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很快揭曉。.</a>(更新最快最穩定)
“左將軍朱廣的部隊於三月八日當晚,趁夜偷渡,王城守軍渾然不知。及至三月九日清晨才有所察覺。李肅率部迎敵,為朱廣軍擊潰,其本人亦被俘虜,命令守軍投降。朱軍傳檄各縣,目前臨晉、重泉、蓮勺等諸縣皆反,尊朱廣節製。眼下,朱廣的前鋒已經進駐高陵縣。”
高陵縣,乃左馮翊治所,雄踞於渭水北岸,俯視長安。
董卓席地而坐,耷拉著頭,這上陣半生的西涼宿將仿佛眨眼之間鬥誌全無。曹‘操’孫堅從武關北上,朱廣好似**之間突然出現!自己如同一個未著寸縷的娘們,完全暴‘露’在他們麵前!
足智多謀如李儒,此時也失了分寸。這時候,什麽奇謀詭詐都沒有用,人家已經打到眼皮子底下來了。
良久,董卓突然抬起頭:“馬騰何在?”
“我軍目前正駐陽陵,與朱廣軍對峙。”
董卓居然笑了,好,很好,你在池陽接收我糧餉,這麽多天,就往前走了不到五十裏!
那馬騰部將見狀,解釋道:“我軍本來已經行至蓮勺,但朱廣軍勢大,將軍遂下令暫避其鋒芒。”
這迴董卓笑不出來了,‘肥’壯的身軀好似個快要脹破的羊皮口袋,咆哮聲震得所有人耳朵裏嗡嗡作響:“你們不是有兩萬人麽!就他媽這麽一路退迴來?”
馬騰部將無言以對。
董卓閉上了眼睛,緩緩地將首深埋,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麽。
董旻的形容與其兄一般無二,此時也不知是緊張、‘激’動、又或是憤怒,須發皆顫,沉聲道:“二哥!大不了,火速召牛輔迴來,咱們就在長安城外排開陣勢,跟關東這群豎子大戰一場!我就不信,我們西涼軍還敵不過烏合之眾!”
李儒苦笑:“朱廣有賈詡,他既過了河,還有牛輔什麽事?”
董卓漸漸平靜下來,弟弟的話提醒了他。現在除了正麵‘交’鋒已經沒有其他路可走。一念至此,他將目光逐一投向每一個部下。
西涼武似乎感受到了什麽,都抬起了頭。
“諸位,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我也沒什麽好說的。你們之中,有人追隨我數十年,也有人才歸入我麾下不久,但,都是我的同袍弟兄。我這個人讀書不多,但也知道所謂‘同袍’,就是同在一口鍋裏吃飯,同在一頂帳下睡覺,福禍相依,生死與共。”
“關東之軍估計很快會兵臨長安城下,一場惡戰再所難免。勝,我們可以背靠西涼,以三輔之地為根據,向東以爭天下;敗,則‘玉’石俱焚,萬事皆休。誰願助我?”
他把話都說成這樣了,西涼眾將還能怎麽地?事實上,他們也沒有多餘的選擇,袁紹朱廣兩路進軍,就是為了掃‘蕩’關中,討平西涼。事情既然已經作下了,難不成還想‘抽’身而退?
當下,無論武盡皆表態,甚至不乏慷慨‘激’昂,視死如歸。
董卓仿佛深感欣慰,眼眶都紅了:“好!好!我們西涼人馬勁悍,那是從屍山血海中滾出來的!更不消說,征西將軍韓遂的三萬人馬兩日後便到!我意,先收縮兵力,待韓遂一到,與關東軍決一死戰!”
