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這句話後,蘇賢起身準備告辭。


    雍王點了點頭,剛剛激動得紅光滿麵的他,已經恢複為風輕雲淡、與世無爭的模樣,隻對蘇賢說道:


    “一路順風!”


    蘇賢客套一句,手裏捧著那隻錦盒,轉身剛準備走,這時,忽想起小幾上噴香的魚肉還沒吃幾筷,便迴頭靦腆笑道:


    “王爺,這黃河大鯉魚著實美味,臣……”


    雍王秒懂蘇賢的意思,大手一揮說道:“範陽侯但可自取,這大鯉魚滋味鮮美,可不能浪費。”


    蘇賢大喜,道了聲謝後,俯身就將他剛才動過幾筷的大鯉魚連盤子端起,轉手遞給楊芷蘭拿著。


    雍王撚著胡須點著頭,對蘇賢投去讚許的目光,心中暗暗讚道:


    “率性而為,不扭不捏,不錯!”


    “……”


    蘇賢迴身看著雍王,麵露一個靦腆、憨厚的笑容。


    雍王則迴以淡淡一笑,不過數息後,他嘴角的笑容便微微一僵,因為蘇賢再次俯身,將小幾上中間那盤黃河大鯉魚也端了起來,轉身遞給楊芷蘭拿著。


    這盤大鯉魚沒人動過筷,是幹淨的,端迴去給柳蕙香嚐嚐再好不過。


    “方才內子也聞到了那股奇異的香味兒,所以……哈哈……”蘇賢憨厚笑著解釋一句。


    “無妨,範陽侯請便。”


    雍王嘴角的笑容微微一僵後,很快恢複,大度的擺了擺手,反正他還有最後一盤大鯉魚可供食用,夠了。


    同時雍王也在心中暗道:


    “有情有義,替人著想,不錯!”


    “……”


    楊芷蘭端著兩盤菜,騰身飛迴大船,菜盤中汁水絲毫未灑,放下後立即返迴。


    蘇賢笑嗬嗬,麵朝雍王彎腰作揖拜了下去,似乎是要進行最後的拜別。


    雍王停止撚須,嘴角含笑,也做出迴禮的姿勢,今日一別,下次相見還不知何時,雍王一時有些感慨。


    可是下一刻,雍王直接傻眼,整個人呆立當場,作揖迴禮的動作也跟著一頓,目瞪口呆。


    他看見了什麽?


    蘇賢彎腰,原來不是為了作揖,進行最後的拜別!


    而是為了……端走小幾上最後一盤黃河大鯉魚!


    這盤魚雖放在雍王那一側,但雍王沒動一筷,剛才隻顧喝酒去了,魚皮什麽的都還完好無損。


    眼睜睜看著最後一盤魚也被蘇賢鎮定自若的端走,遞到楊芷蘭手中,雍王全程都是懵的……


    一盤也不給他留下?


    讓他喝西北風啊!


    叫你“但可自取”,不然讓你一掃而光!


    雍王嘴角扯了扯,直接風中淩亂。


    蘇賢的臉皮之厚也是沒誰了。


    他原先還以為蘇賢彎腰是為了作揖,進行最後的拜別呢,結果卻是……虧得他還擺出作揖迴禮的姿勢。


    雍王正無語之際,忽覺察到蘇賢正以奇怪的眼神盯著他看,似乎好奇他為何會擺出如此古怪的“手勢”?


    饒是雍王經曆了無數風浪,此刻老臉也是微微一熱,趕緊將“古怪手勢”的雙手藏在小幾之下,一幅什麽也沒有發生的樣子。


    “多謝王爺款待,臣這就告辭了,王爺返迴神都的路上保重。”蘇賢這次才是真的作揖拜別。


    “一路順風。”


    雍王怔怔吐出這四個字。


    接著,楊芷蘭一手端菜,一手提著蘇賢肩膀,在甲板上輕輕一蹬,數息後兩人一菜穩穩落在大船之上。


    雍王目送著蘇賢離開的背影,低眸看了眼空空如也的小幾,扯了扯嘴角的胡須,在心中暗暗嘀咕道:


    “臉皮厚者,可成大事,不……錯!”


    “……”


    蘇賢返迴大船後,吩咐立即開船,然後招唿上柳蕙香、楊芷蘭,還有張翠花,幾人大快朵頤,吃了個爽……


    數日後。


    一路有驚無險。


    蘇賢一行終於安全抵達河北道瀛州。


    蘇賢沒有驚動任何人,進入瀛州城後直接迴到城中的侯府,安頓下來,沐浴更衣,飽餐一頓,再美美睡上一覺,舒緩旅途勞頓。


    此次迴到瀛州,除了暗中預防遼軍南下之外,蘇賢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


    去唐家送聘!


