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疇見那帳中,除漢人外,還有數名胡將,便迴首看了閻柔吳式一眼,隨即道:“倒不是來作說客,隻是傳達劉使君的命令。[.超多好看小說]”


    “命令?哈哈!”張舉大笑。“莫看昨日有兵來援,我隻不過一時失察,遭到襲擊,小挫一陣而已。我已重整兵馬,就日就將再臨薊縣城下,劉使君怎麽命令我?”


    那帳中眾人也覺得這事太過荒唐,劉使君自身都難保,怎麽還談得上命令?正笑時,聽那田疇背後之人,用胡語講述著什麽,他們雖聽不懂,卻也猜到是翻譯。再看幾個烏丸首領時,居然認真聽著。


    張舉臉‘色’一變,便想斥退那翻譯之人。轉念一想,暫時作罷。


    田疇麵不改‘色’:“足下雖然擁眾,連破郡縣。然,劉使君早已派人與鮮卑取得聯係,如今,幽州與鮮卑已然結成了同盟。”


    一語既出,滿帳皆驚!


    尤其是那幾個烏丸人,聽完翻譯後,更是瞪大了眼睛,不約而同地站起身來。


    張舉臉一沉,喝道:“來人,將那說胡語的,給我‘亂’棍打出帳去!”


    帳下武士蜂擁而入,正要拉扯時,幾個烏丸人卻鬧了起來。張舉哪聽得懂,反倒是被執住吳式替他翻譯:“烏丸人說,放手。”


    張舉臉上神情一連幾變,烏丸人,雖然腦子不好使,可發起‘性’子來,卻是誰也擋不住的。罷了,我不信你能說出一朵‘花’來!左右,都不過是說客之言!你當我是三歲孩童?咱可是作過兩千石的太守!


    當下,摒退了武士,在腦裏琢磨一陣,冷笑道:“你這大話,說得沒邊際了?誰不知道,去年年底,鮮卑人才劫了幽州邊郡。今年,你就告訴我說,劉使君與鮮卑結盟?哼,大言欺世,也敢來作說客?”


    田疇環視帳中眾人一眼,忽然問了一個問題:“在座諸公,有知道朱廣這個人的麽?”


    張舉白眼一翻,朱廣,何方神聖?沒聽說過。底下張純也左右張望同夥,卻見有一人開口道:“是範陽尉朱廣?破黑山軍張飛燕那個?”


    他話出來,便被張舉狠狠瞪了一眼。前一句就行了,你非要添上後一句?


    果然,一聽破黑山賊張飛燕,帳中餘眾就變了臉‘色’。飛燕的名號,幽州河北誰不知道?那是黑山賊的總帥!


    “不錯,正是這個朱廣。不過,他在擊破飛燕之後,朝廷拜為議郎,他辭而不就。如今,在劉使君幕下任武猛從事。”田疇道。


    “這與他有什麽關係?”張舉不耐煩地問道。


    “這朱廣,早在今年三月,便奉劉使君之命,出塞入鮮卑境,與其講和。如今,已得了鮮卑王的承諾,與我幽州結為同盟,互不相犯。”


    那幾個烏丸人聽了,麵麵相覷,將信將疑。其中一個,更問起話來。


    吳式翻譯道:“他說,前段時間,鮮卑內訌。怎麽還顧得上和談結盟這些事情?”


    張舉一聽,來了‘精’神:“哼,漏‘洞’百出!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我也不為難你,迴去告訴劉使君,早早開城,從我所請,才是正道!”


    田疇仍然不為所動,不急不徐道:“確實如此。朱從事出塞不久,正在鮮卑中部大人慕容營中,便發生了慕容叛‘亂’一事。”


    那幾個烏丸將領認真聽著,生怕錯過了一丁點。因為,對於鮮卑內訌一事,他們比漢人知道得更多。一旦田疇有哪怕一丁點的失誤,他們也能聽出破綻來。


    “當時,朱武猛在慕容營地,但這慕容大人,卻不讓他去彈汗山見鮮卑王,而是將鮮卑王請到了中部營地。”


    “在雙方和談成功,朱武猛‘欲’返迴幽州之際,慕容借假宴會相送,發動了叛‘亂’。諸位或許不知道,我們這位朱從事,與鮮卑王魁頭自小相識。諸公之中,有誰聽過並州狼這個稱號麽?”


