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大臣駭然!
許龍宗被當場暴殺,他們可以不發聲,可,這是盧植啊!
太傅?對,太傅!你是百官之長,說句話啊!黃司徒?李司……李司空已嚇癱!
盧植的痛罵仍在繼續,董卓臉‘色’鐵青,那滿麵的虯髯都跟著顫動,而西涼武士押著盧尚書拚命往外拖!
朱廣雖然看起來仍舊平靜,可加速的心跳他自己已經能夠聽見。(.好看的小說他知道,這堂上都是朝廷重臣,連袁紹曹‘操’這樣的都隻能敬陪末座,至於他,壓根就沒有說話的份。
他也知道,不該是今天。可許龍宗被殺他可以默不作聲,但是這位不行。滿堂的公卿大臣無人敢‘挺’身而出,但盧植站出來了。
無關官爵與名聲,他的勇氣值得敬佩。更重要的,他是齊周的老師。
當西涼武士押著盧植即將過來時,朱三抓住了他祖父遺留的六尺百煉刀!
手還沒抬起,眼角餘光瞄到一個長大的身形突然竄起!
袁紹握刀離席,擋在了西涼武士麵前。他行動之迅速,以至於曹‘操’還沒能敲出聲音來。
太傅袁隗嘴角‘抽’搐著,他後悔了,後悔同意侄子出席這宴會。
迎著那一道道含意各不相同的目光,袁本初神情冷峻:“盧尚書當世鴻儒,朝廷重臣,你們想幹什麽?”
董卓默默地站起身來,麵上似結了一層寒霜化不開:“袁紹,你想幹什麽?”
“哼。”袁紹笑一聲。“董公以為中原無人?”
董卓咬著牙,右手搭上劍柄:“再試言之?”
“廢立之事,不是你可以妄議的,這東都洛陽,也不是你可以撒野的。”袁紹道。
寶劍出鞘,董卓聲‘色’俱厲:“天下事在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
“我敢!”袁紹怒吼出聲!
“你以為我寶劍不利!”
袁紹大笑!笑聲未止,一把‘抽’出佩刀:“那你試試我這口刀!”
袁隗滿頭是汗,用力吸了幾口氣,顫巍巍地站起來,揖手道:“董太……”
“坐下!”董卓一聲喝叱。
袁隗腰還未曾‘挺’直,聽到這一聲喝,竟呆住了。他好歹是“參錄尚書事”的太傅,百官之首,對方竟然……
袁紹一張英俊的臉頓時漲得通紅!
“董賊!旁人懼你,我袁紹視你如土‘雞’瓦犬!西涼豬狗,也配與大臣共商國是!”
董卓怒極反笑:“嘿嘿,袁氏果然有大家風範!好!左右,將盧植袁紹與我拿下!”
牛輔就立在堂下,一聽嶽父命令,提刀在手,引堂前鐵甲一擁而入。
他是董卓‘女’婿,又剛剛升了中郎將,真個意氣風發,威風八麵!上堂時,故意將兵器鎧甲震得鏗鏘作響!
突然!
一條短案直飛過來,那酒水湯羹濺了他一身!
公卿大臣們疾視之,但見摧鋒校尉朱廣長身而立!
曹‘操’無奈地搖了搖頭,也站起身來。朱廣踹飛了短案,我是不是也該翻桌?
牛輔手中刀一指:“朱廣,你也想知道我寶刀是否鋒利?”
朱三公子毫不掩飾自己的鄙夷,將那長刀舉至眼前,緩緩‘抽’離鞘中。刀身與刀鞘摩擦之聲久久不絕,聽得人膽寒!
雪亮的刀鋒在陽光下閃爍出耀眼的光芒!朱廣提刀在手,緩步至堂中,將身一轉,直麵著他:“你待怎樣?”
牛輔知道他的手段,一時倒不敢輕易動手。
朱袁二人背對著背,堂上堂下的西涼武士竟都不敢妄動。
這種遲疑讓董卓臉上掛不住,惱羞成怒的咆哮聲震耳‘欲’聾:“拿下!”
話音一落,武士們齊齊發難!牛輔還沒有迴過神來,身後的武士就已經撲向了朱廣!
公卿大臣們紛紛離席,有的甚至連滾帶爬躲到一旁!
