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萬絕
於靜瀟雖然知道太後和董蓮閣的不少事情,但卻並沒有掌握那最關鍵的證據。所以她才會找上燕樓。
本以為委托燕樓調查這一類的皇家秘辛,會十分耗時,卻不想,不過短短的三天,燕樓便給了她答複。不但把她要查的事情,查了個一清二楚,還連帶著挖出了一些她不知道的事。
這燕樓的辦事效率之高,實在令人咋舌。
眼見燕樓如此神通廣大,於靜瀟便又加了一些銀錢,拜托他們做了另一件事。
於靜瀟目前確實掌握了不少的證據,她卻沒有立時向太後和董蓮閣發難。
雖然她已經猜到了太後的最終意圖,但對於白煦的安危,於靜瀟倒不太擔憂。畢竟,這天下能算計得了他的人,沒有幾個。再者,現在新朝還沒完全穩固,魏晉兩國也是大戰在即。在天下徹底大定之前,太後肯定舍不得禍害白煦的。
也正是因為白煦在全心全意地準備著與晉國的這場,關乎到了中原百姓和大魏的生死存亡的大戰。所以她更不能在這個時候去分他的心。
……
轉眼便到了五月中旬,經過一個多月的日夜趕工,雲國的能工巧匠們已經替大魏打造出了一萬套裝備,除了護體的晶鐵軟甲外,還有在刀刃處鍍了晶鐵的特製戰刀。
白煦果斷地把這一萬套晶鐵裝備分發給了,從北境追隨他到西北的那一萬名,由格海丹等草原部族組成的萬人騎兵師。
這一萬名驃騎精兵,將是他對抗晉國二十萬大軍的最主要戰力。
此時,晉國的兵馬也已經調集完畢,隨時都可揮師南下。
魏晉同是當世的強國,這一次兩國的大戰可謂幹係重大,對兩國甚至是周邊的鄰國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為了以策萬全,一戰平定天下,白煦決定禦駕親征,統帥十五萬精兵向西北開拔。
白煦領兵出城的前一夜,再度來到郡主府,想在臨走前看一眼於靜瀟的睡顏。
他望著床上沉睡的女子,伸手輕輕摸了摸她的頭發,無聲地默念道:“你既然想親手報仇,那就去放手做吧。等我平定了天下迴來,咱們兩人之間的事情,也該有個結果了。”他說著,輕若羽毛般在她的額頭落下一吻。
……
白煦領兵離開京城的那一天,於靜瀟並沒有跟隨著文武百官出城相送,仍舊窩在郡主府裏畫她的畫。
春熙有些不大確定地道:“靜姐姐,你不去送送皇上嗎?”
於靜瀟執筆的手頓了一下,片刻後,才麵無表情地迴道:“不必了。”
春熙默默地歎了一聲,躬身退了出去。
在她走後,於靜瀟停下了畫筆,注視著畫上笑容燦爛的小一號,喃喃道:“寶貝,如果你在天有靈,一定要保佑你父皇勝利凱旋,平安歸來。”
在白煦出征後的第七天,於靜瀟卻聽到了一個意外的消息,失蹤已久的莫言,竟然迴來了。
他這次是以白煦的禦前侍衛總管的身份返迴京城的。
自從去年莫言帶著織錦逃出太妃府後,於靜瀟便一直惦記著他二人,尤其是身受重傷的織錦,也不知道她到底生死如何。
此次聽說莫言歸來,於靜瀟心裏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隻是不知道織錦的情況怎樣。
於靜瀟掛心織錦,便讓春熙去找莫言打聽。誰知,春熙竟然碰了一鼻子灰迴來。
她迴到郡主府,給於靜瀟講述了一下自己和莫言見麵的過程,一想到莫言冷言冷語地指責於靜瀟,春熙便氣不打一處來。
於靜瀟聽後,倒還沒覺得怎樣,隻是平靜地說:“既然如此,那我就親自去見一見他。”
雖然白煦目前不在京中,但作為禦前侍衛總管,莫言仍需每日到總署去報個到。
於靜瀟的馬車就停在了莫言去侍衛署的必經之路上。
遠遠地望見莫言後,於靜瀟掀起車簾走了下來。
莫言看到於靜瀟,腳步登時一頓,猶豫了一下,還是邁步朝前走了過來,隻是對於靜瀟視若無睹,當她做空氣一般不存在。
於靜瀟見他無視自己,就故意挪動腳步,擋到了他的麵前。
莫言冷怒地道:“走開!別以為你現在做迴了郡主,我便不敢對你出手。”
聽到莫言極不客氣的言辭,春熙不忿道:“莫言,你怎麽敢這樣和郡主……”
於靜瀟卻抬手製止了春熙,容色平靜道:“我可以走,隻要你告訴我織錦的情況如何?”
