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時間,四個重症病人已經能下地活動,七天時間差不多康複了,全村人對司馬孔明更加敬畏,這頂神仙的帽子他是摘不掉了。
奴兒用意念告訴司馬孔明,他的功德漲了,一千三百功德,不用再擔心穿越空間了。
孫山大病初愈,得知張家已經把土地賣給了司馬孔明,囑咐兒子說:“兒啊,這是上天派來救苦救難的神仙啊,我老了,過幾天身體完全康複,就帶著家眷去東萊城,你兄弟倆留下來在神仙手下跑跑腿。至於家裏的土地,一並給神仙吧,神仙這麽做必有深意。”
東萊城是郡府,有糧庫也有糧商,而且還有城牆,比起偏僻的農村安全多了。
“是,父親,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孫家仿照張家,把土地賣給了司馬孔明,這樣一來,整個孫家哇的土地差不多都歸集在司馬亮的名下。
司馬孔明還安排孫燦和張桐,讓二人打起旗號收地。
這期間,富人往城裏跑不在少數,大凡有點腦子能感覺到世道不好,萬一饑民哄搶必出大亂。
消息從孫家哇緩慢往外傳播,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
好消息是孫家哇來了一個神仙,救苦救難治好了村裏的瘟疫,還給斷糧的人家煮粥喝。
壞消息是,亂世要來了,大災會接二連三地出現。
富人聽到消息,其中一部分人學張家那樣將土地變賣,跑到城裏躲避災難。
而附近幾個村莊窮人和得了瘟疫的人,紛紛往孫家哇集中。
司馬孔明早已預料到會有這一天,安排孫瀾等劃出一塊地方隔離外來人。
凡外來人有病的治病,沒有病的人觀察一段時間,避免瘟疫傳播。
全村人都在忙,孫燦和張桐二人除了負責替司馬孔明收購土地,而且還給外來人登記造冊。
司馬孔明親自教授,安排孫瀾和張瑜把14歲到30歲青壯組成兩隊,每天進行隊形練習。
兩個隊交替訓練、負責安全。
至於體力稍差一點的男人,拉出去修水利。
村子裏的衛生、飲食都交給婦人,有挖野菜的、有燒飯的的飼養禽類的,還有集中糞便的,洗洗補補的,總之,都有活幹。
整個孫家哇成了一個大集體,秩序井然。
大半個月過去了,孫家哇沒有斷過炊,孫燦等人心裏有數,也沒有人議論此事。
這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誰家沒有親戚呀,十裏八鄉的總會有人知道,暗地裏流傳孫家哇來了個神仙,孫家哇這裏不斷糧也不脛而走。
這一日,孫瀾來報,不其縣的縣尉王石帶著兩個手下來了。
司馬孔明一聽,心裏犯嘀咕,現在不其縣的縣令跑路了,縣城被饑民圍住,他怎麽有閑工夫來孫家哇?
司馬孔明沒有與官吏打過交道,卻也知道這些人不好相與,便找來孫燦和張桐。
“孫燦,你負責應付縣尉王石,不要得罪他,靈活一點處置。張桐在一旁策應,拿不定主意悄悄過來找我,至於我就不好出麵了。注意,這裏沒有神仙。”
二人領會司馬孔明的意圖,去接待縣尉大人。
縣尉王石進了村,扯高氣揚,派頭十足,看到數十名婦人正在煮粥,便走了過去。
“嗬嗬,孫家哇小日子過得不錯,天天有粥喝,倒是比不其縣過得還好。”
孫燦與張桐急忙迎了上來:“大人,這裏也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以後的日子不好過啊。”
縣尉王石也不客氣,端起一碗粥就喝。
“咦,很有滋味嘛,竟然還有鹽。”
王石和兩個衙役都不客氣,每人喝了兩大碗粥。他們倒是還想喝,但這玩意兒很撐肚皮。
縣尉王石眼珠子亂轉,心裏不知打什麽主意。
鄉民見了縣裏的大官,腿肚子都打轉,孫燦和張桐還強一些,畢竟還算是村裏的富人家。
孫燦和張桐陪著笑臉,不敢慢待。
縣尉王石的小眼睛緊盯住孫燦,氣勢不凡:“聽說孫家哇來了個神仙,本官很想見一見,可有此事?”
“大人,那都是鄉野之人餓瘋了編出的故事,欺騙自己,欺騙別人,咳咳......”
