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畫像
於靜瀟和白煦在白冉的府上一住就是一個月,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四處遊玩,淩同城附近有些看頭的地方都被他們走遍了。
日子過得是難得地清閑自在。因為離京城千裏之遙,也不用再做戲給外人看。所以二人每天如膠似漆,使得於靜瀟隱隱生出度蜜月的感覺來,並由衷的希望,這種日子能延續下去。
這一天,二人正在一起吃早飯,聽到小譚子提起淩同城來了一位黃頭發藍眼睛的西洋畫師,聽說他畫畫不用墨、也不用水彩,而用一種古怪的油膏,可是畫得畫卻十分逼真傳神,堪比工筆丹青。
於靜瀟立刻想到了,這畫師應該繪得是油畫。油畫因為描繪對象充分,色彩豐富,立體質感強,所以畫出來的效果極其逼真。想不到在這個時代,就已經有油畫的存在了。
於靜瀟登時心血來潮,也顧不上吃飯了,拉著白煦就要出門,去找這位從西洋萬裏迢迢遊學過來的西洋畫師替自己和白煦繪製畫像。
白煦見她興致勃勃的樣,便也笑著由著她拉自己起來。
二人問明了畫師住的地方後,便乘著馬車出門了。沒多久,就來到了那畫師臨時租用開設的小畫廊。
此時,畫廊外聚了很多看熱鬧的人,但卻沒人進去。
於靜瀟和白煦不想在眾人矚目的情況下進入畫廊,便繞到了後院,不怎麽光彩地翻牆進去。
白煦抱著於靜瀟駕輕就熟地縱身躍入院子時,恰巧趕上那位洋畫師在後院洗滌油彩,登時被嚇了一跳。
於靜瀟慌忙解釋,他們不是強盜,是為求畫而來的,這才消除了畫師的誤會。
白煦掏出了一錠沉甸甸的銀子擺在洋畫師麵前,立時引得對方眉開眼笑,客客氣氣第把他二人請到了裏間。
不大的房間中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畫框,絕大多數畫得是風景,也有實物和動物,就是沒有人的畫像。
於靜瀟覺得奇怪,便問了一句,“畫師先生,您怎麽不繪人物畫?”
畫師的漢語說得不怎麽利索,但還是能叫人勉強聽懂的。而他的迴答,也頗有些無奈。
這畫師名叫阿方索,因自幼久慕東方文化,便一路以賣畫為生,來東方遊學。他遠渡千山萬水,萬裏迢迢而來。可是不想越往東走,當地人民的思想便越發保守。
他們不肯讓阿方索給自己或家人畫像,說他的畫裏有妖法,否則怎麽能畫得如同真人般栩栩如生!
於靜瀟聽完,隻覺好笑,比了比自己和白煦,表示今天就想請阿方索替他二人畫一張畫像。
阿方索很高興,連連誇獎於靜瀟英俊瀟灑,白煦美麗動動人,一定是最好的模特。
於靜瀟聽完笑得直不起腰。“美麗動人”的王爺大人的臉色卻不怎麽好看,隻問這畫師的漢語是跟誰學的。
在開畫之前,於靜瀟卻拿出一錠銀子,把小譚子招唿到身邊耳語了幾句,又把銀子塞給他。
小譚子既驚訝又曖昧地衝著白煦笑了笑,忙不迭地去了。不多時,便按照於靜瀟的吩咐,從城中最好的成衣坊買迴來一男一女的兩套衣服,竟是結婚時的喜服。
白煦罕見地愣了一下,再抬眼望向於靜瀟時,那目光灼得人骨髓發麻。
於靜瀟將鳳冠霞帔穿戴整齊後,來到了畫室,立時看得阿方索和白煦移不開目光。
白煦拉住她的手,臉不紅心不跳的說:“你是我見過的,最美麗的新娘。”
於靜瀟現在雖然還不是貨真價實的新娘子,但被白煦這樣盯著,卻也覺得臉紅心熱,頗有些難為情。
她自作主張地想替二人畫一副新婚畫像,不過是想原一個婚紗照的願望罷了。歸根到底,她還是個很傳統的姑娘,在現代,哪個女孩不期待照一套美美的婚紗照呢?
