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完結篇
影視:開局獲得阿爾法狗 作者:水晶咕咾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說了嗎?昨夜英國公府遭了慶王潰兵洗劫,英國公父子被人大卸八塊,掛在府門前曝屍,太慘了。”
“可我怎麽總覺得這事不太對啊,英國公不是慶王一黨嗎?而且要論富貴,隔壁的榮國公府豈不是更有錢,為何卻沒事?”
“我聽說啊,昨晚有人看著宋墨帶人進了英國公府。”
“宋墨?就是那個母親大喪期間跟婢女私通,被逐出英國公府的棄子?”
“噓,不要命了,新皇登基,那宋墨可是首功之臣,萬一讓他聽到,以他弑父殺弟的性子,還不活刮了你。”
距離秦浩登基已經過去半個月,但半個月前那場血腥政變的影響才剛剛開始。
早朝上,一名禦史出班,朗聲道:“陛下,慶王雖然伏誅,但其黨羽卻依舊逍遙法外,臣請陛下徹查,嚴懲。”
頓時朝堂上諸多王公大臣都是一個哆嗦。
在朝堂上混了這麽多年,在場的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官僚了,一眼就看穿這個禦史不過是個幌子,真正的幕後之人是坐在龍椅高高在上的那位。
禦史話音剛落,竇世樞就急忙出班:“陛下,慶王謀反之心早已有之,私底下網羅大量官員,若不徹查,先帝九泉之下難以瞑目啊。”
秦浩目光掃了在場群臣一眼,沉聲道:“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臣附議。”
“臣也附議。”
“慶王一黨不除,天理難容。”
在竇世樞熱切的眼神中,秦浩卻沒有把這個差事交給他,而是看向紀詠。
“紀愛卿,此事便交由你全權審理,記住,不能冤枉一個好人,也決不能放過一個慶王逆黨。”
紀詠出班跪拜:“臣遵旨。”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下朝後,紀詠立即被群臣包圍,一個個都是邀請他赴宴的,看著這一幕竇世樞心裏那個酸啊,雖說紀詠有從龍之功,可他還是當今國丈的親哥哥呢,結果這樣的好事卻落在了一個後輩頭上。
誰都知道,查逆黨其實就是一個由頭,秦浩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清洗朝堂,把一些重要位置安插上自己人。
不過,這也是個得罪人的活,畢竟這些官員勳貴,哪一個不是相互結親,裏麵的關係盤根錯節。
如果不是紀詠太過年輕,資曆太淺,需要這份功績讓他進入內閣,秦浩也不會這麽做。
紀詠倒是很看得開:“紀詠平生所願就是一展心中所學,那些腦滿腸肥的蛀蟲,就算今天不得罪,早晚也會得罪,不僅要得罪,臣還要將其一一拔除,隻要陛下信任紀詠,紀詠便無礙。”
“紀愛卿放心,你不是商鞅,朕也不是那秦惠文王。”
紀詠走後,秦浩就來到坤寧宮,發現竇昭又在算賬,不由一陣好笑。
“怎麽樣,內務府的帳算清楚了嗎?”
不說還好,一說竇昭滿肚子牢騷:“這以前在內務府記賬的就該拉出去杖斃,不,杖斃十迴,這記的什麽亂七八糟的,還不如普通商戶學徒記得清楚明了。”
“若是記得清楚明了,他們如何上下其手?”
秦浩走到竇昭身後,按了按她柔滑的肩膀:“都是些陳年舊賬,你讓手下人去算就好了,沒必要事事親力親為。”
“嗯,我已經讓安素替我找人來盤庫了,主要是平日裏我也沒什麽事情做,算算賬時間還能過得快點。”
要說起來,竇昭這個皇後做得可太輕鬆了,此前萬皇後獨寵後宮,導致朱建深的妃子不僅少,而且一個個都比較短命,現在剩下來的就三個,都被封了太妃。
這三位太妃也是被萬皇後給整怕了,一個個老實得不得了,每天就待在自己的宮裏,連串門都少,壓根也用不著竇昭操心。
至於後宮,秦浩剛剛登基,後宮還是空的,自然也就沒有什麽勾心鬥角。
“對了,父親昨日來過一趟,說是康國公府上門提親,想要讓明妹妹嫁給康國公府的二公子。”
秦浩調侃道:“聽聞康國公府這位二公子長得一表人才,弓馬嫻熟頗有才幹,康國公為了攀附娘子倒是舍得下本。”
竇昭狠狠白了秦浩一眼:“說是攀附我,還不是攀附你,誰讓我夫君是當今陛下呢。”
笑鬧過後,竇昭有些遲疑的問:“這康國公府二公子果真那般好?”