一聽到織錦的名字,莫言似乎怒氣更盛,幾乎是咬牙切齒地說:“你都已經把她害得生不如死了,現在還想要怎樣?”
於靜瀟一聽到“生不如死”四個字,心頭登時一沉。織錦跟隨她多年,二人的情誼早已超越了主仆,若是平心而論,織錦陪在自己身邊的時間恐怕比任何人都長。現在一聽說織錦的情況如此糟糕,於靜瀟不由得皺眉追問:“織錦她到底怎麽了?”
莫言怒不可遏地瞪著她,“你自己做過什麽?你還不清楚嗎?”
於靜瀟被質疑得一怔,仔細迴想了一下那天的情形。
當時,趙崚冒充自己在織錦背後刺了她一刀。現在時隔了大半年,按說,隻要織錦還活著,那她的刀傷應該早已痊愈。可既然莫言又說她生不如死,那即是說,她除了刀傷以外,還有其他的問題……
於靜瀟略一思索,便想到了什麽,她倒抽了一口冷氣,“織錦可是中毒了?”
莫言看著於靜瀟不似作假的表情,忍不住嘲弄道:“郡主是真不記得,還是假不記得了?亦或是你憑著女色迷惑皇上,入戲太深?竟連自己做過的事都記不清了?”
聽著莫言的冷嘲熱諷,於靜瀟心底沒有絲毫的憤怒,隻有淡淡的無奈。她與莫言和織錦二人相處了這麽多年,怎麽會不知道莫言暗中鍾情於織錦的事情。可想而知,出了那件事之後,莫言一定恨不得親手宰了自己吧。
現在看來,好言好語地與莫言溝通是不可行了,既然如此,那自己莫不如就將計就計。想到這裏,於靜瀟的表情瞬間一變,妖冶邪魅的輕笑一聲,側頭望著莫言。
“莫總管的話既然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那我也沒必要再繼續兜圈子了。好吧,我承認,之前我押錯了寶,我沒想到皇上的命會這麽大,經曆了那場劫難還能活下來。不過雖然我曾經站錯了隊,但那都是過去的事兒了。現在天下是皇上的,我們也要仰仗著皇上的鼻息過活。俗話說,冤家宜解不宜結。不如你帶我去瞧瞧織錦,我把她身上的毒解了。咱們這筆賬就算兩清了,從今以後咱們井水不犯河水。你看怎麽樣?”
莫言聽到於靜瀟親口承認,止不住氣得渾身發抖,從牙縫裏擠出了“無恥”二字。
一旁的春熙則徹底傻了眼,完全搞不清現在的狀況了。
於靜瀟也不生氣,一徑笑得從容淡定,“怎麽樣?莫總管要不要帶我去呢?”
莫言憤憤地盯了她良久,猛一點頭,“好,我就帶你去見織錦。不過若是你敢打什麽壞主意。可別怪我辣手無情!”
