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同樣是紫檀色的錦緞,拿近了看,連針腳大小都毫無差別。
無雙疑惑地拿到鼻前嗅了嗅,發現味道不一樣。
“娘,娘,秋表姐送了爹爹兩個香囊嗎?”
楊氏正在吩咐小廝跟黃大夫去抓藥,聽到女兒喚她,並未立刻答應,待送走了黃大夫才來到榻前,納悶道:“隻送了一個。”
“可是明明有兩個。”無雙把抓著香囊的兩隻小肉手舉得高高的,盡量湊近楊氏鼻前。
楊氏彎腰細看,和無雙一樣從外表上看不出任何區別來,不過這味道……
她抽開封口的綢帶,把兩隻香囊裏麵裝的香料分別倒出來。
“秋兒送你爹爹的是這個。”楊氏指著左邊暗色的龍涎香道,然後對著右邊一堆碎藥材與幹花瓣搖頭,“至於這個,我也不知道是哪兒來的。”
無雙直覺這莫名其妙多出來的香囊一定有問題,可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她又看不出來。
楚曜目光掃過那堆散亂的幹花瓣,皺了一下眉頭,問道:“君夫人,可否讓我看一看那些花瓣?”
“王爺請隨意。”楊氏道。
多虧有楚曜一抓卸力,避免了君恕摔傷,麵對救夫恩人,別說看看幾片花瓣,就是讓她君家花園裏所有的花都送他,楊氏也不會猶豫。
楚曜探手撚起一片鮮紅色的花瓣,舉到眼前觀察片刻,忽道:“這是罌芋花啊。君夫人,您可知道侯爺的馬匹吃什麽飼料?”
楚曜話鋒突然一轉,還真把楊氏問著了。
連覺得他莫名其妙關注花瓣,正暗暗好笑的無雙也是一呆。
馬兒吃什麽,當然由外院馬廄裏的下人們管,她們內宅裏的女子哪裏會知道。
“王爺為什麽這樣問?”楊氏心念如電,一下子就猜到其中關竅。“難不成這花和某種飼料在一起會對馬兒不利麽?”
楚曜點頭道:“正是。罌芋花在雲貴一帶十分常見,它花朵豔麗,香味濃鬱芬芳,十分得人喜愛。隻是如果吃了豆料的馬匹聞見它的花香,會導致癲狂,非常危險。”
馬兒吃豆子嗎?
無雙心道:她還以為馬兒都吃草呢。
不想楚曜就像與她心有靈犀似的,繼續解釋道:“一般馬兒都吃草料,養得精細些的會喂麥麩。不過在軍中為了讓馬匹更有力氣,持續作戰時間更久,會在軍馬的飼料裏攙進豌豆黃豆等豆類。貴州衛曾經發生過馬匹集體發狂的禍事,經由調查才知道罌芋花與豆類會產生反應,令馬匹致幻。之後雲貴兩地的軍營便改變了傳統的飼養方式。至於咱們北方一帶,罌芋花非常罕見,因此少有人知道此事。”
他也是上輩子行軍打仗經過貴州,聽照料馬匹的士兵們提醒才得知。
楊氏立刻招來馬房管事老袁問個清楚。
“自從買了大宛馬迴來,侯爺的馬匹便一直單獨一槽吃飼料,換了馬也還是保持這樣。”老袁道,“因為馬好,所以養得也精細,用了軍中的飼養方式,精草料攙燕麥與豌豆,有時候還放些胡蘿卜給它們解饞。”
果然是這樣,楊氏與楚曜對視一眼,並未對老袁說破,隻客氣地請他迴去。
馬兒吃什麽飼料,就跟一個人某頓吃了什麽菜似的,壓根兒算不得秘密,隻要打聽都能知曉。那麽,那個多出來的香囊裏裝的罌芋花瓣,是偶然出現,還是刻意為之?
“君夫人,想來應查一查做香囊的人。”楚曜好意提醒道。
不想無雙與楊氏同時抬頭,異口同聲反駁他:“做香囊的都是深閨女子,怎麽可能知道軍中飼養馬匹的秘聞。”
楚曜尷尬地摸了摸鼻子,迴想了一番之前母女兩個的對話,便明白症結所在。香囊是楊氏外甥女唐碧秋送的,換了是他,若非證據確鑿,也不喜旁人對自己親人說三道四,胡亂懷疑。
他輕咳一聲,解釋道:“本王的意思並非將她當成兇嫌,隻是適才聽無雙說起,侯爺應該隻有一個香囊,那麽多出來的從何而來,裏麵隻怕大有玄機。”
無雙當然知道楚曜的道理是對的,她鼓起臉孩子氣十足地問:“剛剛我看到秋表姐送的和姐姐的扇套一起揣在懷裏,這個害人的卻佩在腰上,娘,爹爹是不是還不如無雙會數數?”
