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報複
宮女聽說要把她送去專門審訊懲罰犯錯宮女和太監的安樂堂,登時嚇得渾身抖若篩糠,不住叩頭,“郡主,郡主,安樂堂去不得,去不得呀!”
於靜瀟眼見她仍不肯鬆口,遂冷哼一聲,“帶走!”
那宮女被太監們拖走後,於靜瀟拿著那幾粒山楂,向寧妃複命。
寧妃盯著擺在案上的山楂,如同盯著砒霜劇毒,一向從容的臉上,也現出一抹怨毒,“是什麽人!究竟是什麽人害本宮!”
於靜瀟心頭煩亂,但還是耐著性子問道:“我給娘娘開得那張藥方,可曾經手他人?”
她給寧妃開的那張藥方,雖藥性平和,但絕不可與幾味食材同用,其中有一味,便是隨處可見的山楂。
寧妃將目光移迴到於靜瀟臉上,肯定的搖了搖頭,“郡主給的藥方,都是由本宮親自保管。方中的藥材,尚玉宮也常備了些,並不需特意到太醫院去抓。本宮安排了最貼身信任的人去取用調配藥物,斷不會泄露出去。那賤婢又是從何處得知,還懂得用山楂水來害本宮!定是有高人在背後指使!”
於靜瀟也隻是隨口一問。宮裏的陰謀毒計層出不窮。寧妃是個中行家,這些事她比自己在行,也更著緊肚裏的龍嗣,自然會辦得滴水不漏。
那麽如果紕漏不是出在寧妃這裏,又能出自哪兒呢?
於靜瀟垂眸苦思。
除非……是當日她交代寧妃要注意的事項時,被人偷聽了去,這才加以利用。那究竟是誰有這麽大的膽子,敢扒尚玉宮的牆角……
於靜瀟忽然抬起頭,望向窗外的方向,雙眼流露出難以置信的目光。
寧妃發覺到了她的異樣,遂厲聲問道:“郡主可是想到了什麽?”
於靜瀟臉上的異色轉瞬即逝,她神色如常道:“沒有,我隻是擔心那宮女會不會被人滅口。”
寧妃鳳目一凜,剛要傳話,讓人把那宮女押迴來。就見剛剛押送宮女的一個太監急急忙忙地跑迴來,一頭磕在地上,語氣仍帶著驚恐。
“啟,啟稟娘娘。那宮女東珠,在押送安樂堂的路上,碰,碰,碰壁自盡了。”
“廢物!”寧妃大怒,水袖滑過,揮落了枕邊的玉如意,在清脆的碎裂聲中那價值不菲的玉如意碎成了小塊。
於靜瀟心頭略有不忍,出言問道:“可還有救?”
“迴,迴郡主。她腦漿子都磕飛出來了。當場斃命,斷無生機。”太監的聲音仍帶著驚嚇過後的顫抖,可見那東珠的死狀奇慘。
於靜瀟本欲嚇一嚇那東珠,卻不想,因此而害了一條性命,登時一陣愧疚掠過心頭。
寧妃仍兀自憤憤地嘀咕,“對方好手段,竟調教得出如此忠心的狗奴才!”
