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女正聊著。
一個丫鬟忽然進入書房:“兩位夫人,我們的人從南陳傳迴消息,事關侯爺,人已在院外恭候。”
唐淑婉與柳惠香身體一正,麵上掛著狂喜的笑容,吩咐道:“快請進來。”
“是。”
丫鬟轉身退下,一會兒後,領著一位小廝進入書房:“兩位夫人,人已帶到。”
那小廝忙躬身作揖:“小的拜見兩位夫人。”
唐淑婉端坐在那,中正大氣,端莊賢淑,盡顯侯府主母的風範,輕輕一揮手:“免禮,起來說話。”
小廝道謝而起。
唐淑婉與柳惠香對了一眼,然後看著那小廝,單刀直入問道:“夫君在南陳情況如何?是否平安?”
“呃……”
小廝正準備長篇大論呢,畢竟,從南陳傳迴的消息太過逆天,可夫人既然主動問及,他便也隻得答道:
“迴夫人的話,侯爺在南陳一切安好,身體健康,沒有任何問題。”
兩女聞言,心頭都是一鬆,又互相對了一眼後,柳惠香對小廝吩咐道:“好了,我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呃……啊?”
小廝傻眼,他還準備長篇大論呢,為此他醞釀了許久,想到了非常多的“高端詞匯”,準備好好表現一番。
可結果……夫人隻問了一個問題,然後就不往下聽了?
小廝一時難以接受,看向唐淑婉,不知主母是什麽意思。
唐淑婉點點頭,對小廝說:“柳姐姐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我們知道夫君在南陳平平安安的也就夠了,其他的無關緊要。”
“可是……”小廝傻眼,南陳的故事如此精彩,而且後麵還涉及到侯爺,兩位夫人怎麽就認為無關緊要了呢?
“別可是了,退下吧。”唐淑婉中正威儀,說話的聲音聽著雖柔和,但卻有一種不容置疑的氣勢,讓人無從反抗。
“是……”
最終,小廝齜著牙咧著嘴,心有不甘轉身離去,退出書房。
其實,若在以往,有關蘇賢在外的一舉一動,兩女恨不能了解得一清二楚,不錯過任何一個小細節。
這是因為,蘇賢不在的日子,她們都喜歡“幻想”。
幻想自己跟著蘇賢出了遠門,一起共甘共苦,一起經曆一些事。
詳細了解蘇賢在外的一舉一動,才能塑造出一種“真實感”,為她們的幻想添磚加瓦,樂此不疲。
然而這次,是因蘇賢那封信的緣故。
蘇賢在那信中,叮囑兩女照顧好自己,其他的事不要多想……她們將蘇賢的叮囑奉為圭臬,並堅定不移的執行。
於是便有了方才那一幕……
小廝與丫鬟離開後,柳惠香便也起身,對唐淑婉說:“庶務已處理完畢,也得知了夫君的近況,我是時候該迴去了。”
“柳姐姐且慢,其實還有一件大事,我一直都想與柳姐姐商議來著,擇日不如撞日吧。”唐淑婉說道。
柳惠香不疑有他,重新落座:“唐妹妹請講。”
“柳姐姐,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夫君與……”說到這裏,唐淑婉忽地停住,並扭頭四下打量,一臉的神秘兮兮。
柳惠香心中一動,也跟著四下打量,見附近就隻有她們兩個,便好奇道:“唐妹妹想說什麽?”
“我們夫君與蘭陵公主之間,不知柳姐姐有沒有發現什麽古怪之處?”書房中隻有她們兩人,但唐淑婉還是壓低了聲音。
“夫君與蘭陵公主之間?”柳惠香當場就想歪了,其實,她也察覺蘇賢與蘭陵之間的關係有點……過於親密。
唐淑婉見狀,下意識認為柳惠香與自己想的一樣,於是也就不賣關子,直截了當的說:“夫君與蘭陵公主之間……他們共同謀劃的那件大事,一定非同尋常!”
柳惠香一愣,略有錯愕:“共同謀劃的那件……大事?”
她還以為唐淑婉要說的,是蘇賢與蘭陵之間過於親密之事呢,結果就這?什麽共同謀劃的大事?