穿越到這個時代,她本來已絕了這份念想,不過現在既然遇到善於寫真的油畫師,當然是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阿方索在畫室的正中擺了一張椅子,讓於靜瀟坐著,白煦緊挨著她站在側後方。然後,便開始作畫了。
於靜瀟和白煦誰也沒有說話,畫室中靜得隻能聞及阿方索的畫筆行走在畫布上的沙沙聲。
於靜瀟隻覺得,在這一刻,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處於絕對的安靜。二人十分有默契地,誰也沒有主動打破這份寧靜。
陽光透過窗子在畫室裏慢慢滑過,時間也從上午推移到了日落時分。
天將擦黑時,阿方索終於放下了畫筆,表示基本已經繪製完成,雖然還需做一些後續處理,但已經不用他們做模特兒了。
於靜瀟迫不及待地來到畫布旁觀看,不禁由衷地讚了一句,“畫得真好。”
畫中的女子清麗絕豔,眸光如水,笑靨如花。後麵的男子毓秀挺拔,清俊儒雅。二人的笑容都很寧靜溫暖,讓人一眼望去,便覺一種難以言喻的幸福感,就在畫布上默默蔓延……
對於這張特殊的“婚紗照”於靜瀟十分滿意,和阿方索約定好,明天讓人來取畫。隨後,她和白煦換迴了各自的衣服,返迴王府。
第二天,白煦正坐在桌邊,看著於靜瀟愛不釋手地擺弄剛剛拿到手的油畫,就見小譚子緊走幾步,來到他身邊低聲說了幾句話。
白煦點了點頭,小譚子又躬身退了出去。
於靜瀟便轉過頭來看他,“怎麽了?”
“鮮羅皇帝賠償的金銀和降書已經送達京都,朝廷傳下令來,讓我們這邊把鮮羅大皇子,阿斯蘭放迴去。”
於靜瀟怔了怔,點頭道:“那我去送一送這位大皇子吧。”
……
於靜瀟在王府地牢的牢頭引領下,來到了牢房的最深處。
在最裏邊,也最堅固的那座鐵牢裏,關得正是鮮羅的大皇子,阿斯蘭。
隻不過,此刻的他胡子拉碴,頭發蓬亂,臉色發青,目光渙散,全不見從前意氣風發的樣子。
他瑟縮在牆角,聽到有人進來,便神經質地轉過頭,一見到是於靜瀟,立刻連滾帶爬地撲到鐵籠邊,向於靜瀟伸出手,“郡主,我求求你了。把那藥再給我吸一些吧!”
於靜瀟皺著眉頭打量他。此時已是深秋,地牢裏十分陰冷,她本就畏寒,便攏了攏衣袖,搖頭道:“殿下,那藥不是好東西,繼續用對你沒有好處的。”
阿斯蘭卻諂媚地祈求道:“我知道,沒關係,求你給我一些吧。我實在是難受得忍不了了!”