“決一死戰!”眾將異口同聲。
李儒窺視眾人,心中的不安未嚐稍解。他知道,董太尉這是在孤注一擲。可,袁紹朱廣奉天子以討不臣,占據了天時;在扶幼主匡社稷的感召下,關東將士想必士氣高昂,這又占了人和;關中平原八百裏秦川,根本無險可守,西涼軍也占不到地利。
這仗,怕是不好打……
董卓接連下發著軍令,召馬騰過渭河至長安,並燒毀浮橋。<strong>小說txt下載</strong>又表示要將在洛陽收羅的所有奇珍異寶拿出來,分賜給眾將士以‘激’勵軍心。
安排完畢以後,命眾將各司其職,獨留下了侄子董璜。(更新最快最穩定)
西涼武們一走,先前再慷慨陳詞的董太尉頓時陷入了長久的沉默,董璜也料到叔父必有重要安排,因此靜待下。
“璜兒。”
“叔父。”
這一天大概是董卓將個人情感表達和宣泄得最淋漓盡致的一天,殺人如麻的他竟‘露’出慈愛的神情:“二叔一直當你是親生兒子,你知道?”
“知道。”
董卓突然掉下淚來,情緒變得‘激’動,顫聲道:“有件事,你現在應該知道了!其實……”
“叔父?”董璜愕然。
董卓朦朧中看著侄兒半晌,終究背過臉去:“帶上人馬,保護你祖母和其他兄弟姊妹,迴臨洮老家去。如果,長安戰事不順,你就帶族人向西去投奔羌部,我在那裏還有些朋友。”
日已西斜,殘陽如血。
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穀中,數不清的流民扶老攜幼,驚恐難安地向著遙不可及的樂土,荊州而去。幾個時辰以前的那場災難,如同噩夢一般縈繞在每一個人的心頭。盡管已經脫離危險,但很多人還在哭泣,無分男‘女’。
這些飽受饑餓恐懼折磨的百姓早已經疲倦不堪,但求生的本能支撐著他們。荊州,或許咱們根本到不了,但是,隻要多往前走一步,咱們離災禍就遠一分,隻要多往前走一步,咱們離荊州就近一分……
這看起來是一個五口之家,老天似乎特別眷顧他們,祖父母,父母,還有一個可愛的小男孩兒,一個也不缺。
他們是幸運的,老兩口其實都不到五十,兒子媳‘婦’也年輕。所有,他們有力氣走在最前頭。荊州,對於他們這一家人來說,或許也不是那麽虛無飄渺。
“阿母,我們去哪啊?”在父親的背上,小男孩問道。
“荊州。”
“荊州在哪呀?”
“就在不遠的地方。”
“那裏好玩嗎?”
孩子的祖父接過話頭:“好玩,聽說那裏山青水秀,地靈人傑,沒有天災,也沒有戰‘亂’。到了荊州,我們就到家了。”
“可是……”小男孩‘舔’了‘舔’幹裂的嘴‘唇’。“我還是想迴洛陽,我的小夥伴都在那兒。”
“好孫兒,洛陽迴不去了,那裏讓壞人放火燒了。”祖母憐惜地拍打著孫兒的背。
孩子沉默了,大人的世界他不懂,以他的小腦袋瓜絕想不明白,為什麽壞人要把好端端的洛陽給燒了。
一陣之後,他囁嚅著:“那我們為什麽不帶上阿奴呢?我今天給她采了一朵野‘花’‘插’在頭上,可好看了。”
孩子的父親突然停下了腳步,他迅速將兒子放下,展開手臂,將一家人護住,退到了道旁,緊貼著崖壁。
身後,許多人作著同樣的事情。還沒有從悲傷中解脫出來的流民們再次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前方不遠,傳來密集而急促的馬蹄聲與腳步聲,對於這些經曆得太多的洛陽難民來說,那些聲音很好辯認。
隨意聲響越來越近,長龍開始‘騷’動,‘婦’人孩子們嚇得大哭。
那個還心心念念著青梅竹馬小戀人的男孩瞪著一雙大眼,驚恐地藏在母親的懷中。
當全副武裝的士兵出現在流民們麵前時,驚唿聲四起!如‘潮’般的軍隊從對麵奔來,那一柄柄明晃晃的鋼刀,讓人想起了不久之前在長安南郊的大屠殺!
難道蒼天真這般沒眼?難道就不能給我們一條活路?我們隻是想去荊州!如果實在去不了,也請讓我們離它近一些!這個要求,過分麽?
正當絕望在難民‘潮’中蔓延開來時,對麵過來的部隊卻停止了前進。將士們錯愕地望著那一片衣衫襤褸,疲憊不堪的人們。
有士卒奔上前來,詢問著原由。
“不要怕,我們是朝廷的軍隊!前來討伐董卓!你們是從長安來的嗎?”