“具體是什麽事,我也猜不到。”唐淑婉秀眉漸蹙,麵色凝重,帶著澹澹的隱憂:
“但我知道,那件大事一旦泄露出去,必將造成天崩地裂的結果,說不定夫君、侯府,以及你我都會受到牽連。”
“這麽嚴重?”柳惠香有點被嚇到。
“柳姐姐或許不知,此次夫君出使南陳之前,曾做了一些安排,我也是數日之前才知道這些,現在想來……”
唐淑婉眼中的擔憂之色愈發濃鬱。
柳惠香急忙拉著她的小手,問道:“唐妹妹,此事非同小可,夫君都做了什麽安排?”
“夫君曾去拜見過師父,請師父在夫君不在的這段時間內,多加照看侯府……這是我偶然從師娘們口中聽到的。”
唐淑婉說道。
柳惠香想了想,澹澹一笑:
“唐妹妹是不是多疑了?師父常駐在侯府,夫君出遠門之前請師父照看侯府似乎也說得過去。”
“若隻有這一點,倒也罷了,不過……”
唐淑婉又四下打量一番,臉上寫滿了神秘與疑惑。
柳惠香受她感染,忙也跟著四下打量,同時,她後背微微一縮,有些發涼,總感覺身後站著個人似的。
“柳姐姐有所不知,我昨日聽說,夫君臨行前不僅拜訪了師父,同時還拜訪了龍武大將軍言大山!”
她湊到柳惠香耳邊,聲音壓得非常低。
柳惠香峨眉墳起,猜測道:“莫非,夫君此舉也是為了請言將軍照看侯府?”
“不錯。”唐淑婉點頭。
“嘶……”這下,柳惠香終於發現不對勁兒了,隨即產生一個新的疑惑:“夫君此舉的目的是什麽?”
唐淑婉冷靜分析道:
“夫君在朝中位極人臣,乃正一品的實權太尉,柳姐姐你想,在這朝堂之中,究竟哪些人能對夫君造成威脅?”
“蘭陵公主,或者女皇陛下!”柳惠香脫口而出。
唐淑婉麵色愈發凝重,緩緩點頭:
“不錯!不過夫君與蘭陵公主私交甚厚,且又進行著一場巨大的謀劃,那麽唯一能對夫君造成威脅之人,就隻能是女皇陛下!”
“女皇陛下!”
柳惠香一臉驚容,因想起“蘇賢與蘭陵的謀劃”一事,便猜測道:“莫非,女皇陛下察覺到了夫君與蘭陵公主私下的謀劃不成?”
“很有可能。”唐淑婉緩緩點頭,又道:“這恐怕就是夫君在信中,提醒我們照顧好自己,其他事都不要關心的原因了。”
“可這件事,著實重大,事關夫君、你我、侯府的安危,我無法做到視而不見。”唐淑婉搖了搖頭。
柳惠香沉思一陣,忽抬頭看著唐淑婉:
“唐妹妹,你說,夫君之所以有此安排,是不是說明……女皇陛下有可能趁夫君不在的時間,對我們及侯府動手?”
“……”
唐淑婉正要說什麽。
就在這時。
一個丫鬟跑入書房:“兩位夫人,宮裏來了人,女皇陛下派人傳旨來了,請兩位夫人更衣接旨。”
“女皇陛下派人傳旨?!”
唐淑婉、柳惠香兩女同時騰身而起,對了下眼神,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濃濃的疑惑,以及無法遮掩的……懼意。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唐淑婉對那丫鬟揮了揮手。
丫鬟退下後,她看著柳惠香說道:“自夫君出使南陳以來,陛下從未過問過侯府,今日突然派人降旨,隻怕……”
她的話未曾說完。
但柳惠香能聽明白。
女皇此舉,大概率是要對侯府動手了!
“好在,夫君臨行前做了充分的安排,相信情況不會太糟,柳姐姐,我們先去更衣吧。”事到臨頭,唐淑婉反倒鎮定下來。
“嗯。”
柳惠香點點頭,心頭也是一鬆。
不過就在這時,又有一位丫鬟奔跑而來,笑著喊道:“好消息,兩位夫人,天大的好消息……”
唐淑婉與柳惠香腳步一頓,看著那歡喜模樣的丫鬟問:“什麽好消息?不急,你且慢慢說來。”
丫鬟難掩臉上的喜色:“迴兩位夫人,女皇陛下派太監傳旨……是為了……為了冊封侯爺為國公,衛國公!”