於靜瀟隻覺心煩意亂,遂向寧妃請辭道:“娘娘,此時天色已晚,您剛剛小產,還望娘娘以鳳體為重,寬心息怒,早些休息。”
寧妃形容微斂,也知自己一時盛怒之下,言行舉止已有失分寸。她整理了一下顏色,又恢複成往日的溫文婉約,隻是神情仍有些哀悸,戚戚然地歎道:“看來本宮終究是跟這個孩子無緣了。唉。現在時辰已晚,想來宮門已經下鑰,郡主出宮不得。不如暫且在本宮的尚玉宮住下。來日皇上詢問起來,郡主也可幫本宮知會一二。”
於靜瀟的眼底閃過一絲慍怒。寧妃這話裏有話,她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
皇帝現在雖仍在病中,但皇妃流產,這是何等的大事。待到白赫能起床,必定會親自過問。
寧妃明著是要她幫忙交代。實則是在逼迫於靜瀟替她查明此事。否則的話,待到白赫詢問起來,隻怕寧妃要提起的,就不單是自己流產一事了,恐怕還有於靜瀟與前朝餘孽有染的罪責。
於靜瀟壓下心底的怒意,不動聲色地點頭應下,“既然如此,那便叨擾娘娘了。”
寧妃吩咐了一聲,立時有貼身的宮女引著於靜瀟出了寢殿,帶她到尚玉宮的偏殿安頓。
打發走了幾名宮女後,於靜瀟卻沒有洗漱就寢,反而坐在桌邊,一邊喝茶,一邊反複思量著自己心中的一個猜測。
轉眼夜色已深,尚玉宮的主仆們大多安睡了。
於靜瀟這才邁步出了偏殿,向尚玉宮東南角的方向行去。如果她沒有記錯的話,七皇子白景升的寢殿就在那裏。
遠遠的,就望到白景升的寢殿裏還亮著燈,顯然是七皇子仍沒有睡下。守門的小太監離遠見到於靜瀟後,很是有些意外。但還是伶俐迅速地進門去跟白景升通報了一聲。
待到於靜瀟行到近前時,那太監已掀簾出來,並向她低頭陪笑道:“殿下知道郡主來訪,很是驚喜,著奴才請郡主進去。”
於靜瀟點了點頭,也不羅嗦,直接就著太監推開的殿門走了進去。
白景升此時正坐在寢殿的書房中看書,不知他是習慣清淨,還是不喜被人打擾,偌大的寢殿中,連一個端茶倒水的太監和宮女都沒有。隻有他一人坐在書案後,麵前還擺著幾摞厚厚的書冊。
“殿下這個時辰仍未就寢,還在用功讀書,真是勤勉刻苦,叫人敬佩。”於靜瀟依禮見過後,隨口寒暄了一句。
白景升依舊笑得十分靦腆,他親自替於靜瀟倒了一杯茶,“郡主謬讚了。我不似幾位哥哥一般允文允武,自幼又體弱多病,隻好以勤補拙,少睡些覺,多讀些書。”
於靜瀟聞言輕笑,說了幾句場麵上的客套話後,便端起茶杯淺飲了一口,忽而話鋒一轉,半真半假地玩笑道:“七殿下真是少年心性,仍像孩子般頑皮,那一日竟伏在窗外聽我和娘娘說話,都被我撞見了。”
白景升怔了怔,有些蒼白的臉上滿是迷茫,頗為詫異地重複道:“我聽郡主和母妃說話?是什麽時候的事?我怎麽不記得了?”
於靜瀟看似在喝茶,實際上卻一直牢牢的盯著對方,沒有放過他臉上任何一絲細微表情。她在宮裏宮外曆練了這麽多年,察言觀色已甚是拿手。若對方有意欺瞞,她定可瞧出一兩分的端倪。
然而……她在白景升臉上,什麽也沒有看到。看來他沒有說謊,那一天白景升雖剛好在寧妃寢殿之外,卻沒有偷聽她二人的對話。
隻是於靜瀟還有些不放心,遂再次出言試探道:“哦,原來殿下沒聽到我和娘娘的對話。那可就怪了!為什麽東珠在臨死前托我給七殿下帶話,讓你好生安頓她的家人,還要我轉交一物給你。”她說著,有意無意地捏了一下自己的衣袖。
可是白景升的反應依舊是那般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東珠?郡主說的是咱們宮裏的燒火宮女嗎?我與她幾乎連話都未曾說過,何來囑托一說?而且我聽說,她不正是害得母妃小產的……”白景升說到這裏,語速一頓,驚訝地望著於靜瀟,“郡主莫不是在……在懷疑我害得母妃小產!”
