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命運
感覺到她的生命和體溫逐步在自己懷中緩緩流逝,白莫觴隻覺說不出的恐懼。
他一邊唿喊著於靜瀟的名字,想讓她保持清醒,一邊瘋狂地鞭打著馬匹讓其加快速度。
然而無論他如何唿喊,於靜瀟的雙眼還是慢慢的闔上,意識也隨之沉入了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
……
黑暗,沒有盡頭的黑暗,於靜瀟覺得自己所有的感官都已被黑暗吞噬了。她周身沉重得仿佛纏了重重的枷鎖,那種掏空身子般的倦怠,使得她隻想就此沉沉睡去。
然而,似乎有丁點的閃光觸動到了這厚重的黑暗,使得她無法安靜成眠。
她皺了皺眉,很想忽略掉那幾不可見的閃光。可是那光點是如此的頑固,一下又一下的觸動著她的神經,終於把沉重如幕的黑暗撕開了一線,拉迴了她些微的意識。
她的思維仍然十分混沌,可是恍惚間,她卻聽到有對話聲傳進腦海,由遠及近,漸漸清晰起來。
“師父,她怎麽樣了?”這是白莫觴的聲音。
一個清醇悅耳的聲音歎了一聲,“我已用七七四十九根金針吊住了她的全部命門,但這也維持不了多久。”
“您一定能救她的對嗎?”
“……我倒是有一法可試,不過卻需要一樣東西。”
“師父您說,無論什麽,我都會尋來。”
“我要你們皇室珍藏的秘寶,千年玉髓。”
一陣短暫的沉默過後,白莫觴才沉聲應道:“我知道了,我一定會取來。”
隨著腳步聲遠去,她的意識又如同滴入水中的墨汁,慢慢蘊散,模糊起來。
如此渾渾噩噩、半生半死地過了不知多久,一下銳痛陡然貫穿了她的神經,又一次硬生生地在昏沉的意識中撕開了一個缺口。
那種疼痛,便仿佛在沒有麻醉藥的輔助下行骨髓穿刺術,真真正正地是痛入了骨髓之中!
於靜瀟覺得如果不是自己的意識還支配不了身體,她現在一定會尖叫著彈起來!
然而,這還僅僅是開始,其後的劇痛便接二連三地從四肢百骸匯聚過來,一下又一下,仿佛她的內髒都挪了位,血管肌肉都被扯亂了,又重新排布起來。
疼得她恨不得立時死去,偏偏死又死不成,活又活不來,隻能任由這痛楚像老虎鉗般一下一下撕咬她的神經。
這無休無止的折磨持續了仿佛半個世紀那麽長,在她忍無可忍地叫罵出一句“疼死了老娘了!”之後,終於戛然而止。
隨著她的這一聲叫罵,耳邊的聲音瞬間清晰起來。那是白莫觴欣喜若狂的聲音。
“醒了,醒了!她醒了!”
於靜瀟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撐開一線眼簾,視線在模糊與清晰之間遊移了良久,才終於徹底清晰起來。
她渾身疼得如同皮膚炸開了一般,虛弱得隻能轉動眼珠,連睜眼的力氣都沒有。低垂的視線僅能掃過自己的身前,可看到自己的身體時,她止不住輕吸了一口涼氣。
隻見約有近千根銀針密密麻麻地紮滿了自己的身體,這其中更有幾十根粗長的金針刺在自己的周身要穴上,怪不得會疼得她死去活來。
於靜瀟嘀咕了一聲,被這場麵刺激到了神經,雙眼一黑,又暈厥了過去。
等她再次醒來時,意識才算徹底的恢複。雖然她仍舊挪動不了身體,可睜眼和轉頭的力氣卻已經有了。
於靜瀟這才發現,自己正躺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身下的床鋪好像還在微微晃動。
一個年約十四五歲的小丫頭正替她一下一下的打著扇子,見她醒過來,立刻興高采烈地跑出去報信。
不一會兒,白莫觴便出現在她的床邊,他的神色有掩飾不住的倦怠,甚至是有些狼狽的。可是那雙眼卻灼灼放光,一眨不眨地盯著於靜瀟,仿佛想把她的模樣印到自己的骨髓裏。
於靜瀟默默地凝望了對方良久,雖然自己開口地聲音沙啞難聽至極,而且嗓子疼得如同刀刮,但她還是堅持說出了,“六殿下,你又救了我一次。謝謝你。”
白莫觴仿佛已經習慣了閉目沉睡的她,此刻見她睜著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望著自己,反倒有些不自在。
他咳了咳後,移開了目光,“你的身體還很虛弱,萬事,等你康複了再說。”
接下來的半個月,於靜瀟都是在床上度過的。每一天,睜開眼後,她都要感歎一番,活著真好。隻有真正體會過死亡的滋味,才知道生命的可貴。
她不知道白莫觴是怎麽另自己起死迴生的,但她現在,心裏滿滿都是感激,不但感激白莫觴,更感激自己仍活在世上。
因她心情愉悅,而且十分配合治療,身體的康複速度非常快,半個月的時間,已可以自行下地活動了。
算起來,自從她醒來後,隻見過白莫觴那一次。其後,便一直是身邊這個名喚“白樺”的小丫頭陪著她。
她也是從白樺的口中得知,救了自己的,正是當世第一奇人,也是白莫觴的授業恩師,明隨世。
這位名動天下的明先生,之所以行蹤飄忽不定,皆因他一直住在一艘巨舶上,沿著海岸不住漂遊,自然是沒有個固定的居所。
於靜瀟在清醒之前,昏睡了近半個月,現在已是農曆的七月中旬,算起來,再有兩天,就是她十八歲的生日了。
先前因她身體還很虛弱,所以看護她的白樺不準她離開房間。但在她生日的這一天,白樺終於解除了禁令。
而於靜瀟能離開房間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去拜會大名鼎鼎的明隨世,並見一見躲了自己半個多月的白莫觴。
她問清了明先生的房間位置後,便興高采烈的去拜見恩人。可還沒走近那間艙房,就聽到裏麵傳出白莫觴有些氣急敗壞的聲音。
“師父,怎麽可能?您再算算,她怎麽可能隻剩三年的陽壽了!”