雖然氣氛不對,楊氏仍是有些好笑地揉了揉女兒肉嘟嘟的小臉。
三十來歲人,除非心智不全,不然怎麽會不識數。
她迴憶早上君恕出門時的情形:“我提醒讓他帶上兩個女孩子送的禮物,然後看著他從桌上拿走的,如果那時候就有兩個香囊,他不可能沒注意到,恐怕是出門後發生了什麽事情。”
無雙點頭,她正是這個意思,隻是得等爹爹醒來才能知道到底發生過什麽事情。
黃大夫的診斷很準確,等了兩盞茶的功夫,君恕便悠悠轉醒。
楊氏先仔細問了丈夫是否覺得哪裏不適,得到否定答案後,才簡潔地將事情轉述給他。
“不是我的?”君恕詫異道,“那個小廝追上來說是我掉的,我還慶幸是掉在家裏有人撿了,不然真丟了姑娘們該難過了。”
不能怪他警惕性不夠,又不是疑心病末期,更沒做過虧心事,誰好端端地會見天兒懷疑廚子在飯裏下毒、下人仆役連撿個香囊都是為了坑他性命?真這樣,別人沒害死他時,他到先要自己把自己嚇死了。
楊氏立刻吩咐管家老程去把外院灑掃的小廝帶過來讓侯爺認一認,看是哪個膽大包天竟然敢害他。
趁著等待的間隙,楚曜提出告辭來。
小廝身份低微,按常理不可能是主謀,多半受人指使。能收買君家下人的,肯定是君家家裏人。如此一來,查找真兇的事情就算是汝南侯府的家事,說不定還牽扯後院陰私,楚曜不適合留下參與。
楚曜想得到,君恕也想得到,因此並未假惺惺挽留,爽快道:“王爺,我送送你。”
“侯爺好好歇著吧。”楚曜笑道,他未來嶽父還真是熱情。
“我沒事,走幾步路而已,用不了多大力氣。”君恕下了榻,似乎為了證明自己半點事沒有,力氣多得很,還順手把無雙抱了起來,“雙雙也一起送送王爺。”
楚曜為了送銅錢來給無雙看,才會救了他。若說楚曜是救命恩人,那小女兒就是自己的福星了。
屋外不知何時又飄起小雨,天色澹沉,細密的雨絲在天地間織出一張灰蒙蒙的紗幔。
門一開,冷風迎麵吹來,無雙不禁打了個小噴嚏。
楚曜站在簷廊下,停步勸道:“侯爺還是請迴吧,無雙還小,別著涼,而且如今查出真相更緊要。”
無雙趴在爹爹肩上,邊吸溜小鼻子邊認真地點了點頭。
楚曜看到她的小動作,笑著摸了摸她的腦袋,道:“無雙,我先迴去了,改日到我府上去玩,婠婠一直念叨你呢。”
無雙撅了撅嘴,非常沒良心地答了一句:“王爺再見。”
小姑娘當然使小性兒,楚曜不當一迴事,正色對君恕叮嚀道:“有幾句話,我說了或許逾距。不過侯爺上有高堂,下有妻兒,誰都離不了您,您的性命自然也比無家無累的金貴,這意圖害您的人必得查清楚,之後嚴懲,決不能再有下次。”
楚曜甚至覺得,此次算計君恕的人與前世他墜馬的事情也脫不了關係,隻是這一層不方便說。
無雙雖不願與楚曜多接近,但因有前世記憶,在這事上倒是與楚曜想法一樣。
隻是不知西山可有罌芋花?按老袁說法,從買了那匹大宛馬後,才開始單獨給爹爹的馬兒喂豆料,兩匹馬都是無故驚馬發狂,怎麽想都難免覺得其中大有關聯。
楚曜出得門來,騎到馬上,轉頭吩咐跟隨的侍衛盧鵬:“你去一趟西山,找一找山上有沒有長罌芋花。”
因為氣候關係,這花兒在北方雖然罕見,卻也不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
同樣是紫檀色的錦緞,拿近了看,連針腳大小都毫無差別。
無雙疑惑地拿到鼻前嗅了嗅,發現味道不一樣。
“娘,娘,秋表姐送了爹爹兩個香囊嗎?”
