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丙子。


    這一日長安的百姓再次湧上了街頭。


    上迴前來觀瞻李世民的多是女子,這次朱雀門前的廣場上則多是男子,因為這一日是長孫氏的封後大典。


    通訊不發達,許多人並不知道不久前這裏剛剛發生過踩踏事故,看著街頭巷尾熱烈議論,並表示要去觀禮的百姓,吳關眼前總浮現大理寺堆滿屍體的畫麵。


    最殘酷的事莫過於執政者的試錯。


    “我們走了一些彎路,犯了一些錯。”


    輕飄飄的一句話,不知帶過了多少家破人亡的悲慘故事。


    這次踩踏事故,在曆史長河中連一朵小浪花都算不上,執政者繼續升官發財,榮華富貴,揮斥方遒。


    知道真相的吳關,可不敢湊熱鬧了,他長了記性,偏長孫氏派了人邀他赴宴。


    長孫氏好儉惡奢,她要求封後典禮不可鋪張浪費,一切從簡。


    李世民卻不同意,他絕不肯虧待了結發妻子。


    長孫氏拗不過丈夫,隻好任由他安排華麗的宴席。


    閆寸不在,吳關哪兒都懶得去,可皇後的邀請不能拒絕,他隻好找出最華貴的白緞寬袖長袍,正猶豫要不要雇輛像樣的馬車時,清河王身邊的仆役來送了信兒,吳關什麽都不用管,等著清河王的車來接就是了。


    第二日坊門剛開,清河王便乘車到了吳關的住處。


    吳關上了車,決定先將尷尬事說開。


    他半開玩笑道:“下官惶恐,您不會是要秋後算賬吧?”


    “你還有心思說笑?”李孝節道:“你們抓了段誌玄,不知多少武將——不說報複,至少是想給你找些不痛快的,今日你去赴的可是鴻門宴。”


    “不至於吧,”吳關道:“長孫皇後向來剛正,我想沒人敢在她的封後宴上造次,即便有人找我不痛快,我讓著、躲著就是了。”


    “那怎行?我的人可不受這個鳥氣!你今日就在我身邊,他們忌憚我爹,自不敢放肆。”


    吳關倒是早就猜到了李孝節的心思。這位二世祖雖說慫了點,心卻不壞。


    “多謝清河王照應。”吳關鄭重拱手。


    李孝節一揮大袖,叫他別整虛的。


    今日李孝節戴了一頂高冠,行走騰挪很是不便,不願多動彈。


    但他嘴上不饒人,還不忘挖苦吳關道:“你也有被人坑的時候?”


    “誰坑我?”吳關不解。


    “姓閆那小子啊,抓了段誌玄等於捅了武將集團這個蟄蟲窩,他倒是躲得夠遠,把你一個人扔京城,還不是坑你?”


    李孝節的揶揄勾起了吳關心中的困惑不安。


    閆寸已走了八天,除去路上兩天,他在上津城已停留了六天。


    雖說在通訊不發達的唐,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但吳關不免為他擔憂。


    這次的案子很棘手嗎?當地官員好不好相處?不會有人趁他孤身在外使什麽壞吧?


    雖說不報什麽希望,但吳關還是決定向李孝節打聽一下。


    “敢問清河王,”吳關道:“您可知道上津城?”


    “上津啊,隨軍打仗倒是路過了一次,那兒有家酒肆,掌櫃的釀酒手藝好極……”李孝節咂了一下嘴,道:“那梅子酒可真清冽,可惜我那時年少,那兒分得出酒的好壞,不過牛飲一番罷了……不過,那地方的姑娘就不怎麽樣了,要說院閣姑娘,還是京城的最好……”


    吳關忙攔住他的話頭,道:“那官員風評如何?”


    “官兒啊……中規中矩吧。”李孝節道:“無甚特別的。”


    果然,不抱希望是對的,吳關暗自歎了口氣。


    不過他倒有了個新思路,此番前去赴宴,或可向褚遂良打聽一二,那位倒是個百事通,且絕對值得信任。


    李孝節歪在軟墊上,拿膝蓋碰了碰吳關的膝蓋,“想啥呢?”


