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內正如死水一潭,堂外卻忽然傳來嘈雜之聲。[熱門小說網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西涼武都捏一把汗,哪個作死的這時候還敢聒噪?


    有數人朝堂下望去,隻見四五員鎧甲整齊的將校大步而來,為首一個乃是……怎麽是他!


    那幾人上得堂來,董卓一見,先自狐疑,轉瞬卻喜上眉梢!


    見禮畢,他疾步上前拉住為首那人:“李郭何在?”


    “大軍已過穀城縣,卑職奉命引輕騎先行來見太尉!”那將洪聲道。


    呂布在側麵上下打量,那人正當壯年,膀大圓腰,身材幾乎與自己相當,一雙濃眉好似兩把尖刀斜‘插’!表麵上看,當真是威武不凡!


    你道此人是誰?董卓麾下悍將,華雄是也。


    一聽援軍已經近在咫尺,非止董卓,堂上一眾武都鬆了口氣。獨李儒神情淡漠,心中暗歎不已。


    這叫什麽?這就叫人算不如天算。昨天晚上,自己費盡口舌,苦勸太尉等待李郭大軍到來再作計較。太尉初時好似聽進去了,哪知就早上洗把臉就改了主意。


    倉促行事,布置上難免疏忽。這才讓袁紹朱廣等輩鑽了空子,劫走了天子和陳留王。如果太尉聽自己的,隻需要多等半日,何至於如此?


    董卓那股喜悅勁兒也沒有持續多主,天子被劫走的‘陰’影始終籠罩在他的心頭。迴想起昨晚李儒的苦口婆心,他也不禁追悔莫及。


    到主位坐下,因那短案被他踹翻,總感覺哪裏不對,又站起來。沉默片刻,謂李儒道:“優,悔不聽你良言,以至於此。如之奈何?”


    李儒似乎沒聽見他說話,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華雄身後那人。


    “優?”董卓又喚一聲。


    李儒這才迴過頭來,揖手道:“太尉,這堂上便有大才,何必問李儒?”


    大才?這堂上?董卓把自己的武下屬看了個遍,也沒發現誰是大才。稍一思索,又看了一遍,才將目光鎖定一人,莫非優說的是他?


    那人怕有四十好大幾了,個頭雖然也算高,但顯得清瘦,麵皮黑中泛黃,一副病態,正低眉順目跟那兒杵著。


    “哦,和也來了,甚好。”董卓隨口一句。


    那人姓賈名詡,字和,武威人,董卓以前將軍身份鎮壓韓遂馬騰時,他就在軍中參謀。此時聽太尉過問,又把頭低了一下。


    又過片刻,董卓終究沒有問他,仍向李儒道:“今大軍已至,兵力充足,朱廣裹脅天子而逃,袁紹擁西園新軍竄走,優,你說,我應該怎麽辦?”


    李儒看賈詡一眼,答道:“當務之急,仍是追擊朱廣。既然華校尉引輕騎而來,便請他同走這一遭。隻要迎迴天子,萬事好辦。”


    董卓深以為然,事態緊急,不敢拖延,原本計劃派牛輔親自去追,但如今來了華雄,便命他與呂布分提馬軍追擊。


    華雄追袁紹,呂布追朱廣。<strong>txt全集下載</strong>


    “太尉,還是由騎都尉追擊袁紹合適。”李儒建議道。


    呂布一聽這話,隻當他不信任自己,頗有些不忿道:“先生是怕我放走朱廣?”


    “都尉多慮了,朱廣雖勇,到底隻有千餘騎,而袁紹帶走了西園新軍,那可是八千餘眾。都尉勇冠諸軍,因此請你追殺袁紹。”


    呂布這才消停。


    當下,呂布與董越合並涼騎兵三千,往豫州方向追趕。賈詡在李儒推薦下,與華雄提一千西涼鐵騎去攆朱廣。


    兩支馬軍卷出洛陽城,蹄聲隆隆,逐漸遠去……


    這場洛陽劇變,發生在黎明之後,結束於中午之前,用時不過半日。哪怕算上昨天夜間並州軍營之事,也不到十個時辰。就是這麽一點點的時間,改變了大漢的局勢,更改變了曆史的走向。