看著莫言旋身帶路,於靜瀟終於鬆了一口氣,這惡人還真是不好演。
莫言領著於靜瀟穿街過巷,最後在一個不起眼的小院前停下,取出鑰匙,開鎖推門,走了進去。於靜瀟和春熙跟著他一起走進屋中,一進裏間的臥室,便見到織錦一動不動地如同木雕泥塑般直挺挺地坐在床上。
於靜瀟一見此景,便低唿著織錦的名字,緊走幾步,來到床邊。她剛要伸手去拉織錦的手,卻聽身後一聲寶劍出鞘的龍吟之聲,隨即後頸一涼,一把寒光閃閃地長劍已經架在了她的脖子上。
春熙立時嚇得驚叫一聲。
莫言則冷幽幽地在於靜瀟身後開口,“你如果敢動什麽手腳,別怪我不客氣!”
於靜瀟卻隻是淡然輕笑一聲,隨即便開始查看織錦的狀況。
果然如她所料,織錦的外傷已經痊愈了,隻是因為中了一種古怪的毒,所以現在人便如同行屍走肉般,除了生理上的吃飯、睡覺、喝水外,完全沒有任何主管意識,就好像一個能走能動的植物人。
於靜瀟仔細地檢查了一下織錦的脈象,她可以肯定,當初趙崚一定是在刺傷織錦的匕首上塗了毒藥。而此毒的毒性,剛好與那件晶鐵軟蝟甲上的一樣,料來應是同一種毒藥。
她低頭沉吟片刻後,在房中尋出紙筆,寫下了一副藥方,然後讓春熙出去按方抓藥。
這期間,莫言一直監視著她的一舉一動。
他雖然不懂醫術,但這大半年來,他為了替織錦治病,求過不少的名醫,所以對藥材也略知一二,此時見到於靜瀟列出的藥方都是一些尋常的解毒之物,便沒有生疑。隻是猜不透,於靜瀟要怎樣用這些簡單的藥物來給織錦解毒。要知道,在此之前,這些解毒的藥,早已被其他大夫試過許多遍了。
於靜瀟雖然知道太後和董蓮閣的不少事情,但卻並沒有掌握那最關鍵的證據。所以她才會找上燕樓。
本以為委托燕樓調查這一類的皇家秘辛,會十分耗時,卻不想,不過短短的三天,燕樓便給了她答複。不但把她要查的事情,查了個一清二楚,還連帶著挖出了一些她不知道的事。
這燕樓的辦事效率之高,實在令人咋舌。
眼見燕樓如此神通廣大,於靜瀟便又加了一些銀錢,拜托他們做了另一件事。
於靜瀟目前確實掌握了不少的證據,她卻沒有立時向太後和董蓮閣發難。
雖然她已經猜到了太後的最終意圖,但對於白煦的安危,於靜瀟倒不太擔憂。畢竟,這天下能算計得了他的人,沒有幾個。再者,現在新朝還沒完全穩固,魏晉兩國也是大戰在即。在天下徹底大定之前,太後肯定舍不得禍害白煦的。
也正是因為白煦在全心全意地準備著與晉國的這場,關乎到了中原百姓和大魏的生死存亡的大戰。所以她更不能在這個時候去分他的心。
……
轉眼便到了五月中旬,經過一個多月的日夜趕工,雲國的能工巧匠們已經替大魏打造出了一萬套裝備,除了護體的晶鐵軟甲外,還有在刀刃處鍍了晶鐵的特製戰刀。
白煦果斷地把這一萬套晶鐵裝備分發給了,從北境追隨他到西北的那一萬名,由格海丹等草原部族組成的萬人騎兵師。
這一萬名驃騎精兵,將是他對抗晉國二十萬大軍的最主要戰力。
此時,晉國的兵馬也已經調集完畢,隨時都可揮師南下。
魏晉同是當世的強國,這一次兩國的大戰可謂幹係重大,對兩國甚至是周邊的鄰國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為了以策萬全,一戰平定天下,白煦決定禦駕親征,統帥十五萬精兵向西北開拔。
白煦領兵出城的前一夜,再度來到郡主府,想在臨走前看一眼於靜瀟的睡顏。
他望著床上沉睡的女子,伸手輕輕摸了摸她的頭發,無聲地默念道:“你既然想親手報仇,那就去放手做吧。等我平定了天下迴來,咱們兩人之間的事情,也該有個結果了。”他說著,輕若羽毛般在她的額頭落下一吻。
……
白煦領兵離開京城的那一天,於靜瀟並沒有跟隨著文武百官出城相送,仍舊窩在郡主府裏畫她的畫。
春熙有些不大確定地道:“靜姐姐,你不去送送皇上嗎?”