“冊封夫君為……國公?!”
兩女呆立當場。
然後緩緩扭頭,對了下視線,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不可思議,以及萬分的詫異。
她們原先以為,女皇會對她們及侯府動手,剛才聽到太監傳旨的消息,兩女心中都狠狠咯噔了一下。
結果,女皇派人傳旨的目的,居然是為了冊封蘇賢為國公!
衛國公!
大大出乎了兩女的預料,感覺不可思議。
大梁爵位的第一等,是親王,正一品;第二等是嗣王、郡王,從一品;第三等便是國公,也是從一品。
以前,蘇賢因功,受封了“範陽縣侯”的爵位,從三品,縣侯與國公之間還隔著縣公、郡公兩個等級。
女皇提升蘇賢的爵位為國公,相當於連升兩級。
國公,從一品,食邑三千戶,賜永業田四千畝……
實際上,蘇賢因官居一品太尉,且手握實權的緣故,地位遠非一般的國公、郡王,甚至部分親王可比。
升不升國公,影響不大。
不過,那可是國公啊!
爵位與官職還是有所區別的,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不說其他人,單就唐淑婉、柳惠香兩女,先已陷入激動的狂喜。
“恭喜你,唐妹妹,今後你可就是國公夫人了!”
柳惠香滿臉笑容,對唐淑婉斂祍一禮。
唐淑婉笑得小嘴合不攏,見狀忙也斂祍迴禮:“柳姐姐,也恭喜你,同喜同喜!”
書房中,兩女正忙著互相道喜,這時,又一位丫鬟小跑而至,大聲笑著喊道:“夫人,還有好消息,還有好消息……”
唐淑婉與柳惠香這才停止互相行禮,看著那丫鬟笑問:“夫君已冊封為衛國公,已是天大的喜事,還能有什麽好消息?”
丫鬟笑道:
“女皇陛下的第二道聖旨來了,這次主要是冊封夫人,女皇陛下賜夫人‘國夫人’的尊號,據說這是大梁開天辟地以來的第一次呢!”
“國夫人?”
唐淑婉愣了一下,隨即一臉欣喜,臉上的笑容都快堆積不下。
所謂的“國夫人”,與“國公夫人”是不一樣的,地位遠在正一品的“誥命”之上,因為這是大梁有史以來的獨一份。
唐淑婉這個國夫人的全稱,叫做“衛國夫人”,享有極大的特權,幾乎能與親王正妃平起平坐。
女皇不僅重賞了唐淑婉,就連柳惠香、羅繡娘等女,也有各種不同的賞賜,不過大多是金銀細軟等財物。
唐淑婉高興之餘,抬手揮退所有丫鬟,對柳惠香說:“女皇陛下不會無緣無故的賞賜我們,想來是夫君在南陳之行中立下了天大的功勞!”
“這也說明,夫君的南陳之行即將結束,夫君要不了多久會就迴家了。”柳惠香笑道。
“期待那一天的到來。”唐淑婉一臉憧憬,然後又說:“莫讓天使久等,我們快些更衣,然後去領旨吧。”
“嗯。”
“……”
半個時辰後。
前來宣旨的太監們迴宮複命。
唐淑婉以侯府……哦不,現在應該叫做國公府。
唐淑婉以國公府主母、衛國夫人的身份,率柳惠香、羅繡娘,那些侍妾,以及整個府邸的小廝丫鬟等,在府門前領了旨。
為了顯示莊重,她在領旨的過程中,始終保持一臉嚴肅、不苟言笑。
這可是正式的、濃重的場合,即便你有天大的歡喜,也必須忍著,這是唐淑婉身為世家嫡女的教養與規矩。
要的就是一個端莊得體、大氣風範!
