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廣抬眼一看她,故意道:“愁。”
“愁?愁什麽?”
“我愁就要成親了,這日子可怎麽過。”
齊棠細眉一蹙,錯愕不已。
朱廣見她神情有異,手緊緊抓著衣裳,也狐疑起來,怎麽這個反應?轉念一想,問道:“妹妹,難道士安兄就沒有告訴你?”
齊棠低下頭去,顯得有些慌‘亂’:“縣尉哥哥,要,成親了?”
“沒錯,就等向我父母稟報定親。”
齊棠久久無語,她低著頭,朱廣也看不清麵容。直到一顆珠淚落下,三公子才恍然大悟,忙道:“士安兄難道沒說我上‘門’求親一事?”
齊棠猛然抬起頭來:“什麽?”
朱廣登時氣結,齊士安搞什麽東西?這麽大的事,怎麽就沒跟齊棠提一句?你看這給妹子哭得!
“我已經向你兄長提了親,並得到他的認可。隻等我父母點頭,我們就可……”
齊棠聽到這裏,突然從車裏鑽出來。朱廣以為她‘激’動得要投懷送抱了,哪知,人家往車前一座,抓起鞭子,扯了韁繩,打馬就走!
一轉眼,便到年底。
朱廣頗有些‘激’動。一是因為他早就向劉使君提出,等年底使君巡完了各郡,他就要告假一段時間,去雲中和太原,向父母稟報婚事。
這婚姻是人倫大事,誰也不敢兒戲,劉虞對朱廣的信任和倚重,超過了其他人,得知他要成親,自然也是替他高興的,哪有不允的道理?
二來,翻過這一年,就是公元一八八。如果不出意外,劉虞就要改任幽州牧。到時候,軍政大權都在他手,那麽,作為他幕府下的從事,自然也會水漲船高。
其實,關於親事,朱三公子還想再拖一拖的,因為接下來這兩年非常關鍵。
隻是,隻是一來考慮他和齊周的關係,二來也確實喜歡萌妹子,老叫人家等著也不好意思。所以,不管如何先定下來再說。
‘交’割完公事,收拾好行裝,隻帶十餘名親隨,朱廣踏上了返鄉的道路。
因黑山賊隔斷太行山的緣故,這次返鄉,也隻能借道鮮卑境。在過彈汗山範圍時,他曾想去見一見魁頭。但思之再三,還是作罷。魁頭如今是鮮卑王,自己是幽州從事,再也不似當年在草原上相遇時的境況了。
一路奔馳,隻用數日,便到了雲中,進城後,讓隨從們暫時迴家團聚,自己也先去了西城的老宅,懷舊一番,這才往朱府去。
僅僅幾年時間,雲中,更加衰敗了。人為本,沒有人,什麽都沒有。雲中當初接連遭鮮卑侵擾,戶口銳減,有些家資和背景的人,都選擇往南麵遷移。沒錢沒背景的,也盡量往內陸靠。雲中,這大漢突出的邊郡,由此不可避免地踏上了不歸路。
“什麽人?”
朱廣在朱府前下馬時,那家兵顯然是不認識他的。
“我,朱廣。”
一聽他姓朱,那家兵嘀咕著,難道是本家親戚?直到同伴提醒:“是少主。”他才慌‘亂’行禮。
這些家兵都聽說過少主從前在家中的事跡,也知道他如今在幽州作官,因此都怕。直到他踏進‘門’去,才敢偷偷打量背影。
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仍和當初沒有什麽兩樣,隻是……
“少主?”一個蒼老而‘激’動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朱廣扭頭看去,麵‘露’笑容:“老人家,向來可好?”
“好!好!”老管事‘激’動得小跑上前,一個不留神,差點摔倒。朱廣一把撈住他,說聲小心。
那老管事瞪著一雙渾濁的眼睛,將朱廣從頭到腳打量一遍。那眼神,頓時讓三公子想起了自己去世的祖父。是啊,該到祖父墳上拜一拜的。
“少主,你迴來了?”老管事那雙已經失去光彩的眼睛,‘蒙’上了一層薄霧。
人老了,就喜歡嘮叨,朱廣也不介意,點頭道:“迴來了。”
“不是在幽州作官?”
“跟使君告了假,迴鄉,省親。”朱廣笑道。
那老管事一聽,‘激’動得渾身發抖。老主公,你在天有靈,睜開眼看一看罷,你的孫兒,你的嫡孫,出息了!
拉著少主的手,老頭‘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好半晌,才象是突然省悟一般:“少主,可有去老主人墳上?”
