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麽說,思路倒真打開了不少。”李孝節努力消化吳關闡述的幾點內容,“不是……那什麽,意思是……你要去假意歸降?”
不等吳關迴答,李孝節腦袋已搖成了撥浪鼓,“不行不行,太危險了,你可知道,詐降之人一旦敗露,必然要被殺死的,這是規矩……我阿耶就曾說過,要麽不降,降了就老老實實,興許還能換些優待,敢搞小動作,那是瘋了……”
吳關感覺到對方在替自己擔憂,很是感激。
“那是最後的辦法了,”吳關道:“在那之前,勞煩清河王幫忙打聽我剛才所說的幾件事。”
“沒問題,明日一早……”李孝節低頭想了想,道:“算了,我現在就去找阿耶,他定然在等我迴來,我去報個平安,正好打聽消息。”
“如此,有勞了。”吳關拱手,送李孝節出了營帳。
李孝節一走,閆寸立即放下了氈簾,低聲道:“你我本不必摻和此事。”
“不,此事我必須管。”
吳關講明了改變曆史的危害,閆寸聽得直咂舌,畫本故事也不敢這麽寫啊。
“真的會消失嗎?我是說,萬一你家祖宗遭遇不測,你真會消失嗎?”閆寸撓頭問道。
“理論上會,如果真是這樣,受影響的人將不計其數。”吳關道。
“旁人我倒沒想過……其實,我有過一個想法。”閆寸道。
吳關揚了揚下巴,示意閆寸說下去。
“你說,我不會是你祖宗吧?”
吳關:把我40米長的刀拿來,我要跟丫拚命。
誰知閆寸直接無視了吳關複雜的表情,還繼續道:“你細想想,真有可能。”
吳關冷哼一聲,道:“你先娶個媳婦生個娃再說吧,自己這支都要斷了,還憋著壞當別人祖宗……呸!不要臉!”
閆寸:“……”
“說正事吧,”吳關道:“你已知道事情的嚴重性,我需要你幫忙。”
“沒問題。”閆寸道:“我就是幫忙來的。”
“此番我必須達成兩個目的,其一,將尉遲將軍救迴來,其二,不戰而卻匈奴之兵。”
“你的意思是……按照你所了解的情況,這場仗沒打起來?”
“是。”
“那……原先究竟是如何讓突厥退兵的?”
“按照原先的版本,首先,尉遲將軍在涇陽打了一場大勝仗,大挫突厥銳氣——可如今,尉遲將軍的情況你也知道了——有了涇陽之戰的勝利打底,聖上和唐軍都頗有底氣。
大夥也沒做什麽,就是聖上隔著渭水跟吉利可汗念叨了幾句,背信棄義啦,不念往日結盟之誼啦,拿了唐的錢財卻還來劫掠啦……總之一通責問。
而後,吉利可汗一看唐軍軍容嚴整,心裏犯怵,就退兵了。”
“這也太……”閆寸一時想不出恰當的形容。
“這段曆史模模糊糊,似有隱情,”吳關抿嘴想了想,道:“或許我所看到的記載與實際情況本就有偏差,但應該不會差的太遠。”
“我記住你的目標了。”閆寸道:“睡會兒吧,天快亮了。”
兩人和衣躺下。
睡著前,吳關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石不悔後來跟你說什麽了沒?”
“沒。”
“他就沒想著收買你?畢竟他也有先知的本事。”
“倒是提了一嘴,我沒理他。”
“哦?他說什麽?”
“說能讓我迴到父兄尚未離世,我家也還沒散的時候。”
“他騙你的,你知道吧?”
閆寸沉默了許久,道:“萬一是真的呢?”
