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國王康迎春,聽康特說完,緊鎖眉頭,半晌沒有言語,最後才長長的歎了一口氣,“怪我,都怪我,有無數人跟我說,易初有反意,應早加以節製,可我就是不聽啊。”
“父王,現在我們該如何是好。”
康特希冀的目光,看著康迎春,此時,從他嘴裏說出的話可就要決定自己,還有整個琅琊國的命運了。
“特兒,現在我們根本無力和易初對抗,倘若歸順大唐朝,可保百姓免於戰火。
這也算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
“這麽說,父王,您也同意歸順。”
康特追問了一句。
“這不是我同不同意的事情,我們還有別的選擇嗎?”
康迎春反問道。
“有,一定會有。
楊昭還在長安,我帳前還有數萬大軍。”
康特還是有一點血性。
康迎春搖了搖頭,“兒啊,我倒覺得歸順這件事是可行的,你還做你的琅琊王,我們也沒有什麽損失,至於國王不國王的,就不要去考慮那麽多了。”
琅琊王康特沒有想到,一手創立琅琊國的父親,居然也是這樣的態度。
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換了身衣服,康特出了皇宮想去透透氣。
大街上,人來人往,倒是有幾分熱鬧,可是也很明顯感覺到,空氣中還是彌漫著一絲緊張之意。
行人們見了,互相熱情的打著招唿。
“鄭老弟,好久不見!”
“喲,張二哥,好久不見,近來生意可好。”
“唉,好什麽,天天盤查這麽嚴,生意都沒法做了。”
“說的是,也不知道得到啥時候,我這鋪子,也慘淡的很。”
“唉,他們打來打去,遭殃的還是百姓啊。”
“噓,老弟,這種話,可不許亂說,當心被人聽見。”
兩個人低低的聲音說著,慢慢遠去了。
而旁邊的康特,卻是苦笑著搖搖頭。
這倆人說道很對。
康欣嚴格執行楊昭的策略,雖然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證虹城的安全,可是對於百姓生活的影響,也是十分巨大。
。
。
。
。
。
。
此時。
契丹國。
完顏平看到耶律亮呈上來的奏報。
心中暗喜。
殺了完顏勇,自己的王位保住了,再也沒有人能夠對自己構成威脅。
可是表麵上,還要裝出一副十分悲傷的樣子。
“唉,兄弟啊,你可莫怪哥哥心狠,大哥也是迫於無奈,”說完,還努力擠出來幾滴眼淚。
下麵耶律亮和一眾文武百官,一個個也陪著掉了不少的眼淚。
最後,還是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站了出來,正是契丹國兵馬大元帥,新居也,“陛下,這唐王朝也欺人太甚,我看得教訓他們一下。”
“對,新元帥說得對,必須教訓他們一下。”
有人開了頭,跟著起哄的本事,不用教,都會。
完顏平卻是搖搖頭,“不宜操之過急,既然是查假飛錢,我想他們還會查到突厥,吐蕃,高句麗等國上去。
到時候,咱們聯合起來,一起出兵,”耶律亮自然聽得懂國王的話外音。
那就是等等再說。
他立刻大聲說道,“陛下說的極是,我們一起出兵,滅了唐王朝,分了他唐王朝的天下。”
“好!”
“好!”
新居也雖然還想再說什麽,卻被這熱烈的氣氛給帶偏了。
也隻好先就此打住了。
待到眾人都退朝離開之後,新居也再次對完顏平說道,“陛下,我們到底何時可以出兵。”
完顏平看了看新居也,微微一皺眉,“我剛才說的清清楚楚,我們要等其他國家一起出兵。”
“可,倘若他們一年不出兵,我們便等一年嗎?”
新居也憤憤的說道,“我要為勇親王報仇,一刻也不想等了。”
完顏平臉色一沉,“新居也,你若是膽敢私自出兵,我,我,砍了你的腦袋。”
迴到家中,新居也的鬱悶和氣憤,可想而知。
他的侍衛長,名叫盛實,小心的試探道,“大元帥,可是遇到什麽煩心之事?”