竇昭一向對那些高門顯戶家的子弟不屑一顧,而且也清楚那些高門大戶的手段,很多事隻要蓋子捂得好,再齷齪的人也能吹得天花爛墜。
“我家娘子心地如此善良,對王映雪的女兒都如此上心。”
麵對秦浩的調侃,竇昭幽幽道:“主要還是不想讓父親為難,何況這世道女子本就艱難,王映雪已經得到了她的報應,何必再牽連他人。”
“娘子心胸豁達,為夫佩服。”
“今日嘴巴這麽甜,說,什麽目的?”
秦浩一本正經的道:“娘子不覺得這後宮有些太過冷清了嗎?”
“國喪期間,不是不能選妃嗎?”竇昭眨眨眼。
“讓後宮熱鬧起來,難道除了選妃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還有什麽法子?”
秦浩直接用行動告訴竇昭答案,一把抱起她大步走向寢宮。
竇昭這才明白秦浩究竟是什麽意思,羞惱掙紮:“夫君如今貴為天子,豈可白日……”
最後那兩個字竇昭還沒說出口,已經被秦浩堵住雙唇。
……
就在紀詠借用徹查慶王黨羽之名,將朝堂上一些重要位置清理出來的同時,秦浩也下令開辦恩科,選拔人才。
為了確保考試的公平公正,秦浩讓輯影衛嚴密把控科考的所有流程,所有參與科考的官員也都被監視起來,一旦發現有問題立馬拿下。
為此,以鄔閣老為首的一眾內閣成員紛紛向秦浩進言,讓他裁撤輯影衛。
秦浩自然不會做這自廢武功的事,不僅沒有裁撤輯影衛,相反,還對輯影衛進行了擴招,除了原本的南北鎮撫司,還增設了專門處理國內情報的“暗影堂”,專門處理國外情報的“絕影堂”。
在恩科結束之後,紀詠在秦浩的授意下,選拔了一批新科進士參與到土豆的推廣當中。
不過,即便是有聖旨下達,土豆的推廣依舊舉步維艱,對於那些劣紳來說,土豆讓老百姓能夠吃飽,無疑是斷了他們兼並土地的路子。
臨江府,當地最大的鄉紳劉員外,聯合數位大戶,不僅拒絕在自家田地上試種土豆,還煽動村民鬧事,將前去勸說的新科進士李銘圍堵在縣衙門口。
對此,紀詠直接將帶頭鬧事的大戶全部斬首示眾,血淋淋的人頭滾落,也讓那些劣紳沒了煽動鬧事的底氣。
當然,雪片一樣的奏折湧上秦浩的桌案,全都是參奏紀詠的。
當天夜裏,帶頭參奏的那幾位就被輯影衛請去“喝茶”,一頓大記憶恢複術之下,這些人一個個都把自己背後的主謀給供了出來。
一時間,大理寺的牢獄裏人滿為患,輯影衛的詔獄也是人頭攢動,從此再也沒人敢明目張膽的對抗土豆推廣。
僅僅一個季度,土豆就迎來了大豐收,那些死活不肯種土豆的老百姓,隻能眼巴巴看著人家從地裏一籮筐一籮筐的往家裏搬土豆。
盛乾元年,也就是秦浩登基後的第一年,各地都傳來了豐收的捷報,同時也是這一年,北方遭遇大麵積雪災。
恰好這個時候土豆就派上了用場,大量土豆作為賑災糧食讓無數災民免於挨餓,往年受災之後,老百姓能夠吃到的都是看不到幾粒米的清水粥,這次吃到的卻是土豆糊糊,味道怎麽樣先不說,在災年還能吃上稠的,不少災民都感慨有生以來第一次。
“陛下萬歲。”
“陛下聖明。”
此前一直反對土豆全麵推廣的鄔閣老等人也都紛紛轉變了態度。
“陛下,宋將軍昨夜病逝,定國公府正在為其操辦喪事。”
宋墨到底是沒有熬過這個冬季,當初宋宜春誣陷宋墨在母親大喪期間與婢女私通,動用家法的時候在棍棒上下了毒,以至於宋墨一夜白頭,
慶王謀反的那晚,宋墨得到秦浩的默許,帶兵圍了英國公府,將宋宜春跟宋翰大卸八塊後,他也已經是強弩之末,此後就一直在家中休養。
“紀愛卿,你替朕走一趟,以表哀悼吧。”
“臣領命。”
……
盛乾三年,經過兩年的韜光養晦,秦浩派遣二十萬大軍遠征遼東。