    張舉頓時緊張起來,這麽粗鄙的名字,該不會有人聽說過?他淩厲的目光掃過帳中所有的漢人,幸好,沒有任何人接茬,都‘露’出‘迷’茫的神情來。並州狼,這是人名還是‘花’名?


    卻不料,有一烏丸人嘰裏呱啦說著什麽。


    “他問,可是雲中的並州狼?”吳式翻譯道。


    田疇麵‘露’笑容:“不錯。朱武猛年少時,遊俠邊塞,常與少年俠客為伴,數十騎便敢深入草原,劫掠牛羊。鮮卑人惡其來去無蹤,又驍勇善戰,唿為並州狼。朱武猛便在一次遭遇中,結識了如今的鮮卑王魁頭。[]”


    “當叛‘亂’發生之際,朱武猛保護鮮卑王且戰且退,殺透重圍,迴到彈汗山鮮卑王庭。(更新最快最穩定)又為鮮卑王出謀劃策,最終發動東北兩部鮮卑大軍,一直追至北海,大破慕容部。為了表達對劉使君的敬意,也為了感謝朱從事的相助,鮮卑王在得知幽州事變以後,派出數千‘精’騎‘交’由朱從事節製,趕來增援。”


    語至此處,田疇刻意望向幾名烏丸人:“諸公,我所言,可有虛假?”


    烏丸人無言以對,田疇所說的,比他們知道的,更加詳細!若非真有此事,他怎麽可能說得如此有鼻子有眼?


    這下壞了!


    劉使君本來就德高望重,不管是鮮卑人,還是咱們烏丸人,從來都是尊敬的!現在又出個並州狼朱廣,還跟鮮卑王少時相識,過命的‘交’情!


    劉使君與鮮卑結成同盟,後者還派兵助戰,那我們還打根‘毛’?現在鮮卑王魁頭已經平定了慕容之‘亂’,他若舉大兵來,不把我們烏丸給吞並了?


    唉,早知道這樣,我們跟著這些漢人瞎起什麽哄?這下倒好,狐狸沒打著,惹得一身‘騷’!想到這裏,幾個烏丸人都對張舉怒目而視!***,你當日在我們大人麵前說得天‘花’‘亂’墜,稱舉事有千般好,這迴怎麽說?


    慢!這個劉使君從事背後所立兩人,年長一些的那個,怎麽看起來有些眼熟?


    張舉麵如死灰!


    田疇繼續道:“劉使君說,烏丸人參與叛‘亂’,一是因為朝廷時常征發作戰,彼等不勝其苦。二是因為這次西涼有事,征發烏丸軍時,糧賞出了問題,這才導致烏丸人散去。這其中的內情,他已經代遼西烏丸大人丘力居上報了朝廷,相信朝廷會體諒。”


    幾個烏丸首領一聽,都快哭了。劉使君啊,親爺啊,還是你老人家宅心仁厚,念著我們這些胡兒。我們錯了,真錯了,我們不該跟著二張瞎搗蛋!


    張舉死灰般的臉上‘露’出怨毒的神情來!他明白了劉虞的用意,這是想釜底‘抽’薪,斷我的後路啊!嚇走了烏丸人,我還拿什麽跟他拚?


    正想壞規矩,殺使者時,田疇又道:“至於張舉張純,則是因為報國心切,卻又一時不得見用,由此生恨,率眾舉逆。雖然攻略郡縣,殺害吏民,罪惡,可謂滔天!”


    張舉不為所動,但底下張純,卻是瞪大眼睛,尖著耳朵,心都快跳出來了。


    “但,若是能幡然悔悟,散去賊部,負荊來降。使君也願意向朝廷說情,從輕發落。如果執‘迷’不悟,等朝廷王師,鮮卑大軍一到,俱踏為粉齏!”


