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出關
自己的謊言被人當麵無情戳穿,更是當著自己毀謗的當事人的麵。於靜瀟幾乎羞愧欲死,恨不得即刻找條地縫鑽進去。
但事已至此,她也無法裝傻充愣,唯有幹笑著打起哈哈,“靜瀟與三公主情同姐妹,她的母親自然也等若我的母親,我當然也就……”
她的聲音在楚夜梟危險地眯視下越來越小,最後徹底收了聲。
楚夜梟丟給她一個“過會兒找你算賬”的陰狠表情,然後換了個人似的,向著聞彩衣恭敬問道:“聞姨,你怎麽會找到這裏來?”
這時聞彩衣正立在冰棺旁看著裏麵的人,“你師父臨終前,曾到寺中見過我,告訴了貧尼他為自己選下的墓址,以及從外麵開啟地宮的具體方法。我今天來時,見到入口處的斷魂石落下,便知有人觸到了機關,遂從底部的一條秘密通道尋了進來。”她說到這裏,轉過了身,目光落在於靜瀟身上,“至於貧尼為什麽來,卻是受人所托,來尋迴郡主。”
於靜瀟聞言愣住了,受人所托!是什麽人這麽厲害,竟然猜得到自己是被楚夜梟帶走了,還知道求聞彩衣來尋自己!
她這裏正兀自失神,就見聞彩衣將一物向她揚手擲來。
於靜瀟下意識地伸手去接,東西入手還頗有些分量。她拿到眼前一看,竟是自己被楚夜梟帶走的那晚,她故意遺落下的金蛇手環。
於靜瀟下意識地低唿了一聲,“六殿下!”
誰知聞彩衣竟微笑搖頭,“不,不是莫觴。”
於靜瀟愣了下,隨即渾身一震,心裏想到了那個答案,卻沒有說出來。
是白煦……
其實她一直隱隱感覺得到,織錦很可能一直暗中保護著自己,否則那一日,她在青樓前也不會輕易將莫言和織錦引出來。
想來自己被楚夜梟帶走那一晚,織錦多半在附近活動著,隻不過因她身邊跟著同為高手的謝隆,所以不敢太過接近罷了。
這金蛇手環定是織錦尋到,交給了白煦的。她自己在山中的遭遇,白煦最是清楚不過,他看到這手環,便不難猜到於靜瀟想表達的信息,正是帶走她的人跟金環蛇時候的事情有關。
涉及到江湖上的事,白煦自然會想到去求聞彩衣。所以才會有聞彩衣尋到此處救人的事。
這些念頭在於靜瀟的腦海裏轉得飛快,不過眨眼的功夫,她便想通了其中的原委。
這時,楚夜梟聽說聞彩衣要帶走於靜瀟,一雙濃眉皺得死緊,其意很明確,是不想放於靜瀟走。
聞彩衣將他的表情看在眼裏,轉睛向於靜瀟說了句,“郡主可否容我二人單獨說幾句話?”
於靜瀟愣了下,但還是十分乖巧地點點頭,遂轉身出了墓室,到外邊的墓道裏等候。
沒過多久,楚夜梟便沉著一張臉走了出來,他在於靜瀟身邊停住,“你跟聞姨走吧。”說完就向墓道深處走去。
於靜瀟看得很是莫名其妙,隱約覺得楚夜梟似乎有什麽心事。她想要問問,可又怕問過之後,楚夜梟改了主意,不放自己離開。
所以她略略躊躇了片刻後,轉身進入墓室,向著聞彩衣畢恭畢敬地施了一禮,“多謝聞娘娘二次相救。”
聞彩衣微笑點頭,“佛家都講究個緣分,你這娃兒跟貧尼便是有緣。來吧,我們出去。”說著轉身向墓室中那處密道口走去。
於靜瀟猶豫了一下,還是問道:“聞娘娘,你剛才跟他說了什麽?他好像心事重重的樣子。”
聞彩衣輕輕搖頭,“隻是一些陳年瑣事罷了。”
眼見人家不想說,於靜瀟也不便追問,遂岔開話題道:“我失蹤了這麽久,京裏沒鬧出什麽動靜吧?”