    日已西沉,倦鳥歸巢。


    在距離洛陽以東將近百裏的鞏縣境內,突然闖入了一支軍隊。


    朱廣已經成了個大‘花’臉,汗水將滿麵的血汙衝出一條條的溝,看起來倒有些,滑稽。


    步騎‘混’雜,半天不到的時間跑出了近一百裏,恐怕也隻有這些邊境勁旅才能夠做到。


    馬還可以再跑,但人卻必須休息,朱廣見步兵已經跟不上了,且天‘色’將暗,遂下令停止前進,擇地宿營。


    說是“宿營”,當上午情況萬分危急,能搶出戰馬來就已經不易。因此,帳篷糧食這些必備物資全落下了。


    筋疲力盡的士卒們一得軍令,便連一步也不肯多走,席地坐下喘息著。已經有人開始擔心,眼下雖然是秋涼,但咱們打北方來的,不怕,咬牙就撐過去了。這沒飯吃可怎麽得了?


    朱廣從馬背上接下被顛得七葷八素的皇帝和陳留王。這小哥倆是又累,又餓,又怕……尤其是天子劉辯,那臉白得嚇人。


    “陛下,今晚就要在此宿營了。”待天子坐下之後,朱廣輕聲道。


    劉辯反正是嚇傻了,什麽迴應也沒有,陳留王‘舔’著幹燥的嘴‘唇’,一雙的眼睛‘亂’轉。這,這是荒郊野地啊,怎麽宿營?


    朱廣哪裏看不出一個孩子的心思,當即道:“大王,董卓的兵馬隨時都有可能追上來。因此,我們不能進任何城。”


    劉協聽罷,嗯了一聲,悶著不作聲。天子卻突然掉下淚來,朱廣問他緣由,卻聽皇帝哽咽道:“太後……”


    太後?當時那般境況,哪裏顧得了她?想必已經落在董卓手裏了,不知道會是什麽下場?曆史上,董卓控製洛陽之後,先借口何太後與太皇太後之死脫不了幹係,‘逼’她遷出了南宮,然後又將其毒殺。


    這迴,估計也好不到哪裏去。


    天子一哭,他那些內‘侍’近臣也跟著抹淚。想來也難過,早上還在皇宮裏好好的,傍晚都成流民了……


    當下,朱廣隻能好言寬慰了劉辯一番,又命那些內‘侍’近臣照顧好天子和陳留王,便召集自己的軍官商議對策。


    “還剩多少人?”這是朱廣現在最關心的。


    “兩千人,不到。”張遼歎了口氣,輕聲道。


    從幽州出來時,帶了整整三千步騎,就這麽一天的功夫,折了千餘。而且別忘了,兩千人不到裏,還包括追隨朱廣逃出洛陽的虎賁禁軍。


    也就是說,幽州軍在城內城外戰死,潰逃,跟丟的,將近半數。


    所幸,騎兵損失不大,就算刨去虎賁禁軍,也還有近千人。


    但這也足夠朱廣難過的了,因為損失的,不僅僅有遠從幽州追隨他來洛陽的步軍,還有跟他相識多年的雲中夥伴。


    可眼下,沒有時間讓他去傷心。天子,可就在他離他不遠處抹淚!


    此刻,最急的一件事,就是食物和飲水。‘露’宿野外,對這些常年在邊境上行走的人來說不是大問題,但如果餓著肚子,就不說應付追兵了,恐怕連逃跑都沒有力氣。


    “我們先前過了界碑,現在的位置離鞏縣縣城應該不遠,吳式,你帶上些人,去縣裏‘弄’些吃的來,最好再整幾頂帳篷。我們凍著倒不怕……”語至此去,他迴頭看向了天子所在的地方。


    “諾!”吳式聞言起身,走出沒兩步,又折迴來。“校尉,怎麽‘弄’?”


    朱廣思索片刻:“就說,幽州軍借糧。”


    幽州軍借糧?這話聽著怎麽那麽耳熟?


    吳式走後好大一陣,朱廣遍視同伴:“怎麽都不說話?”


    張遼高順等麵麵相覷,我們說什麽?至今還沒迴過神來呢!那真是天子麽?我們把皇帝搶出了洛陽?