“自然要去的,煩老人家替我準備。”朱廣輕聲道。<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是是是,老仆這就去,這就去!”老管事說完,象是手足無措,又象是不知道該怎麽準備,在原地踏了好一陣,這才一拍腦袋,朝外頭走去。竟忘了進去通報朱達。
朱廣搖搖頭,心裏頭不得勁。到了堂上,見一切擺設都和自己離開時一樣,隻是陳舊了許多。從前到這裏,總感覺連氣都不順,可如今,好像不那麽地了。
正當他在那裏怔怔出神時,一個聲音傳來:“足下是……”
扭頭看去,朱廣愣了,記得他比自己也就大不到十歲?怎麽短短時間感覺蒼老許多?左手邊,一個男子,看模樣,好似快到不‘惑’之年。身材已經開始發福,哪還有前些年英姿勃發的模樣?
“大哥。”朱廣終究還是這麽稱唿他。
朱昌聽這兩個字,也怔了一怔,半晌,才如夢方醒,驚道:“阿俗?三弟?”
朱廣點點頭,竟有些心酸。看來,張遼說得沒錯,朱家不好過啊。
“你幾時迴來的?怎麽也不提前跟家裏說一聲?你看看……”朱昌有些著急。他越是這樣,朱廣越不得勁。怎麽這才多久,他竟成如此模樣了?
兩兄弟的對話,終於引來了那人。
朱廣看到他時,他正從右手邊迴廊過來。還記得上迴見他,仍舊孔武有力,膀大腰圓,跟地上一杵,那就是鐵塔一截啊!可如今時隔不久再見,卻發現瘦了好大一圈!簡直有些變樣了!便連他那一圈原來看著‘挺’霸氣的連鬢胡裏,也有了霜白。
朱達也沒料到是幼子返家,一陣錯愕之後,脫口就問道:“幾時到的家?”
“哦,剛到。”朱廣隨口道。
朱達有些局促,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麽,好在朱昌雖然變了樣子,心思還是細膩的,見狀趕緊道:“父親,三弟難得迴家一趟,拜了祖母,堂上說。”
朱達迴過神來,應了一聲,便到堂上坐定。在幼子去拜祖母之際,他心裏想著,你就算再恨我,隔了這麽久,也該消了?你這常年在外,難得迴家,今天怎麽著,也應該給我行個大禮?就算你認為我再不是,可我生你養你,難道你全忘了?
可他還是失望了,朱廣到堂上,雖然站得端正,卻沒有朝他行大禮的意思。隻是揖個手,彎了腰,低了頭而已。
“罷了,坐。”
父子三人坐定,朱達心頭不暢,也不說話。朱廣也暗自琢磨著該怎麽開口,還是朱昌在旁邊道:“三弟,這次迴來是公事還是‘私’事?要住些日子?”
“許久沒有迴來,因此向上頭告了假。”朱廣答道。
朱昌聽了,大喜道:“為兄也聽說,你如今在幽州劉使君幕下……”大概是說到這裏,想起以前種種,後頭的話,他說不出口。
“也沒什麽,我現在也隻是刺史幕下一個小小從事,幫人跑‘腿’打雜而已。”
他說得謙虛,可朱達朱昌畢竟是江湖上行走多年的,哪裏不知道這行情?使君,那就是刺史,這不算什麽。關鍵在於,劉虞的名聲誰不知道?在他幕下跑‘腿’打雜,能是一般人?
朱達幾度想要開口,終究難以啟齒,直到這時才發問:“那,你母親她……”
“在太原,舅舅家。”朱廣道。時至今日,朱達和賈氏,都還沒有一個正式的說法。因為,相當於這個時代的離婚證,休書,還沒有出具。因此,從法理上來說,他們還是兩口子。
朱達嘴‘唇’動了動,再沒說出話來。
朱昌倒是熱情,不停地詢問著幼弟在幽州的事情。朱廣畢竟兩世為人,又在幽州官場上廝‘混’幾年,哪裏不知道他的心思?正好想起一樁事來,看了看堂上朱達,又迴憶起祖父臨終之前,對自己比出的一支手掌。
斟酌再三,問道:“家裏,情況如何?”
聽他一句“家裏”,朱達耷拉著的眼皮抬了抬,沒接話。朱昌卻是一聲沉重的歎息:“坐吃山空。你也知道,我們朱家是靠行商起的家。跟胡人的買賣早就斷了,馬場也沒了,城外的田莊,哼,如今人都沒有了,要田地何用?”
朱達聽長子這話,當時就發作:“什麽叫坐吃山空?老子難道餓了你兩口子?還是餓了孫子孫‘女’?”
朱昌一貫是能說會道的,也極得父親歡心,可此時,他選擇沉默。
朱廣見氣氛有些尷尬,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了。到頭來,還是朱昌打破了僵局:“三弟,想跟你商量件事。”
“你說。”
“你如今在幽州作官,想必也安了家?”
“安家?”
“你都作了官了,難道沒置此田產房產?”
“哦,盡忙,沒顧得上。”這倒是實話,他作幾年官,若說有心思置田產,也能買上一些。隻是,他心思沒在這上頭,再加上,齊家有的是田,自己把齊妹妹一娶,大舅哥難道不給些良田陪嫁?他好意思麽?