原本在遼東上躥下跳的力真,轉瞬間就被打得抱頭鼠竄,一直逃到深山老林裏,即便如此,秦浩也沒有放過他們,對遼東其他小數部族發布高額懸賞。
一時間,力真部落被殺得成了瀕危物種,最終徹底消失在遼東這塊土地上。
盛乾五年,秦浩下令福庭水軍出征扶桑,將不可一世的織田信長打得狼狽逃竄,結束了室町幕府時代。
得勝後,福庭水軍並未撤離,而是在沿海地區建設城鎮,對扶桑本土進行逐步蠶食。
期間織田信長的部將豐臣秀吉率領被打殘的士卒,聯合德川家康,試圖將福庭水軍趕下海,結果卻被打得潰不成軍,豐臣秀吉直接掉進海裏淹死,德川家康被活捉後送往京城。
秦浩給他封了個“倭國公”,將他囚禁在京城。
與此同時,福庭水軍在扶桑發現大量銀礦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就吸引了大量海商前往扶桑探尋,結果還真讓他們發現了大量銀礦。
這下那些海商眼睛都綠了,趕緊加派人手前往扶桑,挖礦自然需要人手,從內陸運人過去實在是太麻煩,成本也高。
於是這些海商就盯上了那些當地的倭人,一開始還裝模作樣花錢雇,後來直接就開始搶人了。
扶桑的那些大名漸漸發現,自己封地裏的農民越來越少,土地也出現大麵積荒廢,結果一查發現他們都被抓去當礦奴了。
一些大名比較暴躁,直接就帶領自己的武士跟農民去跟海商的護衛隊幹了起來。
結果顯而易見,海商的護衛隊完勝,為了包圍銀礦,這些海商可是十分舍得下血本的,護衛隊全都武裝到了牙齒,而大名那些武士一個個連護具都配不全,何況是那些拿著鋤頭的農民。
有一些聰明點的大名就去跟福庭水軍交涉,福庭水軍自然是矢口否認,他們跟那些海商沒有半點聯係,讓那些大名直接去跟海商交涉,還有的大名偷偷派人去京城告狀,結果剛到京城就被輯影衛給抓去了詔獄。
盛乾十年,扶桑那些大名基本上已經名存實亡了,手底下大量農民都被抓去做了礦奴,連帶著他們也沒有人可以剝削,一個個窮得隻能勒緊褲腰帶過活,一開始他們也是打算重操舊業,去劫掠商船的,結果發現,他們那些小帆板完全不是海商幾千料大船的對手。
盛乾十五年,秦浩立嫡長子為太子。
也是這一年,萬國使者雲集京城,口中山唿:“天可汗萬歲。”
【叮,檢測到宿主完成“九重紫”世界主線劇情,是否載入下一世界。】
“下個是什麽世界?”
【下個世界:六姊妹,是否載入。】
“載入。”
【載入中……】
一張木板床占據了屋子的一角,上麵鋪著打滿補丁的棉被。床邊是一個破舊的衣櫃,上麵的漆已經掉得七七八八,卻被擦得一塵不染。
秦浩睜開雙眼,一段記憶同時也湧上心頭。
這個世界他的父母是從揚州到淮南支援建設的工人,父親在外貿局下轄的一個皮料廠當工人,母親則是在麵粉廠上班。
1962年雙職工家庭,雖然物資匱乏,但一家三口的日子過得還是比較滋潤的。
秦浩還在適應小孩子的身體,就聽隔壁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於是走出院子。
就見到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帶著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孩。
“你們找誰?”
老太太蹲下來詢問道:“小朋友,你知道這家人去哪了嗎?”
秦浩還沒開口,對門院子被一個小女孩推開。
“你們是常勝叔的家人嗎?”
“對,我是他媽,這是他女兒,小姑娘你知道他們一家人去哪了嗎?”
