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達慌忙起身,張楊見朱府老太公出來,敬他往日威名,也不托大,起身上前執禮道:“在下奉府君都尉之命,尋訪令孫,以嘉獎他當日奮勇殺敵之功。.</a>不想驚擾了老人家,恕罪恕罪。”
朱虎聽下人稟報說,張‘門’督引著兵士前來,以為又出什麽事情,現在聽他這一講,也不明緣由。事發當日,朱昌在府中,朱盛動彈不得,如此說來,是朱廣?
思前想後,心中有了主意,揖手道:“有勞‘門’督,我那孫兒此時確實不便相見。府君所賜,可否由老朽代領?”
張楊是真想親自見一見朱廣,但見他祖父兄都推托,人家家事也不好多問,一念至此,便點頭道:“既如此,在下也就不勉強了,那就請老人家代令孫收下吧。”
‘交’割已畢,張楊便告辭離開,朱虎執意親自送出‘門’。臨別時,老太公問道:“張‘門’督,那日情形,究竟如何?”
張楊聽他問起這個,興致勃勃,又繪聲繪‘色’地講了一遍。備說朱廣是如何如何地驍勇,如何如何地義氣,隻是末了補一句,我看令孫多仗著兩膀神力和‘精’良騎術,倒是沒什麽章法?老太公你年輕時仗劍遊俠,武藝超群,還該督促苦練才是。
一席話,聽得朱虎暗唿慚愧,朱廣長到十二歲,他還真就沒有親自教導過。送走了張楊,正嗟歎時,朱達跟上前來:“父親,這些東西如何處置?”
“裝上,送到我那裏。對了,庫裏還有‘百煉鋼’麽?”
“有,足有上千斤。”朱虎不知父親怎麽突然問起這個。以前跟胡人作買賣,除了輸出漢朝內地各種特產奢侈品以外,大宗的,便是“‘精’金良鐵”。如今財路斷了,很多貨物都還積壓著。
“取兩百斤,我要用。”朱虎吩咐道。
“諾。”
“那你還站在這裏作甚?”
“嗯?哦,兒馬上去取。”
朱虎這才盯他一眼,拂袖而去。看著老父親的背背影,跟走過來的長子對視一眼,他竟有些恍惚,什麽情況這是?阿俗?他居然殺胡立功了?
朱廣前一世時,很喜歡一句話,很錢難買爺高興。<strong></strong>你非要說得文雅點,那就是金錢買不來快樂。
之前住朱家,雖說是深宅大院,可隔三差五的看到那幾個鳥人,俅都氣大了。祖父這老宅子,雖說環順才三間房,可沒有那不相幹的人礙眼,那群小朋友也不再畏懼朱府的高‘門’厚牆,時常來切磋較量,閑話江湖,這日子倒也過得。
房子雖少,但這宅子有個好處,那就是院子極寬。這不,張遼正和阿順在院中你來我往,兩口環首刀上下翻飛,旁邊一群同伴都仔細看著。
張遼到底是習武多年,尋個機會一刀把阿順手中器械磕飛,引來一片喝彩。當即出來一個齙牙的,大咧咧道:“我來走兩手!”
張遼斜著眼睛瞄他一眼:“你?一個樣!”
朱廣見阿順默默地撿起刀,站到自己身後,安慰他道:“你才學幾天?已經很不錯了,我也是仗著力氣大,否則還真不是你對手。”
這話果然有效,阿順雖然沒吭聲,但眉宇間舒展不少。朱廣笑笑,轉過頭來,正好瞧見祖父進‘門’。
這時候的少年們隻知道崇拜呂布,朱太公年輕時的風光倒也聽大人們說過,但畢竟年代久遠,眼見的,也隻是一個兩鬢霜白,滿臉褶子的老頭子。因此,隻當他是個長輩。
眾人都拜了,朱虎見娃娃們各執兵器,有模有樣,不覺失笑:“練什麽呢?”