於靜瀟臉上的笑容和腳步同時僵住了,她本能地覺得,白莫觴口中的那個“她”應該指得就是自己。
房間裏響起另一個有些無奈的聲音,這個嗓音在於靜瀟昏迷的時候,她曾幾度聽過。
“無論推演幾遍,都是這個結果。”
“怎麽會這樣?難道是她身上的降術和蠱蟲還沒有拔淨?”
“不,就算於姑娘沒有經曆這次磨難,她也隻能再活三年。”
於靜瀟忽然想起戚榕曾跟自己說過,這當世第一奇人明隨世,最擅長推演命理,而且十分準確。若這房間中與白莫觴對話的,正是明隨世的話……那這麽說,自己就隻能再活三年而已了……
想不到她才從鬼門關兜一圈迴來,聽到的,卻又是另一個噩耗!
這個消息真如晴天霹靂,震得她不由自主地倒退了兩步。這一下,立時驚動了房間裏的人。
隻聽屋裏傳出一聲質問,“誰在外麵?”
隨即,房門被人驟然拉開,露出眉頭緊鎖的白莫觴。
他見到門外的於靜瀟時,臉色竟比她還要蒼白。
“瀟瀟……”
於靜瀟勉強勾了勾唇角,想要向白莫觴笑一下,可奈何她根本笑不出來。
這時,一個高大修長的身影出現在白莫觴身後。
“哦,原來是於姑娘。請進來說話吧。”
於靜瀟這才提起精神向說話的人望去,待看清這位天下第一奇人後,她說不出是失望,還是驚喜。
這位大名鼎鼎的明隨世年約三十多歲,長得卻實在是平凡無奇,若單以五官論,他根基本與俊美沾不上邊,尤其是站在白莫觴這位極品俊男的身邊,就更顯得平庸至極了。
可是他的那一雙眼,卻十分令人驚豔,烏黑的瞳仁流光溢彩,漆黑得沒有一絲雜質,又仿佛能吸附住光華,讓人完全移不開眼。而更另人折服的,卻是他超然閑適的氣質。讓於靜瀟在一瞬間想起了詩人筆下的那些古代聖賢,超凡脫俗,氣質出塵。
因為這一雙眼,與其周身流瀉出的氣韻,使得這位奇人站在白莫觴身邊時,不但不覺失色,反倒十分搶眼。
於靜瀟怔怔地凝望了對方良久,直至白莫觴又低喚了一聲,“瀟瀟。”
她這才迴過神兒來,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
“靜瀟多謝明先生的救命之恩。”於靜瀟說著,恭恭敬敬的福身施了一禮。
明隨世灑然一笑,側身讓開路,“於姑娘病體未愈,還請進來說話吧。”
於靜瀟點了點頭,瞥了一眼低頭挪向裏麵的白莫觴,隨後邁步進入房中。
明隨世的房間不是很大,畢竟是在船上,要求不了太高,布置得也稱不上豪華精雅,處處透著股隨意的味道,可就是這股子隨意,讓人覺得十分舒服和放鬆。
房間正中的地麵上鋪了張厚實的地毯,上麵放了一張小幾和幾個軟榻。
三人圍著小幾坐好後,於靜瀟再次向明隨世道了謝。
他卻搖了搖頭,“經此一事,於姑娘的體質已大有變化。此是福是禍,現在猶未可知。”
於靜瀟愕然,“明先生此話怎講啊?”