聞彩衣輕笑,“你失蹤之後,隔天莫觴就派人傳出話,說你跟著周太醫秘密外出遊學去了,所以並未鬧出什麽動靜。”
於靜瀟腳步頓了頓,隨即想到,自己現在屬實是個名人。而且作為一個未出閣的姑娘,這麽不明不白的失蹤,確實容易引人非議。難得白莫觴思慮周全,反應迅速,才沒有鬧出什麽不好聽的流言來。
二人拾級而下,不多時,便進入了密道。密道裏幾乎沒有一絲光線,但於靜瀟在漆黑的墓室裏生活了一個月,雙眼已經極度適應黑暗,所以才能勉強跟上聞彩衣的腳步。
她們在密道裏折折轉轉,最後一段路開始向上延伸,約摸走了半刻鍾的光景,遠遠的,終於望到了一片天光。
於靜瀟大喜,剛要衝著出口跑出去,卻被聞彩衣攔住。
“現在時至正午,光線很強,你在黑暗的環境中待了一個月,驟然見光隻怕會傷了眼見。”聞彩衣說著將一條絲帶遞給於靜瀟,“用這個暫時把眼睛覆上吧,待眼睛慢慢適應光線後,再摘下來。”
“還是聞娘娘思慮周全。”於靜瀟感激地接過帶子,束在腦後,遮住了眼睛。
她剛剛係好帶子,就覺一束柔軟的拂塵搭在自己手上,心知是聞彩衣要給自己引路,遂道了聲謝,抓住拂塵隨著聞彩衣向前走去。
聞彩衣帶著於靜瀟一直迴到了天台寺,她自己的禪房內,才停下來。
於靜瀟當初跟楚夜梟走時,身上什麽也沒帶,就連那身衣服也被扯破了好幾處,隻能把楚夜梟的袍子裹在外麵,才不至於衣不蔽體。後來在墓道中生活了一個月,形容已十分狼狽。
有楚夜梟那頭狼守在旁邊,對方雖說已明確表示過不會碰她。但於靜瀟卻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沐浴更衣,隻是每日用暗河裏的水簡單洗漱一下。
一個多月下來,衣服皺巴巴的不說,身上也快發黴了。今天終於重建天日,她便厚著臉皮求聞彩衣替自己準備了沐浴用的木桶和熱水,又要了套人家舊時穿過的衣服。
一番仔細地洗刷梳理過後,於靜瀟穿上那套素色的雪白紗衣,將未幹的秀發在腦後鬆鬆地挽了一扣,插上藍玉蓮花簪。再喝上一杯寺中獨有的清茶,於靜瀟這才覺得自己終於活了過來。
唯一不完美的是,遮住眼睛的絲帶還不能即刻摘下。
她正坐在經案邊喝茶,就聽房門被人推開,遂笑著說:“聞娘娘這寺中的茶真好喝,入口先苦後甘,迴味無窮。”
然而來者卻沒有答話,於靜瀟隔著絲帶隱約看到有人站在門邊,來者目光灼灼地盯著自己,不是聞彩衣。
她正感愕然,隨即便被來人用力擁入懷中,一股恬淡的龍涎香氣逸入鼻間,對方的聲音竟隱隱有些顫抖,“瀟瀟,還好!還好你沒事……”
於靜瀟渾身一震,“六殿下?”
“那一天,謝隆來跟我稟報,說你不見了。我頭一次知道什麽是害怕。我真後悔七夕那天沒陪在你身邊。”白莫觴的聲音似乎帶著失而複得的激動,連一向穩健都雙臂都在微微顫抖,力氣大地箍得於靜瀟有些疼。
於靜瀟雖覺得此刻雙方的動作已經逾越了朋友的範疇,但麵對如此激動的白莫觴,她卻不忍推開他,隻能由著對方緊緊地抱著自己。
好一會兒,白莫觴才慢慢放開她,“抱歉,失禮了。”
於靜瀟能說什麽,隻是微笑著搖搖頭。
白莫觴看到於靜瀟眼睛上的白布,聲音不由得一緊,“你的眼睛!”