“刀槍騎‘射’,都練。”一個胖子迴答道。
“那誰的手段最高?”
“若說高嘛,三公子和張大哥在我們之中算是挑頭的,隻是三公子力氣大!我是一招也接不下來!”
賈氏端著個瓦盆出來,見老公公來了,急忙放下手中活出來見禮,朱虎手一揮:“你忙你的,我跟孩子們耍耍。”
待賈氏走後,朱虎看著孫兒,似笑非笑:“你挑件兵器,祖父陪你走兩手。”
一見有幸見識這位老俠客的身手,少年們來了‘精’神,趕緊騰出場子來。朱廣也想看看老爺子到底有沒有真本事,也不謙虛,隻是當日他那杆大鐵矛在‘激’戰中扭曲變形,早扔了,此時同伴遞過一杆鐵戟,約莫有七尺長,卜字形狀。朱廣拿在手裏耍耍,感覺還是太輕,湊合用吧。
朱虎問一個少年討了杆長槍,提杆斜豎著瞄了一眼,攥在手裏:“來吧,讓我看看你的斤兩。”
朱廣也不廢話,幾個箭步竄上去,‘操’起鐵戟還是那套路,左揮右打。他來勢既猛,速度又快,可朱虎卻是硬接上!幾聲脆響之後,少年們驚訝地發現,朱老太公手中的槍好似一條靈蛇,那銳利的槍尖直在朱三公子左右兩肩上突刺,倒生生把他孫兒‘逼’得退了幾步。
別看老爺子年歲高了,身手之靈活,便是張遼也自愧弗如。震驚之餘,對身旁同伴道:“老太公每擊不離三公子左右,讓他根本施展不開。”
“這也是在地上,若在馬背上疾馳搏殺時,誰有這閑工夫?”
“話不是這麽說,平時練得‘精’了,到了馬背上才能遊刃有餘。三公子強就強在力氣上,若能接下他開始這幾手,我也能跟他鬥上幾十個迴合。”
“問題是你我都接不上,隻一手就給打飛了!看樣子,這神力是祖傳啊!”
“你倆閉嘴行不行?認真看!”
場中,朱廣已經隻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了。而朱太公卻好似有心點撥這群娃娃,把使槍的要訣幾乎耍了一個遍。
張遼還是忍不住讚了一句:“每刺都有破空之聲,這真的是行家!太快了!”
同伴都不理他,隻顧瞪大了眼睛,生怕看漏了一丁點。突然,朱虎槍頭一挑,趁朱廣重心往上時,翹起的槍杆就勢一掃,結結實實打在孫兒小‘腿’上,朱廣站立不穩,啪噠摔地上,又脆又響。
收了手,老爺子有些喘,將槍扔還那少年,笑道:“如何?”
朱廣爬起來,甩甩生疼的‘腿’,頻頻點頭:“見識了,祖父好武藝。”
“不是祖父武藝好,是你還差得遠。你仗著力氣大,就那一個套路,全沒章法。隻要我硬接下來你開頭的猛攻,你就沒有其他招了。”
這話說得朱廣有些汗顏。不過,這畢竟是麵對祖父,又不是敵人,他手下留了好幾分力氣不使。若真盡全力,至少能多撐一陣,吧。
但話說迴來,朱虎的話不是沒有道理。山外有山,人上有人,遠的不說,就說呂布。朱廣那時跟他過了幾手,力氣隻在朱廣之上,當天若繼續打下去,沒有技巧章法的朱三公子必敗無疑。
又指點了眾少年一陣,眼看到了午飯時分,張遼等人也識趣,都告辭離開。但少年們心裏都歡喜得緊,今天這趟沒有白來!
“你留著力氣。”旁人一走,朱虎馬上點破。
“還是瞞不過祖父。”朱廣笑道。
“但你要記住,你即使用盡全力,就算我接不住,但有人接得住。若是在戰場上遇到高手,你應該知道後果是怎樣,這是半分也玩笑不得!”
