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三大黜置使免除了死罪,不過活罪難逃,每人脊杖四十,趕出朝堂,永不錄用,直接貶為庶民。


    錢中書鬆了口氣,隻要留下一條命就好。


    終究心有不甘的他,知道此事不可能逆風翻盤,便在心中惡意猜測道:


    “蘭陵公主、蘇賢,這一局你們雖然勝了,本官顏麵掃地且損兵折馬,可是……你們身處河北道瀛州,那裏距北方的遼國極近!”


    “嗬,此番大梁遭逢危機,遼國不可能不為所動,一定會有大軍南下,等到了那時我看你們還怎麽囂張!”


    “……”


    錢中書心中得意洋洋,越想越美,期待傳來蘭陵公主與蘇賢被遼軍覆滅的消息,嘴角漸漸浮現出一抹陰惻惻的弧度。


    這時,秋典軍忽然對女皇說道:


    “啟奏陛下,臣與河北道的百姓,之所以稱蘇谘議為大梁英雄,並不僅僅隻是因為預防瘟疫的緣故。”


    “哦?還因為什麽?”女皇來了興趣,微微側頭看來。


    “北方,遼國!”


    “遼國?”


    女皇及眾臣麵色微變。


    大梁王朝正處內憂外患,內憂是缺糧的危機,外患便是虎視眈眈的遼國,如今內憂未決,他們聽見“遼國”二字心中便是一震。


    錢中書心中最為驚訝,他剛剛才想到遼國呢,秋典軍便說出這一番話來,莫非……他心中生出不好的預感。


    “陛下可還記得,數日前蘇谘議進言的‘亂遼’之法?”秋典軍沒有吊太久眾人的胃口,不過也沒有說透。


    “莫非……”女皇麵色大變,驚得一躍而起,雙目死死盯著秋典軍問道:“莫非‘亂遼’之法成功了?”


    “真的成功了?”劉侍中、少司寇等人也轉頭看著秋典軍,此事關乎甚大,他們的麵色無比凝重且都帶著疑問。


    錢中書嘴角扯了扯,也緊盯著秋典軍,在心中呐喊道:“不會吧,不會吧,蘇賢果真攪亂了遼國?那我這……”


    “不錯!”


    秋典軍給予肯定的答複,隨手從貼身的衣兜裏取出第二封奏疏,雙手呈上並說道:“陛下,這是公主親筆所寫的奏疏,詳細情況盡在其中。”


    南宮婉兒快步走來,取過奏疏後又快速送到女皇的手上。


    女皇翻看之際,大殿中已經鬧哄哄宛若菜市場。


    群臣們麵色激動,有拍著手互相交流意見的,也有拉著秋典軍詢問詳細情況的,很是熱鬧。


    “遼國內部大亂!”


    不一時,女皇看完奏疏,她一開口說話,群臣立即緊閉嘴巴,紛紛轉過頭去看著她靜待下文。


    “……河北道將從遼國手中換得八十萬石糧食!”


    “好!做得好啊!如此一來,我大梁就會有數月的喘息之機,天祝大梁,這是天祝大梁!”


    “……”


    女皇激動得差點語無倫次,麵色潮紅,拿著那份奏疏不舍得放下,往日的威儀在此刻蕩然無存。


    “少年英才!”劉侍中向來保持中立,看待人與物也向來客觀理智,如今給予蘇賢如此評價,說明他名副其實。


    “這小子……”少司寇笑著不停點頭,他從一開始就看出蘇賢的不凡,可謂眼光毒辣。


    “蘇賢,蘇谘議,真希望你能早日來京,我等定要見見你是不是三頭六臂。”尚書六部的宰相們熱議紛紛。


    相對於大家的興奮與激動,錢中書表麵上維持著幹笑,心中卻是無比的苦澀。


    他現在非常後悔。


    剛才在中書省衙門的書房中,就不該輕信河南道黜置使的說辭。


    可是為時已晚。


    世上沒有後悔藥。


    事實證明,他對蘇賢看走了眼……


    “啟奏陛下,公主還有第三封奏疏呈上。”秋典軍忽然開口,雙手呈上一本奏疏。


    “速速呈上。”女皇臉上笑容未消,坐迴龍椅,很快從南宮婉兒手中接過並看了起來。


    “……”


    群臣的熱議聲漸漸止住。


    少時,女皇看完後說道:“幼娘在奏疏中為蘇谘議請功,重提封侯之事……諸位愛卿怎麽看?”


    封侯?!


    秋典軍第一個站出來稟道:


    “陛下,蘇谘議‘亂遼’之法的成功,無異於幫大梁打了一場大勝仗,此等軍功再加上上次的幽州大捷,蘇谘議之功足以封侯!”


    話音剛落,尚書六部的宰相們集體站出,齊聲聲援,他們人多勢眾,可謂是聲勢浩大。


    “陛下,臣以為蘇谘議之功甚大,足以封侯!”劉侍中也站了出來,他之前就曾說過,若蘇賢果真有功於大梁,他會第一個站出來為之請功。


    “老臣附議。”少司寇自然也不會反對。


    “……”


    至此,滿朝宰相已經超過一大半支持蘇賢封侯。


    就差錢中書及中書省另外一個宰相,他們冷著臉杵在一旁,既不反對也不附議,置身事外。


    女皇對蘇賢的好感已達到了頂峰,封侯自然不在話下,朝中也沒有任何阻力,此事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幼娘的奏疏,朕準了!”女皇起身,挺直了腰杆,渾身散發著帝王的威儀,朗聲下旨道:


    “蘇賢預防瘟疫,挽救數十萬百姓性命在前,攪亂遼國,為我大梁爭取喘息之機在後,且先前又有幽州大捷之軍功。”


    “傳朕旨意,敕封蘇賢從三品‘開國縣侯’,食邑千戶,賜侯府一座,封號就定為……範陽縣侯!”


    “……”


    “遵旨!”南宮婉兒在旁躬身領命,因為擬詔之事由她兼任。


    “陛下英明!”眾臣一起拜道。


    “今日之事已畢,退朝!”女皇拿起第三封奏疏,看了秋典軍一眼,轉身離開大殿。


    “恭送陛下……”


    “……”


    退朝後,宰相們三三兩兩依次退出大殿。


    今天發生了太多的事,他們一邊走一邊談論,短短半日而已,大梁王朝的局勢似乎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缺糧的內憂雖然沒有得到解決,不過蘇賢的預防瘟疫之法成功了,挽救了數十萬百姓,那都是朝廷的基石啊。


    外患雖然也沒有徹底解決,可蘇賢的“亂遼”之法成功,為大梁爭取到了數月的喘息之機……


    這一切,都與蘇賢有關。


    他是最為關鍵的那個人。


    今天小朝會上的內容流傳出去,隻怕會掀起軒然大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書生有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總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總督並收藏書生有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