不過,唐淑婉一臉嚴肅、不苟言笑的表現,經太監之口,傳迴女皇、蘭陵耳中後,女皇與蘭陵都是一陣沉默。
“不管怎麽說,蘇愛卿都是她的夫君,她能保持莊重、不哭不鬧,也算讓朕省了不少的心。”女皇歎道。
“陛下加封太尉及其夫人的舉動,足以表明我大梁對太尉的重視,不過,陛下,這還遠遠不夠。”蘭陵說道。
“幼娘有何良策?”女皇問。
“迴陛下,南陳畢竟不是我們的地盤,又有言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探明情況,先了解太尉本人的意思。”
“……”
一個丫鬟忽然進入書房:“兩位夫人,我們的人從南陳傳迴消息,事關侯爺,人已在院外恭候。”
唐淑婉與柳惠香身體一正,麵上掛著狂喜的笑容,吩咐道:“快請進來。”
“是。”
丫鬟轉身退下,一會兒後,領著一位小廝進入書房:“兩位夫人,人已帶到。”
那小廝忙躬身作揖:“小的拜見兩位夫人。”
唐淑婉端坐在那,中正大氣,端莊賢淑,盡顯侯府主母的風範,輕輕一揮手:“免禮,起來說話。”
小廝道謝而起。
唐淑婉與柳惠香對了一眼,然後看著那小廝,單刀直入問道:“夫君在南陳情況如何?是否平安?”
“呃……”
小廝正準備長篇大論呢,畢竟,從南陳傳迴的消息太過逆天,可夫人既然主動問及,他便也隻得答道:
“迴夫人的話,侯爺在南陳一切安好,身體健康,沒有任何問題。”
兩女聞言,心頭都是一鬆,又互相對了一眼後,柳惠香對小廝吩咐道:“好了,我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呃……啊?”
小廝傻眼,他還準備長篇大論呢,為此他醞釀了許久,想到了非常多的“高端詞匯”,準備好好表現一番。
可結果……夫人隻問了一個問題,然後就不往下聽了?
小廝一時難以接受,看向唐淑婉,不知主母是什麽意思。
唐淑婉點點頭,對小廝說:“柳姐姐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我們知道夫君在南陳平平安安的也就夠了,其他的無關緊要。”
“可是……”小廝傻眼,南陳的故事如此精彩,而且後麵還涉及到侯爺,兩位夫人怎麽就認為無關緊要了呢?
“別可是了,退下吧。”唐淑婉中正威儀,說話的聲音聽著雖柔和,但卻有一種不容置疑的氣勢,讓人無從反抗。
“是……”
最終,小廝齜著牙咧著嘴,心有不甘轉身離去,退出書房。
其實,若在以往,有關蘇賢在外的一舉一動,兩女恨不能了解得一清二楚,不錯過任何一個小細節。
這是因為,蘇賢不在的日子,她們都喜歡“幻想”。
幻想自己跟著蘇賢出了遠門,一起共甘共苦,一起經曆一些事。
詳細了解蘇賢在外的一舉一動,才能塑造出一種“真實感”,為她們的幻想添磚加瓦,樂此不疲。
然而這次,是因蘇賢那封信的緣故。
蘇賢在那信中,叮囑兩女照顧好自己,其他的事不要多想……她們將蘇賢的叮囑奉為圭臬,並堅定不移的執行。
於是便有了方才那一幕……
小廝與丫鬟離開後,柳惠香便也起身,對唐淑婉說:“庶務已處理完畢,也得知了夫君的近況,我是時候該迴去了。”
“柳姐姐且慢,其實還有一件大事,我一直都想與柳姐姐商議來著,擇日不如撞日吧。”唐淑婉說道。
柳惠香不疑有他,重新落座:“唐妹妹請講。”
“柳姐姐,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夫君與……”說到這裏,唐淑婉忽地停住,並扭頭四下打量,一臉的神秘兮兮。
柳惠香心中一動,也跟著四下打量,見附近就隻有她們兩個,便好奇道:“唐妹妹想說什麽?”
“我們夫君與蘭陵公主之間,不知柳姐姐有沒有發現什麽古怪之處?”書房中隻有她們兩人,但唐淑婉還是壓低了聲音。
“夫君與蘭陵公主之間?”柳惠香當場就想歪了,其實,她也察覺蘇賢與蘭陵之間的關係有點……過於親密。
唐淑婉見狀,下意識認為柳惠香與自己想的一樣,於是也就不賣關子,直截了當的說:“夫君與蘭陵公主之間……他們共同謀劃的那件大事,一定非同尋常!”
柳惠香一愣,略有錯愕:“共同謀劃的那件……大事?”
她還以為唐淑婉要說的,是蘇賢與蘭陵之間過於親密之事呢,結果就這?什麽共同謀劃的大事?