朱廣聞言,肅然應道:“諾。”
“你力氣這般大,尋常兵器稱不得你手。習武之人,首重器械,你想使什麽兵器?”
這倒是一直困‘惑’朱廣的一個問題,那杆大鐵矛通體鐵鑄,分量倒還足,使著也稱手,可惜不耐‘操’。
“祖父認為孫兒應該使什麽兵器?”
“力大,本該走剛猛的路子,鈍器本是最合適的,比如金瓜、骨朵、大錘之類。但我不想你隻仗著神力,而忽視了技巧一味逞強,到頭來害了自己。看到那東西了麽?”
朱廣早已注意到祖父的隨從一直在院邊,不知將一件什麽東西靠在院牆上,極長,好似支了根旗杆。
老主公一吩咐,兩名家兵便扛了那東西過來。朱廣猜到肯定是給自己準備的兵器,驚奇地望向祖父,朱虎捋須一笑,呶嘴道:“打開看看。”
兩名家兵將東西抬在手中,朱廣上前扯下裹在外頭的布,初時看到矛頭,心說老爺子懂我,這是大鐵矛又來了。可再往下扯,朱三公子倒‘抽’一口冷氣,這矛頭竟有八尺長!盡管是漢尺,可也相當驚人了!普通的矛頭一尺也就夠長了!
看它頂端尖銳,好似劍首,“劍身”四指寬,兩邊開刃。把布全扯開,又見護手下五尺長的柄,末端也仿環首刀樣式鑄有圓環。
看著這件非矛、非刀、非劍、非槍的器械,朱廣一時叫不上名來。
“這喚作斷馬,刀長一丈三,重一百零二斤,祖父親畫圖樣,用百煉‘精’鋼打造,試試,還稱手麽?”朱虎很滿意孫兒震驚的神情。
“少主,拿穩。”見朱廣單手來提,家兵好意提醒到。
朱廣拎過去,感覺很稱手。漢代一斤折合自己原來那時候,也就兩百五十克左右。因此祖父口中的一百零二斤,換算一下,也就五十斤上下。
朱虎聽下人稟報說,張‘門’督引著兵士前來,以為又出什麽事情,現在聽他這一講,也不明緣由。事發當日,朱昌在府中,朱盛動彈不得,如此說來,是朱廣?
思前想後,心中有了主意,揖手道:“有勞‘門’督,我那孫兒此時確實不便相見。府君所賜,可否由老朽代領?”
張楊是真想親自見一見朱廣,但見他祖父兄都推托,人家家事也不好多問,一念至此,便點頭道:“既如此,在下也就不勉強了,那就請老人家代令孫收下吧。”
‘交’割已畢,張楊便告辭離開,朱虎執意親自送出‘門’。臨別時,老太公問道:“張‘門’督,那日情形,究竟如何?”
張楊聽他問起這個,興致勃勃,又繪聲繪‘色’地講了一遍。備說朱廣是如何如何地驍勇,如何如何地義氣,隻是末了補一句,我看令孫多仗著兩膀神力和‘精’良騎術,倒是沒什麽章法?老太公你年輕時仗劍遊俠,武藝超群,還該督促苦練才是。
一席話,聽得朱虎暗唿慚愧,朱廣長到十二歲,他還真就沒有親自教導過。送走了張楊,正嗟歎時,朱達跟上前來:“父親,這些東西如何處置?”
“裝上,送到我那裏。對了,庫裏還有‘百煉鋼’麽?”
“有,足有上千斤。”朱虎不知父親怎麽突然問起這個。以前跟胡人作買賣,除了輸出漢朝內地各種特產奢侈品以外,大宗的,便是“‘精’金良鐵”。如今財路斷了,很多貨物都還積壓著。
“取兩百斤,我要用。”朱虎吩咐道。
“諾。”
“那你還站在這裏作甚?”