    他話說完,帳中一片死寂!


    叛軍將領,各懷鬼胎,已經無從談起一心了。張純本來是受張舉蠱‘惑’,至今都還稀裏糊塗的,聽了田疇的話,不禁冷汗連連。


    張舉已經察覺到了危險,腦中疾思一陣,忽然笑了起來:“哈哈哈哈!”


    見他大笑,田疇微微皺眉,帳中叛將更是齊齊望去!


    “好!很好!”張舉竟鼓起掌來。“田,你叫田什麽?”


    “田疇。”


    “田疇!劉使君慧眼識人呐!你果真是伶牙俐齒!死的都能說活!”張舉大聲道。“那朱廣,不過是邊塞少年,任氣輕俠。早年時遊俠塞外,草原,自然結識一些鮮卑人。如今在劉使君幕下,見我起事,幽州難保,便出塞尋了舊日夥伴,聚集些人馬,便拉迴來充數!謊稱鮮卑大軍!如何瞞得過我?”


    “若鮮卑真與幽州結盟,何必用你來遊說?直接請鮮卑王發十萬鐵騎,不把幽州踏平?你的話,破綻百出,根本不值一駁!迴去,告訴劉使君,不必再枉費心思!”


    田疇聽完,也大笑起來。


    張舉冷眼旁觀,並不去問,倒是張純沉不住氣,問道:“你笑什麽?”


    “我笑張太守不明事理。”


    “我如何不明事理?”張純還以為在說他。


    “鮮卑王剛剛平定了內‘亂’,就算要發大軍出援,恐怕也要過些時日。況且,諸公想必都清楚,劉使君兩任幽州刺史,最是仁厚愛民。他如何肯見幽州血流成河?胡漢屍橫遍野?因此,在鮮卑援軍,朝廷王師到來之前,遣我來此,勸誡諸位。若能此時化解此事,免卻一場災禍,那是最好不過了。”


    張舉再也無從反駁,隻能在冷笑應之。


    劉虞之所以在幽州胡漢各族人中享有聲望,就因為兩個字,一是仁,一是信。勤政愛民,體恤孤苦,說一不二,言而有信。


    因此,田疇的話,是站得住腳的。


    怎麽辦?散了夥去,爭取寬大處理?或許,頑抗到底,等朝廷王師,或者鮮卑大軍來?


    田疇見滿帳的人默然無語,心中雖然暗喜,但表麵卻不‘露’分毫。繼續道:“我言盡於此,何去何從,還要諸公自行決斷。”


    張舉盯著麵前這個年輕人,若有所思。一陣之後,他按劍起身,咬牙切齒地發下命令:“帳前武士何在!”


    悲催的武士們再次一擁而入!


    “將這三人拿下,斬首呈來!”


    田疇心一沉,完蛋!這貨不按套路出牌!兩軍‘交’戰,可不斬來使啊!吳式一把‘抽’出刀來,就要拚命!


    危急時刻,閻柔突然放聲大喊!隻不過,他說的是胡語,帳中漢人誰也聽不懂。


    但,當他話音落地之時,帳中利刃出鞘之聲不絕於耳!漢人們都瞧向同伴,誰拔的刀?側首一看,烏丸人發作了!


    隻見幾名烏丸首領手執利刃,口中‘激’動地說著什麽。他們雖然不夠漢人那般狡猾,可當此時,也明白一個道理。若殺了這兩人,劉使君定然是要怪罪的!也絕了咱們的後路!我能讓你這麽幹麽?


    最重要的是,那人竟然是閻柔!他都來了,還有什麽值得懷疑的?