“具體是什麽事,我也猜不到。”唐淑婉秀眉漸蹙,麵色凝重,帶著澹澹的隱憂:
“但我知道,那件大事一旦泄露出去,必將造成天崩地裂的結果,說不定夫君、侯府,以及你我都會受到牽連。”
“這麽嚴重?”柳惠香有點被嚇到。
“柳姐姐或許不知,此次夫君出使南陳之前,曾做了一些安排,我也是數日之前才知道這些,現在想來……”
唐淑婉眼中的擔憂之色愈發濃鬱。
柳惠香急忙拉著她的小手,問道:“唐妹妹,此事非同小可,夫君都做了什麽安排?”
“夫君曾去拜見過師父,請師父在夫君不在的這段時間內,多加照看侯府……這是我偶然從師娘們口中聽到的。”
唐淑婉說道。
柳惠香想了想,澹澹一笑:
“唐妹妹是不是多疑了?師父常駐在侯府,夫君出遠門之前請師父照看侯府似乎也說得過去。”
“若隻有這一點,倒也罷了,不過……”
唐淑婉又四下打量一番,臉上寫滿了神秘與疑惑。
柳惠香受她感染,忙也跟著四下打量,同時,她後背微微一縮,有些發涼,總感覺身後站著個人似的。
“柳姐姐有所不知,我昨日聽說,夫君臨行前不僅拜訪了師父,同時還拜訪了龍武大將軍言大山!”
她湊到柳惠香耳邊,聲音壓得非常低。
柳惠香峨眉墳起,猜測道:“莫非,夫君此舉也是為了請言將軍照看侯府?”
“不錯。”唐淑婉點頭。
“嘶……”這下,柳惠香終於發現不對勁兒了,隨即產生一個新的疑惑:“夫君此舉的目的是什麽?”
唐淑婉冷靜分析道:
“夫君在朝中位極人臣,乃正一品的實權太尉,柳姐姐你想,在這朝堂之中,究竟哪些人能對夫君造成威脅?”
“蘭陵公主,或者女皇陛下!”柳惠香脫口而出。
唐淑婉麵色愈發凝重,緩緩點頭:
“不錯!不過夫君與蘭陵公主私交甚厚,且又進行著一場巨大的謀劃,那麽唯一能對夫君造成威脅之人,就隻能是女皇陛下!”
“女皇陛下!”
柳惠香一臉驚容,因想起“蘇賢與蘭陵的謀劃”一事,便猜測道:“莫非,女皇陛下察覺到了夫君與蘭陵公主私下的謀劃不成?”
“很有可能。”唐淑婉緩緩點頭,又道:“這恐怕就是夫君在信中,提醒我們照顧好自己,其他事都不要關心的原因了。”
“可這件事,著實重大,事關夫君、你我、侯府的安危,我無法做到視而不見。”唐淑婉搖了搖頭。
柳惠香沉思一陣,忽抬頭看著唐淑婉:
“唐妹妹,你說,夫君之所以有此安排,是不是說明……女皇陛下有可能趁夫君不在的時間,對我們及侯府動手?”
“……”
唐淑婉正要說什麽。
就在這時。
一個丫鬟跑入書房:“兩位夫人,宮裏來了人,女皇陛下派人傳旨來了,請兩位夫人更衣接旨。”
“女皇陛下派人傳旨?!”
唐淑婉、柳惠香兩女同時騰身而起,對了下眼神,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濃濃的疑惑,以及無法遮掩的……懼意。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唐淑婉對那丫鬟揮了揮手。
丫鬟退下後,她看著柳惠香說道:“自夫君出使南陳以來,陛下從未過問過侯府,今日突然派人降旨,隻怕……”
她的話未曾說完。
但柳惠香能聽明白。
女皇此舉,大概率是要對侯府動手了!
“好在,夫君臨行前做了充分的安排,相信情況不會太糟,柳姐姐,我們先去更衣吧。”事到臨頭,唐淑婉反倒鎮定下來。
“嗯。”
柳惠香點點頭,心頭也是一鬆。
不過就在這時,又有一位丫鬟奔跑而來,笑著喊道:“好消息,兩位夫人,天大的好消息……”
唐淑婉與柳惠香腳步一頓,看著那歡喜模樣的丫鬟問:“什麽好消息?不急,你且慢慢說來。”
丫鬟難掩臉上的喜色:“迴兩位夫人,女皇陛下派太監傳旨……是為了……為了冊封侯爺為國公,衛國公!”