一聽是來討伐董卓的,流民們口口相傳,如果不是堵得太緊,他們一定會奔走唿告。
一時之間,人‘潮’沸騰了!
前方的百姓一擁而上,拉著士兵人的手,哭訴著自離開洛陽以來的一切。
這時候沒有“人民子弟兵”這一說,但是,來當兵的,哪個不是出生在社會最底層?隻有窮人才會憐憫窮人。當聽說百姓們的悲慘遭遇後,將士們義憤填膺!
情況被逐級報上去,很快,兩麵軍旗出現在流民們麵前。一書“奮武將軍曹”,一書“破虜將軍孫”,戰旗下,馬背上,曹‘操’神情凝重地看著這一切。
在他身旁有一人,全身披掛整齊,個頭比曹‘操’略高,年紀卻相仿。兩道劍眉對‘插’眉心,一雙虎目炯炯有神,薄‘唇’緊抿,鐵拳緊攥。正是長沙太守,烏程侯,假授“破虜將軍”,孫堅孫台。
良久,他幾乎是從牙縫裏嘣出幾個字來:“董卓瘋了!”
曹‘操’滿身征塵,眉頭一挑時冷笑道:“他沒瘋,他聰明得很。不用一兵一卒,就把我們堵在武關道上。”
孫堅將牙一咬:“怎麽辦?讓百姓先過?”
曹‘操’突然側過首:“你真這麽想的?”
孫堅劍眉緊鎖:“要不然呢?孟德沒看見這麽多百姓已經將道路完全堵死?我們如果不讓,難道讓他們退迴去?”
曹‘操’嘴‘唇’動了一下,沒說出話來。他是大家子,從小習學武,有著極好的修養。但此時也不禁在心頭暗罵,***!
我和孫台帶著一萬人就差他媽沒把腳跑斷,繞道荊州北部攻陷武關而來,眼看長安在望了,董賊居然驅趕百姓來堵道路!
如果真按孫堅所說,讓百姓先過,誰知道這後頭還有多少人?道路這麽狹窄,得過到什麽時候?兵貴神速,打的就是一個出其不意,若我軍堵在這裏,董卓就有時間作相應安排。
反過來說,西涼賊既然已經探知我軍的到來,他完全可以派軍隊來攔截,卻不惜用這種下作的手段,說明什麽?說明他力有不逮!
“來人!”
傳令兵飛快奔來。
“傳我將令,讓士卒告訴百姓,他們必須退迴去!”
孫堅急忙喝止:“慢!孟德!你也瘋了?”
“我沒瘋,台將軍,今天之內,我們必須趕到長安。”曹‘操’麵無表情地說道。
“你應該知道,董賊既然用了如此下作的手段,他就不會再讓百姓退迴去!如果我們這頭一趕,那頭西涼軍再一堵,你讓百姓上天入地?”孫堅怒道。
曹‘操’深吸一口氣:“長安那一頭,可比我們這頭寬敞,他能堵得住麽?”
孫堅臉漲得通紅,切齒道:“曹將軍!你睜開眼睛看看!這些人剛剛經曆了一場屠殺,滿心希望地奔向荊州!我們可是堂堂之師!難道跟西涼軍一樣,置他們生死於不顧麽!”
曹‘操’不為所動:“這裏有多少人?幾萬?十幾萬?你知道洛陽及其周邊有多少人口麽!數百萬人!我們可以盡快結束這一切!隻有誅滅了董賊,百姓的苦難才會過去!”
孫堅氣極反笑:“曹將軍,你怕是還記著‘先入長安者,加大司馬,拜驃騎將軍,封萬活’?”
曹‘操’臉‘色’一變:“孫台,你可以質疑我的動機,但你要搞清楚,朝廷的賞格是頒給左將軍朱廣和右將軍袁紹的!我們都在袁紹麾下!”
“那誰說得清?你和袁紹少小相識……”
不等他說完,曹‘操’一口截斷:“行了!台將軍,我意已決!你要麽配合,要麽‘抽’出腰間寶刀來,砍下我的人頭!”語畢,喝令兵士將命令傳達下去!