於靜瀟執筆的手頓了一下,片刻後,才麵無表情地迴道:“不必了。”
春熙默默地歎了一聲,躬身退了出去。
在她走後,於靜瀟停下了畫筆,注視著畫上笑容燦爛的小一號,喃喃道:“寶貝,如果你在天有靈,一定要保佑你父皇勝利凱旋,平安歸來。”
在白煦出征後的第七天,於靜瀟卻聽到了一個意外的消息,失蹤已久的莫言,竟然迴來了。
他這次是以白煦的禦前侍衛總管的身份返迴京城的。
自從去年莫言帶著織錦逃出太妃府後,於靜瀟便一直惦記著他二人,尤其是身受重傷的織錦,也不知道她到底生死如何。
此次聽說莫言歸來,於靜瀟心裏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隻是不知道織錦的情況怎樣。
於靜瀟掛心織錦,便讓春熙去找莫言打聽。誰知,春熙竟然碰了一鼻子灰迴來。
她迴到郡主府,給於靜瀟講述了一下自己和莫言見麵的過程,一想到莫言冷言冷語地指責於靜瀟,春熙便氣不打一處來。
於靜瀟聽後,倒還沒覺得怎樣,隻是平靜地說:“既然如此,那我就親自去見一見他。”
雖然白煦目前不在京中,但作為禦前侍衛總管,莫言仍需每日到總署去報個到。
於靜瀟的馬車就停在了莫言去侍衛署的必經之路上。
遠遠地望見莫言後,於靜瀟掀起車簾走了下來。
莫言看到於靜瀟,腳步登時一頓,猶豫了一下,還是邁步朝前走了過來,隻是對於靜瀟視若無睹,當她做空氣一般不存在。
於靜瀟見他無視自己,就故意挪動腳步,擋到了他的麵前。
莫言冷怒地道:“走開!別以為你現在做迴了郡主,我便不敢對你出手。”
聽到莫言極不客氣的言辭,春熙不忿道:“莫言,你怎麽敢這樣和郡主……”
於靜瀟卻抬手製止了春熙,容色平靜道:“我可以走,隻要你告訴我織錦的情況如何?”
一聽到織錦的名字,莫言似乎怒氣更盛,幾乎是咬牙切齒地說:“你都已經把她害得生不如死了,現在還想要怎樣?”
於靜瀟一聽到“生不如死”四個字,心頭登時一沉。織錦跟隨她多年,二人的情誼早已超越了主仆,若是平心而論,織錦陪在自己身邊的時間恐怕比任何人都長。現在一聽說織錦的情況如此糟糕,於靜瀟不由得皺眉追問:“織錦她到底怎麽了?”
莫言怒不可遏地瞪著她,“你自己做過什麽?你還不清楚嗎?”
於靜瀟被質疑得一怔,仔細迴想了一下那天的情形。
當時,趙崚冒充自己在織錦背後刺了她一刀。現在時隔了大半年,按說,隻要織錦還活著,那她的刀傷應該早已痊愈。可既然莫言又說她生不如死,那即是說,她除了刀傷以外,還有其他的問題……
於靜瀟略一思索,便想到了什麽,她倒抽了一口冷氣,“織錦可是中毒了?”