人影絞作一團,但聽一陣急促的兵刃碰撞之聲,雜夾著幾聲唿喊,再看時,牛輔身前躺著一地掙紮不起的部卒,還有一個被朱廣掐著脖子舉在半空!
袁紹曹‘操’兩人正詫異地看著從他二人之間探出的那把六尺長刀!麵對著雪亮的鋒刃,扣押盧尚書的武士們沒再上前……
堂上死一般的寂靜!
朱廣手一鬆,那士卒一落地就連退幾步,差點沒撞上牛輔。<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朱廣收迴長刀,向他道:“還待怎樣?”
牛輔真就氣喘如牛,可當著嶽父的麵,他豈有退縮之理?將刀一緊,便要發作!
“慢!”一聲高喝響徹堂上。李儒急急起上前,對董卓道:“董公,盧尚書乃世人之望,今若殺之恐天下震怖。袁紹淺薄,不識公之良苦用心,萬事且看太傅麵上!”說罷,不停地朝主公使眼‘色’。
且不說這兩人殺不得,單隻那朱廣如此驍勇,若真大打出手,今天到底誰出這個大‘門’?他在外頭可還帶著鐵騎呢!
董卓又驚又怒,袁紹安敢如此?朱廣竟有這般手段?昔日他在我麾下時,怎沒人跟我說?瞧這架勢,怕不在呂布之下!
“太尉!”李儒焦急地喊道。
可董卓如何咽得下這口氣?我是要借這一廢一立,來樹立絕對的權威,難道憑這三個豎子,就想我讓步?
正作難時,又見朱廣轉過頭來,步步進‘逼’。那擁著盧植的武士們警惕地防著他,步步後退。
眼前人影一閃,驚他一跳!定睛看時,原來是呂布執戟擋在了他身前!
朱廣仍舊迫進,幾乎‘逼’得那幾個武士退無可退。董卓今天有一個失誤,他就不該安排牛輔帶親兵來平樂觀護從。當年在廣宗和下曲陽,牛輔所部將士對朱三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了!
李儒臉‘色’大變!朱廣想幹什麽!
馬上他就發現自己會想錯了,朱廣停下腳步,彎腰下去撿起了盧植被打落的冠冕,又折身迴去,恭恭敬敬地送還,而後,默默地退到了一旁。
袁紹看他那眼神真是又喜又愛,收迴目光後,豪氣萬丈道:“天子新立,國家多事,紹雖淺薄,然夙夜憂思,我袁氏一‘門’世受國恩,當圖報效!堂上諸公都是我的前輩,天子股肱之臣,天下軍民之望,萬乞秉持氣度,勿與反賊為伍!”
見一後生晚輩尚有如此膽氣,那公卿大臣們誰人不羞,哪個不愧?這虎狼之‘穴’是無論如何呆不下去了,趁著董卓忌憚,趕緊閃人!
當下,大臣們紛紛告辭,逃離這是非之地。
袁紹三一直等到袁隗盧植離去之後,才收刀還鞘,準備離開。
“慢。”董卓冰冷的聲音在背後響起。
袁紹一迴頭:“怎樣?”
董卓將劍‘插’入鞘中,緩步過來,至他麵前一步外才站定。呂布如影隨形,執戟護衛。
“小子,你以為憑著你那八屯人馬,袁術六百禁軍,朱廣三千步騎,還有西園八校,就能與我抗衡?”
他清楚點出各部兵馬,袁紹暗吃一驚,但表麵上不‘露’分毫:“我依仗的不是強兵,而是人心!”
“人心?人心若不崩壞,天下事能至如此地步?隻問你一句,我已決意廢天子立陳留王,你真個不從?”
袁紹盯他一眼,冷笑邊連:“我袁氏累代勳貴,豈能與你同流?告辭!”說罷,與曹‘操’揚長而去。
他二人一走,所有的注意力便都在朱廣這雜號校尉身上了。
隻見朱三神‘色’如常,作個四方揖:“諸位,留步。”
李儒忽道:“朱校尉,凡事三思而後行,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多謝先生指點,告辭。”
宴會不歡而散,牛輔、李儒、呂布等都不敢言語,董卓仰首向天,用力唿吸了幾口,忽轉過麵來:“奉先!先前朱廣逞兇,你為何不動手?”