孫堅幾乎將牙咬碎,卻又無可奈何。他不可能真‘抽’出刀來砍殺軍隊的主將。
百姓們萬沒有想到,這支天子之師,居然也和董卓的軍隊一樣,將刀對準了他們,喝令他們退迴去。
有人想要申辯,有人想要控訴,但當手執長戟的甲士如牆而來時,他們除了退卻,根本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刹那之間,他們終於體會到了什麽叫殘酷,什麽叫絕望。
唯一幸運的是,這支軍隊畢竟不是西涼**,他們不會見人就殺。隻是驅趕著,恐嚇著。但即便是這樣,已成驚弓之鳥的百姓仍舊不免於倉皇……
同一時間,弘農郡新安縣以東,寬闊的驛道上,如雨點般落下的鐵蹄揚起了大片的塵土。當驍勇的騎兵風馳而過時,那一路煙塵仿佛為他們作著大幕,即將開始一場血腥的演繹。
鎧甲裏的內襯已經完全被汗水浸透,腹中的饑餓感也越來越明顯,但高順並不在意。因為,他即將要作的事情,關係到整個戰局。
在渡過黃河,站穩腳根以後,賈詡就給了朱廣兩個選擇。要麽直趨長安,跟董卓決一死戰。要麽先駐兵於渭水北岸,探清虛實,同時分遣一部渡過渭水,掉頭向東,從背後去進攻函穀關,放袁紹大軍進來。
然後,再合圍長安。
老實說,加大司馬,拜驃騎將軍,封萬活,對朱廣還是有那麽一點吸引力的。想從前,他突然從州從事升至雜號校尉,這官其實也不小了。但在洛陽那些高富帥眼裏,仍舊不夠人家看。
如今,官拜左將軍。不管真心也好,假意也罷,誰在他麵前不是恭恭敬敬,客客氣氣的?自古以來,又有誰能逃得開“名利”二字?
更何況,當初在洛陽時,袁紹獨自帶軍逃跑,差點讓幽州軍折在洛陽城裏。現在卻要我去幫忙放他進來?我可沒有這麽高風亮節!
再者,袁紹的兵力遠勝自己,如果他來了,到時候圍攻長安,說不定先進去的就是他。
正當朱廣猶豫時,突如其來的“鎮西將軍”馬騰替他做了選擇。既然馬家軍堵在前頭,那麽直趨洛陽就沒那麽容易了。
“距離函穀關還有多遠?”高順喘息著問道。
“迴校尉!隻有十餘裏!但馬上前麵的道路將會變得非常狹窄,十餘裏全是峽穀!”軍中向導大聲迴答道。
正說話時,前方驛道上,突然出現了數騎。眼見大軍襲來,他們急急勒停了戰馬,詫異地觀望著。
有人喃喃念著那軍旗上的字號,“降虜校尉高”,咱們軍中有姓高的校尉麽?
沒等‘弄’明白,十數騎已經飛馬搶出來。似乎是感受到了敵意,那幾名騎士想要調馬迴逃!
“前麵的弟兄!別跑!自己人!”
聽到一片唿聲,那幾名騎兵將信將疑,但眼見對麵的大部隊停了下來,他們才保持著戒備,留在了原地。
勒住韁繩,高順喘了幾口,沉聲問道:“你們是函穀關的守軍?”
“沒錯,你是……”一名騎士上下打量黑臉高順。
“我是鎮西將軍馬騰麾下的部將,奉命前來馳援函穀。現在關上情況如何?”別看高順平時沉默寡言,這說起瞎話來眼睛都不帶眨的。
但對方顯然不好騙:“馳援函穀為什麽要讓鎮西將軍的部曲來?”
“你他媽廢什麽話!左將軍朱廣的大軍從河東過來了知道嗎?如果再不堵住袁紹,長安就完了!太尉也完了!”高順大怒。
這話把幾人嚇得夠嗆!
“校尉息怒!袁紹之前雖然扣關甚急,但倚仗著函穀之險,牛中郎幾次擊退關東軍!隻要後方不出問題,守住不是難事!”高順聽罷,默默點頭。隨即深眉一挑:“要是後方出了問題呢?”