“他們去保健院了,美心阿姨生寶寶,我媽讓我在這等你們。”
“可我怎麽總覺得這事不太對啊,英國公不是慶王一黨嗎?而且要論富貴,隔壁的榮國公府豈不是更有錢,為何卻沒事?”
“我聽說啊,昨晚有人看著宋墨帶人進了英國公府。”
“宋墨?就是那個母親大喪期間跟婢女私通,被逐出英國公府的棄子?”
“噓,不要命了,新皇登基,那宋墨可是首功之臣,萬一讓他聽到,以他弑父殺弟的性子,還不活刮了你。”
距離秦浩登基已經過去半個月,但半個月前那場血腥政變的影響才剛剛開始。
早朝上,一名禦史出班,朗聲道:“陛下,慶王雖然伏誅,但其黨羽卻依舊逍遙法外,臣請陛下徹查,嚴懲。”
頓時朝堂上諸多王公大臣都是一個哆嗦。
在朝堂上混了這麽多年,在場的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官僚了,一眼就看穿這個禦史不過是個幌子,真正的幕後之人是坐在龍椅高高在上的那位。
禦史話音剛落,竇世樞就急忙出班:“陛下,慶王謀反之心早已有之,私底下網羅大量官員,若不徹查,先帝九泉之下難以瞑目啊。”
秦浩目光掃了在場群臣一眼,沉聲道:“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臣附議。”
“臣也附議。”
“慶王一黨不除,天理難容。”
在竇世樞熱切的眼神中,秦浩卻沒有把這個差事交給他,而是看向紀詠。
“紀愛卿,此事便交由你全權審理,記住,不能冤枉一個好人,也決不能放過一個慶王逆黨。”
紀詠出班跪拜:“臣遵旨。”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下朝後,紀詠立即被群臣包圍,一個個都是邀請他赴宴的,看著這一幕竇世樞心裏那個酸啊,雖說紀詠有從龍之功,可他還是當今國丈的親哥哥呢,結果這樣的好事卻落在了一個後輩頭上。
誰都知道,查逆黨其實就是一個由頭,秦浩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清洗朝堂,把一些重要位置安插上自己人。
不過,這也是個得罪人的活,畢竟這些官員勳貴,哪一個不是相互結親,裏麵的關係盤根錯節。
如果不是紀詠太過年輕,資曆太淺,需要這份功績讓他進入內閣,秦浩也不會這麽做。
紀詠倒是很看得開:“紀詠平生所願就是一展心中所學,那些腦滿腸肥的蛀蟲,就算今天不得罪,早晚也會得罪,不僅要得罪,臣還要將其一一拔除,隻要陛下信任紀詠,紀詠便無礙。”
“紀愛卿放心,你不是商鞅,朕也不是那秦惠文王。”
紀詠走後,秦浩就來到坤寧宮,發現竇昭又在算賬,不由一陣好笑。
“怎麽樣,內務府的帳算清楚了嗎?”
不說還好,一說竇昭滿肚子牢騷:“這以前在內務府記賬的就該拉出去杖斃,不,杖斃十迴,這記的什麽亂七八糟的,還不如普通商戶學徒記得清楚明了。”
“若是記得清楚明了,他們如何上下其手?”
秦浩走到竇昭身後,按了按她柔滑的肩膀:“都是些陳年舊賬,你讓手下人去算就好了,沒必要事事親力親為。”
“嗯,我已經讓安素替我找人來盤庫了,主要是平日裏我也沒什麽事情做,算算賬時間還能過得快點。”
要說起來,竇昭這個皇後做得可太輕鬆了,此前萬皇後獨寵後宮,導致朱建深的妃子不僅少,而且一個個都比較短命,現在剩下來的就三個,都被封了太妃。
這三位太妃也是被萬皇後給整怕了,一個個老實得不得了,每天就待在自己的宮裏,連串門都少,壓根也用不著竇昭操心。
至於後宮,秦浩剛剛登基,後宮還是空的,自然也就沒有什麽勾心鬥角。
“對了,父親昨日來過一趟,說是康國公府上門提親,想要讓明妹妹嫁給康國公府的二公子。”
秦浩調侃道:“聽聞康國公府這位二公子長得一表人才,弓馬嫻熟頗有才幹,康國公為了攀附娘子倒是舍得下本。”
竇昭狠狠白了秦浩一眼:“說是攀附我,還不是攀附你,誰讓我夫君是當今陛下呢。”
笑鬧過後,竇昭有些遲疑的問:“這康國公府二公子果真那般好?”