望見白景升那張瘦弱的臉龐上,既震驚又受傷的表情,於靜瀟頓時有些尷尬。她確實在懷疑白景升。
當時,她和寧妃交談完離開時,正好撞見了白景升。這說明他極有可能一直待在外邊。而且,也是最關鍵的,白景升是莊妃的親生兒子。
莊妃生前便與寧妃不睦,於靜瀟又是直接促成莊妃被賜死的元兇。於情於理,白景升都理應恨她二人。
寧妃行事向來小心謹慎,她在宮中行走多年,手段智謀皆出類拔萃,又如此重視自己腹內的皇嗣。由此料想,尚玉宮外的人要害她,很難得手。那麽住在尚玉宮中,又與她有仇的白景升的嫌疑,就應屬最重了。
所以於靜瀟懷疑他,也算合情合理。
白景升雖然年歲不大,但久居宮中,耳濡目染下這些個事情也見了不少。於靜瀟這麽一番旁敲側擊之後,他自然想得到,她是在懷疑自己。雖然無奈,但卻又屬實在情理之中。
白景升露出一抹苦笑,“郡主懷疑我,實是合情合理。唉!我的母……莊妃為人素來桀驁強勢,睚眥必報。她又……也難怪你會懷疑到我。不過還望郡主明查。我確實沒有,也不敢去謀害母妃,更何況她懷得還是我的手足。”
白景升神情憂傷,原本就蒼白的臉上幾乎看不到血色,語氣也充滿了濃濃的無奈和委屈。另於靜瀟既尷尬,又內疚,十分後悔這樣冒然試探人家。
“呃,還望殿下恕罪,是我一時胡亂猜測,才以小人之心,揣度了殿下。”於靜瀟起身福了福,極其誠懇地向對方道歉。
白景升默了默,重重地歎了口氣,一徑苦笑道:“這如何怨得了郡主。你會這樣猜測,確實也是人之常情。易地而處,隻怕我也會這樣想的。”
於靜瀟此時已再無顏麵留在白景升的寢殿,遂起身告辭,“我今日魯莽,行事有欠斟酌,打擾了殿下。我這便告辭了。還望殿下勿要介懷。”
白景升神情寂寥地點點頭。
於靜瀟再度福身後,一邊低咒自己愚蠢,一邊轉身向殿門走去。
可就在她快要走到殿門時,忽覺後腦挨了重重的一擊!
宮女聽說要把她送去專門審訊懲罰犯錯宮女和太監的安樂堂,登時嚇得渾身抖若篩糠,不住叩頭,“郡主,郡主,安樂堂去不得,去不得呀!”
於靜瀟眼見她仍不肯鬆口,遂冷哼一聲,“帶走!”
那宮女被太監們拖走後,於靜瀟拿著那幾粒山楂,向寧妃複命。
寧妃盯著擺在案上的山楂,如同盯著砒霜劇毒,一向從容的臉上,也現出一抹怨毒,“是什麽人!究竟是什麽人害本宮!”
於靜瀟心頭煩亂,但還是耐著性子問道:“我給娘娘開得那張藥方,可曾經手他人?”
她給寧妃開的那張藥方,雖藥性平和,但絕不可與幾味食材同用,其中有一味,便是隨處可見的山楂。
寧妃將目光移迴到於靜瀟臉上,肯定的搖了搖頭,“郡主給的藥方,都是由本宮親自保管。方中的藥材,尚玉宮也常備了些,並不需特意到太醫院去抓。本宮安排了最貼身信任的人去取用調配藥物,斷不會泄露出去。那賤婢又是從何處得知,還懂得用山楂水來害本宮!定是有高人在背後指使!”
於靜瀟也隻是隨口一問。宮裏的陰謀毒計層出不窮。寧妃是個中行家,這些事她比自己在行,也更著緊肚裏的龍嗣,自然會辦得滴水不漏。
那麽如果紕漏不是出在寧妃這裏,又能出自哪兒呢?
於靜瀟垂眸苦思。
除非……是當日她交代寧妃要注意的事項時,被人偷聽了去,這才加以利用。那究竟是誰有這麽大的膽子,敢扒尚玉宮的牆角……
於靜瀟忽然抬起頭,望向窗外的方向,雙眼流露出難以置信的目光。
寧妃發覺到了她的異樣,遂厲聲問道:“郡主可是想到了什麽?”