新居也就把今日朝堂之上情況,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聽完之後,盛實反倒是笑了起來。
“元帥,這件事,說來也簡單的很,既然國王陛下不允許您擅自出兵,可如果唐朝軍隊來進攻我們呢。”
“這,”新居也倒是有點猶豫了,“鬼知道他們打不打嘛!”
盛實嘿嘿一笑,“想要打,自然就有辦法。”
新居也來了精神,登著兩個大眼泡子,“快,說說看,如何個打法。”
“元帥,此事也簡單,屬下願意帶人扮成唐軍模樣,襲擾邊境村子,然後,您就安心在家準備出兵就行了。”
“嗯,好主意,好主意。”
新居也大笑起來。
很快,邊境上消息不斷的傳了迴來。
一隊唐軍,侵占了牧民的一個村子,劫走牛羊數百之眾。
第二天,唐軍襲擊了契丹國的運輸隊,劫走糧草若幹。
又一天,唐軍圍攻邊境上一個兵站,攻勢猛烈,但是幸好被打退。
消息一件件,接連報道了完顏平麵前。
看著這些奏報,完顏平卻是不為所動,依舊吩咐下去。
按兵不動。
新居也有點坐不住了。
盛實也有點慌了。
“大元帥,事到如今,隻能來狠的了。”
“哦,狠招是什麽?”
新居也興奮起來。
“我們需要等一個機會。”
盛實說的高深莫測。
。
。
。
。
。
。
一轉眼四五天過去了。
楊昭終於等到了國內消息。
同意歸順大唐。
如果唐朝皇帝同意接受,即可派人呈現國書。
這,倒是在沈不易的意料之中。
“沈大哥,還請在大唐皇帝麵前,多多美言幾句。”
楊昭雖然心有不甘,可是也隻能服從命令。
“好,我即可進宮,麵見皇上”玄宗皇帝,聽說沈不易求見,笑了起來。
“今日都初八了,沈愛卿終於想起,來見朕了。”
高力士見皇上心情不錯,便親自出來宣召沈不易。
“沈大人,今日皇上心情不錯,你可切莫說一些讓他難堪的事情”沈不易撓了撓頭,“事情是有點大,可是我想皇上應該會高興的。”
肯定高興啊,國土麵積增加了,哪個皇帝不高興呢?
“父王,現在我們該如何是好。”
康特希冀的目光,看著康迎春,此時,從他嘴裏說出的話可就要決定自己,還有整個琅琊國的命運了。
“特兒,現在我們根本無力和易初對抗,倘若歸順大唐朝,可保百姓免於戰火。
這也算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
“這麽說,父王,您也同意歸順。”
康特追問了一句。
“這不是我同不同意的事情,我們還有別的選擇嗎?”
康迎春反問道。
“有,一定會有。
楊昭還在長安,我帳前還有數萬大軍。”
康特還是有一點血性。
康迎春搖了搖頭,“兒啊,我倒覺得歸順這件事是可行的,你還做你的琅琊王,我們也沒有什麽損失,至於國王不國王的,就不要去考慮那麽多了。”
琅琊王康特沒有想到,一手創立琅琊國的父親,居然也是這樣的態度。
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換了身衣服,康特出了皇宮想去透透氣。
大街上,人來人往,倒是有幾分熱鬧,可是也很明顯感覺到,空氣中還是彌漫著一絲緊張之意。
行人們見了,互相熱情的打著招唿。
“鄭老弟,好久不見!”
