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說親
劉備聞言,笑容盡斂,若有所思。[.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片刻之後,聽得他輕聲歎道:“大漢多事之秋,東胡、西羌、南海、黃巾,一刻不得閑。想高祖斬白蛇舉義,創大漢基業。光武中興,延續漢柞,如今風雨飄搖,確實值得一歎。”
朱廣正要接茬時,又聽他話鋒一轉,聲音略為‘激’昂:“世道人心雖然崩壞,但天下忠誌之士必不叫這‘亂’世長久!定有那英雄豪傑,‘挺’身而出,拍案而起,匡扶這漢室,澄清這寰宇!”
朱廣隻覺這話耳熟:“有這樣的英雄?”
“有!愚兄堅信,一定有這樣的英雄!”劉備的語氣不容置疑。
“我看,兄長就象是這樣的英雄。”朱廣這話並非試探,而是真心實話。
劉備卻又笑了起來:“我如今一介白身,人輕言微,稱什麽英雄?”
朱廣擺了擺手:“玄德兄師從當世大儒,當知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之言。一時不順算得甚麽?高祖起於亭長,而終得天下;光武一介布衣,然再造漢室。小弟也堅信,兄長堂堂帝胄,又這般急公高義,絕不會在這‘亂’世中隨‘波’逐流。”
劉備聽罷,雖不言語,心頭卻起了‘波’瀾,此子年不過十七,有如此見識?
可不得不承認,這番話從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口中講出來,確實讓人鼓舞!天下紛擾,正是英雄崛起之時!
良久,他抬起頭,直視著朱廣:“兄弟你,也非久居人下之人。”
“人往高處走,小弟自然也是盼望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遠一些。”朱廣倒也不謙虛。
劉備大概是沒料到他如此直白,一時有些語塞,不一陣,兩人相視而笑。
又談一陣,左右不過是時局之類的話題,劉備詫異於朱廣年紀輕輕卻見識不凡,而朱廣卻更多地感受到了這位“大漢宗親”的信念。
世界上有兩種人能成功,一種是沒想過會成功的人,一種是拚命想成功的人。劉備,屬於後者。
再三囑咐朱廣好生養傷之後,劉備引關張要走。朱廣親自送出來,剛到院子時,便聽得一陣馬嘶聲。<strong>小說txt下載</strong>
劉備張飛倒沒怎麽地,關羽側耳聽著,詫異道:“縣尉的馬?”
“哦,一個朋友送的小馬駒,養了一年多,光吃不長。”
“可否一觀?”
先前在堂上,劉備朱廣高談闊論,他和張飛一語不發。此時卻為馬嘶聲所吸引,朱廣也不多話,直接引了過去。關羽隻看了大青馬一眼,目光就落在小黑馬身上。
朱廣牽出來,關雲長圍著轉了幾圈,到處‘亂’‘摸’,又看了口齒,聽了心跳。臉上的表情一會兒一個樣。初時很期待,接著很驚奇,隨後又很疑‘惑’,最後,竟笑起來。
“雲長兄笑什麽?”
“我是笑你那朋友!你是否與他曾有過節,後來又盡釋前嫌?”
朱廣聽得驚奇,你不止會相馬,還會占卜?自己跟魁頭,好像還真是這樣,遂稱是。
“這就對了!看來你那朋友雖然不再忌恨你,可到底心裏過不去,所以送了這匹馬給你。”關羽拍了拍手,笑道。
“這,恕兄弟愚鈍,怎麽個說法?”
關羽看他一眼,朗聲道:“我初聽這馬嘶聲好似龍‘吟’!以為是絕世的良駒!罕見的寶馬!進來一看,倒也有模有樣!可我一看它口齒,已然長了兩年,卻隻這般大小,就明白了。這種馬,就是個影子,縣尉就算再養兩年,也騎不得!”
“可這馬好似通人‘性’,頗有點良馬的風範!”朱廣想著,魁頭不至於跟自己開這種玩笑。
“哈哈,雜草初時也和莊稼一個樣。縣尉不信,隻管養著!這馬隻能用來拉車耕地,作不得戰馬!”