“左將軍朱廣的部隊於三月八日當晚,趁夜偷渡,王城守軍渾然不知。及至三月九日清晨才有所察覺。李肅率部迎敵,為朱廣軍擊潰,其本人亦被俘虜,命令守軍投降。朱軍傳檄各縣,目前臨晉、重泉、蓮勺等諸縣皆反,尊朱廣節製。眼下,朱廣的前鋒已經進駐高陵縣。”
高陵縣,乃左馮翊治所,雄踞於渭水北岸,俯視長安。
董卓席地而坐,耷拉著頭,這上陣半生的西涼宿將仿佛眨眼之間鬥誌全無。曹‘操’孫堅從武關北上,朱廣好似**之間突然出現!自己如同一個未著寸縷的娘們,完全暴‘露’在他們麵前!
足智多謀如李儒,此時也失了分寸。這時候,什麽奇謀詭詐都沒有用,人家已經打到眼皮子底下來了。
良久,董卓突然抬起頭:“馬騰何在?”
“我軍目前正駐陽陵,與朱廣軍對峙。”
董卓居然笑了,好,很好,你在池陽接收我糧餉,這麽多天,就往前走了不到五十裏!
那馬騰部將見狀,解釋道:“我軍本來已經行至蓮勺,但朱廣軍勢大,將軍遂下令暫避其鋒芒。”
這迴董卓笑不出來了,‘肥’壯的身軀好似個快要脹破的羊皮口袋,咆哮聲震得所有人耳朵裏嗡嗡作響:“你們不是有兩萬人麽!就他媽這麽一路退迴來?”
馬騰部將無言以對。
董卓閉上了眼睛,緩緩地將首深埋,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麽。
董旻的形容與其兄一般無二,此時也不知是緊張、‘激’動、又或是憤怒,須發皆顫,沉聲道:“二哥!大不了,火速召牛輔迴來,咱們就在長安城外排開陣勢,跟關東這群豎子大戰一場!我就不信,我們西涼軍還敵不過烏合之眾!”
李儒苦笑:“朱廣有賈詡,他既過了河,還有牛輔什麽事?”
董卓漸漸平靜下來,弟弟的話提醒了他。現在除了正麵‘交’鋒已經沒有其他路可走。一念至此,他將目光逐一投向每一個部下。
西涼武似乎感受到了什麽,都抬起了頭。
“諸位,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我也沒什麽好說的。你們之中,有人追隨我數十年,也有人才歸入我麾下不久,但,都是我的同袍弟兄。我這個人讀書不多,但也知道所謂‘同袍’,就是同在一口鍋裏吃飯,同在一頂帳下睡覺,福禍相依,生死與共。”
“關東之軍估計很快會兵臨長安城下,一場惡戰再所難免。勝,我們可以背靠西涼,以三輔之地為根據,向東以爭天下;敗,則‘玉’石俱焚,萬事皆休。誰願助我?”
他把話都說成這樣了,西涼眾將還能怎麽地?事實上,他們也沒有多餘的選擇,袁紹朱廣兩路進軍,就是為了掃‘蕩’關中,討平西涼。事情既然已經作下了,難不成還想‘抽’身而退?
當下,無論武盡皆表態,甚至不乏慷慨‘激’昂,視死如歸。
董卓仿佛深感欣慰,眼眶都紅了:“好!好!我們西涼人馬勁悍,那是從屍山血海中滾出來的!更不消說,征西將軍韓遂的三萬人馬兩日後便到!我意,先收縮兵力,待韓遂一到,與關東軍決一死戰!”
“決一死戰!”眾將異口同聲。
李儒窺視眾人,心中的不安未嚐稍解。他知道,董太尉這是在孤注一擲。可,袁紹朱廣奉天子以討不臣,占據了天時;在扶幼主匡社稷的感召下,關東將士想必士氣高昂,這又占了人和;關中平原八百裏秦川,根本無險可守,西涼軍也占不到地利。
這仗,怕是不好打……
董卓接連下發著軍令,召馬騰過渭河至長安,並燒毀浮橋。<strong>小說txt下載</strong>又表示要將在洛陽收羅的所有奇珍異寶拿出來,分賜給眾將士以‘激’勵軍心。
安排完畢以後,命眾將各司其職,獨留下了侄子董璜。(更新最快最穩定)
西涼武們一走,先前再慷慨陳詞的董太尉頓時陷入了長久的沉默,董璜也料到叔父必有重要安排,因此靜待下。
“璜兒。”
“叔父。”
這一天大概是董卓將個人情感表達和宣泄得最淋漓盡致的一天,殺人如麻的他竟‘露’出慈愛的神情:“二叔一直當你是親生兒子,你知道?”