看看孫燦不像說假話的樣子,王石冷笑不已:“也是,這天下真有神仙,他也不會挑選孫家哇這破地方,瘋子,都是瘋子。”
“是是......”
“帶我去你們的庫房,看看到底還有多少糧食?”
“這個......還真麽沒有多少糧食,也就能吃一天......”
“哼哼,怎麽......”
縣尉王石寒著臉,身邊兩個衙役做出欲拔刀的樣子,如果孫燦再說個不字,大概不會有好結果。
好漢不吃眼前虧,神仙也囑咐過不要得罪官府,孫燦隻好一伸手,說:“縣尉大人,這邊請......”
孫燦領著縣尉王石走進了後院,推開西廂房的門,庫房倒是不小,可惜裏麵也就五六袋糧食。
“咦......怎麽就這麽點糧食?”
王石以為這一趟收獲不會小,眼前的事實太令人失望了。
孫燦誠惶誠恐,迴到說:“縣尉大人,小人剛才就說了,吃完了今天這頓,以後也要斷頓了。”
“哼哼,誰知道你們把糧食藏哪裏去了,弄這點糧食糊弄本官。實話告訴你們吧,不其縣都快被饑民逼瘋了,有糧食的話趕緊拿出來,否則,哼......”
“縣尉大人,小人真的沒有說謊,煮粥的人就在外麵,他們都是從這裏取米下鍋的,不相信的話大人一問便知。”
縣尉王石心裏懊惱極了,這一趟不劃算啊。
這家夥也是有心人,聽說了孫家哇不斷糧,心想,自己從孫家哇弄來糧食,解不其縣之困,說不定弄個縣令。
懷著升官發財的美夢,自己親自走一趟孫家哇,否則,他不會這麽勤快。
不過,他不可能空手而迴:“既然糧食不多,我也不為難你,一家一半,多少也能解決一點縣裏的困境。”
這他媽明搶啊!
孫燦苦著臉,哀求道:“大人,你拉走糧食,村子裏吃什麽?”
“哼,你怎麽沒有想過不其縣那些人吃什麽,有點大局意識好嘛。”
孫燦能說什麽,他的政治覺悟也就想保住孫家哇的人別餓死,不可能把整個不其縣都裝在心裏。
縣尉王石強行拉走了三袋子糧食,往村外走的時候,那些鄉民眼睛都紅了,有點要吃人的樣子,很滲人。
奴兒用意念告訴司馬孔明,他的功德漲了,一千三百功德,不用再擔心穿越空間了。
孫山大病初愈,得知張家已經把土地賣給了司馬孔明,囑咐兒子說:“兒啊,這是上天派來救苦救難的神仙啊,我老了,過幾天身體完全康複,就帶著家眷去東萊城,你兄弟倆留下來在神仙手下跑跑腿。至於家裏的土地,一並給神仙吧,神仙這麽做必有深意。”
東萊城是郡府,有糧庫也有糧商,而且還有城牆,比起偏僻的農村安全多了。
“是,父親,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孫家仿照張家,把土地賣給了司馬孔明,這樣一來,整個孫家哇的土地差不多都歸集在司馬亮的名下。
司馬孔明還安排孫燦和張桐,讓二人打起旗號收地。
這期間,富人往城裏跑不在少數,大凡有點腦子能感覺到世道不好,萬一饑民哄搶必出大亂。
消息從孫家哇緩慢往外傳播,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
好消息是孫家哇來了一個神仙,救苦救難治好了村裏的瘟疫,還給斷糧的人家煮粥喝。
壞消息是,亂世要來了,大災會接二連三地出現。
富人聽到消息,其中一部分人學張家那樣將土地變賣,跑到城裏躲避災難。
而附近幾個村莊窮人和得了瘟疫的人,紛紛往孫家哇集中。
司馬孔明早已預料到會有這一天,安排孫瀾等劃出一塊地方隔離外來人。
凡外來人有病的治病,沒有病的人觀察一段時間,避免瘟疫傳播。
全村人都在忙,孫燦和張桐二人除了負責替司馬孔明收購土地,而且還給外來人登記造冊。
司馬孔明親自教授,安排孫瀾和張瑜把14歲到30歲青壯組成兩隊,每天進行隊形練習。
兩個隊交替訓練、負責安全。
至於體力稍差一點的男人,拉出去修水利。
村子裏的衛生、飲食都交給婦人,有挖野菜的、有燒飯的的飼養禽類的,還有集中糞便的,洗洗補補的,總之,都有活幹。
整個孫家哇成了一個大集體,秩序井然。
大半個月過去了,孫家哇沒有斷過炊,孫燦等人心裏有數,也沒有人議論此事。
這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誰家沒有親戚呀,十裏八鄉的總會有人知道,暗地裏流傳孫家哇來了個神仙,孫家哇這裏不斷糧也不脛而走。
這一日,孫瀾來報,不其縣的縣尉王石帶著兩個手下來了。
司馬孔明一聽,心裏犯嘀咕,現在不其縣的縣令跑路了,縣城被饑民圍住,他怎麽有閑工夫來孫家哇?
