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的風雲開始了,袁術終於起兵討伐曹操。


    然原本其打算分兵兩路,一路以大將紀靈為先鋒,統帥三萬精兵,進攻濮陽,同徐州陶謙之軍匯合,一路親自領軍,率軍六萬,直撲陳留,攻占兗州治所山陽昌邑,形兩方夾擊之勢。


    但不知為何,袁術突然改變了計劃,親自率領所有大軍,北上陳留,似乎有了充足的把握。


    大概五天過後,在函古關內,一名傳信兵匯報道:“稟將軍,袁術沒有理會我軍的情報,執意要收複陳留,一舉拿下山陽,生擒曹操”


    聽到這話,站在張濟旁邊的徐庶,搖頭道:“四世三公的名頭實在太大了,導致袁術盲目自信,我軍已經提前告訴他,張邈可能是假意投降,就是為了引誘他,全軍北上,破開他同徐州的聯係,但他竟然還要北上陳留,其必敗無疑啊!”


    張濟眉頭一皺,道:“元直說的是,袁術這個人在去年的閣部會議上,本將就說了,空有虛名也,但沒有主公命令,我軍也隻能望風而歎啊!”


    聽到這話,徐庶嚴肅道:“將軍,其實袁術敗了,也就敗了,不管怎麽樣,都會消耗曹操一部分軍力,人力,財力,但如今最重要的是。。。”


    “是南陽”對麵沈易突然認真道。


    “不錯,南陽為我大漢第一郡,袁術此次可以說傾巢出動,大將紀靈,張勳、橋蕤等皆被其帶走,如果這個時候,曹操聯係了荊州牧劉表,讓其伺機攻占南陽,那不但會導致豫州的失陷,斷了袁術的糧道,更關鍵的是,我軍要是在出函古,就很可能遭到兩麵夾擊,荊州和兗豫二州會向兩把枷鎖一把,捆住我軍出關之路”徐庶擔憂道。


    張濟眼神一凝,“劉表有這個膽子嗎?”


    “庶是從荊州來的,劉州牧雖過於守成,但當年能一人一騎安定荊州,逼死江東猛虎孫堅,豈會看不出這絕世的良機,南陽原本就歸荊州所轄,從襄陽到南陽,不過百裏之地,騎兵縱橫,半天就能來迴,荊州富庶,甲兵十幾萬,他若不出兵,那也坐不穩荊州之主了”徐庶認真道。


    “如此,我軍可否率先拿下南陽”一名將領道。


    “不行”沈易一揮手,抱拳道:“將軍,不管怎麽說,我軍同袁術目前乃是盟軍,且如今的勝負,乃是我軍的分析,隻有五成的可能,若袁術最終戰敗了曹操後,發現我軍背信棄義,奪了南陽,那不但失了名義,也會讓袁術氣急來攻”


    “三,哦!不,沈校尉說的很對,目前奪下南陽不合適,因為若是如此,有損主公的信譽,且荊州劉表也絕不會允許,他會大舉出兵,如今巴蜀情況不明,我函古雖然有兩萬精兵,但同時麵對兗,荊二州的威脅,是遠遠不夠的”徐庶讚同道。


    “如此豈不是坐視南陽落入劉表之手”陳到皺眉道。


    “那倒不一定”徐庶嘴角一揚後,道:“若是曹操主政荊州,那確實很難,但劉表就不一樣,其喜穩而少爭,崇文而棄武,且袁家四世三公依舊對他有威懾力,如有另外一支軍隊,借助機會,率先攻占南陽,同時上書劉表請降,則不但可定關中之情,更能順勢替我軍拿下這第一郡”


    “元直,哪一支軍隊?”張濟意外道。


    “汝南”徐庶認真道。


    “元直說的不是那黃巾將劉辟,龔都”張濟眉頭一挑。


    “不錯,將軍”徐庶點頭後,道:“此二人雖然黃巾,但庶了解過他們,為人豪義,且一直想改換門庭,兩人所控軍隊不低於八千,汝南距離南陽十分接近,若能說服他們,在袁術落敗,劉表攻擊南陽時,率先出騎兵,縱橫百裏,拿下宛城,那便破了曹操和劉表鎖龍之局,另外就算不成功,若汝南願意歸順,也等於埋下了一顆暗子,南陽隨時是我們關中的一塊肥肉”


    張濟聽後,讚賞的點頭道;“元直所言甚是,不過他們願意嗎?”


    “這就要看怎麽做了,其一:以天子的名義,暗中賜予二人朝廷官職;其二:派遣可靠能言之輩,親自趕赴汝南,說明主公之心,以及天下之況,告訴他們,若無進取之心,汝南早晚會被奸臣曹操所吞並”徐庶道。


    張濟麵色一凝,“第一點沒問題,但第二才是最關鍵的,元直覺得誰合適?”


    “庶願。。。”


    “末將願往”隻見沈易率先站了起來,嚴肅的說道。


    “什麽”張濟一驚。


    “不可”徐庶也連忙揮手,隨即認真道:“此事雖然有幾成把握,但同樣也有幾成風險”


    “元直說的好,且就算要落施,也要先稟告主公,主公若是同意了,會直接從長安調人過來”張濟立刻道。


    沈易聽後,認真道:“將軍,元直此策,雖然精妙,但若沒有絕對的保證,劉,龔二人是絕不會安心的,且若真的拿下了南陽,也需要有我關中之輩,坐鎮把控,末將自問,在場,甚至是長安,都沒有比末將這個主公之弟,更加合適的人質了,隻要末將去了,劉,龔就會徹底明白主公的真心,會在無顧忌的領兵出征,因為他們明白,就算輸了,有末將在,他們也能退迴關中,不會成為他人利用之棋子“


    “這。。”張濟有些猶豫,雖然沈輔讓他不必顧忌,好好磨練沈易,但他可未想過讓沈易遇險。


    而徐庶聽到這話,微微歎了一口氣,其實他早就想到了,但沈文可是離去前,拜托過他,所以他寧肯自己去,也不想沈易冒險。


    “將軍,屬下不僅僅是沈家的子弟,更是朝廷校尉,誰都是父母養的,別人去的,我沈易為何去不得”沈易再次道。


    聽到這話,其他的將領頓時露出了絲絲敬佩。


    “三公子,某隨你去”隻見陳到嚴肅道。


    “某也願意”諸將喊道。


    張濟看後,麵帶讚賞道:“好,好,諸位有此勇氣,本將還有何懼”


    “元直,把我們所有的構想,全部書信主公,請主公決斷”


    “諾”


    。。。。


    第二天,下午,長安丞相府內,沈輔望著麵前拿著徐庶書信的郭嘉,道:“奉孝,你覺得如何?”


    郭嘉笑了笑,道:“不愧是元直,臣全力讚同,此策若成,我軍便提前出關了,就算不成,所失也不會更大”


    沈輔聽後,道:“那就讓他們全力以赴”


    “諾”郭嘉說後,低聲道:“主公,其實楊修。。”


    沈輔一揮手,認真道:“孤知道你要說什麽,但不經曆風雨,豈能見彩虹,孤相信老三,也希望老三能成為我沈家第二位軍中獨擋一麵之人,且老三自己已經開口,孤若不允許,將士該怎麽看,老三說的很對,大家都是爹娘養的,誰的命不值錢,身為沈家子弟,更加要敢為人先”


    郭嘉聽後,敬佩道:“主公英明”


    “傳信迴去,告訴老三,為兄等著他的好消息”沈輔帶著一絲欣慰道。


    “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董卓之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名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名武並收藏三國之董卓之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