竇昭一向對那些高門顯戶家的子弟不屑一顧,而且也清楚那些高門大戶的手段,很多事隻要蓋子捂得好,再齷齪的人也能吹得天花爛墜。
“我家娘子心地如此善良,對王映雪的女兒都如此上心。”
麵對秦浩的調侃,竇昭幽幽道:“主要還是不想讓父親為難,何況這世道女子本就艱難,王映雪已經得到了她的報應,何必再牽連他人。”
“娘子心胸豁達,為夫佩服。”
“今日嘴巴這麽甜,說,什麽目的?”
秦浩一本正經的道:“娘子不覺得這後宮有些太過冷清了嗎?”
“國喪期間,不是不能選妃嗎?”竇昭眨眨眼。
“讓後宮熱鬧起來,難道除了選妃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還有什麽法子?”
秦浩直接用行動告訴竇昭答案,一把抱起她大步走向寢宮。
竇昭這才明白秦浩究竟是什麽意思,羞惱掙紮:“夫君如今貴為天子,豈可白日……”
最後那兩個字竇昭還沒說出口,已經被秦浩堵住雙唇。
……
就在紀詠借用徹查慶王黨羽之名,將朝堂上一些重要位置清理出來的同時,秦浩也下令開辦恩科,選拔人才。
為了確保考試的公平公正,秦浩讓輯影衛嚴密把控科考的所有流程,所有參與科考的官員也都被監視起來,一旦發現有問題立馬拿下。
為此,以鄔閣老為首的一眾內閣成員紛紛向秦浩進言,讓他裁撤輯影衛。
秦浩自然不會做這自廢武功的事,不僅沒有裁撤輯影衛,相反,還對輯影衛進行了擴招,除了原本的南北鎮撫司,還增設了專門處理國內情報的“暗影堂”,專門處理國外情報的“絕影堂”。
在恩科結束之後,紀詠在秦浩的授意下,選拔了一批新科進士參與到土豆的推廣當中。
不過,即便是有聖旨下達,土豆的推廣依舊舉步維艱,對於那些劣紳來說,土豆讓老百姓能夠吃飽,無疑是斷了他們兼並土地的路子。
臨江府,當地最大的鄉紳劉員外,聯合數位大戶,不僅拒絕在自家田地上試種土豆,還煽動村民鬧事,將前去勸說的新科進士李銘圍堵在縣衙門口。
對此,紀詠直接將帶頭鬧事的大戶全部斬首示眾,血淋淋的人頭滾落,也讓那些劣紳沒了煽動鬧事的底氣。
當然,雪片一樣的奏折湧上秦浩的桌案,全都是參奏紀詠的。
當天夜裏,帶頭參奏的那幾位就被輯影衛請去“喝茶”,一頓大記憶恢複術之下,這些人一個個都把自己背後的主謀給供了出來。
一時間,大理寺的牢獄裏人滿為患,輯影衛的詔獄也是人頭攢動,從此再也沒人敢明目張膽的對抗土豆推廣。
僅僅一個季度,土豆就迎來了大豐收,那些死活不肯種土豆的老百姓,隻能眼巴巴看著人家從地裏一籮筐一籮筐的往家裏搬土豆。
盛乾元年,也就是秦浩登基後的第一年,各地都傳來了豐收的捷報,同時也是這一年,北方遭遇大麵積雪災。
恰好這個時候土豆就派上了用場,大量土豆作為賑災糧食讓無數災民免於挨餓,往年受災之後,老百姓能夠吃到的都是看不到幾粒米的清水粥,這次吃到的卻是土豆糊糊,味道怎麽樣先不說,在災年還能吃上稠的,不少災民都感慨有生以來第一次。
“陛下萬歲。”
“陛下聖明。”
此前一直反對土豆全麵推廣的鄔閣老等人也都紛紛轉變了態度。
“陛下,宋將軍昨夜病逝,定國公府正在為其操辦喪事。”
宋墨到底是沒有熬過這個冬季,當初宋宜春誣陷宋墨在母親大喪期間與婢女私通,動用家法的時候在棍棒上下了毒,以至於宋墨一夜白頭,
慶王謀反的那晚,宋墨得到秦浩的默許,帶兵圍了英國公府,將宋宜春跟宋翰大卸八塊後,他也已經是強弩之末,此後就一直在家中休養。
“紀愛卿,你替朕走一趟,以表哀悼吧。”
“臣領命。”
……
盛乾三年,經過兩年的韜光養晦,秦浩派遣二十萬大軍遠征遼東。
原本在遼東上躥下跳的力真,轉瞬間就被打得抱頭鼠竄,一直逃到深山老林裏,即便如此,秦浩也沒有放過他們,對遼東其他小數部族發布高額懸賞。