朱廣聽了,倒不怎麽在意:“管他良馬駑馬,總是朋友所贈,養著吧。”
沒幾日,劉備幫忙處理完善後事宜,便帶著人馬迴涿縣。範陽令帶著齊周朱廣,並縣署官吏,以及範陽賢達大戶,一直送出十裏乃止。人家這迴仗義相助,確實是幫了大忙。
範陽縣也已開始著手後續,有功的賞,有過的罰,諸般上報、遣迴、表彰、撫恤之事,真是千頭萬緒,焦頭爛額。
朱廣因在家養傷,倒相對清閑,至多有什麽為難,或者必由他出麵之事,佐吏來請個示,蓋個印之類。
範陽令已經把詳細經過,報到了郡裏,涿郡方麵也派下來督郵,代表府君慰問視察。範陽上下,對郡裏是有怨言的,這一點督郵非常清楚。所以這迴完全沒有上次的架子,真個走親民路線。見了朱廣,是百般的稱讚撫慰。
你道府君真是心虛慚愧?那就錯了,這類人貪贓枉法,隻圖自保,早把禮義廉恥和朝廷法度置之腦後。之所以對朱廣客氣,是因為曉得他在劉使君那裏有路子。包括這迴遠從雲中調人馬助剿,也是幽州刺史點了頭的,可見其關係很硬。
太守是兩千石的高官,甚至很多朝廷要員,在被重用之前,都要先下放地方擔任太守。他們為什麽怕刺史?
在前漢時,州刺史主要扮演“中央特派督察”這麽一個角‘色’,到地方上檢查官員是否稱職守法。如果發現太守不稱職,就報到皇帝跟前。皇帝就‘交’給三公,三公再派員查證,如果屬實,就罷官。
但是到了本朝,光武帝不設三公,權歸刺史。這就造成一種局麵,刺史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隻要刺史說你不稱職,往朝廷一報,直接黜退!連個申辯的機會都沒有!所以,郡一級官員十分畏懼刺史。
這迴涿郡做得不厚道,下麵有怨言,所以府君想著趕緊和稀泥,把事情了了算了。
正是抱著這種心態,涿郡太守在向朝廷報告“範陽之圍”時,故意避重就輕。刻意渲染範陽官吏賢能,早有準備,更對朱廣大書特書,直指古之名將,不過如此。
意思很明確,就算涿郡不派兵,憑範陽的能力,也能自保。同時,又把劉備聚攏義軍前往增援的事往自己身上扯,說這事涿郡也是百般促成周全,其實全靠人家公孫瓚幫忙。但公孫瓚是涿縣縣令,涿縣又是涿郡治所,若要扯皮,還真扯不清。
當然,這些內情,朱廣並不了解,他隻是小小縣尉而已,至少,目前還是。
養了半個月的傷,再呆不下去,重新赴縣署視事。因為範陽的壯丁折損大半,而黑山賊隨時有可能重來。因此,範陽令拍的板,報郡裏知曉,請張遼就引著那一千餘雲中少年暫時駐紮在範陽,以保護城池百姓。
這天,齊周又請吃飯。
朱廣實在覺得不好意思了,光吃人家的,一頓也沒迴請。可他沒辦法,隻能腆著臉又去,不為旁的,隻為……不可說。
難關一過,齊周的腐敗相又出來了。那案上一隻整‘雞’,一條羊‘腿’,還是烤的,又有兩碗時鮮的菜蔬。
朱廣是跟人家比不了,人家不隻是在範陽作官,在老家還廣有田地呢。這麽一想,就覺得吃他吃得心安理得。
對飲勸酒,說些閑話,兩人本來就不錯,再加上這迴的事,更是“情比金堅”,沒一陣,氣氛熱絡非常。
都喝得臉紅了,齊周才突然笑道:“哎呀,你身上有傷,能吃酒麽?”