於靜瀟摸了摸絲帶,“沒事兒,隻是在黑暗中待得久了,怕傷到眼睛,才暫時帶上的。過一段時間就能摘下了。”
白莫觴點頭,問起她失蹤之後的事。
於靜瀟想起那暗無天日,每天啃蜥蜴肉度日的一個月,不由得苦笑,“說來話長。”
“隻要你平安就好。”白莫觴輕歎一聲,複又笑道:“既然是說來話長,那咱們也不用著急。接下來有的是時間再說。”
於靜瀟本以為白莫觴是來接自己迴京的,可聽他的語氣又仿佛別有它意,遂詫異道:“六殿下,難道我們不迴京嗎?”
“你忘了嗎?外人都以為你在跟周太醫四處遊學,所以這京城,也就不用急著迴去。”白莫觴故作神秘的說:“至於我們要去哪兒,很快你就知道了。”
白莫觴攜於靜瀟拜別聞彩衣後,雙雙離開天台寺。因於靜瀟仍戴著絲帶,無法視物,所以白莫觴便理所當然地牽著她走。
乘馬車下了玉香山後,一路往東行,天色漸暗時,於靜瀟似乎嗅到了水汽,因目不視物,所以耳朵便格外的靈敏,隱約間仿佛聽到了水聲。
她不確定地問:“殿下,我們這是去河邊?”
白莫觴看著她清水芙蓉般的容顏,淡淡笑道:“是出海。”
於靜瀟訝然,“出海?”
白莫觴輕笑,“你忘了嗎?我們說好的,有機會就帶你出海看看。”
於靜瀟這才恍然記起,自己確實曾隨口跟他提過一句,想不到白莫觴竟一直記在心上。
白莫觴見她神色愕然,遲疑地問:“你不想去?”
於靜瀟頓了頓,微笑搖頭,“不。想去,非常想去。難得殿下還記著我的話。”
白莫觴目光轉柔,“你的話,我怎麽會忘。”
於靜瀟心頭微震,一時不知道該怎樣接話,唯有無奈地淺淺一笑。
自己的謊言被人當麵無情戳穿,更是當著自己毀謗的當事人的麵。於靜瀟幾乎羞愧欲死,恨不得即刻找條地縫鑽進去。
但事已至此,她也無法裝傻充愣,唯有幹笑著打起哈哈,“靜瀟與三公主情同姐妹,她的母親自然也等若我的母親,我當然也就……”
她的聲音在楚夜梟危險地眯視下越來越小,最後徹底收了聲。
楚夜梟丟給她一個“過會兒找你算賬”的陰狠表情,然後換了個人似的,向著聞彩衣恭敬問道:“聞姨,你怎麽會找到這裏來?”
這時聞彩衣正立在冰棺旁看著裏麵的人,“你師父臨終前,曾到寺中見過我,告訴了貧尼他為自己選下的墓址,以及從外麵開啟地宮的具體方法。我今天來時,見到入口處的斷魂石落下,便知有人觸到了機關,遂從底部的一條秘密通道尋了進來。”她說到這裏,轉過了身,目光落在於靜瀟身上,“至於貧尼為什麽來,卻是受人所托,來尋迴郡主。”
於靜瀟聞言愣住了,受人所托!是什麽人這麽厲害,竟然猜得到自己是被楚夜梟帶走了,還知道求聞彩衣來尋自己!
她這裏正兀自失神,就見聞彩衣將一物向她揚手擲來。
於靜瀟下意識地伸手去接,東西入手還頗有些分量。她拿到眼前一看,竟是自己被楚夜梟帶走的那晚,她故意遺落下的金蛇手環。
於靜瀟下意識地低唿了一聲,“六殿下!”
