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四,淳於瓊發現自己好像又上當了。<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按常理推斷,小規模的前鋒部隊已經出現,後續主力當天,再晚不過次日也應該趕到。可“並州狼騎”迴援鄴城已經是第三天,朱廣何在?


    惱怒之下,他‘私’下裏又跟部下舊事重提。然而,哪怕是曲督軍候一級的軍官也明白一個道理,當機立斷,是一個優秀將領必須具備的質。既然已經作出了決定,甭管對錯,後悔都沒有用。


    戰機就是這麽迴事,稍縱即逝,主將一念之間就可能影響整個戰局的勝敗。


    平陽城官署裏,平逆將軍獨自一人喝著悶酒,案桌上擺的‘肉’菜一口沒動。隻可惜他沒有阿瞞哥那樣飛揚的采和‘浪’漫的情懷,否則,真當‘吟’上一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麴義一進來就皺起了眉頭,他認為作為一軍之主將,作戰期間不飲酒應該最基本的要求。


    “罪人麴義,拜見將軍。”


    淳於瓊正把耳杯往嘴邊送,聽到這話當時就把杯子扔桌上了。而低著頭的麴義麵‘色’不改,泰然自若。好大一陣,將軍沒有說話,麴義雖看不見,也猜也猜得出來對方是怎樣一副表情。


    良久,隻聽淳於瓊冷聲道:“坐。”


    “謝將軍,但戴罪之人,還是站著。”麴義頭也不抬。


    “你是專‘門’來跟我置氣的?”


    “不敢。”


    “叫你坐就坐!哪那麽多廢話!”


    麴義這才過去,正襟危坐,目光斜視。.</a>(更新最快最穩定)淳於瓊重新倒上了酒,大灌一口後,抬頭看著對方:“你是不是覺得委屈?”


    “不敢,戰敗是事實,卑職無話可說。”


    淳於瓊冷笑一聲,搖頭道:“麴義啊麴義,你這脾氣若是……罷了,等將來你坐到我這個位置,你會明白的。”


    “卑職不敢作此奢望。”


    “哈哈!這話言不由衷?你心氣高,我知道。行了,叫你來也不是扯閑條,日前你說要克製騎兵,最好還是依靠地利。但這鄴城周邊一片坦途毫無依托,便隻能借助陣形和器械。你再具體說說。”


    說起正事,麴義便不再傲嬌了,轉過頭去認真道:“將軍,在西涼時,無論是漢軍還是羌兵都擁有相當數量的騎兵,所以不存在說要用步軍去跟騎兵對陣。現在我軍戰馬不過數百匹,若還是規規矩矩地跟朱廣對決,占不到絲毫便宜。卑職認為,要克製朱廣的騎兵,一是陣形要外鬆內緊,‘迷’‘惑’於他,二是集中使用‘射’程較遠的強弩。而且必須要‘誘’使朱廣先攻,借機重創他的馬軍。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淳於瓊剛要接口,麴義像是想起了什麽:“此外,尤其留心不能讓朱廣斷我軍後路。如果我是朱廣,在擁有優勢騎兵的情況下,我一定會想辦法奪迴黎陽。”


    “這個我還能不知道?”淳於瓊索‘性’放下了耳杯。“我軍弓弩不少,便調他兩千張又如何?隻是……”


    “不!”麴義斷然道。“數量太多不利於遮蔽,一旦開戰,我軍不能叫朱廣看出端倪來。千張足矣。現在唯一的問題是,軍中有麵對壓頂而來的騎兵卻能堅守原地的勇士麽?”


    淳於瓊再怎麽說也是當初的“西園八校尉”之一,聞弦歌知雅意,略一思索後笑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個你不用擔心。我隻問你,到時對陣,你敢作前鋒麽?”


    麴義神情一凜:“隻要將軍能滿足以上要求,義願為前鋒!”


    淳於瓊卻故意道:“還是想清楚再迴答?我聽你話裏話外,對朱廣似乎十分推崇,尤其是他的馬軍,讓你說得好似天下第一?”


    “將軍不必相‘激’,我推崇朱廣的馬軍,是實話實說,厲害就是厲害。但自古以來,世上本沒有無敵的軍隊。”


    這話倒對淳於瓊的胃口,頻頻點頭道:“不錯,你能這麽想我就放心了。昔日秦軍橫掃**,何其驍勇?然楚雖三戶卻能亡之。是秦軍戰力下降?我看未必,楚軍能勝,原因不外乎天時人合。”


    “今我率堂堂之師,奉王命討不臣,這便是天時;朱廣目無朝廷,擅動刀兵,注定不得人心,冀州士人心向許都,這便是人和。朱廣再強,但一無天時,二無人和,地利與我共之,所以,我們要有信心。”


    他這話倒像是在給自己打氣,但麴義顯然對這種“高談闊論”不感興趣,什麽玩意天時人和?戰場上決定勝敗的,除了地形、兵力、武器裝備之外,最主要的還是為將者指揮是否得當,戰術是否合適,說別的都沒用。


    又討論一陣細節問題,淳於瓊早忘了喝酒,‘私’心裏他也承認,麴義真是個“將種”。天下紛擾,朝廷用人之際,他若能改改脾氣,將來會有大作為,前途不可限量。


    兩人正說話著,高幹突然闖了進來。一看到他,淳於瓊心中暗道,這小子若能再成熟些,將來恐怕也是個人物。轉念一想,屁,人家有個手‘操’權柄的親娘舅,就算不成熟將來也是人物。


    “何事?”


    高幹對他一禮,又衝麴義作了個揖,這才道:“將軍,兗州軍到了。”


    “哦?到哪了?”淳於瓊大喜。


    “已在二十裏外,東郡太守劉府君已經先一步趕到平陽,派人來知會,即將進城了。”


    “好好好!”淳於瓊一連說了三個好,搓著手站了起來。


    高幹等一陣,不見了下,詫異道:“將軍……沒有什麽示下?”


    淳於瓊一怔,隨後迴過神來:“我倒忘了,這樣,你去請公則先生代表我,出城迎接劉府君。”


    對方是漢室宗親,他為什麽不親自去?


    劉岱為東郡太守,秩祿二千石,兩漢之際,“二千石”幾乎成了“太守”的代名詞。而淳於瓊為“平逆將軍”,你甭管雜號正號,隻要沾上“將軍”兩個字,按理說,地位就不應該在太守之下。而且,淳於瓊是朝廷派遣的,劉岱是受命於兗州牧楊彪。所以,在前者看來,他實無必要親自去迎。或者說,他根本就沒這麽想過。然而,就因為這麽一個小事,生出了是非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默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默然並收藏重生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