朱廣喝一大口,瞪他一眼:“我如果暴斃在你家裏,你是要負責任的。”
“你能說點好聽的麽?我已經見了太多的生死,現在晚上一閉眼……”齊周直搖頭。
朱廣皺眉道:“說得也是,我怎麽一閉眼就睡著?”
“你這屬於沒心沒肺,否則,誰能幹出那等事來?”齊周笑道。他曾經幾次做夢,都夢見朱廣城上奮力搏鬥,大唿殺賊,醒來全身都是冷汗,那一幕,給他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了。
又說幾句閑話,齊士安話鋒一轉:“賢弟,你今年貴庚?”
朱廣警覺陡起!眼一眯:“你叫我賢弟?”這貨隻在兩種情況下稱唿自己為賢弟,今天是哪一種?
“有何不妥?”齊周吃口酒,笑問道。
朱廣不敢吃,眼珠轉了幾轉,才道:“你今天笑得很多,到底想說什麽?”
“你先別問,先告訴我,你今年多大?”
“……虛歲十七,怎麽了?”
“十七?嗯,正當其時啊。”齊周歎道。
“當哪時啊?”
“嗨,聖人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今年已經十七,官至縣尉,正當婚娶以延祖祀。我都替你著急,你怎麽沒事一般?”齊周責怪道。
朱廣略一思索,突然怪笑道:“士安兄,小弟書讀得少,你能告訴我,不孝有三,是指哪三樣麽?”
齊周白他一眼,不接話茬:“你家中雙親難道沒有安排?”
“沒有,急什麽?大丈夫何患無妻?霍驃騎教導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男人應該以功業為重,娶妻這種事,隨緣吧。”
齊周想了半天,質疑道:“霍驃騎說這話,是為了拒絕武帝賜第,也沒說拒絕娶親啊。”
朱廣正吃‘肉’,一時噎住,怎麽,霍去病說那話。不是“匈奴還沒有消滅,怎麽能夠娶親成家”的意思?
劉備聞言,笑容盡斂,若有所思。[.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片刻之後,聽得他輕聲歎道:“大漢多事之秋,東胡、西羌、南海、黃巾,一刻不得閑。想高祖斬白蛇舉義,創大漢基業。光武中興,延續漢柞,如今風雨飄搖,確實值得一歎。”
朱廣正要接茬時,又聽他話鋒一轉,聲音略為‘激’昂:“世道人心雖然崩壞,但天下忠誌之士必不叫這‘亂’世長久!定有那英雄豪傑,‘挺’身而出,拍案而起,匡扶這漢室,澄清這寰宇!”
朱廣隻覺這話耳熟:“有這樣的英雄?”
“有!愚兄堅信,一定有這樣的英雄!”劉備的語氣不容置疑。
“我看,兄長就象是這樣的英雄。”朱廣這話並非試探,而是真心實話。
劉備卻又笑了起來:“我如今一介白身,人輕言微,稱什麽英雄?”
朱廣擺了擺手:“玄德兄師從當世大儒,當知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之言。一時不順算得甚麽?高祖起於亭長,而終得天下;光武一介布衣,然再造漢室。小弟也堅信,兄長堂堂帝胄,又這般急公高義,絕不會在這‘亂’世中隨‘波’逐流。”
劉備聽罷,雖不言語,心頭卻起了‘波’瀾,此子年不過十七,有如此見識?
可不得不承認,這番話從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口中講出來,確實讓人鼓舞!天下紛擾,正是英雄崛起之時!
良久,他抬起頭,直視著朱廣:“兄弟你,也非久居人下之人。”
“人往高處走,小弟自然也是盼望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遠一些。”朱廣倒也不謙虛。
劉備大概是沒料到他如此直白,一時有些語塞,不一陣,兩人相視而笑。
又談一陣,左右不過是時局之類的話題,劉備詫異於朱廣年紀輕輕卻見識不凡,而朱廣卻更多地感受到了這位“大漢宗親”的信念。
世界上有兩種人能成功,一種是沒想過會成功的人,一種是拚命想成功的人。劉備,屬於後者。
再三囑咐朱廣好生養傷之後,劉備引關張要走。朱廣親自送出來,剛到院子時,便聽得一陣馬嘶聲。<strong>小說txt下載</strong>
劉備張飛倒沒怎麽地,關羽側耳聽著,詫異道:“縣尉的馬?”