    “校尉,那倆小孩是誰?”陳忠甕聲甕氣地問道。


    張遼瞪他一眼,也沒空解說,思量半晌,道:“校尉,恕我直言,這,真不知是福是禍。”


    朱廣毫不諱言:“沒錯,我們攤上大事了。”


    張遼很想問問驍騎校尉當時是怎麽想的,殺入皇宮?搶出皇帝?這,我也知道校尉素來都幹大事,但這件事,未免大過頭了!這可不是出使鮮卑見胡王。咱們身後十幾步外,那個還在啼哭的少年,他是大漢天子!知道什麽是天子嗎?就是……天子。


    盡管不知道朱廣到底是什麽心思,但張遼沉思良久,還是道:“袁將軍並沒有帶西園軍進城,他不太可能往西,那裏有董卓的部屬;也不可能往北,並州現在是一團‘亂’麻;估計,是往南跑了。”


    “我們現在隻剩下這不滿兩千人,且軍無糧,馬無料,董卓追兵隨時都有可能趕上。以卑職之見,還是盡快……”說到這裏,他停住了。


    朱廣右邊嘴角一揚,冷笑道:“遠是想叫我去尋袁紹?”


    高順突然‘插’了一句:“袁紹靠不住。”


    張遼看他一眼,壓低聲音:“沒錯,袁紹是靠不住,可我們現在的處境,除了去投靠他,恐怕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朱廣仰首向天,扭動著脖子。


    袁紹十有**帶著西園軍跑了,他不但背棄了幽州軍,還拋棄了皇帝和朝廷,甚至他自己的家人。


    我若是現在帶著皇帝和陳留王去投他,他必定喜出望外,而自己因為護駕之功,少不得要加官晉爵,‘弄’個中郎將都沒問題。


    甚至,自己可以預見之後局勢的走向。在得到了天子之後,袁紹等人一定會以皇帝的名義征召各州郡的軍隊,聯合討董。


    而董卓極有可能也和曆史上一樣,把洛陽劫掠一空,放火一燒後,帶著無數的奇珍寶物,錢糧財貨往西去關中。攻城掠地,占據州郡,與韓遂馬騰講和,共擊車騎將軍皇甫嵩……


    而我朱廣,則成為“討董聯軍”中的一員,就和曆史上那些十幾路諸侯一樣,各懷鬼胎,貌合神離,討董還沒有成功,自己先‘亂’起來。


    也許,憑著並州狼驍勇,這段時間在洛陽博得的名聲,以及救出天子的大功,可能還會在軍閥‘混’戰中占據中原某些郡縣,稱一時豪傑。


    但是,我為什麽要這麽做?


    從本質上來說,董卓也好,袁紹也罷,這些人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隻不過董卓武人習氣,行事太過偏‘激’莽撞,不計後果,皇帝敢廢,太後敢殺,就沒有他不敢幹的事。


    曆史上,袁紹不也說過“吾南據(黃)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這種話麽?


    曹‘操’不也“挾天子以令諸侯”,終於在他兒子曹丕作魏王時,廢掉了漢獻帝而自立麽?


    真正心係漢室的,不是枉死,就是湮沒。


    比如王允,曆史上,他聲名未顯時,就敢獨身抗暴,不懼十常‘侍’之狠毒。董卓把持朝政以後,他是忍辱含垢,虛以委蛇,最後聯合呂布殺了‘亂’漢之賊。可他的下場也最慘,李傕郭汜反攻長安,他兵敗被殺……


    比如盧植,大名士,大宗,一代鴻儒,在董卓的‘淫’威之下,滿朝公卿沒人敢放個屁,隻有他,敢‘挺’身而出,一而再,再而三的抗爭。可是結果呢?解官迴鄉隱居,袁紹雄踞冀州時,曾被請為軍師,但不久去世……


    又比如一代名將皇甫嵩,平黃巾,敗馬韓,東征西討,戰功赫赫,官至車騎將軍。可曆史上,董卓違詔時,他的侄兒勸他舉兵滅之。可他認為這樣是不尊重朝廷,還是要請天子和公卿們定奪。


    等到董卓控製了朝廷,征召堂堂漢軍統帥去作個“城‘門’校尉”,部下都勸他起兵與關東聯軍唿應。可這位名將刻板地認為,董卓是以天子和朝廷的名義征召他,如果不去,就是不忠。結果,一迴朝廷,馬上就給逮起來要處死……


    所以說,還是那句話,老一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天下,是年輕人的。


    “不!”朱廣斬釘截鐵。


    “不?校尉是說,不去投袁紹?”張遼緊皺其眉。如果不去尋袁紹,那我們這將近兩千人馬該何去何從?咱們可帶著天子和陳留王,用不了多久,整個中原都會知道!高順雖未言語,但他已經從朱廣的眼‘色’和神情中看出些什麽。坦白講,他跟朱廣感情深厚,不止是主仆,不止是上下,無論如何兇險,他都願意追隨朱廣,哪怕去死。但這一迴,他實在心裏沒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默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默然並收藏重生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