自從他中了白煦的計謀,誤吸了那藥卷之後。阿斯蘭就染上了毒癮。每每發作時,他便在牢房中大吵大鬧,若是牢頭們不肯給藥,便以自殺相威脅。
他的身份如此特殊,若是真的死在牢裏,牢頭們可負不起這個責任。萬般無奈之下,唯有向於靜瀟求助。
於靜瀟也不讓牢頭們難做,就製作出了最低劑量的藥拿給他們。也因此,阿斯蘭的毒癮越染越重。
讓阿斯蘭染上毒癮,其實這原本就是他們的計劃。為的就是在不殺死他的前提條件下,脅迫他不敢將於靜瀟的身份秘密泄露。
這一切本是順水推舟而為,但於靜瀟在見到阿斯蘭此刻的淒慘樣子後,也多多少少有些於心不忍。說到底,他們彼此雖是敵對的,但他畢竟不曾親手害過自己的性命。
為了威脅他不能泄露自己的身份。但害其染上毒癮,並越陷越深的這個方法,確實是卑鄙了些。
於靜瀟本來是想給他下點攻擊神經係統的慢性毒藥,讓他迴國後出現類似老年癡呆這一類的意識恍惚症狀的毒物。隻要挺到白莫觴登基,亦或……是自己三年後陽壽耗盡時,再讓他慢慢清醒過來就好。
到那時,即使他泄露了自己的身世,也無關痛癢了。
但白煦從政治角度考慮,認為還是用毒品控製住阿斯蘭,比較有利用價值。這樣,一旦未來他繼承了皇位,鮮羅便等若成為了大魏的附屬國。這樣的話,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大魏的南疆邊境便徹底安定了。
一個被毒品徹底摧毀意誌的君王,自然再也無法威脅到鄰國。
於靜瀟正兀自猶豫時,阿斯蘭的毒癮已經發作到難以忍受的地步,幾乎是跪在地上哭求於她。
於靜瀟歎了口氣,將帶來的一隻藥卷放到了對方手中,並晃動火折替他點燃。
阿斯蘭迫不及待地吸了一口,吐出一口煙後,又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終於安靜下來。
於靜瀟皺著眉頭向後撤了兩步,隨即把事先準備好的說辭拿了出來。
“殿下,你可以迴國了。不過我還是要把醜話擱在這,你若是泄露了我一星半點的身世,那這藥,可就要中斷了。”
阿斯蘭一邊一口接一口的猛吸,一邊信誓旦旦地道:“郡主放心吧。我絕對不會跟任何人說。”
毒品真的能摧毀一個人,無論他的意誌有多麽的堅強。
但為了自保,也實屬無奈。而且她現在已深深地體驗到那句話,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於靜瀟和白煦在白冉的府上一住就是一個月,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四處遊玩,淩同城附近有些看頭的地方都被他們走遍了。
日子過得是難得地清閑自在。因為離京城千裏之遙,也不用再做戲給外人看。所以二人每天如膠似漆,使得於靜瀟隱隱生出度蜜月的感覺來,並由衷的希望,這種日子能延續下去。
這一天,二人正在一起吃早飯,聽到小譚子提起淩同城來了一位黃頭發藍眼睛的西洋畫師,聽說他畫畫不用墨、也不用水彩,而用一種古怪的油膏,可是畫得畫卻十分逼真傳神,堪比工筆丹青。
於靜瀟立刻想到了,這畫師應該繪得是油畫。油畫因為描繪對象充分,色彩豐富,立體質感強,所以畫出來的效果極其逼真。想不到在這個時代,就已經有油畫的存在了。
於靜瀟登時心血來潮,也顧不上吃飯了,拉著白煦就要出門,去找這位從西洋萬裏迢迢遊學過來的西洋畫師替自己和白煦繪製畫像。
白煦見她興致勃勃的樣,便也笑著由著她拉自己起來。
二人問明了畫師住的地方後,便乘著馬車出門了。沒多久,就來到了那畫師臨時租用開設的小畫廊。
此時,畫廊外聚了很多看熱鬧的人,但卻沒人進去。
於靜瀟和白煦不想在眾人矚目的情況下進入畫廊,便繞到了後院,不怎麽光彩地翻牆進去。
白煦抱著於靜瀟駕輕就熟地縱身躍入院子時,恰巧趕上那位洋畫師在後院洗滌油彩,登時被嚇了一跳。
於靜瀟慌忙解釋,他們不是強盜,是為求畫而來的,這才消除了畫師的誤會。
白煦掏出了一錠沉甸甸的銀子擺在洋畫師麵前,立時引得對方眉開眼笑,客客氣氣第把他二人請到了裏間。
不大的房間中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畫框,絕大多數畫得是風景,也有實物和動物,就是沒有人的畫像。
於靜瀟覺得奇怪,便問了一句,“畫師先生,您怎麽不繪人物畫?”