於靜瀟臉上的異色轉瞬即逝,她神色如常道:“沒有,我隻是擔心那宮女會不會被人滅口。”
寧妃鳳目一凜,剛要傳話,讓人把那宮女押迴來。就見剛剛押送宮女的一個太監急急忙忙地跑迴來,一頭磕在地上,語氣仍帶著驚恐。
“啟,啟稟娘娘。那宮女東珠,在押送安樂堂的路上,碰,碰,碰壁自盡了。”
“廢物!”寧妃大怒,水袖滑過,揮落了枕邊的玉如意,在清脆的碎裂聲中那價值不菲的玉如意碎成了小塊。
於靜瀟心頭略有不忍,出言問道:“可還有救?”
“迴,迴郡主。她腦漿子都磕飛出來了。當場斃命,斷無生機。”太監的聲音仍帶著驚嚇過後的顫抖,可見那東珠的死狀奇慘。
於靜瀟本欲嚇一嚇那東珠,卻不想,因此而害了一條性命,登時一陣愧疚掠過心頭。
寧妃仍兀自憤憤地嘀咕,“對方好手段,竟調教得出如此忠心的狗奴才!”
於靜瀟隻覺心煩意亂,遂向寧妃請辭道:“娘娘,此時天色已晚,您剛剛小產,還望娘娘以鳳體為重,寬心息怒,早些休息。”
寧妃形容微斂,也知自己一時盛怒之下,言行舉止已有失分寸。她整理了一下顏色,又恢複成往日的溫文婉約,隻是神情仍有些哀悸,戚戚然地歎道:“看來本宮終究是跟這個孩子無緣了。唉。現在時辰已晚,想來宮門已經下鑰,郡主出宮不得。不如暫且在本宮的尚玉宮住下。來日皇上詢問起來,郡主也可幫本宮知會一二。”
於靜瀟的眼底閃過一絲慍怒。寧妃這話裏有話,她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
皇帝現在雖仍在病中,但皇妃流產,這是何等的大事。待到白赫能起床,必定會親自過問。
寧妃明著是要她幫忙交代。實則是在逼迫於靜瀟替她查明此事。否則的話,待到白赫詢問起來,隻怕寧妃要提起的,就不單是自己流產一事了,恐怕還有於靜瀟與前朝餘孽有染的罪責。
於靜瀟壓下心底的怒意,不動聲色地點頭應下,“既然如此,那便叨擾娘娘了。”
寧妃吩咐了一聲,立時有貼身的宮女引著於靜瀟出了寢殿,帶她到尚玉宮的偏殿安頓。
打發走了幾名宮女後,於靜瀟卻沒有洗漱就寢,反而坐在桌邊,一邊喝茶,一邊反複思量著自己心中的一個猜測。
轉眼夜色已深,尚玉宮的主仆們大多安睡了。
於靜瀟這才邁步出了偏殿,向尚玉宮東南角的方向行去。如果她沒有記錯的話,七皇子白景升的寢殿就在那裏。
遠遠的,就望到白景升的寢殿裏還亮著燈,顯然是七皇子仍沒有睡下。守門的小太監離遠見到於靜瀟後,很是有些意外。但還是伶俐迅速地進門去跟白景升通報了一聲。
待到於靜瀟行到近前時,那太監已掀簾出來,並向她低頭陪笑道:“殿下知道郡主來訪,很是驚喜,著奴才請郡主進去。”
於靜瀟點了點頭,也不羅嗦,直接就著太監推開的殿門走了進去。
白景升此時正坐在寢殿的書房中看書,不知他是習慣清淨,還是不喜被人打擾,偌大的寢殿中,連一個端茶倒水的太監和宮女都沒有。隻有他一人坐在書案後,麵前還擺著幾摞厚厚的書冊。
“殿下這個時辰仍未就寢,還在用功讀書,真是勤勉刻苦,叫人敬佩。”於靜瀟依禮見過後,隨口寒暄了一句。
白景升依舊笑得十分靦腆,他親自替於靜瀟倒了一杯茶,“郡主謬讚了。我不似幾位哥哥一般允文允武,自幼又體弱多病,隻好以勤補拙,少睡些覺,多讀些書。”
於靜瀟聞言輕笑,說了幾句場麵上的客套話後,便端起茶杯淺飲了一口,忽而話鋒一轉,半真半假地玩笑道:“七殿下真是少年心性,仍像孩子般頑皮,那一日竟伏在窗外聽我和娘娘說話,都被我撞見了。”
白景升怔了怔,有些蒼白的臉上滿是迷茫,頗為詫異地重複道:“我聽郡主和母妃說話?是什麽時候的事?我怎麽不記得了?”