    蘇賢與唐家聯姻,是嚴格按照三書六禮的古製進行的。


    三書:聘書、禮書、迎書。


    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大半個月前,蘇賢登唐家門,一天之內完成了納采、問名、納吉三個流程,並約定一個月後完成納征的儀式。


    納征,其實就是送聘。


    這個“聘”包含兩個東西,聘禮,與三書之一的“聘書”。


    同時,將聘禮列成“禮物清單”,便有了三書之二的“禮書”,也將於送聘當天送到唐家。


    還有,一般也會在送聘的當天完成“請期”的儀式。


    所以說,送聘之後,三書六禮中就隻剩下“親迎”與“迎書”兩個項目。


    何謂“親迎”?


    親迎就是用八抬大轎將新娘子抬迴家,然後舉辦婚宴、入洞房!


    何謂“迎書”?


    迎書就是接新娘子過門之際,送到女方家中的文書。


    是故,送聘之後,唐家嫡女唐淑婉,算是半隻腳踏入了蘇家門,可以說是蘇賢的未婚妻了。


    按照當初的約定,納征……也就是送聘的日子,定於一個月之後,算下來距今僅僅隻有五天的時間!


    送聘的時間緊迫之外,蘇賢還有另一個頭痛的問題,那就是聘禮中必須包含一件富有意義的禮品!


    通俗一點來說,就是需要一件“定情信物”,或者“訂婚禮物”。


    蘇賢現在十分富有,金銀珠寶要多少有多少,可這些俗物都沒有太大的意義,不足以挑起定情信物的重擔。


    若真的送這些俗物,恐遭人家笑話,唐淑婉畢竟是才女,人家又不缺那些東西,蘇賢必須尋得一件富有意義的禮品方可。


    可他尋了大半個月,愣是沒有找到合適的……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直到現在。


    ……


    迴到瀛州城的第二天。


    蘇賢將手頭上的事做了個優先排序。


    抵禦北方遼國之事固然重要,但言大山未歸,蘇賢沒有任何頭緒,所以他準備優先處理與唐淑婉的婚事。


    唐淑婉……他雖早就認識,可仔細想想,兩人說過的話甚至都沒有幾句,就這樣結婚總感覺過於草率。


    於是乎,迴到瀛州城的第二日,蘇賢便準備了一份簡單的禮物,乘車趕去瀛州州衙後宅,打算與唐淑婉聊聊天,增進一下感情。


    可是他的計劃失敗了。


    沒能見到唐淑婉。


    唐淑婉正在“待字閨中”,真真實實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連府中熟識的男性仆從也不能見,甚至是準嶽父唐矩。


    蘇賢就更不能見了,按唐矩的說法,兩人的相見之日應該是在洞房花燭之夜,在此之前需要避嫌。


    蘇賢並未強求。


    轉而與唐矩聊起了遼國的局勢……


    經此一聊,蘇賢發現唐矩竟對遼國局勢分析得頭頭是道,某些觀點令他也茅塞頓開、豁然開朗。


    看來,這個準嶽父也不簡單!


    瀛州刺史的職位,似乎不能匹配他的才能……


    迴到侯府。


    蘇賢剛來到書房坐下,就有丫鬟稟報說,幽州守軍大營將軍羅幹登門拜訪,人已在府門外恭候。


    “幽州守將羅幹?他不在幽州待著,跑來瀛州作甚?把人帶來書房。”


    蘇賢隨口吩咐。


    不一會兒,羅幹來到書房,粗聲粗氣的拜道:“幽州守將羅幹,拜見侯爺!恭喜侯爺加封‘左武衛大將軍’!”


    蘇賢客氣一番,然後問出心中疑惑,幽州守將不應該出現在瀛州才對。


    羅幹解釋說,他之所以來到瀛州,是為了見一見瀛州城北大營中的將軍,洽談共同預防遼軍南下之事。


    他本打算今日返迴幽州,臨行前聽人說蘇賢從神都迴來了,他便暫停北返,匆匆登門求見。


    他也沒有特別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向蘇賢道喜……


    話說,瀛州城北二十裏處的行軍大營尚在,蘭陵公主迴京後並未拆除,大營中尚有數位將軍及五萬精銳。


    女皇派蘇賢坐鎮河北道,給予了諸多便宜行事之權,比如說這五萬精銳,蘇賢就可以憑手中的金牌進行調動。


    蘇賢聽完羅幹的解釋,點了點頭,接著與之聊了一些雜事,最後督促羅幹立即趕迴幽州,現在是非常時期,身為幽州守將的他還是不要亂跑為妙。


    “末將告退。”羅幹抱拳,轉身離去。


    “羅將軍且慢。”蘇賢卻又將之叫住,臨時起意問道:


    “你常年駐紮幽州,又時常與遼軍摩擦,按將軍的眼光來看,我大梁將士比之遼國鐵騎勝算如何?”