一時間,力真部落被殺得成了瀕危物種,最終徹底消失在遼東這塊土地上。
盛乾五年,秦浩下令福庭水軍出征扶桑,將不可一世的織田信長打得狼狽逃竄,結束了室町幕府時代。
得勝後,福庭水軍並未撤離,而是在沿海地區建設城鎮,對扶桑本土進行逐步蠶食。
期間織田信長的部將豐臣秀吉率領被打殘的士卒,聯合德川家康,試圖將福庭水軍趕下海,結果卻被打得潰不成軍,豐臣秀吉直接掉進海裏淹死,德川家康被活捉後送往京城。
秦浩給他封了個“倭國公”,將他囚禁在京城。
與此同時,福庭水軍在扶桑發現大量銀礦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就吸引了大量海商前往扶桑探尋,結果還真讓他們發現了大量銀礦。
這下那些海商眼睛都綠了,趕緊加派人手前往扶桑,挖礦自然需要人手,從內陸運人過去實在是太麻煩,成本也高。
於是這些海商就盯上了那些當地的倭人,一開始還裝模作樣花錢雇,後來直接就開始搶人了。
扶桑的那些大名漸漸發現,自己封地裏的農民越來越少,土地也出現大麵積荒廢,結果一查發現他們都被抓去當礦奴了。
一些大名比較暴躁,直接就帶領自己的武士跟農民去跟海商的護衛隊幹了起來。
結果顯而易見,海商的護衛隊完勝,為了包圍銀礦,這些海商可是十分舍得下血本的,護衛隊全都武裝到了牙齒,而大名那些武士一個個連護具都配不全,何況是那些拿著鋤頭的農民。
有一些聰明點的大名就去跟福庭水軍交涉,福庭水軍自然是矢口否認,他們跟那些海商沒有半點聯係,讓那些大名直接去跟海商交涉,還有的大名偷偷派人去京城告狀,結果剛到京城就被輯影衛給抓去了詔獄。
盛乾十年,扶桑那些大名基本上已經名存實亡了,手底下大量農民都被抓去做了礦奴,連帶著他們也沒有人可以剝削,一個個窮得隻能勒緊褲腰帶過活,一開始他們也是打算重操舊業,去劫掠商船的,結果發現,他們那些小帆板完全不是海商幾千料大船的對手。
盛乾十五年,秦浩立嫡長子為太子。
也是這一年,萬國使者雲集京城,口中山唿:“天可汗萬歲。”
【叮,檢測到宿主完成“九重紫”世界主線劇情,是否載入下一世界。】
“下個是什麽世界?”
【下個世界:六姊妹,是否載入。】
“載入。”
【載入中……】
一張木板床占據了屋子的一角,上麵鋪著打滿補丁的棉被。床邊是一個破舊的衣櫃,上麵的漆已經掉得七七八八,卻被擦得一塵不染。
秦浩睜開雙眼,一段記憶同時也湧上心頭。
這個世界他的父母是從揚州到淮南支援建設的工人,父親在外貿局下轄的一個皮料廠當工人,母親則是在麵粉廠上班。
1962年雙職工家庭,雖然物資匱乏,但一家三口的日子過得還是比較滋潤的。
秦浩還在適應小孩子的身體,就聽隔壁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於是走出院子。
就見到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帶著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孩。
“你們找誰?”
老太太蹲下來詢問道:“小朋友,你知道這家人去哪了嗎?”
秦浩還沒開口,對門院子被一個小女孩推開。
“你們是常勝叔的家人嗎?”
“對,我是他媽,這是他女兒,小姑娘你知道他們一家人去哪了嗎?”
“他們去保健院了,美心阿姨生寶寶,我媽讓我在這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