房子,他從前也不上心,現在薊縣住的,還是田疇幫忙張羅租下。因為打算成親的緣故,他特意留心了一下,發現自己一年的俸祿,若省著些,足夠買上二百平方的。武猛從事雖隻一百石,可劉虞是明白人,他哪能真照著一百石發?
聽他這麽說,朱昌便有些作難:“既如此,那……沒事。”
心中暗歎一聲,朱廣問道:“就沒想過,重新尋條財路?”
朱昌苦著一張臉,長籲短歎:“哪裏還有什麽財路?除非是遷到內地去。可我們朱家世居雲中,根基都在這裏,若是南遷,隻怕……”
朱廣實在見不得他一副唉聲歎氣的樣子,索‘性’道:“幽州打算重開胡市。”
“什麽!”朱達朱昌幾乎是同時起身,同時喊出這兩個字。隨後,父子兩個才意識到失態,緩緩落座迴去。
朱昌眼中的期盼和渴望毫不掩飾,甚至連腔調都有些變了:“三弟,你此話當真?”
“這事,是我代表劉使君,親自去跟鮮卑人談的,應該不會有假。”朱廣淡然道。
朱昌吃了一驚:“你親自……那,那什麽時候?”
“用不了多久,幽州刺史幕府已經在籌備了。至遲,也不超過明年上半年。”朱廣會告訴他們,其實這事自己也參與了謀劃麽?
朱昌用力地搓著手,連帶著唿吸也粗重起來:“明年,明年,現在的護烏丸校尉好像是……”
“別打這主意了。”朱廣毫不客氣地打破了他的幻想。“這事,護烏丸校尉管不了。”
朱昌眉頭一皺:“不對?這事曆來是護烏丸校尉掌管,互市,不是設在寧城麽?”
“劉使君是打算在上穀寧城重開胡市,但不歸護烏丸校尉管。”
“可是,這為什麽?”
“不為什麽,不叫他管,他就不能管。”朱廣道。其實這事到現在為止,仍然是計劃歸護烏丸校尉管的。因為朝廷製度曆來如此。
他為什麽敢如此斷定?就因為他知道,翻過這個年去,朝廷用不了多久就會置州牧了,到時候劉虞大權在握,負責一州之軍、政、財權,幽州是窮州,就得靠這個來錢。劉虞雖然是個忠直之臣,恐怕也必須親自過問此事,派專人負責。如此一來,還有護烏丸校尉什麽鳥事?邊呆著去。
朱達朱昌父子雖然覺得有些意外,但想到朱廣現在畢竟是幽州官員,又是劉使君的幕僚,成天在使君跟前晃悠,他說是,應該就是。
隻是這樣一來,就沒有‘門’路了,如何是好?
朱昌縱使再裝作沒事人一般,可從前的樁樁件件,卻在此時曆曆在目,一時,那口是再也開不了了。
朱達見長子許久不語言,也知他為難,正想再向幼子多問一些情況時,已聽朱廣道:“其實,我這次迴來,是有一件事,要與家裏商量。”
朱達朱昌會錯了意,都按捺住心頭的喜悅,等待著下。
“我在幽州,有個朋友,幫忙說了一‘門’親。這事,須得要父母點頭同意才是。因此,我這趟迴來,是想請,家裏,同意。”朱廣一句說完,自己都覺得費勁。
朱昌臉上,難掩失望之‘色’。
倒是朱達大感意外:“你要成親?”
“我,不該成親?我都十九了。”朱廣道。
“你都十……”朱達皺起了眉,他都十九了?我怎麽不知道?
氣氛又陷入了另一種尷尬,朱廣一時有些後悔。我來找他說根‘毛’?連自己兒子多大都不知道,這尼瑪什麽父親?將來我若當了爹,老子一定把兒‘女’的生辰八字當成金科‘玉’律背下來!
“不,不對,你是永康元年生的,今年已經二十弱冠了。”朱達以非常之肯定的語氣說道。
朱廣暗地裏投之以鄙夷的目光,還裝呢?阿母早告訴自己,是延熹十年生的,你連這都不知道,可見當時……
“是永康元年,不會錯,那一年本是延熹十年,但因為桓帝駕崩,改了年號。”朱達再次肯定。隨後又念道“二十歲,早該成家了。那,那‘女’子是,什麽人家?”