呂布一怔,俯首道:“那朱廣頗有勇力,末將擔心太尉安危,因此不敢輕動。”
董卓看他半晌,將手指關節捏得格格作響:“優,你又為何阻攔?”
“太尉,盧植當世名士,若殺之,與十常‘侍’何異?且他雖官拜尚書,卻對主公沒有威脅。現今這洛陽城裏,能與主公對抗的,反倒是袁紹等年輕一輩。主公若要殺他,朱廣可是帶著鐵騎護從而來!”
“那怎麽辦!難道讓我罷手!那日董璜與朱廣衝突後,我真該借機除掉這小賊!”
李儒見他暴怒,拈須思索一陣,低聲道:“主公息怒,袁紹等人之所以敢如此強橫,是因為他們以為自己有實力與主公對抗,依在下之見,莫如把事情挑開了!”
“你是說?西園新軍?”
“不錯,西園新軍將近萬人,袁紹自以為有所恃,因此囂張。一旦西園軍出了問題,他還敢大聲說話?”
董卓不作聲,轉頭朝堂上踱步,至許龍宗屍身旁忽一轉頭:“我有西涼雄兵,又得並州軍效忠,再加上西園三校,難道還打不垮他烏合之眾?”
李儒快步上前:“主公,在洛陽動武要慎之又慎,不到萬不得已不可為。最好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董卓氣得‘胸’口直疼,躁動道:“滿朝公卿我尚且不放在眼裏,怎麽一群豎子……”
平樂觀宴會上的衝突,很快傳遍洛陽。人們為董卓的殘暴而膽寒,也為袁紹的勇氣而鼓舞!
年輕人果然是大漢的希望所在,他們不畏強暴,堅持大義,暴戾如董賊也不敢加害!如果他們能繼續堅持下去,抗爭下去,或許,事情還有轉機?
這一切,讓袁紹很振奮。
朱廣的軍營成了他們的大本營,從平樂觀迴來以後,他就召集同道緊急謀劃,準備對董卓下手!現在西涼賊已經‘露’出了本來麵目,再沒有任何顧忌!事情決不能再拖下去!
營房中,少壯派們正熱烈地討論著白天的事情。人人都是一臉的興奮!
當著董賊的麵,朝廷重臣們畏之如虎,可本初、孟德、子昂卻能‘挺’身抗暴!長臉!大大地長臉!
光杆司令何顒在恭維完袁紹曹‘操’之後,麵向朱廣道:“子昂,不愧是一路打出來的!那西涼兵何等勁悍!可在你麵前,也是威風掃地啊!想起來就痛快!痛快!”
朱廣淡然處之:“今天那種場麵,我逞兇鬥狠還有些用。董卓吃了暗虧,以後再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我們得準備好動真格了。”
上首笑容滿麵的袁紹聽見了這話,正‘色’道:“子昂所言甚是!”掃視堂下,好個座位空著,他逐一辨視,隨後問道“孟德,怎麽鮑鴻、趙融、馮芳三校尉還沒來?”
曹‘操’也覺得奇怪,今日本是說好了要來的,怎麽還不見人?
“你確實傳達到了?”
“是我親自去說的,三校尉也明言會來,按說該到了。”
堂上眾人不以為意,獨黃‘門’‘侍’郎荀攸道:“我記得上次議事,這三校尉就說軍中有事脫不開身?”
袁紹聽出弦外之意:“公達,你在擔心?”
“倒也不是,隻是現在非常時期,我們萬事須得小心仔細。”
“孟德,要不,你再去一趟?”袁紹考慮半晌後說道。
曹‘操’應一聲,就要離席,朱廣忽道:“慢。”
“子昂,怎麽?”袁紹問道。
朱廣看他一眼,並不作聲。兩次聚會都不到,這不能說是巧合了?思之再三,他問道:“這三校尉是什麽出身來曆?”
憑借自己預知的曆史,看能不能從這三人資料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曹‘操’思索一陣,沉聲道:“鮑鴻是扶風人,與同鄉鮑恢合稱‘二鮑’,討過黃巾,也戰過西涼,之前是在北軍,西園建新軍時被‘抽’調過來。”
“戰過西涼?幾時?聽誰的節製?”