“冊封夫君為……國公?!”
兩女呆立當場。
然後緩緩扭頭,對了下視線,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不可思議,以及萬分的詫異。
她們原先以為,女皇會對她們及侯府動手,剛才聽到太監傳旨的消息,兩女心中都狠狠咯噔了一下。
結果,女皇派人傳旨的目的,居然是為了冊封蘇賢為國公!
衛國公!
大大出乎了兩女的預料,感覺不可思議。
大梁爵位的第一等,是親王,正一品;第二等是嗣王、郡王,從一品;第三等便是國公,也是從一品。
以前,蘇賢因功,受封了“範陽縣侯”的爵位,從三品,縣侯與國公之間還隔著縣公、郡公兩個等級。
女皇提升蘇賢的爵位為國公,相當於連升兩級。
國公,從一品,食邑三千戶,賜永業田四千畝……
實際上,蘇賢因官居一品太尉,且手握實權的緣故,地位遠非一般的國公、郡王,甚至部分親王可比。
升不升國公,影響不大。
不過,那可是國公啊!
爵位與官職還是有所區別的,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不說其他人,單就唐淑婉、柳惠香兩女,先已陷入激動的狂喜。
“恭喜你,唐妹妹,今後你可就是國公夫人了!”
柳惠香滿臉笑容,對唐淑婉斂祍一禮。
唐淑婉笑得小嘴合不攏,見狀忙也斂祍迴禮:“柳姐姐,也恭喜你,同喜同喜!”
書房中,兩女正忙著互相道喜,這時,又一位丫鬟小跑而至,大聲笑著喊道:“夫人,還有好消息,還有好消息……”
唐淑婉與柳惠香這才停止互相行禮,看著那丫鬟笑問:“夫君已冊封為衛國公,已是天大的喜事,還能有什麽好消息?”
丫鬟笑道:
“女皇陛下的第二道聖旨來了,這次主要是冊封夫人,女皇陛下賜夫人‘國夫人’的尊號,據說這是大梁開天辟地以來的第一次呢!”
“國夫人?”
唐淑婉愣了一下,隨即一臉欣喜,臉上的笑容都快堆積不下。
所謂的“國夫人”,與“國公夫人”是不一樣的,地位遠在正一品的“誥命”之上,因為這是大梁有史以來的獨一份。
唐淑婉這個國夫人的全稱,叫做“衛國夫人”,享有極大的特權,幾乎能與親王正妃平起平坐。
女皇不僅重賞了唐淑婉,就連柳惠香、羅繡娘等女,也有各種不同的賞賜,不過大多是金銀細軟等財物。
唐淑婉高興之餘,抬手揮退所有丫鬟,對柳惠香說:“女皇陛下不會無緣無故的賞賜我們,想來是夫君在南陳之行中立下了天大的功勞!”
“這也說明,夫君的南陳之行即將結束,夫君要不了多久會就迴家了。”柳惠香笑道。
“期待那一天的到來。”唐淑婉一臉憧憬,然後又說:“莫讓天使久等,我們快些更衣,然後去領旨吧。”
“嗯。”
“……”
半個時辰後。
前來宣旨的太監們迴宮複命。
唐淑婉以侯府……哦不,現在應該叫做國公府。
唐淑婉以國公府主母、衛國夫人的身份,率柳惠香、羅繡娘,那些侍妾,以及整個府邸的小廝丫鬟等,在府門前領了旨。
為了顯示莊重,她在領旨的過程中,始終保持一臉嚴肅、不苟言笑。
這可是正式的、濃重的場合,即便你有天大的歡喜,也必須忍著,這是唐淑婉身為世家嫡女的教養與規矩。
要的就是一個端莊得體、大氣風範!
不過,唐淑婉一臉嚴肅、不苟言笑的表現,經太監之口,傳迴女皇、蘭陵耳中後,女皇與蘭陵都是一陣沉默。
“不管怎麽說,蘇愛卿都是她的夫君,她能保持莊重、不哭不鬧,也算讓朕省了不少的心。”女皇歎道。
“陛下加封太尉及其夫人的舉動,足以表明我大梁對太尉的重視,不過,陛下,這還遠遠不夠。”蘭陵說道。
“幼娘有何良策?”女皇問。
“迴陛下,南陳畢竟不是我們的地盤,又有言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探明情況,先了解太尉本人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