吳關睜眼,側身看向他,拿出要好好聊聊的樣子。
“你想啊……”
閆寸亦側過身,“騙你的,我沒信他。”
吳關深表懷疑,他知道有些真話是要摻雜在玩笑裏表述的。
“瞧你,防賊似的。”閆寸道。
“不是的,我沒有……”
閆寸擺擺手,“快睡吧。”
心裏有事,兩人這一覺睡得很不踏實,加之早間軍隊操練,唿喝之聲響徹整個大營,吳關不停地翻身,還試圖用氈毯捂住腦袋,可惜隔音效果甚微。最後沒辦法,隻能起來。
起來時正看到閆寸手中托著兩隻碗進來。
“吃飯了,”閆寸道:“我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算是壞消息吧,你想先聽哪個?”
“算是?看來並沒非特別壞,”吳關饒有興趣道:“那就先說壞消息吧。”
“李孝節跑了……也不能說跑了,李將軍連夜將他送出軍營,說是染了風寒,要去養病。”
吳關挑挑眉,“挺好的,這活寶要真有點什麽閃失,我肯定得難受,不過……他幫咱們打聽的事兒……有著落了嗎?”
“倒是把你昨日所說的話統統告訴了李將軍,現在李將軍要見你。
他不僅要見你,還手書一封,連夜叫來了蕭瑀。這就是我要告訴你的好消息。”
吳關一聽,匆匆灌下一碗粟米湯,出了營房。
“走吧,看看李將軍打算如何處置咱們。”
帥帳內。
李神通坐在高椅之上,全身披甲,身旁的竹架上是他的佩劍,段誌玄和蕭瑀坐在下首的位置。
閆寸先衝李神通拱手致意,又對蕭瑀道:“蕭尚書,咱們又見麵了。”
蕭瑀點頭,看向吳關:“聽說你想到了對付突厥的主意?”
“是這樣……”
……
尉遲恭想不明白,怎麽會敗了呢?
這不是他頭一次跟突厥交戰,他了解韃子。韃子打仗全憑悍勇,人強馬快的一群強盜罷了。隻要稍用兵法,韃子必會亂了陣腳。
當然了,知道對方這次有梁師都坐陣,尉遲恭不敢輕敵。
因此他才想出了誘敵深入的法子。
他先假意讓兵卒運糧,並讓運糧軍守備鬆懈,對方沒上當。
他又營造出軍紀鬆散的氛圍,放縱戰馬在營地附近隨意吃草,還派出兵卒打獵,打迴獵物就地造飯,大塊吃肉,好像不是來打仗,而是來郊遊。對方又沒上當。
他還讓營地守備鬆懈,甚至輪崗的守兵常常躲進營房睡大覺。
這迴,突厥終於上當了。
八月庚辰,夕食時分,斥候來報,說今日突厥的夥食數量大增,不僅宰殺了比平日多的羊,還用搶來的糧食做了焦黃的胡餅。
於是尉遲恭知道,這天晚上敵人必有行動。
入夜後,他命兩名副將帶大軍潛伏在左側的山林和右側的山坡後,自己則帶著親兵和少量兵卒留在營地,營造唐軍依然留在營地的假象。
果然,醜時,馬蹄聲轟隆隆地響起,突厥打來了。
尉遲恭沉著應戰,左衝右殺,纏住入局的突厥兵。
如他的計劃,埋伏在左右兩翼的唐軍適時加入戰鬥,對突厥兵進行了反包圍。
趁敵軍陣腳大亂,尉遲恭殺死了對方一名大將,敵軍群龍無首,節節敗退,隻有受屠的份兒了。
形勢一片大好。
可就在這時,又殺出了一隊突厥兵馬。領頭的正是梁師都。
尉遲恭暗暗叫苦。
他知道梁師都乃是突厥人的軍師,必然跟隨中軍,梁師都既然在此,說明突厥中軍已趕上了先頭部隊。
他這誘敵深入的法子,拿來對付突厥的五千先頭兵,夠了,可若突厥數十萬中軍壓頂,瞬間就能破了他的籌謀。
縱如此,尉遲恭也並不太慌,畢竟是唐軍的戰神。
“退!”