“就是黃巾事起後的中平二年,當時西涼羌胡首領北宮伯‘玉’響應蛾賊作‘亂’,朝廷派車騎將軍張溫領兵鎮壓,鮑鴻效力於軍前。”
似乎沒什麽印象?朱廣想了一陣,又問:“董卓當時何在?”
“董卓?他從廣宗被押解迴京以後就削了職,但西涼要用人,於是重新起用為中郎將,受張車騎……”曹‘操’似乎想到了什麽。
朱廣神情凝重:“趙融呢?”
這一迴曹‘操’不再贅述,直接給出了重點:“涼州漢陽郡人。”
“馮芳?”
曹‘操’搖了搖頭,馮芳的情況他確實不清楚。
袁紹麵有憂‘色’:“馮芳是曹節的‘女’婿。”
曹節是誰?可不是曹‘操’的曾祖父,而是桓靈之際的大宦官,多的不說,隻一句,竇武陳番是此人殺的,第二次“黨錮之禍”是此人興的。
歡欣鼓舞的氣氛掃‘蕩’殆盡,少壯派們一時蔫了。
鮑鴻曾與董卓同擊北宮伯‘玉’,趙融與董卓是同鄉,馮芳雖然與董卓沒有什麽直接的關聯,但他是大宦官曹節的‘女’婿,可這堂上不少人都是上個月誅殺宦官的急先鋒!
朱廣暗歎,你們是怎麽辦的事?都說尼瑪無數次,穩住西園新軍,怎麽穩的?鮑鴻、趙融、馮芳這種背景,難道不該提早防備?還巴巴邀人來入夥?
好大一陣沉默之後,右校尉淳於瓊直身道:“袁校尉,要不,我再去請一次?看來是不來?”
朱廣搖頭:“你這時候去請,若他三人已暗投了董卓,不是送羊入虎口?”
“我可不是羊!”淳於瓊怒道。
荀攸手指頭在案桌敲一陣,忽道:“這事今天必須解決掉!”
“公達有何高見?”袁紹問道。
“本初你去拜見太傅,求一道天子詔,然後你與孟德同往軍營。記得帶上甲士,免了這三個職務,但有不對,就地正法!”
袁紹還不及迴應,曹‘操’已搶道:“來不及了!我們白天與董卓正麵衝突,已然‘激’怒了他。如果這三校尉真投了西涼,等你詔書請來,恐怕為時已晚。”
袁本初扯著頜下短須,迎著眾人目光,質疑道:“有這必要?”
“本初,當機立斷!”曹‘操’沉聲道。
朱廣也補一句:“袁校尉,我們現在不能出任何差池,王匡張璋之事不遠,隻要再錯一步,那就滿盤皆輸了!”
荀攸也勸:“既然請詔來不及,那就隻能矯詔!我跟著一起去!”他是黃‘門’‘侍’郎,是天子近臣,可傳達詔令,有他出麵,不會引人懷疑。
袁術見兄長還猶豫不決,不耐道:“這還用想?沒聽到子昂說的?前事可不遠,難道兄長你要步後塵?”
袁紹閉上了眼。
三校尉兩次失約,其行跡確實可疑。但如果真從公達、孟德、子昂之議,不管真相如何先辦了這三人,那豈不是自己先內訌了?若事情傳揚出去,人家怎麽說我袁紹?不是成了跟董卓一類,蓄暴兵有異誌麽?
再者,這事可兇險得緊,萬一事不成,怕要反受其害!
朱廣看他模樣,直感蛋疼。這都什麽時候了?已然跟董卓攤了牌,你還琢磨?
無意間望向曹‘操’,四目相對,竟從彼此的眼神中找到了共同之處。
好半晌,袁紹睜開眼,環視眾人,猛一拍案:“就這麽辦!公達,你即刻書詔一封!你、我、孟德三人同往西園!”
荀公達一捋須:“還少了一人?”
袁紹略一思索,隨即會意。若那三校尉真是暗投了董卓,一旦聽聞被免,勢必要反抗!到時候動起手來,怎麽能少得了神勇的朱校尉?
“怎麽辦?子昂,少不得,又要勞你一趟了。”袁紹苦笑道。
朱廣點了點頭。荀攸目光炯炯:“子昂,你馬上挑選剽悍善搏的武士二十人,我這兒立即書詔,準備齊全以後直奔西園!”