    “沒,沒啥。”吳關忙藏起心中的小九九。


    李孝節又道:“上次雖說萬分險峻,可若非你逼我一把,我便沒法險中求勝,如今可好了,二哥坐了皇位,對我們家也高看一眼,你的好處我都記得,不僅我,我阿耶也說了,讓你和姓閆的上我家做客。”


    李神通?這卻是個意外收獲,吳關沒想到自己能抱上這麽粗的一條大腿。


    當然了,到手的機會不抓白不抓,吳關忙道:“那閆丞迴來我們便登門拜訪。”


    “好說好說。”


    “段誌玄將軍入獄已有九天了,武將集團並未過多阻撓,想來是令尊有所斡旋吧?”


    “你還不笨。”李孝節道。


    “那更要登門感謝了。”


    “你若真要感謝,”李孝節嘿嘿一笑,道:“近日那殺人遊戲我也玩膩了,你上迴說還有許多新玩法,那個……三國什麽的……三國殺吧?”


    “嗯,還有撲克,您若有興趣,我可教您。”


    李孝節樂了,“今日就教吧,正好我領你認識幾個兄弟。”


    吳關明白了,李孝節有意帶他拓展人脈,且他引見的人肯定是皇室的一班紈絝子弟。


    “下官惶恐,”吳關道:“盡量不給清河王丟人。”


    “什麽丟不丟人的,”李孝節道:“以後都是自家兄弟,莫再說這種外道話,你也莫叫我清河王了,我長你幾歲,咱們可以兄弟相稱,你就叫我守道兄,如何?”


    守道是李孝節的表字。


    “守道兄。”吳關拱手道。


    “這就對了嘛。”


    兩人一路交談,馬車進了宮城。


    停好車,兩人向著行冊封禮的大興殿走去。


    一路上,許多大臣都主動向清河王打著招唿,吳關卻幾乎無人問津,唯有一些武將露出了虎視眈眈的目光,不僅武將,戍衛宮城的衛兵看無關的眼神也帶著怒意。


    段誌玄是他們的直接將領,主將被吳關這樣一個九品小官“欺辱”,他們臉上自是無光。


    看來,清河王的未雨綢繆確有其道理。


    不放,很快吳關就發現,肯幫他籌謀的人竟不止清河王。


    吳關雖受邀赴宴,但其品級不夠,並不能進大興殿觀冊封禮,隻能在殿外候著。


    李孝節剛一進殿,李承乾卻自殿內出來了。


    他雖還未被冊封,但朝臣心中都跟明鏡兒似的,後宮常說母憑子貴,子又何嚐不是憑母貴呢?今日過後他的生母就是皇後了,做為嫡長子,且還是個品學兼優的嫡長子,太子之位必然是他的。


    因此,朝臣們巴結的心思已動了起來。


    李承乾一出來,等在門外的一眾朝臣便都彎腰行禮。


    李承乾匆匆問了一聲好,三步並兩步跑到吳關麵前,扶住亦要躬身的吳關。


    “不必多禮。”李承乾道。


    他比吳關歲數小,但吳關個頭矮,李承乾常常練習騎射,已開始拔個兒,兩人幾乎一般高。


    兩個唇紅齒白的少年郎,均是衣著華麗,氣度不凡,此刻他們執手敘談,簡直是一道美好的風景。


    李承乾道:“聽說你來了,我來看看你。”


    “多謝記掛。”


    “你幫了我家大忙,自是應該記掛,”李孝節道:“閆丞沒來嗎?”


    “他不在京裏。”


    李承乾有些失望,但他還是故意大聲對吳關道:“母親感念二位當初出手相助,閆丞今日不能來,可太遺憾了,待會兒你可要多替他敬兩迴酒。”


    這話是說給那些想找吳關麻煩的人聽的。也不知是長孫氏的安排,還是李承乾自己的主意。


    無論如何,吳關都很感激。


    都說官場兇險,他自是經曆了一些兇險,卻也收獲了肝膽相照。


    任務完成,李承乾拍拍吳關的手,又對他眨了眨眼睛,示意他安心。


    “吉時快到了,”李承乾道:“我先進去了,等會兒宴會上咱們再聊啊。”


    “好。”