因必須征得他同意,哪怕是形式上的,朱廣遂謹慎地迴答道:“是大家‘女’,父母早亡,由長兄扶養‘成’人。她長兄,是我在範陽的同僚,如今,又都在劉使君幕下共事。行端正,賢良淑德,針織‘女’工,無所不‘精’!此外,母親也見過的。”
他這話倒不違心,因為賈氏確實見過的。那時範陽被圍,城中‘婦’‘女’都幫忙張羅後勤之類,當時自己受了箭傷,齊妹子和母親先後送飯來,母親看了她一眼。
果然,朱達一聽賈氏已經見過了,沉默片刻,便道:“既是大家‘女’,行又端正,又做得針織‘女’工,你母親又見過了,那便定。”
得此一句,朱廣便安了心。也不再想其他,正好,老管事采買了供奉迴來,他便稱要去給祖父上墳掃墓,朱達讓朱昌陪同,也被他婉拒。
到了朱虎墳前,朱廣還是很有些感觸的。少不得向祖父稟報,並州狼如今已然是衝出了並州,不久的將來,或許,將會有更寬廣的領地。祖父少年遊俠,名震塞外,後來又掙下這偌大的家業,隻可惜……
在祖父墳前呆了很久,迴到朱府時,天‘色’已經暗了。在沉悶尷尬的氣氛中結束一頓家宴後,他早早地歇下,隻等明天啟程南下太原。
次日早起,吃完飯後,便到堂上等著辭行。不一陣,卻見祖母先被攙出來,在堂上高坐了,隨後,朱達、朱昌、朱盛全部出現。這不禁使他起疑,要幹什麽?
拜了祖母,又給朱達行了禮後,三公子正要辭行,便聽父親開了口:“阿俗,你今日便要離家?”
“是,歸期有限,不敢耽誤。”朱廣道。
“嗯,你今歲已經二十,到了弱冠之年。本來,是應該遍請宗族長輩,替你行冠禮的。如今,隻得一切從簡。我替你取個表字,喚作子昂,取昂揚奮進之意。”
一席話,說得朱廣差點‘摸’不著頭腦。冠禮?表字?我的表字要你取?我早已經給自己準備好了一個表字,喚作德華,隻等二十歲一滿,就滿世界去宣揚。你這,子昂?
見朱廣拉著臉,一聲不吭,朱昌在旁邊咳嗽著提醒。
朱廣聽了,雖然不爽,也沒奈何,他總算還有這心思,便揖手一禮。朱達被他忤逆慣了,也不作聲。
等他行完禮,朱達又使個眼‘色’,朱昌便捧了一包袱來,遞到幼弟麵前。朱廣疑‘惑’地接過,感覺分量沉重。
“你既要成家,我與你母親又允了,這事便算定下。聘禮之資,都在此處,朱家雖不比往……左右,你辦得周全些,不要叫人笑話。”朱達教訓道。
這倒叫朱廣意外,便應了一聲:“諾。”
朱達聽了,轉向母親行禮:“阿母還有何訓示?”
老太太自丈夫死後,有些,拿後世的話來說,叫老年癡呆。兒子喚了好一陣,她才省悟:“阿宛,成家了,可要收心啊,綿延子嗣可是大事,不可輕心啊,知道嗎?”
堂上空氣一時為之凝固。阿宛,是朱昌的小字。
朱廣也不跟一個癡呆的老人計較,應了一聲:“孫兒記住了。”
說完這句,誰也不知道還該說些什麽。朱廣等了一陣,便道:“既如此,我便走了。”
朱達吸了口氣,那手在大‘腿’上來迴摩擦著,許久才道:“讓你大哥送送。”
朱廣本能地就想拒絕,但不知為何,話到嘴邊,卻沒吐出來。拜辭了老年癡呆的祖母,提著那沉甸甸的包袱,便轉身朝外而去。
背後,朱達的聲音傳來:“疆場上,刀槍無眼……”
出城路上,朱昌一路無言,直送出十裏,他才勒住韁繩。朱廣見狀,隻得停下馬來,將那包袱遞到他麵前:“這個,勞大哥帶迴去。”
“你先打開看看。”朱昌道。
朱廣雖然猜到是什麽,但當他打開包袱一角時,還是被眼前黃澄澄的一包金錠震撼了一把。
“父親,是個要臉麵的人,我們朱家,也不是小‘門’小戶……”朱昌加重語氣說出這句。末了,又補充道“你的喜酒,我怕是喝不成,提前賀你。”
“多謝。”朱廣收了那包黃金。看長兄一眼,說聲保重,便調轉馬頭朝南。
方奔走幾步遠,他迴頭看時,朱昌還在那裏,心頭暗歎,收了韁,迴頭道:“來年,到上穀看看,有我能辦的……”說到這裏,打馬就走。
坦白地說,從前,朱廣對這一‘門’奇葩,根本就沒有任何感情,有的隻是厭惡和憎恨。但這次迴來,或許是因為人都有惻隱之心,又或許是親事必須得到朱達的同意,心裏那股恨再也提不起來。
朱虎臨終時,指了指朱家父子,又比出一個手掌,其他人都不解個中含意,但朱廣卻明白,祖父是提醒自己,無論如何,他們都是父子兄弟,血脈相連。“就這麽地……”
“愁?愁什麽?”