許龍宗被當場暴殺,他們可以不發聲,可,這是盧植啊!
太傅?對,太傅!你是百官之長,說句話啊!黃司徒?李司……李司空已嚇癱!
盧植的痛罵仍在繼續,董卓臉‘色’鐵青,那滿麵的虯髯都跟著顫動,而西涼武士押著盧尚書拚命往外拖!
朱廣雖然看起來仍舊平靜,可加速的心跳他自己已經能夠聽見。(.好看的小說他知道,這堂上都是朝廷重臣,連袁紹曹‘操’這樣的都隻能敬陪末座,至於他,壓根就沒有說話的份。
他也知道,不該是今天。可許龍宗被殺他可以默不作聲,但是這位不行。滿堂的公卿大臣無人敢‘挺’身而出,但盧植站出來了。
無關官爵與名聲,他的勇氣值得敬佩。更重要的,他是齊周的老師。
當西涼武士押著盧植即將過來時,朱三抓住了他祖父遺留的六尺百煉刀!
手還沒抬起,眼角餘光瞄到一個長大的身形突然竄起!
袁紹握刀離席,擋在了西涼武士麵前。他行動之迅速,以至於曹‘操’還沒能敲出聲音來。
太傅袁隗嘴角‘抽’搐著,他後悔了,後悔同意侄子出席這宴會。
迎著那一道道含意各不相同的目光,袁本初神情冷峻:“盧尚書當世鴻儒,朝廷重臣,你們想幹什麽?”
董卓默默地站起身來,麵上似結了一層寒霜化不開:“袁紹,你想幹什麽?”
“哼。”袁紹笑一聲。“董公以為中原無人?”
董卓咬著牙,右手搭上劍柄:“再試言之?”
“廢立之事,不是你可以妄議的,這東都洛陽,也不是你可以撒野的。”袁紹道。
寶劍出鞘,董卓聲‘色’俱厲:“天下事在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
“我敢!”袁紹怒吼出聲!
“你以為我寶劍不利!”
袁紹大笑!笑聲未止,一把‘抽’出佩刀:“那你試試我這口刀!”
袁隗滿頭是汗,用力吸了幾口氣,顫巍巍地站起來,揖手道:“董太……”
“坐下!”董卓一聲喝叱。
袁隗腰還未曾‘挺’直,聽到這一聲喝,竟呆住了。他好歹是“參錄尚書事”的太傅,百官之首,對方竟然……
袁紹一張英俊的臉頓時漲得通紅!
“董賊!旁人懼你,我袁紹視你如土‘雞’瓦犬!西涼豬狗,也配與大臣共商國是!”
董卓怒極反笑:“嘿嘿,袁氏果然有大家風範!好!左右,將盧植袁紹與我拿下!”
牛輔就立在堂下,一聽嶽父命令,提刀在手,引堂前鐵甲一擁而入。
他是董卓‘女’婿,又剛剛升了中郎將,真個意氣風發,威風八麵!上堂時,故意將兵器鎧甲震得鏗鏘作響!
突然!
一條短案直飛過來,那酒水湯羹濺了他一身!
公卿大臣們疾視之,但見摧鋒校尉朱廣長身而立!
曹‘操’無奈地搖了搖頭,也站起身來。朱廣踹飛了短案,我是不是也該翻桌?
牛輔手中刀一指:“朱廣,你也想知道我寶刀是否鋒利?”
朱三公子毫不掩飾自己的鄙夷,將那長刀舉至眼前,緩緩‘抽’離鞘中。刀身與刀鞘摩擦之聲久久不絕,聽得人膽寒!
雪亮的刀鋒在陽光下閃爍出耀眼的光芒!朱廣提刀在手,緩步至堂中,將身一轉,直麵著他:“你待怎樣?”
牛輔知道他的手段,一時倒不敢輕易動手。
朱袁二人背對著背,堂上堂下的西涼武士竟都不敢妄動。
這種遲疑讓董卓臉上掛不住,惱羞成怒的咆哮聲震耳‘欲’聾:“拿下!”
話音一落,武士們齊齊發難!牛輔還沒有迴過神來,身後的武士就已經撲向了朱廣!
公卿大臣們紛紛離席,有的甚至連滾帶爬躲到一旁!