感覺到她的生命和體溫逐步在自己懷中緩緩流逝,白莫觴隻覺說不出的恐懼。
他一邊唿喊著於靜瀟的名字,想讓她保持清醒,一邊瘋狂地鞭打著馬匹讓其加快速度。
然而無論他如何唿喊,於靜瀟的雙眼還是慢慢的闔上,意識也隨之沉入了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
……
黑暗,沒有盡頭的黑暗,於靜瀟覺得自己所有的感官都已被黑暗吞噬了。她周身沉重得仿佛纏了重重的枷鎖,那種掏空身子般的倦怠,使得她隻想就此沉沉睡去。
然而,似乎有丁點的閃光觸動到了這厚重的黑暗,使得她無法安靜成眠。
她皺了皺眉,很想忽略掉那幾不可見的閃光。可是那光點是如此的頑固,一下又一下的觸動著她的神經,終於把沉重如幕的黑暗撕開了一線,拉迴了她些微的意識。
她的思維仍然十分混沌,可是恍惚間,她卻聽到有對話聲傳進腦海,由遠及近,漸漸清晰起來。
“師父,她怎麽樣了?”這是白莫觴的聲音。
一個清醇悅耳的聲音歎了一聲,“我已用七七四十九根金針吊住了她的全部命門,但這也維持不了多久。”
“您一定能救她的對嗎?”
“……我倒是有一法可試,不過卻需要一樣東西。”
“師父您說,無論什麽,我都會尋來。”
“我要你們皇室珍藏的秘寶,千年玉髓。”
一陣短暫的沉默過後,白莫觴才沉聲應道:“我知道了,我一定會取來。”
隨著腳步聲遠去,她的意識又如同滴入水中的墨汁,慢慢蘊散,模糊起來。
如此渾渾噩噩、半生半死地過了不知多久,一下銳痛陡然貫穿了她的神經,又一次硬生生地在昏沉的意識中撕開了一個缺口。
那種疼痛,便仿佛在沒有麻醉藥的輔助下行骨髓穿刺術,真真正正地是痛入了骨髓之中!
於靜瀟覺得如果不是自己的意識還支配不了身體,她現在一定會尖叫著彈起來!
然而,這還僅僅是開始,其後的劇痛便接二連三地從四肢百骸匯聚過來,一下又一下,仿佛她的內髒都挪了位,血管肌肉都被扯亂了,又重新排布起來。
疼得她恨不得立時死去,偏偏死又死不成,活又活不來,隻能任由這痛楚像老虎鉗般一下一下撕咬她的神經。
這無休無止的折磨持續了仿佛半個世紀那麽長,在她忍無可忍地叫罵出一句“疼死了老娘了!”之後,終於戛然而止。
隨著她的這一聲叫罵,耳邊的聲音瞬間清晰起來。那是白莫觴欣喜若狂的聲音。
“醒了,醒了!她醒了!”
於靜瀟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撐開一線眼簾,視線在模糊與清晰之間遊移了良久,才終於徹底清晰起來。
她渾身疼得如同皮膚炸開了一般,虛弱得隻能轉動眼珠,連睜眼的力氣都沒有。低垂的視線僅能掃過自己的身前,可看到自己的身體時,她止不住輕吸了一口涼氣。
隻見約有近千根銀針密密麻麻地紮滿了自己的身體,這其中更有幾十根粗長的金針刺在自己的周身要穴上,怪不得會疼得她死去活來。
於靜瀟嘀咕了一聲,被這場麵刺激到了神經,雙眼一黑,又暈厥了過去。
等她再次醒來時,意識才算徹底的恢複。雖然她仍舊挪動不了身體,可睜眼和轉頭的力氣卻已經有了。
於靜瀟這才發現,自己正躺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身下的床鋪好像還在微微晃動。
一個年約十四五歲的小丫頭正替她一下一下的打著扇子,見她醒過來,立刻興高采烈地跑出去報信。
不一會兒,白莫觴便出現在她的床邊,他的神色有掩飾不住的倦怠,甚至是有些狼狽的。可是那雙眼卻灼灼放光,一眨不眨地盯著於靜瀟,仿佛想把她的模樣印到自己的骨髓裏。
於靜瀟默默地凝望了對方良久,雖然自己開口地聲音沙啞難聽至極,而且嗓子疼得如同刀刮,但她還是堅持說出了,“六殿下,你又救了我一次。謝謝你。”
白莫觴仿佛已經習慣了閉目沉睡的她,此刻見她睜著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望著自己,反倒有些不自在。
他咳了咳後,移開了目光,“你的身體還很虛弱,萬事,等你康複了再說。”
接下來的半個月,於靜瀟都是在床上度過的。每一天,睜開眼後,她都要感歎一番,活著真好。隻有真正體會過死亡的滋味,才知道生命的可貴。
她不知道白莫觴是怎麽另自己起死迴生的,但她現在,心裏滿滿都是感激,不但感激白莫觴,更感激自己仍活在世上。
因她心情愉悅,而且十分配合治療,身體的康複速度非常快,半個月的時間,已可以自行下地活動了。
算起來,自從她醒來後,隻見過白莫觴那一次。其後,便一直是身邊這個名喚“白樺”的小丫頭陪著她。
她也是從白樺的口中得知,救了自己的,正是當世第一奇人,也是白莫觴的授業恩師,明隨世。
這位名動天下的明先生,之所以行蹤飄忽不定,皆因他一直住在一艘巨舶上,沿著海岸不住漂遊,自然是沒有個固定的居所。
於靜瀟在清醒之前,昏睡了近半個月,現在已是農曆的七月中旬,算起來,再有兩天,就是她十八歲的生日了。
先前因她身體還很虛弱,所以看護她的白樺不準她離開房間。但在她生日的這一天,白樺終於解除了禁令。
而於靜瀟能離開房間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去拜會大名鼎鼎的明隨世,並見一見躲了自己半個多月的白莫觴。
她問清了明先生的房間位置後,便興高采烈的去拜見恩人。可還沒走近那間艙房,就聽到裏麵傳出白莫觴有些氣急敗壞的聲音。
“師父,怎麽可能?您再算算,她怎麽可能隻剩三年的陽壽了!”