“我愁就要成親了,這日子可怎麽過。”
齊棠細眉一蹙,錯愕不已。
朱廣見她神情有異,手緊緊抓著衣裳,也狐疑起來,怎麽這個反應?轉念一想,問道:“妹妹,難道士安兄就沒有告訴你?”
齊棠低下頭去,顯得有些慌‘亂’:“縣尉哥哥,要,成親了?”
“沒錯,就等向我父母稟報定親。”
齊棠久久無語,她低著頭,朱廣也看不清麵容。直到一顆珠淚落下,三公子才恍然大悟,忙道:“士安兄難道沒說我上‘門’求親一事?”
齊棠猛然抬起頭來:“什麽?”
朱廣登時氣結,齊士安搞什麽東西?這麽大的事,怎麽就沒跟齊棠提一句?你看這給妹子哭得!
“我已經向你兄長提了親,並得到他的認可。隻等我父母點頭,我們就可……”
齊棠聽到這裏,突然從車裏鑽出來。朱廣以為她‘激’動得要投懷送抱了,哪知,人家往車前一座,抓起鞭子,扯了韁繩,打馬就走!
一轉眼,便到年底。
朱廣頗有些‘激’動。一是因為他早就向劉使君提出,等年底使君巡完了各郡,他就要告假一段時間,去雲中和太原,向父母稟報婚事。
這婚姻是人倫大事,誰也不敢兒戲,劉虞對朱廣的信任和倚重,超過了其他人,得知他要成親,自然也是替他高興的,哪有不允的道理?
二來,翻過這一年,就是公元一八八。如果不出意外,劉虞就要改任幽州牧。到時候,軍政大權都在他手,那麽,作為他幕府下的從事,自然也會水漲船高。
其實,關於親事,朱三公子還想再拖一拖的,因為接下來這兩年非常關鍵。
隻是,隻是一來考慮他和齊周的關係,二來也確實喜歡萌妹子,老叫人家等著也不好意思。所以,不管如何先定下來再說。
‘交’割完公事,收拾好行裝,隻帶十餘名親隨,朱廣踏上了返鄉的道路。
因黑山賊隔斷太行山的緣故,這次返鄉,也隻能借道鮮卑境。在過彈汗山範圍時,他曾想去見一見魁頭。但思之再三,還是作罷。魁頭如今是鮮卑王,自己是幽州從事,再也不似當年在草原上相遇時的境況了。
一路奔馳,隻用數日,便到了雲中,進城後,讓隨從們暫時迴家團聚,自己也先去了西城的老宅,懷舊一番,這才往朱府去。
僅僅幾年時間,雲中,更加衰敗了。人為本,沒有人,什麽都沒有。雲中當初接連遭鮮卑侵擾,戶口銳減,有些家資和背景的人,都選擇往南麵遷移。沒錢沒背景的,也盡量往內陸靠。雲中,這大漢突出的邊郡,由此不可避免地踏上了不歸路。
“什麽人?”
朱廣在朱府前下馬時,那家兵顯然是不認識他的。
“我,朱廣。”
一聽他姓朱,那家兵嘀咕著,難道是本家親戚?直到同伴提醒:“是少主。”他才慌‘亂’行禮。
這些家兵都聽說過少主從前在家中的事跡,也知道他如今在幽州作官,因此都怕。直到他踏進‘門’去,才敢偷偷打量背影。
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仍和當初沒有什麽兩樣,隻是……
“少主?”一個蒼老而‘激’動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朱廣扭頭看去,麵‘露’笑容:“老人家,向來可好?”
“好!好!”老管事‘激’動得小跑上前,一個不留神,差點摔倒。朱廣一把撈住他,說聲小心。
那老管事瞪著一雙渾濁的眼睛,將朱廣從頭到腳打量一遍。那眼神,頓時讓三公子想起了自己去世的祖父。是啊,該到祖父墳上拜一拜的。
“少主,你迴來了?”老管事那雙已經失去光彩的眼睛,‘蒙’上了一層薄霧。
人老了,就喜歡嘮叨,朱廣也不介意,點頭道:“迴來了。”
“不是在幽州作官?”
“跟使君告了假,迴鄉,省親。”朱廣笑道。
那老管事一聽,‘激’動得渾身發抖。老主公,你在天有靈,睜開眼看一看罷,你的孫兒,你的嫡孫,出息了!
拉著少主的手,老頭‘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好半晌,才象是突然省悟一般:“少主,可有去老主人墳上?”