人影絞作一團,但聽一陣急促的兵刃碰撞之聲,雜夾著幾聲唿喊,再看時,牛輔身前躺著一地掙紮不起的部卒,還有一個被朱廣掐著脖子舉在半空!
袁紹曹‘操’兩人正詫異地看著從他二人之間探出的那把六尺長刀!麵對著雪亮的鋒刃,扣押盧尚書的武士們沒再上前……
堂上死一般的寂靜!
朱廣手一鬆,那士卒一落地就連退幾步,差點沒撞上牛輔。<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朱廣收迴長刀,向他道:“還待怎樣?”
牛輔真就氣喘如牛,可當著嶽父的麵,他豈有退縮之理?將刀一緊,便要發作!
“慢!”一聲高喝響徹堂上。李儒急急起上前,對董卓道:“董公,盧尚書乃世人之望,今若殺之恐天下震怖。袁紹淺薄,不識公之良苦用心,萬事且看太傅麵上!”說罷,不停地朝主公使眼‘色’。
且不說這兩人殺不得,單隻那朱廣如此驍勇,若真大打出手,今天到底誰出這個大‘門’?他在外頭可還帶著鐵騎呢!
董卓又驚又怒,袁紹安敢如此?朱廣竟有這般手段?昔日他在我麾下時,怎沒人跟我說?瞧這架勢,怕不在呂布之下!
“太尉!”李儒焦急地喊道。
可董卓如何咽得下這口氣?我是要借這一廢一立,來樹立絕對的權威,難道憑這三個豎子,就想我讓步?
正作難時,又見朱廣轉過頭來,步步進‘逼’。那擁著盧植的武士們警惕地防著他,步步後退。
眼前人影一閃,驚他一跳!定睛看時,原來是呂布執戟擋在了他身前!
朱廣仍舊迫進,幾乎‘逼’得那幾個武士退無可退。董卓今天有一個失誤,他就不該安排牛輔帶親兵來平樂觀護從。當年在廣宗和下曲陽,牛輔所部將士對朱三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了!
李儒臉‘色’大變!朱廣想幹什麽!
馬上他就發現自己會想錯了,朱廣停下腳步,彎腰下去撿起了盧植被打落的冠冕,又折身迴去,恭恭敬敬地送還,而後,默默地退到了一旁。
袁紹看他那眼神真是又喜又愛,收迴目光後,豪氣萬丈道:“天子新立,國家多事,紹雖淺薄,然夙夜憂思,我袁氏一‘門’世受國恩,當圖報效!堂上諸公都是我的前輩,天子股肱之臣,天下軍民之望,萬乞秉持氣度,勿與反賊為伍!”
見一後生晚輩尚有如此膽氣,那公卿大臣們誰人不羞,哪個不愧?這虎狼之‘穴’是無論如何呆不下去了,趁著董卓忌憚,趕緊閃人!
當下,大臣們紛紛告辭,逃離這是非之地。
袁紹三一直等到袁隗盧植離去之後,才收刀還鞘,準備離開。
“慢。”董卓冰冷的聲音在背後響起。
袁紹一迴頭:“怎樣?”
董卓將劍‘插’入鞘中,緩步過來,至他麵前一步外才站定。呂布如影隨形,執戟護衛。
“小子,你以為憑著你那八屯人馬,袁術六百禁軍,朱廣三千步騎,還有西園八校,就能與我抗衡?”
他清楚點出各部兵馬,袁紹暗吃一驚,但表麵上不‘露’分毫:“我依仗的不是強兵,而是人心!”
“人心?人心若不崩壞,天下事能至如此地步?隻問你一句,我已決意廢天子立陳留王,你真個不從?”
袁紹盯他一眼,冷笑邊連:“我袁氏累代勳貴,豈能與你同流?告辭!”說罷,與曹‘操’揚長而去。
他二人一走,所有的注意力便都在朱廣這雜號校尉身上了。
隻見朱三神‘色’如常,作個四方揖:“諸位,留步。”
李儒忽道:“朱校尉,凡事三思而後行,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多謝先生指點,告辭。”
宴會不歡而散,牛輔、李儒、呂布等都不敢言語,董卓仰首向天,用力唿吸了幾口,忽轉過麵來:“奉先!先前朱廣逞兇,你為何不動手?”