    張舉‘胸’膛不住起伏,烏丸人他是無論如何不敢得罪的。思索片刻,吼道:“趕出營去!”說罷,對帳下某人使個眼‘色’。


    那人會意,起身唿喝著武士,將田疇閻柔吳式三個推出帳去。一出了帳,那人便提了刀在手,隻等走得遠些,便一刀結果了這兩個鳥人‘性’命。


    哪知沒走出幾步,背後便傳來胡語。原來是烏丸人追上來了。那人急忙還刀入鞘,心中叫苦不已。


    幾名烏丸首領,一直擁著田閻吳二人,直到出了營,上了馬,其中一個道:“我們追隨叛‘亂’,一是因為害怕漢天子追究我們擅離的責任。二是因為受了張舉張純的蠱‘惑’!請先生迴去稟報劉使君,我們這就引軍迴遼西,將事情原原本本報告丘力居大人。”


    “好!此事我一定代為轉達。但是,你們也要快快離開二張。看樣子,他是要頑抗到底的,你們不要跟他一起,最後受牽連!”田疇連勸帶嚇。說得幾個烏丸人諾諾連聲,一直目送他三個遠去,方才迴營。


    到了朱廣軍營,將事情一說。朱武猛大喜過望,催他趕緊迴去向劉使君複命。


    進了城,見了使君,把此次前往賊營的經曆,一一道出,劉虞也是喜不自勝。慰勞一番,按下不表。


    卻說朱廣與公孫瓚合兵一處,加緊戰備,可一連數日,賊軍不來。探聽之下,得知二張的賊軍仍在路縣。這怎麽個意思?


    很快,他就探到一個好消息。追隨二張叛‘亂’的烏丸人,已經撤離了路縣,投遼西去了!朱廣知道,齊周的謀劃,田疇的遊說,起了作用!


    這就印證了那句話,上兵伐謀!你看看,齊周田疇兩個,隻是動動腦筋,耍耍嘴皮子,就能讓驍勇善戰的烏丸人不戰而退!其作用,勝過數萬雄兵!


    當然,這是有實力作為後盾。實力,不僅僅是包括軍事實力,還包括軟實力。在這個時代,什麽是軟實力?劉虞的威信!名望!烏丸撤走,固然是中計的原因在,但更深層次的,是他們敬重劉虞,相信劉虞!這就是,個人魅力!


    相信,曆史上,如果不是‘亂’世,劉虞一定是治世能臣!可惜,這個忠厚長者,生不逢時啊!


    二張雖然沒有進一步的新舉動,但朱廣公孫瓚仍舊不敢大意,每日刺探,偵察,監視不停。


    這一日,朱廣聽取完匯報,又巡視軍營之後,迴到自己帳中。連日的高壓狀態,讓他也有些疲倦了。昨晚**沒睡,正打算小眯一會兒,劉備卻來了。


    自然,關張這兩位,是片刻也不離義兄左右的。


    請他們三人坐下,朱廣笑道:“玄德兄,什麽風把你吹來了?”


    劉備笑著接過他遞來的水,喝了一口,一時不語。老實說,這次見麵之後,他對這個年輕人,又有了新的認識。


    在從前,第一次見朱廣時。他隻道這雲中少年,有勇力,或許是讀過幾句書的原因,也有一些想法,不同那凡夫俗子。但這一次,在聽聞朱廣出使塞外的經曆之後,他確信,自己還是小看了這個小兄弟。


    尤其是當天,朱廣對他說的那句話,當時隻琢磨了一下,明白了他的用意。後來迴去左思右想,越想越覺得有理。這日來,並沒有其他事情,就是想跟朱廣聊聊。


    他年少時織席販履,奉養母親,與江湖上的朋友豪傑結‘交’。但那些,多是豪俠劍客,跟他也隻是義氣之‘交’。


    後來結識了關張,見他二人都是武藝絕倫之輩,因此結為異姓兄弟。但是說實話,關張固然義氣,尤其是關雲長,頗有見識。但是,有些問題,他也與這兩位義弟,說不到一塊去。


    “朱賢弟,那日你對我說,有些事,越想做好,就越做不好。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態度問題?”