“自然要去的,煩老人家替我準備。”朱廣輕聲道。<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是是是,老仆這就去,這就去!”老管事說完,象是手足無措,又象是不知道該怎麽準備,在原地踏了好一陣,這才一拍腦袋,朝外頭走去。竟忘了進去通報朱達。
朱廣搖搖頭,心裏頭不得勁。到了堂上,見一切擺設都和自己離開時一樣,隻是陳舊了許多。從前到這裏,總感覺連氣都不順,可如今,好像不那麽地了。
正當他在那裏怔怔出神時,一個聲音傳來:“足下是……”
扭頭看去,朱廣愣了,記得他比自己也就大不到十歲?怎麽短短時間感覺蒼老許多?左手邊,一個男子,看模樣,好似快到不‘惑’之年。身材已經開始發福,哪還有前些年英姿勃發的模樣?
“大哥。”朱廣終究還是這麽稱唿他。
朱昌聽這兩個字,也怔了一怔,半晌,才如夢方醒,驚道:“阿俗?三弟?”
朱廣點點頭,竟有些心酸。看來,張遼說得沒錯,朱家不好過啊。
“你幾時迴來的?怎麽也不提前跟家裏說一聲?你看看……”朱昌有些著急。他越是這樣,朱廣越不得勁。怎麽這才多久,他竟成如此模樣了?
兩兄弟的對話,終於引來了那人。
朱廣看到他時,他正從右手邊迴廊過來。還記得上迴見他,仍舊孔武有力,膀大腰圓,跟地上一杵,那就是鐵塔一截啊!可如今時隔不久再見,卻發現瘦了好大一圈!簡直有些變樣了!便連他那一圈原來看著‘挺’霸氣的連鬢胡裏,也有了霜白。
朱達也沒料到是幼子返家,一陣錯愕之後,脫口就問道:“幾時到的家?”
“哦,剛到。”朱廣隨口道。
朱達有些局促,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麽,好在朱昌雖然變了樣子,心思還是細膩的,見狀趕緊道:“父親,三弟難得迴家一趟,拜了祖母,堂上說。”
朱達迴過神來,應了一聲,便到堂上坐定。在幼子去拜祖母之際,他心裏想著,你就算再恨我,隔了這麽久,也該消了?你這常年在外,難得迴家,今天怎麽著,也應該給我行個大禮?就算你認為我再不是,可我生你養你,難道你全忘了?
可他還是失望了,朱廣到堂上,雖然站得端正,卻沒有朝他行大禮的意思。隻是揖個手,彎了腰,低了頭而已。
“罷了,坐。”
父子三人坐定,朱達心頭不暢,也不說話。朱廣也暗自琢磨著該怎麽開口,還是朱昌在旁邊道:“三弟,這次迴來是公事還是‘私’事?要住些日子?”
“許久沒有迴來,因此向上頭告了假。”朱廣答道。
朱昌聽了,大喜道:“為兄也聽說,你如今在幽州劉使君幕下……”大概是說到這裏,想起以前種種,後頭的話,他說不出口。
“也沒什麽,我現在也隻是刺史幕下一個小小從事,幫人跑‘腿’打雜而已。”
他說得謙虛,可朱達朱昌畢竟是江湖上行走多年的,哪裏不知道這行情?使君,那就是刺史,這不算什麽。關鍵在於,劉虞的名聲誰不知道?在他幕下跑‘腿’打雜,能是一般人?
朱達幾度想要開口,終究難以啟齒,直到這時才發問:“那,你母親她……”
“在太原,舅舅家。”朱廣道。時至今日,朱達和賈氏,都還沒有一個正式的說法。因為,相當於這個時代的離婚證,休書,還沒有出具。因此,從法理上來說,他們還是兩口子。
朱達嘴‘唇’動了動,再沒說出話來。
朱昌倒是熱情,不停地詢問著幼弟在幽州的事情。朱廣畢竟兩世為人,又在幽州官場上廝‘混’幾年,哪裏不知道他的心思?正好想起一樁事來,看了看堂上朱達,又迴憶起祖父臨終之前,對自己比出的一支手掌。
斟酌再三,問道:“家裏,情況如何?”
聽他一句“家裏”,朱達耷拉著的眼皮抬了抬,沒接話。朱昌卻是一聲沉重的歎息:“坐吃山空。你也知道,我們朱家是靠行商起的家。跟胡人的買賣早就斷了,馬場也沒了,城外的田莊,哼,如今人都沒有了,要田地何用?”
朱達聽長子這話,當時就發作:“什麽叫坐吃山空?老子難道餓了你兩口子?還是餓了孫子孫‘女’?”
朱昌一貫是能說會道的,也極得父親歡心,可此時,他選擇沉默。
朱廣見氣氛有些尷尬,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了。到頭來,還是朱昌打破了僵局:“三弟,想跟你商量件事。”
“你說。”
“你如今在幽州作官,想必也安了家?”
“安家?”
“你都作了官了,難道沒置此田產房產?”
“哦,盡忙,沒顧得上。”這倒是實話,他作幾年官,若說有心思置田產,也能買上一些。隻是,他心思沒在這上頭,再加上,齊家有的是田,自己把齊妹妹一娶,大舅哥難道不給些良田陪嫁?他好意思麽?