“知道。”
董卓突然掉下淚來,情緒變得‘激’動,顫聲道:“有件事,你現在應該知道了!其實……”
“叔父?”董璜愕然。
董卓朦朧中看著侄兒半晌,終究背過臉去:“帶上人馬,保護你祖母和其他兄弟姊妹,迴臨洮老家去。如果,長安戰事不順,你就帶族人向西去投奔羌部,我在那裏還有些朋友。”
日已西斜,殘陽如血。
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穀中,數不清的流民扶老攜幼,驚恐難安地向著遙不可及的樂土,荊州而去。幾個時辰以前的那場災難,如同噩夢一般縈繞在每一個人的心頭。盡管已經脫離危險,但很多人還在哭泣,無分男‘女’。
這些飽受饑餓恐懼折磨的百姓早已經疲倦不堪,但求生的本能支撐著他們。荊州,或許咱們根本到不了,但是,隻要多往前走一步,咱們離災禍就遠一分,隻要多往前走一步,咱們離荊州就近一分……
這看起來是一個五口之家,老天似乎特別眷顧他們,祖父母,父母,還有一個可愛的小男孩兒,一個也不缺。
他們是幸運的,老兩口其實都不到五十,兒子媳‘婦’也年輕。所有,他們有力氣走在最前頭。荊州,對於他們這一家人來說,或許也不是那麽虛無飄渺。
“阿母,我們去哪啊?”在父親的背上,小男孩問道。
“荊州。”
“荊州在哪呀?”
“就在不遠的地方。”
“那裏好玩嗎?”
孩子的祖父接過話頭:“好玩,聽說那裏山青水秀,地靈人傑,沒有天災,也沒有戰‘亂’。到了荊州,我們就到家了。”
“可是……”小男孩‘舔’了‘舔’幹裂的嘴‘唇’。“我還是想迴洛陽,我的小夥伴都在那兒。”
“好孫兒,洛陽迴不去了,那裏讓壞人放火燒了。”祖母憐惜地拍打著孫兒的背。
孩子沉默了,大人的世界他不懂,以他的小腦袋瓜絕想不明白,為什麽壞人要把好端端的洛陽給燒了。
一陣之後,他囁嚅著:“那我們為什麽不帶上阿奴呢?我今天給她采了一朵野‘花’‘插’在頭上,可好看了。”
孩子的父親突然停下了腳步,他迅速將兒子放下,展開手臂,將一家人護住,退到了道旁,緊貼著崖壁。
身後,許多人作著同樣的事情。還沒有從悲傷中解脫出來的流民們再次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前方不遠,傳來密集而急促的馬蹄聲與腳步聲,對於這些經曆得太多的洛陽難民來說,那些聲音很好辯認。
隨意聲響越來越近,長龍開始‘騷’動,‘婦’人孩子們嚇得大哭。
那個還心心念念著青梅竹馬小戀人的男孩瞪著一雙大眼,驚恐地藏在母親的懷中。
當全副武裝的士兵出現在流民們麵前時,驚唿聲四起!如‘潮’般的軍隊從對麵奔來,那一柄柄明晃晃的鋼刀,讓人想起了不久之前在長安南郊的大屠殺!
難道蒼天真這般沒眼?難道就不能給我們一條活路?我們隻是想去荊州!如果實在去不了,也請讓我們離它近一些!這個要求,過分麽?
正當絕望在難民‘潮’中蔓延開來時,對麵過來的部隊卻停止了前進。將士們錯愕地望著那一片衣衫襤褸,疲憊不堪的人們。
有士卒奔上前來,詢問著原由。
“不要怕,我們是朝廷的軍隊!前來討伐董卓!你們是從長安來的嗎?”