他有條不紊地組織唐軍退出戰場,可這時戰局已不是他的控製的。
尉遲恭發現自己被圍了。
幾個武藝高超的突厥人一同對他出手,他雖悍勇,但畢竟沒有三頭六臂,攻防都捉襟見肘起來。
沒關係,親兵一定會對他伸出援手,他們向來互為彼此的眼睛和兵器。
可是沒有。
李孝節發現,他的二十名親兵也落入了和他差不多的境地,就在他張望情況的瞬間,便有三人接連被挑下馬,其中一人還被長槍刺穿了胸膛。
尉遲恭第一次感到心驚肉跳,他大概走不了了。
此刻他率先想到的並非自家性命,而是如何更多地保存唐軍有生力量。‘
“快撤!”他大喊著。
可惜尉遲恭打了一輩子勝仗,幾乎沒什麽戰敗的經驗。
他不知道,這種時候副將不會聽他的。
兩名副將組織手下一次次向著尉遲恭所在的方向衝殺。
若主將被俘,或戰死,副將是要殺頭的。與其迴去被殺,不如在戰場上拚一拚,萬一把主將救迴來了呢?
“兩個匹夫,莫損唐軍兵力!”尉遲恭焦急地大喊。
沒用。
兩名副將很快倒下了,一個中箭,一個被削掉了半邊腦袋。
直到此時,群龍無首的個別唐軍兵卒才有了逃的意識,其餘大部分兵卒跟尉遲恭感情深厚,依舊前赴後繼地衝殺送死。
對突厥來說,這場勝利來得又快又輕鬆,可對眼看著親如手足的兄弟們一個個倒下的尉遲恭來說,實在他漫長了。
終於,兵戈碰撞的聲音安靜了下來,隻剩他一個人了。
感覺很奇怪,好像這一切都不是真實的。
尉遲恭用力眨了眨眼,以確定自己不是在做夢。
他手上沾了溫熱的血,不知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
突厥人對他形成了一個不大的包圍圈,無數兵器對著他,敢有任何動作,他們的兵器就會招唿到他身上。
眼下,他隻有兩個選擇,降,或者自己了斷。
尉遲恭想到了一件事。
當年李世民差點被俘,是他救的,那之後兩人曾探討過萬一戰敗了怎麽辦。
是投降,還是自我了斷。
李世民是主降派。
“你可想清楚,隻要活著,就可能被救迴去,萬一被救迴去了,就有機會再上戰場報仇雪恥。”李世民道。
“臣不願受辱,若真有那一天,臣寧願一死。”尉遲恭道。
“不行,”李世民堅決道:“我不能沒有敬德。”
尉遲恭,字敬德。
見尉遲恭不答話,李世民又強調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咱們莫以一時成敗論短長。”
“可臣生來就是為了打仗,打勝仗,若敗了……”
李世民打斷他道:“敬德救過我一命,不如給我一個還你人情的機會,若有一天你打了敗仗,一定不要尋死,我保證將你從敵營救出來,且給你親手雪恥的機會。”
尉遲恭有些沮喪,因為他發現他被李世民說服了。、
他不想讓李世民傷心失望。
他的下一個念頭是:大唐戰神,敗給屢戰屢敗的梁師都,這可太丟人了,程知節那老小子大牙要笑掉了。
想到梁師都,梁師都就來了。
突厥兵卒給他讓出了一條路,很恭敬的樣子。
草原上的漢子都是直腸子,梁師都帶著他們取得了如此重大的勝利,他們就將梁師都當成全世界最厲害的智者,處處謙讓禮遇。
或許是正因為受了突厥人的膜拜,梁師都努力收斂著得意之色。
就好比,學堂裏功課好的孩子總是一副淡然之色,仿佛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是信手拈來,是舉重若輕。
梁師都正努力裝成這種人。他已做了太久“笨蛋”,他太渴望被人——尤其是被漢人豔羨。