呂布一怔,俯首道:“那朱廣頗有勇力,末將擔心太尉安危,因此不敢輕動。”
董卓看他半晌,將手指關節捏得格格作響:“優,你又為何阻攔?”
“太尉,盧植當世名士,若殺之,與十常‘侍’何異?且他雖官拜尚書,卻對主公沒有威脅。現今這洛陽城裏,能與主公對抗的,反倒是袁紹等年輕一輩。主公若要殺他,朱廣可是帶著鐵騎護從而來!”
“那怎麽辦!難道讓我罷手!那日董璜與朱廣衝突後,我真該借機除掉這小賊!”
李儒見他暴怒,拈須思索一陣,低聲道:“主公息怒,袁紹等人之所以敢如此強橫,是因為他們以為自己有實力與主公對抗,依在下之見,莫如把事情挑開了!”
“你是說?西園新軍?”
“不錯,西園新軍將近萬人,袁紹自以為有所恃,因此囂張。一旦西園軍出了問題,他還敢大聲說話?”
董卓不作聲,轉頭朝堂上踱步,至許龍宗屍身旁忽一轉頭:“我有西涼雄兵,又得並州軍效忠,再加上西園三校,難道還打不垮他烏合之眾?”
李儒快步上前:“主公,在洛陽動武要慎之又慎,不到萬不得已不可為。最好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董卓氣得‘胸’口直疼,躁動道:“滿朝公卿我尚且不放在眼裏,怎麽一群豎子……”
平樂觀宴會上的衝突,很快傳遍洛陽。人們為董卓的殘暴而膽寒,也為袁紹的勇氣而鼓舞!
年輕人果然是大漢的希望所在,他們不畏強暴,堅持大義,暴戾如董賊也不敢加害!如果他們能繼續堅持下去,抗爭下去,或許,事情還有轉機?
這一切,讓袁紹很振奮。
朱廣的軍營成了他們的大本營,從平樂觀迴來以後,他就召集同道緊急謀劃,準備對董卓下手!現在西涼賊已經‘露’出了本來麵目,再沒有任何顧忌!事情決不能再拖下去!
營房中,少壯派們正熱烈地討論著白天的事情。人人都是一臉的興奮!
當著董賊的麵,朝廷重臣們畏之如虎,可本初、孟德、子昂卻能‘挺’身抗暴!長臉!大大地長臉!
光杆司令何顒在恭維完袁紹曹‘操’之後,麵向朱廣道:“子昂,不愧是一路打出來的!那西涼兵何等勁悍!可在你麵前,也是威風掃地啊!想起來就痛快!痛快!”
朱廣淡然處之:“今天那種場麵,我逞兇鬥狠還有些用。董卓吃了暗虧,以後再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我們得準備好動真格了。”
上首笑容滿麵的袁紹聽見了這話,正‘色’道:“子昂所言甚是!”掃視堂下,好個座位空著,他逐一辨視,隨後問道“孟德,怎麽鮑鴻、趙融、馮芳三校尉還沒來?”
曹‘操’也覺得奇怪,今日本是說好了要來的,怎麽還不見人?
“你確實傳達到了?”
“是我親自去說的,三校尉也明言會來,按說該到了。”
堂上眾人不以為意,獨黃‘門’‘侍’郎荀攸道:“我記得上次議事,這三校尉就說軍中有事脫不開身?”
袁紹聽出弦外之意:“公達,你在擔心?”
“倒也不是,隻是現在非常時期,我們萬事須得小心仔細。”
“孟德,要不,你再去一趟?”袁紹考慮半晌後說道。
曹‘操’應一聲,就要離席,朱廣忽道:“慢。”
“子昂,怎麽?”袁紹問道。
朱廣看他一眼,並不作聲。兩次聚會都不到,這不能說是巧合了?思之再三,他問道:“這三校尉是什麽出身來曆?”
憑借自己預知的曆史,看能不能從這三人資料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曹‘操’思索一陣,沉聲道:“鮑鴻是扶風人,與同鄉鮑恢合稱‘二鮑’,討過黃巾,也戰過西涼,之前是在北軍,西園建新軍時被‘抽’調過來。”
“戰過西涼?幾時?聽誰的節製?”