“哦,一個朋友送的小馬駒,養了一年多,光吃不長。”
“可否一觀?”
先前在堂上,劉備朱廣高談闊論,他和張飛一語不發。此時卻為馬嘶聲所吸引,朱廣也不多話,直接引了過去。關羽隻看了大青馬一眼,目光就落在小黑馬身上。
朱廣牽出來,關雲長圍著轉了幾圈,到處‘亂’‘摸’,又看了口齒,聽了心跳。臉上的表情一會兒一個樣。初時很期待,接著很驚奇,隨後又很疑‘惑’,最後,竟笑起來。
“雲長兄笑什麽?”
“我是笑你那朋友!你是否與他曾有過節,後來又盡釋前嫌?”
朱廣聽得驚奇,你不止會相馬,還會占卜?自己跟魁頭,好像還真是這樣,遂稱是。
“這就對了!看來你那朋友雖然不再忌恨你,可到底心裏過不去,所以送了這匹馬給你。”關羽拍了拍手,笑道。
“這,恕兄弟愚鈍,怎麽個說法?”
關羽看他一眼,朗聲道:“我初聽這馬嘶聲好似龍‘吟’!以為是絕世的良駒!罕見的寶馬!進來一看,倒也有模有樣!可我一看它口齒,已然長了兩年,卻隻這般大小,就明白了。這種馬,就是個影子,縣尉就算再養兩年,也騎不得!”
“可這馬好似通人‘性’,頗有點良馬的風範!”朱廣想著,魁頭不至於跟自己開這種玩笑。
“哈哈,雜草初時也和莊稼一個樣。縣尉不信,隻管養著!這馬隻能用來拉車耕地,作不得戰馬!”
朱廣聽了,倒不怎麽在意:“管他良馬駑馬,總是朋友所贈,養著吧。”
沒幾日,劉備幫忙處理完善後事宜,便帶著人馬迴涿縣。範陽令帶著齊周朱廣,並縣署官吏,以及範陽賢達大戶,一直送出十裏乃止。人家這迴仗義相助,確實是幫了大忙。
範陽縣也已開始著手後續,有功的賞,有過的罰,諸般上報、遣迴、表彰、撫恤之事,真是千頭萬緒,焦頭爛額。
朱廣因在家養傷,倒相對清閑,至多有什麽為難,或者必由他出麵之事,佐吏來請個示,蓋個印之類。
範陽令已經把詳細經過,報到了郡裏,涿郡方麵也派下來督郵,代表府君慰問視察。範陽上下,對郡裏是有怨言的,這一點督郵非常清楚。所以這迴完全沒有上次的架子,真個走親民路線。見了朱廣,是百般的稱讚撫慰。
你道府君真是心虛慚愧?那就錯了,這類人貪贓枉法,隻圖自保,早把禮義廉恥和朝廷法度置之腦後。之所以對朱廣客氣,是因為曉得他在劉使君那裏有路子。包括這迴遠從雲中調人馬助剿,也是幽州刺史點了頭的,可見其關係很硬。
太守是兩千石的高官,甚至很多朝廷要員,在被重用之前,都要先下放地方擔任太守。他們為什麽怕刺史?