楊氏正在吩咐小廝跟黃大夫去抓藥,聽到女兒喚她,並未立刻答應,待送走了黃大夫才來到榻前,納悶道:“隻送了一個。”
“可是明明有兩個。”無雙把抓著香囊的兩隻小肉手舉得高高的,盡量湊近楊氏鼻前。
楊氏彎腰細看,和無雙一樣從外表上看不出任何區別來,不過這味道……
她抽開封口的綢帶,把兩隻香囊裏麵裝的香料分別倒出來。
“秋兒送你爹爹的是這個。”楊氏指著左邊暗色的龍涎香道,然後對著右邊一堆碎藥材與幹花瓣搖頭,“至於這個,我也不知道是哪兒來的。”
無雙直覺這莫名其妙多出來的香囊一定有問題,可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她又看不出來。
楚曜目光掃過那堆散亂的幹花瓣,皺了一下眉頭,問道:“君夫人,可否讓我看一看那些花瓣?”
“王爺請隨意。”楊氏道。
多虧有楚曜一抓卸力,避免了君恕摔傷,麵對救夫恩人,別說看看幾片花瓣,就是讓她君家花園裏所有的花都送他,楊氏也不會猶豫。
楚曜探手撚起一片鮮紅色的花瓣,舉到眼前觀察片刻,忽道:“這是罌芋花啊。君夫人,您可知道侯爺的馬匹吃什麽飼料?”
楚曜話鋒突然一轉,還真把楊氏問著了。
連覺得他莫名其妙關注花瓣,正暗暗好笑的無雙也是一呆。
馬兒吃什麽,當然由外院馬廄裏的下人們管,她們內宅裏的女子哪裏會知道。
“王爺為什麽這樣問?”楊氏心念如電,一下子就猜到其中關竅。“難不成這花和某種飼料在一起會對馬兒不利麽?”
楚曜點頭道:“正是。罌芋花在雲貴一帶十分常見,它花朵豔麗,香味濃鬱芬芳,十分得人喜愛。隻是如果吃了豆料的馬匹聞見它的花香,會導致癲狂,非常危險。”
馬兒吃豆子嗎?
無雙心道:她還以為馬兒都吃草呢。
不想楚曜就像與她心有靈犀似的,繼續解釋道:“一般馬兒都吃草料,養得精細些的會喂麥麩。不過在軍中為了讓馬匹更有力氣,持續作戰時間更久,會在軍馬的飼料裏攙進豌豆黃豆等豆類。貴州衛曾經發生過馬匹集體發狂的禍事,經由調查才知道罌芋花與豆類會產生反應,令馬匹致幻。之後雲貴兩地的軍營便改變了傳統的飼養方式。至於咱們北方一帶,罌芋花非常罕見,因此少有人知道此事。”
他也是上輩子行軍打仗經過貴州,聽照料馬匹的士兵們提醒才得知。
楊氏立刻招來馬房管事老袁問個清楚。
“自從買了大宛馬迴來,侯爺的馬匹便一直單獨一槽吃飼料,換了馬也還是保持這樣。”老袁道,“因為馬好,所以養得也精細,用了軍中的飼養方式,精草料攙燕麥與豌豆,有時候還放些胡蘿卜給它們解饞。”
果然是這樣,楊氏與楚曜對視一眼,並未對老袁說破,隻客氣地請他迴去。
馬兒吃什麽飼料,就跟一個人某頓吃了什麽菜似的,壓根兒算不得秘密,隻要打聽都能知曉。那麽,那個多出來的香囊裏裝的罌芋花瓣,是偶然出現,還是刻意為之?
“君夫人,想來應查一查做香囊的人。”楚曜好意提醒道。
不想無雙與楊氏同時抬頭,異口同聲反駁他:“做香囊的都是深閨女子,怎麽可能知道軍中飼養馬匹的秘聞。”
楚曜尷尬地摸了摸鼻子,迴想了一番之前母女兩個的對話,便明白症結所在。香囊是楊氏外甥女唐碧秋送的,換了是他,若非證據確鑿,也不喜旁人對自己親人說三道四,胡亂懷疑。
他輕咳一聲,解釋道:“本王的意思並非將她當成兇嫌,隻是適才聽無雙說起,侯爺應該隻有一個香囊,那麽多出來的從何而來,裏麵隻怕大有玄機。”
無雙當然知道楚曜的道理是對的,她鼓起臉孩子氣十足地問:“剛剛我看到秋表姐送的和姐姐的扇套一起揣在懷裏,這個害人的卻佩在腰上,娘,爹爹是不是還不如無雙會數數?”