一聽是來討伐董卓的,流民們口口相傳,如果不是堵得太緊,他們一定會奔走唿告。
一時之間,人‘潮’沸騰了!
前方的百姓一擁而上,拉著士兵人的手,哭訴著自離開洛陽以來的一切。
這時候沒有“人民子弟兵”這一說,但是,來當兵的,哪個不是出生在社會最底層?隻有窮人才會憐憫窮人。當聽說百姓們的悲慘遭遇後,將士們義憤填膺!
情況被逐級報上去,很快,兩麵軍旗出現在流民們麵前。一書“奮武將軍曹”,一書“破虜將軍孫”,戰旗下,馬背上,曹‘操’神情凝重地看著這一切。
在他身旁有一人,全身披掛整齊,個頭比曹‘操’略高,年紀卻相仿。兩道劍眉對‘插’眉心,一雙虎目炯炯有神,薄‘唇’緊抿,鐵拳緊攥。正是長沙太守,烏程侯,假授“破虜將軍”,孫堅孫台。
良久,他幾乎是從牙縫裏嘣出幾個字來:“董卓瘋了!”
曹‘操’滿身征塵,眉頭一挑時冷笑道:“他沒瘋,他聰明得很。不用一兵一卒,就把我們堵在武關道上。”
孫堅將牙一咬:“怎麽辦?讓百姓先過?”
曹‘操’突然側過首:“你真這麽想的?”
孫堅劍眉緊鎖:“要不然呢?孟德沒看見這麽多百姓已經將道路完全堵死?我們如果不讓,難道讓他們退迴去?”
曹‘操’嘴‘唇’動了一下,沒說出話來。他是大家子,從小習學武,有著極好的修養。但此時也不禁在心頭暗罵,***!
我和孫台帶著一萬人就差他媽沒把腳跑斷,繞道荊州北部攻陷武關而來,眼看長安在望了,董賊居然驅趕百姓來堵道路!
如果真按孫堅所說,讓百姓先過,誰知道這後頭還有多少人?道路這麽狹窄,得過到什麽時候?兵貴神速,打的就是一個出其不意,若我軍堵在這裏,董卓就有時間作相應安排。
反過來說,西涼賊既然已經探知我軍的到來,他完全可以派軍隊來攔截,卻不惜用這種下作的手段,說明什麽?說明他力有不逮!
“來人!”
傳令兵飛快奔來。
“傳我將令,讓士卒告訴百姓,他們必須退迴去!”
孫堅急忙喝止:“慢!孟德!你也瘋了?”
“我沒瘋,台將軍,今天之內,我們必須趕到長安。”曹‘操’麵無表情地說道。
“你應該知道,董賊既然用了如此下作的手段,他就不會再讓百姓退迴去!如果我們這頭一趕,那頭西涼軍再一堵,你讓百姓上天入地?”孫堅怒道。
曹‘操’深吸一口氣:“長安那一頭,可比我們這頭寬敞,他能堵得住麽?”
孫堅臉漲得通紅,切齒道:“曹將軍!你睜開眼睛看看!這些人剛剛經曆了一場屠殺,滿心希望地奔向荊州!我們可是堂堂之師!難道跟西涼軍一樣,置他們生死於不顧麽!”
曹‘操’不為所動:“這裏有多少人?幾萬?十幾萬?你知道洛陽及其周邊有多少人口麽!數百萬人!我們可以盡快結束這一切!隻有誅滅了董賊,百姓的苦難才會過去!”
孫堅氣極反笑:“曹將軍,你怕是還記著‘先入長安者,加大司馬,拜驃騎將軍,封萬活’?”
曹‘操’臉‘色’一變:“孫台,你可以質疑我的動機,但你要搞清楚,朝廷的賞格是頒給左將軍朱廣和右將軍袁紹的!我們都在袁紹麾下!”
“那誰說得清?你和袁紹少小相識……”
不等他說完,曹‘操’一口截斷:“行了!台將軍,我意已決!你要麽配合,要麽‘抽’出腰間寶刀來,砍下我的人頭!”語畢,喝令兵士將命令傳達下去!