    “侯爺想聽真話還是假話?”羅幹斟酌半晌,語氣中帶著試探之意。


    “自然是真話!”蘇賢聲音略沉,真話還是假話?看來這裏麵很有門道,他本能覺得所謂的“真話”不是什麽好消息。


    “若論大梁將士,末將不才,將之細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等為我幽州一線的駐防邊軍,戰力稍遜於遼國鐵騎。”


    “第二等為其餘邊軍,諸如關內道,或與蜀國、南楚、南陳接壤之駐防邊軍,尚有一戰之力,但若對上遼國鐵騎怕是堅持不了半日。”


    “第三等為普通地方駐軍,各州情況不一,不好細說,但末將可以肯定,這些駐軍遇到遼國鐵騎必將一觸即潰!”


    “第四等,則是朝廷精心供養的禁軍,這些人養尊處優、麵皮比娘們兒還白,若遇遼國鐵騎隻怕會望風而逃,連地方駐軍也不如!”


    “……”


    聽完羅幹的說辭後,蘇賢的麵色已經非常難看。


    不排除羅幹自吹自擂,將他帳下的大梁將士列為“第一等”,貶低其他梁軍,最誇張的是說大梁中央禁軍“養尊處優、麵皮比娘們兒還白”。


    但是,對上遼國鐵騎“堅持不了半日”、“一觸即潰”、“望風而逃”的說法,蘇賢大體上還是相信的。


    遙想十多年前,一門忠烈的言家父子尚活躍於北方戰場,戰功赫赫,曾殺得遼軍聞風喪膽。


    女皇登基後,言家隕落,整個梁軍宛若被抽了主心骨,自此一蹶不振。


    加之幽州“平安市”的開設,梁遼邊界和平了十餘年,大部分梁軍隻怕……真如羅幹所說,麵對遼國鐵騎沒有一戰之力。


    羅幹離開後,蘇賢坐著發了許久的呆。


    楊芷蘭默默站在椅後,一動不動,不發一言。


    書房中十分安靜,一縷陽光自窗外射入,空氣中懸浮的細小灰塵粒粒分明,有種午後的靜謐之感。


    終於,蘇賢動了。


    隻見他提筆蘸墨,在一整張宣紙上寫下一個大大的“遼”字。


    “遼國的威脅,看來比我預想之中的更嚴重,在遼國諸多王爺與部族中,對大梁友好的隻占極少一部分……”


    蘇賢盯著那個巨大的“遼”字,放下毛筆,喃喃自語。


    他想到剛娶進家門不久的柳蕙香,還有待字閨中的唐淑婉,不由長長的歎了口氣,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大山啊大山,你什麽時候能夠迴來?”


    “……”


    這時,楊芷蘭悄無聲息離開書房,沒有驚動陷入沉思的蘇賢。


    片刻後,楊芷蘭返迴,冷靜說道:


    “有遼國的消息。”


    “遼國的消息?大山迴來了?”蘇賢大喜,哈哈笑著長身而起,心說言大山迴來得真是時候。


    “不是。”楊芷蘭搖頭。


    “不是大山迴來了?”蘇賢笑容僵住並快速消失,慢慢坐迴椅子,揉了把臉後又問:“什麽消息?”


    “北閣領派出一位使者,帶來有關遼國的最新消息。”


    “原來如此,快快有請。”蘇賢精神猛地一震,有消息就是好的,說不定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從而想出應對之法。


    很快,使者步入書房……


    他將最新消息傳達之後,蘇賢卻感到失望,消息的確是最新消息,但過於龐雜,對他沒有任何啟發。


    搖了搖頭,蘇賢手肘撐著書桌,以手扶額說道:“使者一路奔波辛苦了,芷蘭帶他下去休息吧。”


    “多謝東閣領。”使者客氣一拜。


    使者剛剛走出房門,此時,蘇賢腦中猛然劃過一道閃電,忙揮手叫住使者並問道:“對了,你知不知渾邪王是什麽情況?其子納蘭節又如何?”


    使者返迴,拜道:


    “啟稟東閣領,自遼梁兩國互封國界後,消息傳遞異常困難,我們僅有的人隻能關注遼帝與南屠王的動向。”


    “這樣啊。”蘇賢抿了抿嘴,看來隻能等言大山迴來才能得到想知道的消息。


    “不過……我們的人倒是提了一句與渾邪王相關的消息。”使者又說。


    “哦?快說。”蘇賢精神又是一震。


    “據說那渾邪王與南屠王不合,已被遼帝剝奪兵權、收迴兵符,責令渾邪王執掌通商與采買之事……渾邪王處境堪憂。”


    “其子納蘭節與其女如意郡主呢?”


    “迴稟東閣領,這……屬下不知。”


    “……”


    使者離開後,蘇賢在座位上發了許久的呆,濃眉緊鎖,似乎陷入了沉思,有時還喃喃自語。


    未幾,蘇賢忽然起身,看著身旁的楊芷蘭笑道:“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芷蘭,速將我們的藏寶圖取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書生有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總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總督並收藏書生有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