誰知聞彩衣竟微笑搖頭,“不,不是莫觴。”
於靜瀟愣了下,隨即渾身一震,心裏想到了那個答案,卻沒有說出來。
是白煦……
其實她一直隱隱感覺得到,織錦很可能一直暗中保護著自己,否則那一日,她在青樓前也不會輕易將莫言和織錦引出來。
想來自己被楚夜梟帶走那一晚,織錦多半在附近活動著,隻不過因她身邊跟著同為高手的謝隆,所以不敢太過接近罷了。
這金蛇手環定是織錦尋到,交給了白煦的。她自己在山中的遭遇,白煦最是清楚不過,他看到這手環,便不難猜到於靜瀟想表達的信息,正是帶走她的人跟金環蛇時候的事情有關。
涉及到江湖上的事,白煦自然會想到去求聞彩衣。所以才會有聞彩衣尋到此處救人的事。
這些念頭在於靜瀟的腦海裏轉得飛快,不過眨眼的功夫,她便想通了其中的原委。
這時,楚夜梟聽說聞彩衣要帶走於靜瀟,一雙濃眉皺得死緊,其意很明確,是不想放於靜瀟走。
聞彩衣將他的表情看在眼裏,轉睛向於靜瀟說了句,“郡主可否容我二人單獨說幾句話?”
於靜瀟愣了下,但還是十分乖巧地點點頭,遂轉身出了墓室,到外邊的墓道裏等候。
沒過多久,楚夜梟便沉著一張臉走了出來,他在於靜瀟身邊停住,“你跟聞姨走吧。”說完就向墓道深處走去。
於靜瀟看得很是莫名其妙,隱約覺得楚夜梟似乎有什麽心事。她想要問問,可又怕問過之後,楚夜梟改了主意,不放自己離開。
所以她略略躊躇了片刻後,轉身進入墓室,向著聞彩衣畢恭畢敬地施了一禮,“多謝聞娘娘二次相救。”
聞彩衣微笑點頭,“佛家都講究個緣分,你這娃兒跟貧尼便是有緣。來吧,我們出去。”說著轉身向墓室中那處密道口走去。
於靜瀟猶豫了一下,還是問道:“聞娘娘,你剛才跟他說了什麽?他好像心事重重的樣子。”
聞彩衣輕輕搖頭,“隻是一些陳年瑣事罷了。”
眼見人家不想說,於靜瀟也不便追問,遂岔開話題道:“我失蹤了這麽久,京裏沒鬧出什麽動靜吧?”
聞彩衣輕笑,“你失蹤之後,隔天莫觴就派人傳出話,說你跟著周太醫秘密外出遊學去了,所以並未鬧出什麽動靜。”
於靜瀟腳步頓了頓,隨即想到,自己現在屬實是個名人。而且作為一個未出閣的姑娘,這麽不明不白的失蹤,確實容易引人非議。難得白莫觴思慮周全,反應迅速,才沒有鬧出什麽不好聽的流言來。
二人拾級而下,不多時,便進入了密道。密道裏幾乎沒有一絲光線,但於靜瀟在漆黑的墓室裏生活了一個月,雙眼已經極度適應黑暗,所以才能勉強跟上聞彩衣的腳步。
她們在密道裏折折轉轉,最後一段路開始向上延伸,約摸走了半刻鍾的光景,遠遠的,終於望到了一片天光。
於靜瀟大喜,剛要衝著出口跑出去,卻被聞彩衣攔住。
“現在時至正午,光線很強,你在黑暗的環境中待了一個月,驟然見光隻怕會傷了眼見。”聞彩衣說著將一條絲帶遞給於靜瀟,“用這個暫時把眼睛覆上吧,待眼睛慢慢適應光線後,再摘下來。”
“還是聞娘娘思慮周全。”於靜瀟感激地接過帶子,束在腦後,遮住了眼睛。
她剛剛係好帶子,就覺一束柔軟的拂塵搭在自己手上,心知是聞彩衣要給自己引路,遂道了聲謝,抓住拂塵隨著聞彩衣向前走去。
聞彩衣帶著於靜瀟一直迴到了天台寺,她自己的禪房內,才停下來。
於靜瀟當初跟楚夜梟走時,身上什麽也沒帶,就連那身衣服也被扯破了好幾處,隻能把楚夜梟的袍子裹在外麵,才不至於衣不蔽體。後來在墓道中生活了一個月,形容已十分狼狽。