房子,他從前也不上心,現在薊縣住的,還是田疇幫忙張羅租下。因為打算成親的緣故,他特意留心了一下,發現自己一年的俸祿,若省著些,足夠買上二百平方的。武猛從事雖隻一百石,可劉虞是明白人,他哪能真照著一百石發?
聽他這麽說,朱昌便有些作難:“既如此,那……沒事。”
心中暗歎一聲,朱廣問道:“就沒想過,重新尋條財路?”
朱昌苦著一張臉,長籲短歎:“哪裏還有什麽財路?除非是遷到內地去。可我們朱家世居雲中,根基都在這裏,若是南遷,隻怕……”
朱廣實在見不得他一副唉聲歎氣的樣子,索‘性’道:“幽州打算重開胡市。”
“什麽!”朱達朱昌幾乎是同時起身,同時喊出這兩個字。隨後,父子兩個才意識到失態,緩緩落座迴去。
朱昌眼中的期盼和渴望毫不掩飾,甚至連腔調都有些變了:“三弟,你此話當真?”
“這事,是我代表劉使君,親自去跟鮮卑人談的,應該不會有假。”朱廣淡然道。
朱昌吃了一驚:“你親自……那,那什麽時候?”
“用不了多久,幽州刺史幕府已經在籌備了。至遲,也不超過明年上半年。”朱廣會告訴他們,其實這事自己也參與了謀劃麽?
朱昌用力地搓著手,連帶著唿吸也粗重起來:“明年,明年,現在的護烏丸校尉好像是……”
“別打這主意了。”朱廣毫不客氣地打破了他的幻想。“這事,護烏丸校尉管不了。”
朱昌眉頭一皺:“不對?這事曆來是護烏丸校尉掌管,互市,不是設在寧城麽?”
“劉使君是打算在上穀寧城重開胡市,但不歸護烏丸校尉管。”
“可是,這為什麽?”
“不為什麽,不叫他管,他就不能管。”朱廣道。其實這事到現在為止,仍然是計劃歸護烏丸校尉管的。因為朝廷製度曆來如此。
他為什麽敢如此斷定?就因為他知道,翻過這個年去,朝廷用不了多久就會置州牧了,到時候劉虞大權在握,負責一州之軍、政、財權,幽州是窮州,就得靠這個來錢。劉虞雖然是個忠直之臣,恐怕也必須親自過問此事,派專人負責。如此一來,還有護烏丸校尉什麽鳥事?邊呆著去。
朱達朱昌父子雖然覺得有些意外,但想到朱廣現在畢竟是幽州官員,又是劉使君的幕僚,成天在使君跟前晃悠,他說是,應該就是。
隻是這樣一來,就沒有‘門’路了,如何是好?
朱昌縱使再裝作沒事人一般,可從前的樁樁件件,卻在此時曆曆在目,一時,那口是再也開不了了。
朱達見長子許久不語言,也知他為難,正想再向幼子多問一些情況時,已聽朱廣道:“其實,我這次迴來,是有一件事,要與家裏商量。”
朱達朱昌會錯了意,都按捺住心頭的喜悅,等待著下。
“我在幽州,有個朋友,幫忙說了一‘門’親。這事,須得要父母點頭同意才是。因此,我這趟迴來,是想請,家裏,同意。”朱廣一句說完,自己都覺得費勁。
朱昌臉上,難掩失望之‘色’。
倒是朱達大感意外:“你要成親?”
“我,不該成親?我都十九了。”朱廣道。
“你都十……”朱達皺起了眉,他都十九了?我怎麽不知道?
氣氛又陷入了另一種尷尬,朱廣一時有些後悔。我來找他說根‘毛’?連自己兒子多大都不知道,這尼瑪什麽父親?將來我若當了爹,老子一定把兒‘女’的生辰八字當成金科‘玉’律背下來!
“不,不對,你是永康元年生的,今年已經二十弱冠了。”朱達以非常之肯定的語氣說道。
朱廣暗地裏投之以鄙夷的目光,還裝呢?阿母早告訴自己,是延熹十年生的,你連這都不知道,可見當時……
“是永康元年,不會錯,那一年本是延熹十年,但因為桓帝駕崩,改了年號。”朱達再次肯定。隨後又念道“二十歲,早該成家了。那,那‘女’子是,什麽人家?”