孫堅幾乎將牙咬碎,卻又無可奈何。他不可能真‘抽’出刀來砍殺軍隊的主將。
百姓們萬沒有想到,這支天子之師,居然也和董卓的軍隊一樣,將刀對準了他們,喝令他們退迴去。
有人想要申辯,有人想要控訴,但當手執長戟的甲士如牆而來時,他們除了退卻,根本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刹那之間,他們終於體會到了什麽叫殘酷,什麽叫絕望。
唯一幸運的是,這支軍隊畢竟不是西涼**,他們不會見人就殺。隻是驅趕著,恐嚇著。但即便是這樣,已成驚弓之鳥的百姓仍舊不免於倉皇……
同一時間,弘農郡新安縣以東,寬闊的驛道上,如雨點般落下的鐵蹄揚起了大片的塵土。當驍勇的騎兵風馳而過時,那一路煙塵仿佛為他們作著大幕,即將開始一場血腥的演繹。
鎧甲裏的內襯已經完全被汗水浸透,腹中的饑餓感也越來越明顯,但高順並不在意。因為,他即將要作的事情,關係到整個戰局。
在渡過黃河,站穩腳根以後,賈詡就給了朱廣兩個選擇。要麽直趨長安,跟董卓決一死戰。要麽先駐兵於渭水北岸,探清虛實,同時分遣一部渡過渭水,掉頭向東,從背後去進攻函穀關,放袁紹大軍進來。
然後,再合圍長安。
老實說,加大司馬,拜驃騎將軍,封萬活,對朱廣還是有那麽一點吸引力的。想從前,他突然從州從事升至雜號校尉,這官其實也不小了。但在洛陽那些高富帥眼裏,仍舊不夠人家看。
如今,官拜左將軍。不管真心也好,假意也罷,誰在他麵前不是恭恭敬敬,客客氣氣的?自古以來,又有誰能逃得開“名利”二字?
更何況,當初在洛陽時,袁紹獨自帶軍逃跑,差點讓幽州軍折在洛陽城裏。現在卻要我去幫忙放他進來?我可沒有這麽高風亮節!
再者,袁紹的兵力遠勝自己,如果他來了,到時候圍攻長安,說不定先進去的就是他。
正當朱廣猶豫時,突如其來的“鎮西將軍”馬騰替他做了選擇。既然馬家軍堵在前頭,那麽直趨洛陽就沒那麽容易了。
“距離函穀關還有多遠?”高順喘息著問道。
“迴校尉!隻有十餘裏!但馬上前麵的道路將會變得非常狹窄,十餘裏全是峽穀!”軍中向導大聲迴答道。
正說話時,前方驛道上,突然出現了數騎。眼見大軍襲來,他們急急勒停了戰馬,詫異地觀望著。
有人喃喃念著那軍旗上的字號,“降虜校尉高”,咱們軍中有姓高的校尉麽?
沒等‘弄’明白,十數騎已經飛馬搶出來。似乎是感受到了敵意,那幾名騎士想要調馬迴逃!
“前麵的弟兄!別跑!自己人!”
聽到一片唿聲,那幾名騎兵將信將疑,但眼見對麵的大部隊停了下來,他們才保持著戒備,留在了原地。
勒住韁繩,高順喘了幾口,沉聲問道:“你們是函穀關的守軍?”
“沒錯,你是……”一名騎士上下打量黑臉高順。
“我是鎮西將軍馬騰麾下的部將,奉命前來馳援函穀。現在關上情況如何?”別看高順平時沉默寡言,這說起瞎話來眼睛都不帶眨的。
但對方顯然不好騙:“馳援函穀為什麽要讓鎮西將軍的部曲來?”
“你他媽廢什麽話!左將軍朱廣的大軍從河東過來了知道嗎?如果再不堵住袁紹,長安就完了!太尉也完了!”高順大怒。
這話把幾人嚇得夠嗆!
“校尉息怒!袁紹之前雖然扣關甚急,但倚仗著函穀之險,牛中郎幾次擊退關東軍!隻要後方不出問題,守住不是難事!”高順聽罷,默默點頭。隨即深眉一挑:“要是後方出了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