“尉遲將軍別來無恙。”梁師都拱手道。
尉遲恭不迴禮,隻梗著脖子道:“要殺要剮隨你。”
“那不能,”梁師都道:“咱們漢人是最講究禮儀的,即便您不是唐軍的戰神,我也該禮遇您的。”
這話的重音在中間那句,潛台詞是“哈哈哈唐軍的戰神敗在我手裏了,看今後誰還敢小瞧我。”
尉遲恭暗暗歎了口氣,不斷在心中寬慰自己:遲早弄死丫解恨。
梁師都確給了他承諾的禮遇,不僅如此,還嚐試勸他歸降。
當然了,尉遲恭對李世民忠心耿耿,天下皆知,勸他歸降不過是走個流程碰碰運氣,順便羞辱一下而已。
對這種程度的羞辱,尉遲恭已有心理準備,還不算太痛苦。
但有一件事,卻深深傷了他的自尊。
昨日韃子將他押上囚車,推到渭水河畔。吉利可汗指著囚車中的他,衝對麵的李神通大喊道:“迴去告訴你們皇帝,若想保他,就拿渭水北岸的土地來換。”
尉遲恭能想象,李神通一定很詫異。
突厥人想什麽呢?那大片的疆土,莫說尉遲恭了,就算你們抓了太子,聖上恐怕也不會答應你們的要求。
這種尷尬比直言羞辱更嚴重,尉遲恭登時就受不了了,掙紮著求死,可他手腳都被捆住,口中也塞了東西,連咬舌都做不到。
直到被突厥押迴大營,尉遲恭很是沮喪。
梁師都未解開對他的束縛,還一本正經地寬慰道:“尉遲將軍再忍耐些時候吧,了耗死不如賴活著,對吧?你這條命現在可金貴呢,再說了……你看我,打了那麽多敗仗,不還是活得好好的。”
尉遲恭很想罵他:你這沒臉沒皮的,誰要跟你比。卻隻能發出“嗚嗚”聲。
梁師都饒有興趣地觀賞尉遲恭的憤怒,片刻後,似覺得沒意思,便離開了。
之後的幾天,沒人搭理尉遲恭,他不知外麵戰況如何了,隻能日日擔憂。
直到這天,守衛換崗,他發現有一名守衛總是向他遞眼色。
仔細一看,這個蓄著絡腮胡子的胡人,竟是……閆寸?!
不等吳關迴答,李孝節腦袋已搖成了撥浪鼓,“不行不行,太危險了,你可知道,詐降之人一旦敗露,必然要被殺死的,這是規矩……我阿耶就曾說過,要麽不降,降了就老老實實,興許還能換些優待,敢搞小動作,那是瘋了……”
吳關感覺到對方在替自己擔憂,很是感激。
“那是最後的辦法了,”吳關道:“在那之前,勞煩清河王幫忙打聽我剛才所說的幾件事。”
“沒問題,明日一早……”李孝節低頭想了想,道:“算了,我現在就去找阿耶,他定然在等我迴來,我去報個平安,正好打聽消息。”
“如此,有勞了。”吳關拱手,送李孝節出了營帳。
李孝節一走,閆寸立即放下了氈簾,低聲道:“你我本不必摻和此事。”
“不,此事我必須管。”
吳關講明了改變曆史的危害,閆寸聽得直咂舌,畫本故事也不敢這麽寫啊。
“真的會消失嗎?我是說,萬一你家祖宗遭遇不測,你真會消失嗎?”閆寸撓頭問道。
“理論上會,如果真是這樣,受影響的人將不計其數。”吳關道。
“旁人我倒沒想過……其實,我有過一個想法。”閆寸道。
吳關揚了揚下巴,示意閆寸說下去。
“你說,我不會是你祖宗吧?”
吳關:把我40米長的刀拿來,我要跟丫拚命。
誰知閆寸直接無視了吳關複雜的表情,還繼續道:“你細想想,真有可能。”
吳關冷哼一聲,道:“你先娶個媳婦生個娃再說吧,自己這支都要斷了,還憋著壞當別人祖宗……呸!不要臉!”
閆寸:“……”
“說正事吧,”吳關道:“你已知道事情的嚴重性,我需要你幫忙。”
“沒問題。”閆寸道:“我就是幫忙來的。”
“此番我必須達成兩個目的,其一,將尉遲將軍救迴來,其二,不戰而卻匈奴之兵。”
“你的意思是……按照你所了解的情況,這場仗沒打起來?”