因必須征得他同意,哪怕是形式上的,朱廣遂謹慎地迴答道:“是大家‘女’,父母早亡,由長兄扶養‘成’人。她長兄,是我在範陽的同僚,如今,又都在劉使君幕下共事。行端正,賢良淑德,針織‘女’工,無所不‘精’!此外,母親也見過的。”
他這話倒不違心,因為賈氏確實見過的。那時範陽被圍,城中‘婦’‘女’都幫忙張羅後勤之類,當時自己受了箭傷,齊妹子和母親先後送飯來,母親看了她一眼。
果然,朱達一聽賈氏已經見過了,沉默片刻,便道:“既是大家‘女’,行又端正,又做得針織‘女’工,你母親又見過了,那便定。”
得此一句,朱廣便安了心。也不再想其他,正好,老管事采買了供奉迴來,他便稱要去給祖父上墳掃墓,朱達讓朱昌陪同,也被他婉拒。
到了朱虎墳前,朱廣還是很有些感觸的。少不得向祖父稟報,並州狼如今已然是衝出了並州,不久的將來,或許,將會有更寬廣的領地。祖父少年遊俠,名震塞外,後來又掙下這偌大的家業,隻可惜……
在祖父墳前呆了很久,迴到朱府時,天‘色’已經暗了。在沉悶尷尬的氣氛中結束一頓家宴後,他早早地歇下,隻等明天啟程南下太原。
次日早起,吃完飯後,便到堂上等著辭行。不一陣,卻見祖母先被攙出來,在堂上高坐了,隨後,朱達、朱昌、朱盛全部出現。這不禁使他起疑,要幹什麽?
拜了祖母,又給朱達行了禮後,三公子正要辭行,便聽父親開了口:“阿俗,你今日便要離家?”
“是,歸期有限,不敢耽誤。”朱廣道。
“嗯,你今歲已經二十,到了弱冠之年。本來,是應該遍請宗族長輩,替你行冠禮的。如今,隻得一切從簡。我替你取個表字,喚作子昂,取昂揚奮進之意。”
一席話,說得朱廣差點‘摸’不著頭腦。冠禮?表字?我的表字要你取?我早已經給自己準備好了一個表字,喚作德華,隻等二十歲一滿,就滿世界去宣揚。你這,子昂?
見朱廣拉著臉,一聲不吭,朱昌在旁邊咳嗽著提醒。
朱廣聽了,雖然不爽,也沒奈何,他總算還有這心思,便揖手一禮。朱達被他忤逆慣了,也不作聲。
等他行完禮,朱達又使個眼‘色’,朱昌便捧了一包袱來,遞到幼弟麵前。朱廣疑‘惑’地接過,感覺分量沉重。
“你既要成家,我與你母親又允了,這事便算定下。聘禮之資,都在此處,朱家雖不比往……左右,你辦得周全些,不要叫人笑話。”朱達教訓道。
這倒叫朱廣意外,便應了一聲:“諾。”
朱達聽了,轉向母親行禮:“阿母還有何訓示?”
老太太自丈夫死後,有些,拿後世的話來說,叫老年癡呆。兒子喚了好一陣,她才省悟:“阿宛,成家了,可要收心啊,綿延子嗣可是大事,不可輕心啊,知道嗎?”
堂上空氣一時為之凝固。阿宛,是朱昌的小字。
朱廣也不跟一個癡呆的老人計較,應了一聲:“孫兒記住了。”
說完這句,誰也不知道還該說些什麽。朱廣等了一陣,便道:“既如此,我便走了。”
朱達吸了口氣,那手在大‘腿’上來迴摩擦著,許久才道:“讓你大哥送送。”
朱廣本能地就想拒絕,但不知為何,話到嘴邊,卻沒吐出來。拜辭了老年癡呆的祖母,提著那沉甸甸的包袱,便轉身朝外而去。
背後,朱達的聲音傳來:“疆場上,刀槍無眼……”
出城路上,朱昌一路無言,直送出十裏,他才勒住韁繩。朱廣見狀,隻得停下馬來,將那包袱遞到他麵前:“這個,勞大哥帶迴去。”
“你先打開看看。”朱昌道。
朱廣雖然猜到是什麽,但當他打開包袱一角時,還是被眼前黃澄澄的一包金錠震撼了一把。
“父親,是個要臉麵的人,我們朱家,也不是小‘門’小戶……”朱昌加重語氣說出這句。末了,又補充道“你的喜酒,我怕是喝不成,提前賀你。”
“多謝。”朱廣收了那包黃金。看長兄一眼,說聲保重,便調轉馬頭朝南。
方奔走幾步遠,他迴頭看時,朱昌還在那裏,心頭暗歎,收了韁,迴頭道:“來年,到上穀看看,有我能辦的……”說到這裏,打馬就走。
坦白地說,從前,朱廣對這一‘門’奇葩,根本就沒有任何感情,有的隻是厭惡和憎恨。但這次迴來,或許是因為人都有惻隱之心,又或許是親事必須得到朱達的同意,心裏那股恨再也提不起來。
朱虎臨終時,指了指朱家父子,又比出一個手掌,其他人都不解個中含意,但朱廣卻明白,祖父是提醒自己,無論如何,他們都是父子兄弟,血脈相連。“就這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