畫師的漢語說得不怎麽利索,但還是能叫人勉強聽懂的。而他的迴答,也頗有些無奈。
這畫師名叫阿方索,因自幼久慕東方文化,便一路以賣畫為生,來東方遊學。他遠渡千山萬水,萬裏迢迢而來。可是不想越往東走,當地人民的思想便越發保守。
他們不肯讓阿方索給自己或家人畫像,說他的畫裏有妖法,否則怎麽能畫得如同真人般栩栩如生!
於靜瀟聽完,隻覺好笑,比了比自己和白煦,表示今天就想請阿方索替他二人畫一張畫像。
阿方索很高興,連連誇獎於靜瀟英俊瀟灑,白煦美麗動動人,一定是最好的模特。
於靜瀟聽完笑得直不起腰。“美麗動人”的王爺大人的臉色卻不怎麽好看,隻問這畫師的漢語是跟誰學的。
在開畫之前,於靜瀟卻拿出一錠銀子,把小譚子招唿到身邊耳語了幾句,又把銀子塞給他。
小譚子既驚訝又曖昧地衝著白煦笑了笑,忙不迭地去了。不多時,便按照於靜瀟的吩咐,從城中最好的成衣坊買迴來一男一女的兩套衣服,竟是結婚時的喜服。
白煦罕見地愣了一下,再抬眼望向於靜瀟時,那目光灼得人骨髓發麻。
於靜瀟將鳳冠霞帔穿戴整齊後,來到了畫室,立時看得阿方索和白煦移不開目光。
白煦拉住她的手,臉不紅心不跳的說:“你是我見過的,最美麗的新娘。”
於靜瀟現在雖然還不是貨真價實的新娘子,但被白煦這樣盯著,卻也覺得臉紅心熱,頗有些難為情。
她自作主張地想替二人畫一副新婚畫像,不過是想原一個婚紗照的願望罷了。歸根到底,她還是個很傳統的姑娘,在現代,哪個女孩不期待照一套美美的婚紗照呢?
穿越到這個時代,她本來已絕了這份念想,不過現在既然遇到善於寫真的油畫師,當然是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阿方索在畫室的正中擺了一張椅子,讓於靜瀟坐著,白煦緊挨著她站在側後方。然後,便開始作畫了。
於靜瀟和白煦誰也沒有說話,畫室中靜得隻能聞及阿方索的畫筆行走在畫布上的沙沙聲。
於靜瀟隻覺得,在這一刻,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處於絕對的安靜。二人十分有默契地,誰也沒有主動打破這份寧靜。
陽光透過窗子在畫室裏慢慢滑過,時間也從上午推移到了日落時分。
天將擦黑時,阿方索終於放下了畫筆,表示基本已經繪製完成,雖然還需做一些後續處理,但已經不用他們做模特兒了。
於靜瀟迫不及待地來到畫布旁觀看,不禁由衷地讚了一句,“畫得真好。”
畫中的女子清麗絕豔,眸光如水,笑靨如花。後麵的男子毓秀挺拔,清俊儒雅。二人的笑容都很寧靜溫暖,讓人一眼望去,便覺一種難以言喻的幸福感,就在畫布上默默蔓延……
對於這張特殊的“婚紗照”於靜瀟十分滿意,和阿方索約定好,明天讓人來取畫。隨後,她和白煦換迴了各自的衣服,返迴王府。
第二天,白煦正坐在桌邊,看著於靜瀟愛不釋手地擺弄剛剛拿到手的油畫,就見小譚子緊走幾步,來到他身邊低聲說了幾句話。
白煦點了點頭,小譚子又躬身退了出去。
於靜瀟便轉過頭來看他,“怎麽了?”