司馬孔明沒有與官吏打過交道,卻也知道這些人不好相與,便找來孫燦和張桐。
“孫燦,你負責應付縣尉王石,不要得罪他,靈活一點處置。張桐在一旁策應,拿不定主意悄悄過來找我,至於我就不好出麵了。注意,這裏沒有神仙。”
二人領會司馬孔明的意圖,去接待縣尉大人。
縣尉王石進了村,扯高氣揚,派頭十足,看到數十名婦人正在煮粥,便走了過去。
“嗬嗬,孫家哇小日子過得不錯,天天有粥喝,倒是比不其縣過得還好。”
孫燦與張桐急忙迎了上來:“大人,這裏也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以後的日子不好過啊。”
縣尉王石也不客氣,端起一碗粥就喝。
“咦,很有滋味嘛,竟然還有鹽。”
王石和兩個衙役都不客氣,每人喝了兩大碗粥。他們倒是還想喝,但這玩意兒很撐肚皮。
縣尉王石眼珠子亂轉,心裏不知打什麽主意。
鄉民見了縣裏的大官,腿肚子都打轉,孫燦和張桐還強一些,畢竟還算是村裏的富人家。
孫燦和張桐陪著笑臉,不敢慢待。
縣尉王石的小眼睛緊盯住孫燦,氣勢不凡:“聽說孫家哇來了個神仙,本官很想見一見,可有此事?”
“大人,那都是鄉野之人餓瘋了編出的故事,欺騙自己,欺騙別人,咳咳......”
看看孫燦不像說假話的樣子,王石冷笑不已:“也是,這天下真有神仙,他也不會挑選孫家哇這破地方,瘋子,都是瘋子。”
“是是......”
“帶我去你們的庫房,看看到底還有多少糧食?”
“這個......還真麽沒有多少糧食,也就能吃一天......”
“哼哼,怎麽......”
縣尉王石寒著臉,身邊兩個衙役做出欲拔刀的樣子,如果孫燦再說個不字,大概不會有好結果。
好漢不吃眼前虧,神仙也囑咐過不要得罪官府,孫燦隻好一伸手,說:“縣尉大人,這邊請......”
孫燦領著縣尉王石走進了後院,推開西廂房的門,庫房倒是不小,可惜裏麵也就五六袋糧食。
“咦......怎麽就這麽點糧食?”
王石以為這一趟收獲不會小,眼前的事實太令人失望了。
孫燦誠惶誠恐,迴到說:“縣尉大人,小人剛才就說了,吃完了今天這頓,以後也要斷頓了。”
“哼哼,誰知道你們把糧食藏哪裏去了,弄這點糧食糊弄本官。實話告訴你們吧,不其縣都快被饑民逼瘋了,有糧食的話趕緊拿出來,否則,哼......”
“縣尉大人,小人真的沒有說謊,煮粥的人就在外麵,他們都是從這裏取米下鍋的,不相信的話大人一問便知。”
縣尉王石心裏懊惱極了,這一趟不劃算啊。
這家夥也是有心人,聽說了孫家哇不斷糧,心想,自己從孫家哇弄來糧食,解不其縣之困,說不定弄個縣令。
懷著升官發財的美夢,自己親自走一趟孫家哇,否則,他不會這麽勤快。
不過,他不可能空手而迴:“既然糧食不多,我也不為難你,一家一半,多少也能解決一點縣裏的困境。”
這他媽明搶啊!
孫燦苦著臉,哀求道:“大人,你拉走糧食,村子裏吃什麽?”
“哼,你怎麽沒有想過不其縣那些人吃什麽,有點大局意識好嘛。”
孫燦能說什麽,他的政治覺悟也就想保住孫家哇的人別餓死,不可能把整個不其縣都裝在心裏。
縣尉王石強行拉走了三袋子糧食,往村外走的時候,那些鄉民眼睛都紅了,有點要吃人的樣子,很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