“就是黃巾事起後的中平二年,當時西涼羌胡首領北宮伯‘玉’響應蛾賊作‘亂’,朝廷派車騎將軍張溫領兵鎮壓,鮑鴻效力於軍前。”
似乎沒什麽印象?朱廣想了一陣,又問:“董卓當時何在?”
“董卓?他從廣宗被押解迴京以後就削了職,但西涼要用人,於是重新起用為中郎將,受張車騎……”曹‘操’似乎想到了什麽。
朱廣神情凝重:“趙融呢?”
這一迴曹‘操’不再贅述,直接給出了重點:“涼州漢陽郡人。”
“馮芳?”
曹‘操’搖了搖頭,馮芳的情況他確實不清楚。
袁紹麵有憂‘色’:“馮芳是曹節的‘女’婿。”
曹節是誰?可不是曹‘操’的曾祖父,而是桓靈之際的大宦官,多的不說,隻一句,竇武陳番是此人殺的,第二次“黨錮之禍”是此人興的。
歡欣鼓舞的氣氛掃‘蕩’殆盡,少壯派們一時蔫了。
鮑鴻曾與董卓同擊北宮伯‘玉’,趙融與董卓是同鄉,馮芳雖然與董卓沒有什麽直接的關聯,但他是大宦官曹節的‘女’婿,可這堂上不少人都是上個月誅殺宦官的急先鋒!
朱廣暗歎,你們是怎麽辦的事?都說尼瑪無數次,穩住西園新軍,怎麽穩的?鮑鴻、趙融、馮芳這種背景,難道不該提早防備?還巴巴邀人來入夥?
好大一陣沉默之後,右校尉淳於瓊直身道:“袁校尉,要不,我再去請一次?看來是不來?”
朱廣搖頭:“你這時候去請,若他三人已暗投了董卓,不是送羊入虎口?”
“我可不是羊!”淳於瓊怒道。
荀攸手指頭在案桌敲一陣,忽道:“這事今天必須解決掉!”
“公達有何高見?”袁紹問道。
“本初你去拜見太傅,求一道天子詔,然後你與孟德同往軍營。記得帶上甲士,免了這三個職務,但有不對,就地正法!”
袁紹還不及迴應,曹‘操’已搶道:“來不及了!我們白天與董卓正麵衝突,已然‘激’怒了他。如果這三校尉真投了西涼,等你詔書請來,恐怕為時已晚。”
袁本初扯著頜下短須,迎著眾人目光,質疑道:“有這必要?”
“本初,當機立斷!”曹‘操’沉聲道。
朱廣也補一句:“袁校尉,我們現在不能出任何差池,王匡張璋之事不遠,隻要再錯一步,那就滿盤皆輸了!”
荀攸也勸:“既然請詔來不及,那就隻能矯詔!我跟著一起去!”他是黃‘門’‘侍’郎,是天子近臣,可傳達詔令,有他出麵,不會引人懷疑。
袁術見兄長還猶豫不決,不耐道:“這還用想?沒聽到子昂說的?前事可不遠,難道兄長你要步後塵?”
袁紹閉上了眼。
三校尉兩次失約,其行跡確實可疑。但如果真從公達、孟德、子昂之議,不管真相如何先辦了這三人,那豈不是自己先內訌了?若事情傳揚出去,人家怎麽說我袁紹?不是成了跟董卓一類,蓄暴兵有異誌麽?
再者,這事可兇險得緊,萬一事不成,怕要反受其害!
朱廣看他模樣,直感蛋疼。這都什麽時候了?已然跟董卓攤了牌,你還琢磨?
無意間望向曹‘操’,四目相對,竟從彼此的眼神中找到了共同之處。
好半晌,袁紹睜開眼,環視眾人,猛一拍案:“就這麽辦!公達,你即刻書詔一封!你、我、孟德三人同往西園!”
荀公達一捋須:“還少了一人?”
袁紹略一思索,隨即會意。若那三校尉真是暗投了董卓,一旦聽聞被免,勢必要反抗!到時候動起手來,怎麽能少得了神勇的朱校尉?
“怎麽辦?子昂,少不得,又要勞你一趟了。”袁紹苦笑道。
朱廣點了點頭。荀攸目光炯炯:“子昂,你馬上挑選剽悍善搏的武士二十人,我這兒立即書詔,準備齊全以後直奔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