“喲,張二哥,好久不見,近來生意可好。”
“唉,好什麽,天天盤查這麽嚴,生意都沒法做了。”
“說的是,也不知道得到啥時候,我這鋪子,也慘淡的很。”
“唉,他們打來打去,遭殃的還是百姓啊。”
“噓,老弟,這種話,可不許亂說,當心被人聽見。”
兩個人低低的聲音說著,慢慢遠去了。
而旁邊的康特,卻是苦笑著搖搖頭。
這倆人說道很對。
康欣嚴格執行楊昭的策略,雖然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證虹城的安全,可是對於百姓生活的影響,也是十分巨大。
。
。
。
。
。
。
此時。
契丹國。
完顏平看到耶律亮呈上來的奏報。
心中暗喜。
殺了完顏勇,自己的王位保住了,再也沒有人能夠對自己構成威脅。
可是表麵上,還要裝出一副十分悲傷的樣子。
“唉,兄弟啊,你可莫怪哥哥心狠,大哥也是迫於無奈,”說完,還努力擠出來幾滴眼淚。
下麵耶律亮和一眾文武百官,一個個也陪著掉了不少的眼淚。
最後,還是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站了出來,正是契丹國兵馬大元帥,新居也,“陛下,這唐王朝也欺人太甚,我看得教訓他們一下。”
“對,新元帥說得對,必須教訓他們一下。”
有人開了頭,跟著起哄的本事,不用教,都會。
完顏平卻是搖搖頭,“不宜操之過急,既然是查假飛錢,我想他們還會查到突厥,吐蕃,高句麗等國上去。
到時候,咱們聯合起來,一起出兵,”耶律亮自然聽得懂國王的話外音。
那就是等等再說。
他立刻大聲說道,“陛下說的極是,我們一起出兵,滅了唐王朝,分了他唐王朝的天下。”
“好!”
“好!”
新居也雖然還想再說什麽,卻被這熱烈的氣氛給帶偏了。
也隻好先就此打住了。
待到眾人都退朝離開之後,新居也再次對完顏平說道,“陛下,我們到底何時可以出兵。”
完顏平看了看新居也,微微一皺眉,“我剛才說的清清楚楚,我們要等其他國家一起出兵。”
“可,倘若他們一年不出兵,我們便等一年嗎?”
新居也憤憤的說道,“我要為勇親王報仇,一刻也不想等了。”
完顏平臉色一沉,“新居也,你若是膽敢私自出兵,我,我,砍了你的腦袋。”
迴到家中,新居也的鬱悶和氣憤,可想而知。
他的侍衛長,名叫盛實,小心的試探道,“大元帥,可是遇到什麽煩心之事?”
新居也就把今日朝堂之上情況,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聽完之後,盛實反倒是笑了起來。
“元帥,這件事,說來也簡單的很,既然國王陛下不允許您擅自出兵,可如果唐朝軍隊來進攻我們呢。”
“這,”新居也倒是有點猶豫了,“鬼知道他們打不打嘛!”
盛實嘿嘿一笑,“想要打,自然就有辦法。”
新居也來了精神,登著兩個大眼泡子,“快,說說看,如何個打法。”
“元帥,此事也簡單,屬下願意帶人扮成唐軍模樣,襲擾邊境村子,然後,您就安心在家準備出兵就行了。”
“嗯,好主意,好主意。”
新居也大笑起來。
很快,邊境上消息不斷的傳了迴來。
一隊唐軍,侵占了牧民的一個村子,劫走牛羊數百之眾。
第二天,唐軍襲擊了契丹國的運輸隊,劫走糧草若幹。
又一天,唐軍圍攻邊境上一個兵站,攻勢猛烈,但是幸好被打退。
消息一件件,接連報道了完顏平麵前。
看著這些奏報,完顏平卻是不為所動,依舊吩咐下去。
按兵不動。
新居也有點坐不住了。
盛實也有點慌了。
“大元帥,事到如今,隻能來狠的了。”
“哦,狠招是什麽?”
新居也興奮起來。
“我們需要等一個機會。”
盛實說的高深莫測。
。
。
。
。
。
。
一轉眼四五天過去了。
楊昭終於等到了國內消息。
同意歸順大唐。
如果唐朝皇帝同意接受,即可派人呈現國書。
這,倒是在沈不易的意料之中。
“沈大哥,還請在大唐皇帝麵前,多多美言幾句。”
楊昭雖然心有不甘,可是也隻能服從命令。
“好,我即可進宮,麵見皇上”玄宗皇帝,聽說沈不易求見,笑了起來。
“今日都初八了,沈愛卿終於想起,來見朕了。”
高力士見皇上心情不錯,便親自出來宣召沈不易。
“沈大人,今日皇上心情不錯,你可切莫說一些讓他難堪的事情”沈不易撓了撓頭,“事情是有點大,可是我想皇上應該會高興的。”
肯定高興啊,國土麵積增加了,哪個皇帝不高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