“是。”
“那……原先究竟是如何讓突厥退兵的?”
“按照原先的版本,首先,尉遲將軍在涇陽打了一場大勝仗,大挫突厥銳氣——可如今,尉遲將軍的情況你也知道了——有了涇陽之戰的勝利打底,聖上和唐軍都頗有底氣。
大夥也沒做什麽,就是聖上隔著渭水跟吉利可汗念叨了幾句,背信棄義啦,不念往日結盟之誼啦,拿了唐的錢財卻還來劫掠啦……總之一通責問。
而後,吉利可汗一看唐軍軍容嚴整,心裏犯怵,就退兵了。”
“這也太……”閆寸一時想不出恰當的形容。
“這段曆史模模糊糊,似有隱情,”吳關抿嘴想了想,道:“或許我所看到的記載與實際情況本就有偏差,但應該不會差的太遠。”
“我記住你的目標了。”閆寸道:“睡會兒吧,天快亮了。”
兩人和衣躺下。
睡著前,吳關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石不悔後來跟你說什麽了沒?”
“沒。”
“他就沒想著收買你?畢竟他也有先知的本事。”
“倒是提了一嘴,我沒理他。”
“哦?他說什麽?”
“說能讓我迴到父兄尚未離世,我家也還沒散的時候。”
“他騙你的,你知道吧?”
閆寸沉默了許久,道:“萬一是真的呢?”
吳關睜眼,側身看向他,拿出要好好聊聊的樣子。
“你想啊……”
閆寸亦側過身,“騙你的,我沒信他。”
吳關深表懷疑,他知道有些真話是要摻雜在玩笑裏表述的。
“瞧你,防賊似的。”閆寸道。
“不是的,我沒有……”
閆寸擺擺手,“快睡吧。”
心裏有事,兩人這一覺睡得很不踏實,加之早間軍隊操練,唿喝之聲響徹整個大營,吳關不停地翻身,還試圖用氈毯捂住腦袋,可惜隔音效果甚微。最後沒辦法,隻能起來。
起來時正看到閆寸手中托著兩隻碗進來。
“吃飯了,”閆寸道:“我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算是壞消息吧,你想先聽哪個?”
“算是?看來並沒非特別壞,”吳關饒有興趣道:“那就先說壞消息吧。”
“李孝節跑了……也不能說跑了,李將軍連夜將他送出軍營,說是染了風寒,要去養病。”
吳關挑挑眉,“挺好的,這活寶要真有點什麽閃失,我肯定得難受,不過……他幫咱們打聽的事兒……有著落了嗎?”
“倒是把你昨日所說的話統統告訴了李將軍,現在李將軍要見你。
他不僅要見你,還手書一封,連夜叫來了蕭瑀。這就是我要告訴你的好消息。”
吳關一聽,匆匆灌下一碗粟米湯,出了營房。
“走吧,看看李將軍打算如何處置咱們。”
帥帳內。
李神通坐在高椅之上,全身披甲,身旁的竹架上是他的佩劍,段誌玄和蕭瑀坐在下首的位置。
閆寸先衝李神通拱手致意,又對蕭瑀道:“蕭尚書,咱們又見麵了。”
蕭瑀點頭,看向吳關:“聽說你想到了對付突厥的主意?”
“是這樣……”
……
尉遲恭想不明白,怎麽會敗了呢?