於靜瀟臉上的笑容和腳步同時僵住了,她本能地覺得,白莫觴口中的那個“她”應該指得就是自己。
房間裏響起另一個有些無奈的聲音,這個嗓音在於靜瀟昏迷的時候,她曾幾度聽過。
“無論推演幾遍,都是這個結果。”
“怎麽會這樣?難道是她身上的降術和蠱蟲還沒有拔淨?”
“不,就算於姑娘沒有經曆這次磨難,她也隻能再活三年。”
於靜瀟忽然想起戚榕曾跟自己說過,這當世第一奇人明隨世,最擅長推演命理,而且十分準確。若這房間中與白莫觴對話的,正是明隨世的話……那這麽說,自己就隻能再活三年而已了……
想不到她才從鬼門關兜一圈迴來,聽到的,卻又是另一個噩耗!
這個消息真如晴天霹靂,震得她不由自主地倒退了兩步。這一下,立時驚動了房間裏的人。
隻聽屋裏傳出一聲質問,“誰在外麵?”
隨即,房門被人驟然拉開,露出眉頭緊鎖的白莫觴。
他見到門外的於靜瀟時,臉色竟比她還要蒼白。
“瀟瀟……”
於靜瀟勉強勾了勾唇角,想要向白莫觴笑一下,可奈何她根本笑不出來。
這時,一個高大修長的身影出現在白莫觴身後。
“哦,原來是於姑娘。請進來說話吧。”
於靜瀟這才提起精神向說話的人望去,待看清這位天下第一奇人後,她說不出是失望,還是驚喜。
這位大名鼎鼎的明隨世年約三十多歲,長得卻實在是平凡無奇,若單以五官論,他根基本與俊美沾不上邊,尤其是站在白莫觴這位極品俊男的身邊,就更顯得平庸至極了。
可是他的那一雙眼,卻十分令人驚豔,烏黑的瞳仁流光溢彩,漆黑得沒有一絲雜質,又仿佛能吸附住光華,讓人完全移不開眼。而更另人折服的,卻是他超然閑適的氣質。讓於靜瀟在一瞬間想起了詩人筆下的那些古代聖賢,超凡脫俗,氣質出塵。
因為這一雙眼,與其周身流瀉出的氣韻,使得這位奇人站在白莫觴身邊時,不但不覺失色,反倒十分搶眼。
於靜瀟怔怔地凝望了對方良久,直至白莫觴又低喚了一聲,“瀟瀟。”
她這才迴過神兒來,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
“靜瀟多謝明先生的救命之恩。”於靜瀟說著,恭恭敬敬的福身施了一禮。
明隨世灑然一笑,側身讓開路,“於姑娘病體未愈,還請進來說話吧。”
於靜瀟點了點頭,瞥了一眼低頭挪向裏麵的白莫觴,隨後邁步進入房中。
明隨世的房間不是很大,畢竟是在船上,要求不了太高,布置得也稱不上豪華精雅,處處透著股隨意的味道,可就是這股子隨意,讓人覺得十分舒服和放鬆。
房間正中的地麵上鋪了張厚實的地毯,上麵放了一張小幾和幾個軟榻。
三人圍著小幾坐好後,於靜瀟再次向明隨世道了謝。
他卻搖了搖頭,“經此一事,於姑娘的體質已大有變化。此是福是禍,現在猶未可知。”
於靜瀟愕然,“明先生此話怎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