在前漢時,州刺史主要扮演“中央特派督察”這麽一個角‘色’,到地方上檢查官員是否稱職守法。如果發現太守不稱職,就報到皇帝跟前。皇帝就‘交’給三公,三公再派員查證,如果屬實,就罷官。
但是到了本朝,光武帝不設三公,權歸刺史。這就造成一種局麵,刺史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隻要刺史說你不稱職,往朝廷一報,直接黜退!連個申辯的機會都沒有!所以,郡一級官員十分畏懼刺史。
這迴涿郡做得不厚道,下麵有怨言,所以府君想著趕緊和稀泥,把事情了了算了。
正是抱著這種心態,涿郡太守在向朝廷報告“範陽之圍”時,故意避重就輕。刻意渲染範陽官吏賢能,早有準備,更對朱廣大書特書,直指古之名將,不過如此。
意思很明確,就算涿郡不派兵,憑範陽的能力,也能自保。同時,又把劉備聚攏義軍前往增援的事往自己身上扯,說這事涿郡也是百般促成周全,其實全靠人家公孫瓚幫忙。但公孫瓚是涿縣縣令,涿縣又是涿郡治所,若要扯皮,還真扯不清。
當然,這些內情,朱廣並不了解,他隻是小小縣尉而已,至少,目前還是。
養了半個月的傷,再呆不下去,重新赴縣署視事。因為範陽的壯丁折損大半,而黑山賊隨時有可能重來。因此,範陽令拍的板,報郡裏知曉,請張遼就引著那一千餘雲中少年暫時駐紮在範陽,以保護城池百姓。
這天,齊周又請吃飯。
朱廣實在覺得不好意思了,光吃人家的,一頓也沒迴請。可他沒辦法,隻能腆著臉又去,不為旁的,隻為……不可說。
難關一過,齊周的腐敗相又出來了。那案上一隻整‘雞’,一條羊‘腿’,還是烤的,又有兩碗時鮮的菜蔬。
朱廣是跟人家比不了,人家不隻是在範陽作官,在老家還廣有田地呢。這麽一想,就覺得吃他吃得心安理得。
對飲勸酒,說些閑話,兩人本來就不錯,再加上這迴的事,更是“情比金堅”,沒一陣,氣氛熱絡非常。
都喝得臉紅了,齊周才突然笑道:“哎呀,你身上有傷,能吃酒麽?”
朱廣喝一大口,瞪他一眼:“我如果暴斃在你家裏,你是要負責任的。”
“你能說點好聽的麽?我已經見了太多的生死,現在晚上一閉眼……”齊周直搖頭。
朱廣皺眉道:“說得也是,我怎麽一閉眼就睡著?”
“你這屬於沒心沒肺,否則,誰能幹出那等事來?”齊周笑道。他曾經幾次做夢,都夢見朱廣城上奮力搏鬥,大唿殺賊,醒來全身都是冷汗,那一幕,給他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了。
又說幾句閑話,齊士安話鋒一轉:“賢弟,你今年貴庚?”
朱廣警覺陡起!眼一眯:“你叫我賢弟?”這貨隻在兩種情況下稱唿自己為賢弟,今天是哪一種?
“有何不妥?”齊周吃口酒,笑問道。
朱廣不敢吃,眼珠轉了幾轉,才道:“你今天笑得很多,到底想說什麽?”
“你先別問,先告訴我,你今年多大?”
“……虛歲十七,怎麽了?”
“十七?嗯,正當其時啊。”齊周歎道。
“當哪時啊?”
“嗨,聖人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今年已經十七,官至縣尉,正當婚娶以延祖祀。我都替你著急,你怎麽沒事一般?”齊周責怪道。
朱廣略一思索,突然怪笑道:“士安兄,小弟書讀得少,你能告訴我,不孝有三,是指哪三樣麽?”
齊周白他一眼,不接話茬:“你家中雙親難道沒有安排?”
“沒有,急什麽?大丈夫何患無妻?霍驃騎教導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男人應該以功業為重,娶妻這種事,隨緣吧。”
齊周想了半天,質疑道:“霍驃騎說這話,是為了拒絕武帝賜第,也沒說拒絕娶親啊。”
朱廣正吃‘肉’,一時噎住,怎麽,霍去病說那話。不是“匈奴還沒有消滅,怎麽能夠娶親成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