有楚夜梟那頭狼守在旁邊,對方雖說已明確表示過不會碰她。但於靜瀟卻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沐浴更衣,隻是每日用暗河裏的水簡單洗漱一下。
一個多月下來,衣服皺巴巴的不說,身上也快發黴了。今天終於重建天日,她便厚著臉皮求聞彩衣替自己準備了沐浴用的木桶和熱水,又要了套人家舊時穿過的衣服。
一番仔細地洗刷梳理過後,於靜瀟穿上那套素色的雪白紗衣,將未幹的秀發在腦後鬆鬆地挽了一扣,插上藍玉蓮花簪。再喝上一杯寺中獨有的清茶,於靜瀟這才覺得自己終於活了過來。
唯一不完美的是,遮住眼睛的絲帶還不能即刻摘下。
她正坐在經案邊喝茶,就聽房門被人推開,遂笑著說:“聞娘娘這寺中的茶真好喝,入口先苦後甘,迴味無窮。”
然而來者卻沒有答話,於靜瀟隔著絲帶隱約看到有人站在門邊,來者目光灼灼地盯著自己,不是聞彩衣。
她正感愕然,隨即便被來人用力擁入懷中,一股恬淡的龍涎香氣逸入鼻間,對方的聲音竟隱隱有些顫抖,“瀟瀟,還好!還好你沒事……”
於靜瀟渾身一震,“六殿下?”
“那一天,謝隆來跟我稟報,說你不見了。我頭一次知道什麽是害怕。我真後悔七夕那天沒陪在你身邊。”白莫觴的聲音似乎帶著失而複得的激動,連一向穩健都雙臂都在微微顫抖,力氣大地箍得於靜瀟有些疼。
於靜瀟雖覺得此刻雙方的動作已經逾越了朋友的範疇,但麵對如此激動的白莫觴,她卻不忍推開他,隻能由著對方緊緊地抱著自己。
好一會兒,白莫觴才慢慢放開她,“抱歉,失禮了。”
於靜瀟能說什麽,隻是微笑著搖搖頭。
白莫觴看到於靜瀟眼睛上的白布,聲音不由得一緊,“你的眼睛!”
於靜瀟摸了摸絲帶,“沒事兒,隻是在黑暗中待得久了,怕傷到眼睛,才暫時帶上的。過一段時間就能摘下了。”
白莫觴點頭,問起她失蹤之後的事。
於靜瀟想起那暗無天日,每天啃蜥蜴肉度日的一個月,不由得苦笑,“說來話長。”
“隻要你平安就好。”白莫觴輕歎一聲,複又笑道:“既然是說來話長,那咱們也不用著急。接下來有的是時間再說。”
於靜瀟本以為白莫觴是來接自己迴京的,可聽他的語氣又仿佛別有它意,遂詫異道:“六殿下,難道我們不迴京嗎?”
“你忘了嗎?外人都以為你在跟周太醫四處遊學,所以這京城,也就不用急著迴去。”白莫觴故作神秘的說:“至於我們要去哪兒,很快你就知道了。”
白莫觴攜於靜瀟拜別聞彩衣後,雙雙離開天台寺。因於靜瀟仍戴著絲帶,無法視物,所以白莫觴便理所當然地牽著她走。
乘馬車下了玉香山後,一路往東行,天色漸暗時,於靜瀟似乎嗅到了水汽,因目不視物,所以耳朵便格外的靈敏,隱約間仿佛聽到了水聲。
她不確定地問:“殿下,我們這是去河邊?”
白莫觴看著她清水芙蓉般的容顏,淡淡笑道:“是出海。”
於靜瀟訝然,“出海?”
白莫觴輕笑,“你忘了嗎?我們說好的,有機會就帶你出海看看。”
於靜瀟這才恍然記起,自己確實曾隨口跟他提過一句,想不到白莫觴竟一直記在心上。
白莫觴見她神色愕然,遲疑地問:“你不想去?”
於靜瀟頓了頓,微笑搖頭,“不。想去,非常想去。難得殿下還記著我的話。”
白莫觴目光轉柔,“你的話,我怎麽會忘。”
於靜瀟心頭微震,一時不知道該怎樣接話,唯有無奈地淺淺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