“嗯?哦,兒馬上去取。”
朱虎這才盯他一眼,拂袖而去。看著老父親的背背影,跟走過來的長子對視一眼,他竟有些恍惚,什麽情況這是?阿俗?他居然殺胡立功了?
朱廣前一世時,很喜歡一句話,很錢難買爺高興。<strong></strong>你非要說得文雅點,那就是金錢買不來快樂。
之前住朱家,雖說是深宅大院,可隔三差五的看到那幾個鳥人,俅都氣大了。祖父這老宅子,雖說環順才三間房,可沒有那不相幹的人礙眼,那群小朋友也不再畏懼朱府的高‘門’厚牆,時常來切磋較量,閑話江湖,這日子倒也過得。
房子雖少,但這宅子有個好處,那就是院子極寬。這不,張遼正和阿順在院中你來我往,兩口環首刀上下翻飛,旁邊一群同伴都仔細看著。
張遼到底是習武多年,尋個機會一刀把阿順手中器械磕飛,引來一片喝彩。當即出來一個齙牙的,大咧咧道:“我來走兩手!”
張遼斜著眼睛瞄他一眼:“你?一個樣!”
朱廣見阿順默默地撿起刀,站到自己身後,安慰他道:“你才學幾天?已經很不錯了,我也是仗著力氣大,否則還真不是你對手。”
這話果然有效,阿順雖然沒吭聲,但眉宇間舒展不少。朱廣笑笑,轉過頭來,正好瞧見祖父進‘門’。
這時候的少年們隻知道崇拜呂布,朱太公年輕時的風光倒也聽大人們說過,但畢竟年代久遠,眼見的,也隻是一個兩鬢霜白,滿臉褶子的老頭子。因此,隻當他是個長輩。
眾人都拜了,朱虎見娃娃們各執兵器,有模有樣,不覺失笑:“練什麽呢?”
“刀槍騎‘射’,都練。”一個胖子迴答道。
“那誰的手段最高?”
“若說高嘛,三公子和張大哥在我們之中算是挑頭的,隻是三公子力氣大!我是一招也接不下來!”
賈氏端著個瓦盆出來,見老公公來了,急忙放下手中活出來見禮,朱虎手一揮:“你忙你的,我跟孩子們耍耍。”
待賈氏走後,朱虎看著孫兒,似笑非笑:“你挑件兵器,祖父陪你走兩手。”
一見有幸見識這位老俠客的身手,少年們來了‘精’神,趕緊騰出場子來。朱廣也想看看老爺子到底有沒有真本事,也不謙虛,隻是當日他那杆大鐵矛在‘激’戰中扭曲變形,早扔了,此時同伴遞過一杆鐵戟,約莫有七尺長,卜字形狀。朱廣拿在手裏耍耍,感覺還是太輕,湊合用吧。
朱虎問一個少年討了杆長槍,提杆斜豎著瞄了一眼,攥在手裏:“來吧,讓我看看你的斤兩。”
朱廣也不廢話,幾個箭步竄上去,‘操’起鐵戟還是那套路,左揮右打。他來勢既猛,速度又快,可朱虎卻是硬接上!幾聲脆響之後,少年們驚訝地發現,朱老太公手中的槍好似一條靈蛇,那銳利的槍尖直在朱三公子左右兩肩上突刺,倒生生把他孫兒‘逼’得退了幾步。
別看老爺子年歲高了,身手之靈活,便是張遼也自愧弗如。震驚之餘,對身旁同伴道:“老太公每擊不離三公子左右,讓他根本施展不開。”
“這也是在地上,若在馬背上疾馳搏殺時,誰有這閑工夫?”
“話不是這麽說,平時練得‘精’了,到了馬背上才能遊刃有餘。三公子強就強在力氣上,若能接下他開始這幾手,我也能跟他鬥上幾十個迴合。”
“問題是你我都接不上,隻一手就給打飛了!看樣子,這神力是祖傳啊!”
“你倆閉嘴行不行?認真看!”