雖然氣氛不對,楊氏仍是有些好笑地揉了揉女兒肉嘟嘟的小臉。
三十來歲人,除非心智不全,不然怎麽會不識數。
她迴憶早上君恕出門時的情形:“我提醒讓他帶上兩個女孩子送的禮物,然後看著他從桌上拿走的,如果那時候就有兩個香囊,他不可能沒注意到,恐怕是出門後發生了什麽事情。”
無雙點頭,她正是這個意思,隻是得等爹爹醒來才能知道到底發生過什麽事情。
黃大夫的診斷很準確,等了兩盞茶的功夫,君恕便悠悠轉醒。
楊氏先仔細問了丈夫是否覺得哪裏不適,得到否定答案後,才簡潔地將事情轉述給他。
“不是我的?”君恕詫異道,“那個小廝追上來說是我掉的,我還慶幸是掉在家裏有人撿了,不然真丟了姑娘們該難過了。”
不能怪他警惕性不夠,又不是疑心病末期,更沒做過虧心事,誰好端端地會見天兒懷疑廚子在飯裏下毒、下人仆役連撿個香囊都是為了坑他性命?真這樣,別人沒害死他時,他到先要自己把自己嚇死了。
楊氏立刻吩咐管家老程去把外院灑掃的小廝帶過來讓侯爺認一認,看是哪個膽大包天竟然敢害他。
趁著等待的間隙,楚曜提出告辭來。
小廝身份低微,按常理不可能是主謀,多半受人指使。能收買君家下人的,肯定是君家家裏人。如此一來,查找真兇的事情就算是汝南侯府的家事,說不定還牽扯後院陰私,楚曜不適合留下參與。
楚曜想得到,君恕也想得到,因此並未假惺惺挽留,爽快道:“王爺,我送送你。”
“侯爺好好歇著吧。”楚曜笑道,他未來嶽父還真是熱情。
“我沒事,走幾步路而已,用不了多大力氣。”君恕下了榻,似乎為了證明自己半點事沒有,力氣多得很,還順手把無雙抱了起來,“雙雙也一起送送王爺。”
楚曜為了送銅錢來給無雙看,才會救了他。若說楚曜是救命恩人,那小女兒就是自己的福星了。
屋外不知何時又飄起小雨,天色澹沉,細密的雨絲在天地間織出一張灰蒙蒙的紗幔。
門一開,冷風迎麵吹來,無雙不禁打了個小噴嚏。
楚曜站在簷廊下,停步勸道:“侯爺還是請迴吧,無雙還小,別著涼,而且如今查出真相更緊要。”
無雙趴在爹爹肩上,邊吸溜小鼻子邊認真地點了點頭。
楚曜看到她的小動作,笑著摸了摸她的腦袋,道:“無雙,我先迴去了,改日到我府上去玩,婠婠一直念叨你呢。”
無雙撅了撅嘴,非常沒良心地答了一句:“王爺再見。”
小姑娘當然使小性兒,楚曜不當一迴事,正色對君恕叮嚀道:“有幾句話,我說了或許逾距。不過侯爺上有高堂,下有妻兒,誰都離不了您,您的性命自然也比無家無累的金貴,這意圖害您的人必得查清楚,之後嚴懲,決不能再有下次。”
楚曜甚至覺得,此次算計君恕的人與前世他墜馬的事情也脫不了關係,隻是這一層不方便說。
無雙雖不願與楚曜多接近,但因有前世記憶,在這事上倒是與楚曜想法一樣。
隻是不知西山可有罌芋花?按老袁說法,從買了那匹大宛馬後,才開始單獨給爹爹的馬兒喂豆料,兩匹馬都是無故驚馬發狂,怎麽想都難免覺得其中大有關聯。
楚曜出得門來,騎到馬上,轉頭吩咐跟隨的侍衛盧鵬:“你去一趟西山,找一找山上有沒有長罌芋花。”
因為氣候關係,這花兒在北方雖然罕見,卻也不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