這不是他頭一次跟突厥交戰,他了解韃子。韃子打仗全憑悍勇,人強馬快的一群強盜罷了。隻要稍用兵法,韃子必會亂了陣腳。
當然了,知道對方這次有梁師都坐陣,尉遲恭不敢輕敵。
因此他才想出了誘敵深入的法子。
他先假意讓兵卒運糧,並讓運糧軍守備鬆懈,對方沒上當。
他又營造出軍紀鬆散的氛圍,放縱戰馬在營地附近隨意吃草,還派出兵卒打獵,打迴獵物就地造飯,大塊吃肉,好像不是來打仗,而是來郊遊。對方又沒上當。
他還讓營地守備鬆懈,甚至輪崗的守兵常常躲進營房睡大覺。
這迴,突厥終於上當了。
八月庚辰,夕食時分,斥候來報,說今日突厥的夥食數量大增,不僅宰殺了比平日多的羊,還用搶來的糧食做了焦黃的胡餅。
於是尉遲恭知道,這天晚上敵人必有行動。
入夜後,他命兩名副將帶大軍潛伏在左側的山林和右側的山坡後,自己則帶著親兵和少量兵卒留在營地,營造唐軍依然留在營地的假象。
果然,醜時,馬蹄聲轟隆隆地響起,突厥打來了。
尉遲恭沉著應戰,左衝右殺,纏住入局的突厥兵。
如他的計劃,埋伏在左右兩翼的唐軍適時加入戰鬥,對突厥兵進行了反包圍。
趁敵軍陣腳大亂,尉遲恭殺死了對方一名大將,敵軍群龍無首,節節敗退,隻有受屠的份兒了。
形勢一片大好。
可就在這時,又殺出了一隊突厥兵馬。領頭的正是梁師都。
尉遲恭暗暗叫苦。
他知道梁師都乃是突厥人的軍師,必然跟隨中軍,梁師都既然在此,說明突厥中軍已趕上了先頭部隊。
他這誘敵深入的法子,拿來對付突厥的五千先頭兵,夠了,可若突厥數十萬中軍壓頂,瞬間就能破了他的籌謀。
縱如此,尉遲恭也並不太慌,畢竟是唐軍的戰神。
“退!”
他有條不紊地組織唐軍退出戰場,可這時戰局已不是他的控製的。
尉遲恭發現自己被圍了。
幾個武藝高超的突厥人一同對他出手,他雖悍勇,但畢竟沒有三頭六臂,攻防都捉襟見肘起來。
沒關係,親兵一定會對他伸出援手,他們向來互為彼此的眼睛和兵器。
可是沒有。
李孝節發現,他的二十名親兵也落入了和他差不多的境地,就在他張望情況的瞬間,便有三人接連被挑下馬,其中一人還被長槍刺穿了胸膛。
尉遲恭第一次感到心驚肉跳,他大概走不了了。
此刻他率先想到的並非自家性命,而是如何更多地保存唐軍有生力量。‘
“快撤!”他大喊著。
可惜尉遲恭打了一輩子勝仗,幾乎沒什麽戰敗的經驗。
他不知道,這種時候副將不會聽他的。
兩名副將組織手下一次次向著尉遲恭所在的方向衝殺。
若主將被俘,或戰死,副將是要殺頭的。與其迴去被殺,不如在戰場上拚一拚,萬一把主將救迴來了呢?