莫言看著於靜瀟不似作假的表情,忍不住嘲弄道:“郡主是真不記得,還是假不記得了?亦或是你憑著女色迷惑皇上,入戲太深?竟連自己做過的事都記不清了?”
聽著莫言的冷嘲熱諷,於靜瀟心底沒有絲毫的憤怒,隻有淡淡的無奈。她與莫言和織錦二人相處了這麽多年,怎麽會不知道莫言暗中鍾情於織錦的事情。可想而知,出了那件事之後,莫言一定恨不得親手宰了自己吧。
現在看來,好言好語地與莫言溝通是不可行了,既然如此,那自己莫不如就將計就計。想到這裏,於靜瀟的表情瞬間一變,妖冶邪魅的輕笑一聲,側頭望著莫言。
“莫總管的話既然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那我也沒必要再繼續兜圈子了。好吧,我承認,之前我押錯了寶,我沒想到皇上的命會這麽大,經曆了那場劫難還能活下來。不過雖然我曾經站錯了隊,但那都是過去的事兒了。現在天下是皇上的,我們也要仰仗著皇上的鼻息過活。俗話說,冤家宜解不宜結。不如你帶我去瞧瞧織錦,我把她身上的毒解了。咱們這筆賬就算兩清了,從今以後咱們井水不犯河水。你看怎麽樣?”
莫言聽到於靜瀟親口承認,止不住氣得渾身發抖,從牙縫裏擠出了“無恥”二字。
一旁的春熙則徹底傻了眼,完全搞不清現在的狀況了。
於靜瀟也不生氣,一徑笑得從容淡定,“怎麽樣?莫總管要不要帶我去呢?”
莫言憤憤地盯了她良久,猛一點頭,“好,我就帶你去見織錦。不過若是你敢打什麽壞主意。可別怪我辣手無情!”
看著莫言旋身帶路,於靜瀟終於鬆了一口氣,這惡人還真是不好演。
莫言領著於靜瀟穿街過巷,最後在一個不起眼的小院前停下,取出鑰匙,開鎖推門,走了進去。於靜瀟和春熙跟著他一起走進屋中,一進裏間的臥室,便見到織錦一動不動地如同木雕泥塑般直挺挺地坐在床上。
於靜瀟一見此景,便低唿著織錦的名字,緊走幾步,來到床邊。她剛要伸手去拉織錦的手,卻聽身後一聲寶劍出鞘的龍吟之聲,隨即後頸一涼,一把寒光閃閃地長劍已經架在了她的脖子上。
春熙立時嚇得驚叫一聲。
莫言則冷幽幽地在於靜瀟身後開口,“你如果敢動什麽手腳,別怪我不客氣!”
於靜瀟卻隻是淡然輕笑一聲,隨即便開始查看織錦的狀況。
果然如她所料,織錦的外傷已經痊愈了,隻是因為中了一種古怪的毒,所以現在人便如同行屍走肉般,除了生理上的吃飯、睡覺、喝水外,完全沒有任何主管意識,就好像一個能走能動的植物人。
於靜瀟仔細地檢查了一下織錦的脈象,她可以肯定,當初趙崚一定是在刺傷織錦的匕首上塗了毒藥。而此毒的毒性,剛好與那件晶鐵軟蝟甲上的一樣,料來應是同一種毒藥。
她低頭沉吟片刻後,在房中尋出紙筆,寫下了一副藥方,然後讓春熙出去按方抓藥。
這期間,莫言一直監視著她的一舉一動。
他雖然不懂醫術,但這大半年來,他為了替織錦治病,求過不少的名醫,所以對藥材也略知一二,此時見到於靜瀟列出的藥方都是一些尋常的解毒之物,便沒有生疑。隻是猜不透,於靜瀟要怎樣用這些簡單的藥物來給織錦解毒。要知道,在此之前,這些解毒的藥,早已被其他大夫試過許多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