


    浩哥兒居然沒留意到郭大路的無心之失,他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臉上隱隱有了些懼意,暗地裏咽了口口水:“唉,說起來,也是我大意了。我一直以為大人們不讓我們進山,隻是嚇唬我們,可沒想到,山裏居然真有巨蟒那樣的兇獸。這樣說來,我爹和我說過,封神山裏有--有那妖物兒,也是真的。幸好我們那天遇上了郭大哥你,要不然--”浩哥兒連連搖頭,心有餘悸之餘,更多的是慶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不求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在南方的毛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在南方的毛豆並收藏我不求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