    李承乾這招果然奏效,兩個故意站在吳關身邊,不知在打什麽歪主意的武將,相互使了一下眼色,默默挪開了。


    吳關舒了一口氣,在李孝節和李承乾的保護下,總算沒出什麽岔子。


    吉時到,長孫氏的車輦停在了大興殿外,她一襲火紅的華服,在婢女攙扶下下了車輦。


    她頭上滿是釵環,金絲墜發出叮當聲,整個人就像一朵雍容的牡丹。


    下車後,她下意識地抬頭向著台階盡頭看了一眼。


    果然,她的夫君就在台階最上方等著她。


    李世民亦是一身紅袍。


    他已貴為九五之尊,也已有了好幾個孩子,這一刻卻還是緊張得像個初婚的毛頭小子。


    和他自己登基時一樣,前一晚他一夜未免。


    從前有煩心事時,孫氏這個枕邊人總能幫他排解,他的心緒總能很快平複,昨夜卻不行。


    皇帝大婚前夜,亦是不能與皇後相見的。


    李世民覺得,皇宮裏的規矩,數這一條最為可惡。


    大興殿前共有三十九級台階,兩人距離可不算近,長孫氏匆匆一眼,原是看不出李世民的毛躁樣子的,可她偏就知道。


    知道了,便忍不住嫣然一笑。


    李世民原也是看不到她的笑容的,偏他也能知道她的一顰一笑。


    長孫氏一笑,李世民的心就定住了。


    他不再不安地踱步,或是不斷深唿吸,他站穩了腳,隻等結發妻子緩緩走來。


    三十九級台階,長孫氏走得不快不慢,這速度足夠她迴想一遍兩人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初見時既歡喜又羞澀,一顆心總算放下了,家中長輩給她選的郎君模樣並不討人厭。


    婚後她小心侍奉丈夫,十四五歲的少年少女,更多的是新鮮,像過家家,好在丈夫與她是一種人。


    誰若對她好一寸,她定要迴報一尺的。


    這樣兩個人在一起,自是琴瑟和鳴相敬如賓。


    而後,她驚喜又恐懼地發現,丈夫一家為人和氣的表象之下,竟還藏著問鼎的雄心。


    不久李淵竟在太原起了兵,李世民自是積極響應,四處征戰。


    她的丈夫連戰連勝,夫家竟真的一路打到長安,占據了隋朝最重要的整治要地。


    不久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李承乾出生了,丈夫又四處征戰了幾年,竟將前隋的幾乎所有土地都打了迴來。


    如今,她的丈夫已貴為天子,而她竟馬上就要成為天下最最尊貴的女人了。


    還未喝酒,怎就醉了呢?今日的一切怎麽都像做夢一般?


    她看到丈夫向她伸手,便握住了他的手。


    那是一雙布滿弓繭的有力的手,很熟悉,今日卻又略顯陌生。


    在這隻打手的攙扶下,她穩穩走上了最後一段台階。


    “想什麽呢?”李世民一邊牽著她往殿內走,一邊低聲道。


    長孫氏俏皮地一笑,道:“我在想,做皇家的媳婦真不錯,可以結兩次大婚。”


    “皇後是嫌棄與朕老夫老妻,無甚新鮮了?”李世民有意逗她。


    長孫氏耳尖紅了,人麵桃花,更加好看。


    李世民又道:“我昨夜想了許久,今日該對你說些什麽,既要符合皇家身份,又要不失夫妻之趣,最好還能成為經典,可太難了。”


    “那聖上想到什麽了?”長孫氏期待道。


    “哈哈,那我可說了。”


    “嗯。”


    “你看,”李世民空著的手一揮,道:“這是朕給咱們家打下的江山。”


    “噗——”長孫氏實在沒忍住,笑完又忙評價道:“挺……挺好的……噗嗤……”


    “不許笑啊。”李世民道。


    長孫氏瞪她一眼,道:“聖上頂壞的,轉挑這種時候逗臣妾笑。”


    “那你就沒什麽想對我說的?”李世民道。


    “待會兒宴會上臣妾慢慢說……”


    “不行,我現在就想聽。”


    “聖上,您話太多了。”


    “你果然是嫌棄與朕老夫老妻了。”


    ……


    一眾看著兩人走這短短一截路還要有說有笑的朝臣:酸了酸了。


    吳關站得遠,倒是沒太注意兩人的情況。


    兩人進殿後不久,就聽到內侍宣讀冊封詔書。


    自此,長孫氏就是大唐的皇後了。


    冊封大典後,皇後亦要登上朱雀門,接受百姓的祝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形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形骸並收藏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