    朱廣記得,自己的原話好像不是這樣。不過意思也差不多,遂點了點頭。


    “那你是覺得,愚兄的態度有問題?”劉備進一步問道。


    朱廣收起笑容,這個問題須得認真迴答人家。思量再三,他道:“玄德兄,恕我直言,確實如此。”


    張飛聽了這話,一知半解,不十分懂。


    關羽眉頭微促,覺得朱廣這話不太中聽。


    劉備神‘色’如常,甚至懇切道:“賢弟切莫顧忌,請直言相告。”


    朱廣看他半晌,倒有些拿不定主意了。他相信時勢造英雄,但也相信,隻要是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曆史上的劉備,從戰黃巾起,到聯合孫權敗曹‘操’這期間,一直都在碰壁!碰得是頭破血流,好幾次連妻兒都顧不上!


    迴想起劉備的履曆,朱廣也不禁感歎,這人真是打不死的小強。若換成自己,受這麽多‘波’折磨難,恐怕也放棄了。可他卻能不屈不饒,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其堅韌,還是讓人佩服的。


    思前想後,他道:“玄德兄,我知道,兄長素懷大誌,有濟世安民之心!你漢室宗親的身份,也讓你有強烈的責任感,掃平這‘亂’世,還天下以太平!這些,兄弟我是佩服的,景仰的。”


    劉備聞言,除了苦笑還能作甚?


    “但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總是有距離的。我也一樣,我也希望為平定這‘亂’世出一份力,我也希望提大軍滅了二張之流。可是,我有這個實力麽?沒有,我能做的,就是替劉使君出謀劃策,與同僚一道,克盡職守。我承認,我比兄長幸運些,從雲中南下時,得到騎都尉曹公的賞識,因此立功。任範陽尉時,縣令縣丞都與我‘交’好,更得你相助,擊敗了黑山賊;到這廣陽,劉使君也大加親待,讓我有立功的機會。但運氣這迴事,總有用完的一天。機會,也隻留給準備好的人。”


    “兄長在安喜縣尉任上,痛打督郵,棄官而走。這不算什麽,我當初也有這想法。但是,在高陽縣令任上辭官,小弟認為,就沒有這個必要了。世道雖然如此,也不是你我一時能夠左右扭轉的。動輒言去,雖然瀟灑,可於大事何補?能屈能伸,才是偉丈夫。”


    “弟膚淺之言,若有衝撞之處,還望兄長見諒。”


    劉備沉默許久,最終抬頭笑道:“賢弟良言,愚兄緊記。”


    朱廣笑笑,沒再說什麽。他不確定劉備是否相信自己所說的話,但信不信也就這麽地,我作為朋友,能說的,也就是這些了。我總不能告訴你,明年後年大後年會發生什麽事情,我總不能告訴你,你是會成就帝王之業的人?


    又說一陣不相幹的話,劉備引關張辭去。朱廣送出帳外。


    “兄長,這朱廣年紀輕輕,倒是會說。”張飛在路上嘀咕道。


    劉備低著頭,輕聲道:“此人,稱得英傑。”


    關羽紅臉一沉:“大哥何故如此抬舉?”


    “等著看,將來打‘交’道的機會還多。”劉備說完,加快了步伐。


    時進九月,遼西烏丸大人丘力居,在得知前線消息以後,鑒於鮮卑與幽州的關係,再加上劉虞的威望,決定投降。並派人向劉虞表示,願意出兵相助,進攻二張,以贖前罪。


    此時,張舉張純,已經不敢再呆在右北平,退入了遼西‘肥’如,仍舊四處侵略郡縣,殺害吏民。劉虞見招降不成,便命朱廣,公孫瓚,劉備等人與烏丸軍一道,進攻‘肥’如。


    戰役沒有懸念,在烏丸軍、官軍、義軍、鮮卑軍聯合進攻下,二張的烏合之眾兵敗如山倒。張舉,在管子城的戰鬥中,被張飛一矛捅了個透心涼,張純也被活捉,餘眾皆降。


    戰後,為感謝鮮卑軍軻比能部的助戰,劉虞厚賜胡人,遣其迴歸。並承諾盡快開放上穀的胡市,使胡漢民眾各取所需。對於朱廣、田疇、公孫瓚、劉備等有功之人,劉虞也將詳細情況,表奏朝廷,為他們爭取封賞,自不必多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默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默然並收藏重生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