“鮮羅皇帝賠償的金銀和降書已經送達京都,朝廷傳下令來,讓我們這邊把鮮羅大皇子,阿斯蘭放迴去。”
於靜瀟怔了怔,點頭道:“那我去送一送這位大皇子吧。”
……
於靜瀟在王府地牢的牢頭引領下,來到了牢房的最深處。
在最裏邊,也最堅固的那座鐵牢裏,關得正是鮮羅的大皇子,阿斯蘭。
隻不過,此刻的他胡子拉碴,頭發蓬亂,臉色發青,目光渙散,全不見從前意氣風發的樣子。
他瑟縮在牆角,聽到有人進來,便神經質地轉過頭,一見到是於靜瀟,立刻連滾帶爬地撲到鐵籠邊,向於靜瀟伸出手,“郡主,我求求你了。把那藥再給我吸一些吧!”
於靜瀟皺著眉頭打量他。此時已是深秋,地牢裏十分陰冷,她本就畏寒,便攏了攏衣袖,搖頭道:“殿下,那藥不是好東西,繼續用對你沒有好處的。”
阿斯蘭卻諂媚地祈求道:“我知道,沒關係,求你給我一些吧。我實在是難受得忍不了了!”
自從他中了白煦的計謀,誤吸了那藥卷之後。阿斯蘭就染上了毒癮。每每發作時,他便在牢房中大吵大鬧,若是牢頭們不肯給藥,便以自殺相威脅。
他的身份如此特殊,若是真的死在牢裏,牢頭們可負不起這個責任。萬般無奈之下,唯有向於靜瀟求助。
於靜瀟也不讓牢頭們難做,就製作出了最低劑量的藥拿給他們。也因此,阿斯蘭的毒癮越染越重。
讓阿斯蘭染上毒癮,其實這原本就是他們的計劃。為的就是在不殺死他的前提條件下,脅迫他不敢將於靜瀟的身份秘密泄露。
這一切本是順水推舟而為,但於靜瀟在見到阿斯蘭此刻的淒慘樣子後,也多多少少有些於心不忍。說到底,他們彼此雖是敵對的,但他畢竟不曾親手害過自己的性命。
為了威脅他不能泄露自己的身份。但害其染上毒癮,並越陷越深的這個方法,確實是卑鄙了些。
於靜瀟本來是想給他下點攻擊神經係統的慢性毒藥,讓他迴國後出現類似老年癡呆這一類的意識恍惚症狀的毒物。隻要挺到白莫觴登基,亦或……是自己三年後陽壽耗盡時,再讓他慢慢清醒過來就好。
到那時,即使他泄露了自己的身世,也無關痛癢了。
但白煦從政治角度考慮,認為還是用毒品控製住阿斯蘭,比較有利用價值。這樣,一旦未來他繼承了皇位,鮮羅便等若成為了大魏的附屬國。這樣的話,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大魏的南疆邊境便徹底安定了。
一個被毒品徹底摧毀意誌的君王,自然再也無法威脅到鄰國。
於靜瀟正兀自猶豫時,阿斯蘭的毒癮已經發作到難以忍受的地步,幾乎是跪在地上哭求於她。
於靜瀟歎了口氣,將帶來的一隻藥卷放到了對方手中,並晃動火折替他點燃。
阿斯蘭迫不及待地吸了一口,吐出一口煙後,又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終於安靜下來。
於靜瀟皺著眉頭向後撤了兩步,隨即把事先準備好的說辭拿了出來。
“殿下,你可以迴國了。不過我還是要把醜話擱在這,你若是泄露了我一星半點的身世,那這藥,可就要中斷了。”
阿斯蘭一邊一口接一口的猛吸,一邊信誓旦旦地道:“郡主放心吧。我絕對不會跟任何人說。”
毒品真的能摧毀一個人,無論他的意誌有多麽的堅強。
但為了自保,也實屬無奈。而且她現在已深深地體驗到那句話,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