場中,朱廣已經隻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了。而朱太公卻好似有心點撥這群娃娃,把使槍的要訣幾乎耍了一個遍。
張遼還是忍不住讚了一句:“每刺都有破空之聲,這真的是行家!太快了!”
同伴都不理他,隻顧瞪大了眼睛,生怕看漏了一丁點。突然,朱虎槍頭一挑,趁朱廣重心往上時,翹起的槍杆就勢一掃,結結實實打在孫兒小‘腿’上,朱廣站立不穩,啪噠摔地上,又脆又響。
收了手,老爺子有些喘,將槍扔還那少年,笑道:“如何?”
朱廣爬起來,甩甩生疼的‘腿’,頻頻點頭:“見識了,祖父好武藝。”
“不是祖父武藝好,是你還差得遠。你仗著力氣大,就那一個套路,全沒章法。隻要我硬接下來你開頭的猛攻,你就沒有其他招了。”
這話說得朱廣有些汗顏。不過,這畢竟是麵對祖父,又不是敵人,他手下留了好幾分力氣不使。若真盡全力,至少能多撐一陣,吧。
但話說迴來,朱虎的話不是沒有道理。山外有山,人上有人,遠的不說,就說呂布。朱廣那時跟他過了幾手,力氣隻在朱廣之上,當天若繼續打下去,沒有技巧章法的朱三公子必敗無疑。
又指點了眾少年一陣,眼看到了午飯時分,張遼等人也識趣,都告辭離開。但少年們心裏都歡喜得緊,今天這趟沒有白來!
“你留著力氣。”旁人一走,朱虎馬上點破。
“還是瞞不過祖父。”朱廣笑道。
“但你要記住,你即使用盡全力,就算我接不住,但有人接得住。若是在戰場上遇到高手,你應該知道後果是怎樣,這是半分也玩笑不得!”
朱廣聞言,肅然應道:“諾。”
“你力氣這般大,尋常兵器稱不得你手。習武之人,首重器械,你想使什麽兵器?”
這倒是一直困‘惑’朱廣的一個問題,那杆大鐵矛通體鐵鑄,分量倒還足,使著也稱手,可惜不耐‘操’。
“祖父認為孫兒應該使什麽兵器?”
“力大,本該走剛猛的路子,鈍器本是最合適的,比如金瓜、骨朵、大錘之類。但我不想你隻仗著神力,而忽視了技巧一味逞強,到頭來害了自己。看到那東西了麽?”
朱廣早已注意到祖父的隨從一直在院邊,不知將一件什麽東西靠在院牆上,極長,好似支了根旗杆。
老主公一吩咐,兩名家兵便扛了那東西過來。朱廣猜到肯定是給自己準備的兵器,驚奇地望向祖父,朱虎捋須一笑,呶嘴道:“打開看看。”
兩名家兵將東西抬在手中,朱廣上前扯下裹在外頭的布,初時看到矛頭,心說老爺子懂我,這是大鐵矛又來了。可再往下扯,朱三公子倒‘抽’一口冷氣,這矛頭竟有八尺長!盡管是漢尺,可也相當驚人了!普通的矛頭一尺也就夠長了!
看它頂端尖銳,好似劍首,“劍身”四指寬,兩邊開刃。把布全扯開,又見護手下五尺長的柄,末端也仿環首刀樣式鑄有圓環。
看著這件非矛、非刀、非劍、非槍的器械,朱廣一時叫不上名來。
“這喚作斷馬,刀長一丈三,重一百零二斤,祖父親畫圖樣,用百煉‘精’鋼打造,試試,還稱手麽?”朱虎很滿意孫兒震驚的神情。
“少主,拿穩。”見朱廣單手來提,家兵好意提醒到。
朱廣拎過去,感覺很稱手。漢代一斤折合自己原來那時候,也就兩百五十克左右。因此祖父口中的一百零二斤,換算一下,也就五十斤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