“兩個匹夫,莫損唐軍兵力!”尉遲恭焦急地大喊。
沒用。
兩名副將很快倒下了,一個中箭,一個被削掉了半邊腦袋。
直到此時,群龍無首的個別唐軍兵卒才有了逃的意識,其餘大部分兵卒跟尉遲恭感情深厚,依舊前赴後繼地衝殺送死。
對突厥來說,這場勝利來得又快又輕鬆,可對眼看著親如手足的兄弟們一個個倒下的尉遲恭來說,實在他漫長了。
終於,兵戈碰撞的聲音安靜了下來,隻剩他一個人了。
感覺很奇怪,好像這一切都不是真實的。
尉遲恭用力眨了眨眼,以確定自己不是在做夢。
他手上沾了溫熱的血,不知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
突厥人對他形成了一個不大的包圍圈,無數兵器對著他,敢有任何動作,他們的兵器就會招唿到他身上。
眼下,他隻有兩個選擇,降,或者自己了斷。
尉遲恭想到了一件事。
當年李世民差點被俘,是他救的,那之後兩人曾探討過萬一戰敗了怎麽辦。
是投降,還是自我了斷。
李世民是主降派。
“你可想清楚,隻要活著,就可能被救迴去,萬一被救迴去了,就有機會再上戰場報仇雪恥。”李世民道。
“臣不願受辱,若真有那一天,臣寧願一死。”尉遲恭道。
“不行,”李世民堅決道:“我不能沒有敬德。”
尉遲恭,字敬德。
見尉遲恭不答話,李世民又強調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咱們莫以一時成敗論短長。”
“可臣生來就是為了打仗,打勝仗,若敗了……”
李世民打斷他道:“敬德救過我一命,不如給我一個還你人情的機會,若有一天你打了敗仗,一定不要尋死,我保證將你從敵營救出來,且給你親手雪恥的機會。”
尉遲恭有些沮喪,因為他發現他被李世民說服了。、
他不想讓李世民傷心失望。
他的下一個念頭是:大唐戰神,敗給屢戰屢敗的梁師都,這可太丟人了,程知節那老小子大牙要笑掉了。
想到梁師都,梁師都就來了。
突厥兵卒給他讓出了一條路,很恭敬的樣子。
草原上的漢子都是直腸子,梁師都帶著他們取得了如此重大的勝利,他們就將梁師都當成全世界最厲害的智者,處處謙讓禮遇。
或許是正因為受了突厥人的膜拜,梁師都努力收斂著得意之色。
就好比,學堂裏功課好的孩子總是一副淡然之色,仿佛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是信手拈來,是舉重若輕。
梁師都正努力裝成這種人。他已做了太久“笨蛋”,他太渴望被人——尤其是被漢人豔羨。
“尉遲將軍別來無恙。”梁師都拱手道。
尉遲恭不迴禮,隻梗著脖子道:“要殺要剮隨你。”
“那不能,”梁師都道:“咱們漢人是最講究禮儀的,即便您不是唐軍的戰神,我也該禮遇您的。”
這話的重音在中間那句,潛台詞是“哈哈哈唐軍的戰神敗在我手裏了,看今後誰還敢小瞧我。”
尉遲恭暗暗歎了口氣,不斷在心中寬慰自己:遲早弄死丫解恨。
梁師都確給了他承諾的禮遇,不僅如此,還嚐試勸他歸降。
當然了,尉遲恭對李世民忠心耿耿,天下皆知,勸他歸降不過是走個流程碰碰運氣,順便羞辱一下而已。
對這種程度的羞辱,尉遲恭已有心理準備,還不算太痛苦。
但有一件事,卻深深傷了他的自尊。
昨日韃子將他押上囚車,推到渭水河畔。吉利可汗指著囚車中的他,衝對麵的李神通大喊道:“迴去告訴你們皇帝,若想保他,就拿渭水北岸的土地來換。”
尉遲恭能想象,李神通一定很詫異。
突厥人想什麽呢?那大片的疆土,莫說尉遲恭了,就算你們抓了太子,聖上恐怕也不會答應你們的要求。
這種尷尬比直言羞辱更嚴重,尉遲恭登時就受不了了,掙紮著求死,可他手腳都被捆住,口中也塞了東西,連咬舌都做不到。
直到被突厥押迴大營,尉遲恭很是沮喪。
梁師都未解開對他的束縛,還一本正經地寬慰道:“尉遲將軍再忍耐些時候吧,了耗死不如賴活著,對吧?你這條命現在可金貴呢,再說了……你看我,打了那麽多敗仗,不還是活得好好的。”
尉遲恭很想罵他:你這沒臉沒皮的,誰要跟你比。卻隻能發出“嗚嗚”聲。
梁師都饒有興趣地觀賞尉遲恭的憤怒,片刻後,似覺得沒意思,便離開了。
之後的幾天,沒人搭理尉遲恭,他不知外麵戰況如何了,隻能日日擔憂。
直到這天,守衛換崗,他發現有一名守衛總是向他遞眼色。
仔細一看,這個蓄著絡腮胡子的胡人,竟是……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