於靜瀟看似在喝茶,實際上卻一直牢牢的盯著對方,沒有放過他臉上任何一絲細微表情。她在宮裏宮外曆練了這麽多年,察言觀色已甚是拿手。若對方有意欺瞞,她定可瞧出一兩分的端倪。
然而……她在白景升臉上,什麽也沒有看到。看來他沒有說謊,那一天白景升雖剛好在寧妃寢殿之外,卻沒有偷聽她二人的對話。
隻是於靜瀟還有些不放心,遂再次出言試探道:“哦,原來殿下沒聽到我和娘娘的對話。那可就怪了!為什麽東珠在臨死前托我給七殿下帶話,讓你好生安頓她的家人,還要我轉交一物給你。”她說著,有意無意地捏了一下自己的衣袖。
可是白景升的反應依舊是那般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東珠?郡主說的是咱們宮裏的燒火宮女嗎?我與她幾乎連話都未曾說過,何來囑托一說?而且我聽說,她不正是害得母妃小產的……”白景升說到這裏,語速一頓,驚訝地望著於靜瀟,“郡主莫不是在……在懷疑我害得母妃小產!”
望見白景升那張瘦弱的臉龐上,既震驚又受傷的表情,於靜瀟頓時有些尷尬。她確實在懷疑白景升。
當時,她和寧妃交談完離開時,正好撞見了白景升。這說明他極有可能一直待在外邊。而且,也是最關鍵的,白景升是莊妃的親生兒子。
莊妃生前便與寧妃不睦,於靜瀟又是直接促成莊妃被賜死的元兇。於情於理,白景升都理應恨她二人。
寧妃行事向來小心謹慎,她在宮中行走多年,手段智謀皆出類拔萃,又如此重視自己腹內的皇嗣。由此料想,尚玉宮外的人要害她,很難得手。那麽住在尚玉宮中,又與她有仇的白景升的嫌疑,就應屬最重了。
所以於靜瀟懷疑他,也算合情合理。
白景升雖然年歲不大,但久居宮中,耳濡目染下這些個事情也見了不少。於靜瀟這麽一番旁敲側擊之後,他自然想得到,她是在懷疑自己。雖然無奈,但卻又屬實在情理之中。
白景升露出一抹苦笑,“郡主懷疑我,實是合情合理。唉!我的母……莊妃為人素來桀驁強勢,睚眥必報。她又……也難怪你會懷疑到我。不過還望郡主明查。我確實沒有,也不敢去謀害母妃,更何況她懷得還是我的手足。”
白景升神情憂傷,原本就蒼白的臉上幾乎看不到血色,語氣也充滿了濃濃的無奈和委屈。另於靜瀟既尷尬,又內疚,十分後悔這樣冒然試探人家。
“呃,還望殿下恕罪,是我一時胡亂猜測,才以小人之心,揣度了殿下。”於靜瀟起身福了福,極其誠懇地向對方道歉。
白景升默了默,重重地歎了口氣,一徑苦笑道:“這如何怨得了郡主。你會這樣猜測,確實也是人之常情。易地而處,隻怕我也會這樣想的。”
於靜瀟此時已再無顏麵留在白景升的寢殿,遂起身告辭,“我今日魯莽,行事有欠斟酌,打擾了殿下。我這便告辭了。還望殿下勿要介懷。”
白景升神情寂寥地點點頭。
於靜瀟再度福身後,一邊低咒自己愚蠢,一邊轉身向殿門走去。
可就在她快要走到殿門時,忽覺後腦挨了重重的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