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真人幽怨的看著李淩成,再一次懷疑起自己將他收為弟子是否正確。這小子渾身處處透露著古怪,從小到大就沒幾樣是與正常人相同的,更是沒有一絲一毫的道性慧根。
李淩成頭枕著雙手,直接將玉清真人幽怨的目光無視,並且很快就進入了睡鄉。
真人總結起這頑劣的怪異來:偶爾出行在一個光禿禿的大石上,撿到了一個紅色繈褓,周圍啥也沒有,其怪一也;第一次看見嬰兒的臉時,真人驚呆了,這絕非一般嬰兒所該有的神色,他居然微皺著眉頭,烏漆漆大眼中充滿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憂鬱和怨恨,其怪二也;抱迴來到現在,還沒聽見他哭過一聲,隻在排泄的時候亂踢人,若是沒人在,拉在身上了,還衝別人發火。(小時候,真人懷疑李淩成是不是耳背,有一次偷空狠狠的掐了下他的耳朵,看看會不會疼的哭,誰知他一把就向真人的麵孔抓來,真人躲不及,鼻子上連皮帶肉被抓掉一小塊)其怪三也;七個月就會說話,一開口就幾乎把所有人嚇死,他說“哇靠!”,以後常常念道:“勒了個去,看了眼五星連珠就讓老子穿越,還是古代!他m的!也把老子生在王侯將相家呢,還是鳥道觀……”,其怪五也……
真人這一看,便看去了十年。真人的樣貌未有多大改變,李淩成已經長成了一個帥氣的道士,若非一身的道袍,還真是翩翩佳公子,眉清目秀,臉龐線條柔和,籠罩一派靜謐祥和之氣,若不是對他的成長過程了如指掌,還真可能被他的表麵假象所蒙蔽。
晨起的高歌,睡前的感歎,上樹掏鳥窩,下水摸魚蝦,萬福宮中偷貢品,丹藥房裏嗑金丹,萬寧宮裏蕩秋千,升仙台下架燒烤……
大茅峰有一眼泉,明曰:白龍泉。“大旱不涸,大洪不溢”,據說此泉直通東海,泉裏住著一隻大龜,龜的年齡無從考究,相傳是祖師魏華存所飼養。夕陽西下時,大龜便懶洋洋的浮出水麵,爬上岸邊享受夕陽的餘暉。自從李淩成六歲後,大龜便改變了習慣,並練出了辨認李淩成不規則腳步聲的絕活。
這十年過得,真人的眼角泛著淚花兒,這是個振興道教的人選嗎?倒有些像是西方打入中土道教,擾亂‘清靜無為地’的敵特。
“咦……師傅,你又是一夜沒睡啊!”李淩成揉著惺忪的睡眼,長長的伸了個懶腰。
這一聲“師傅”把玉清真人激動的淚奔了,他也明白了,這家夥在迷糊的時候叫“師傅”,高興的時候叫“哥們、老大”,生氣的時候叫“老頭”,平時——不搭理!但願他一直迷糊吧,“無量壽佛!”
“師傅,你怎麽了,一臉的淚痕……”
“沒事,是眼裏進雞屎了……”看,把真人激動的,他原本想說“沙子”來的。
“哦,唿……唿……”又響起了李淩成細微的唿嚕聲。
有時候想想,真想一巴掌拍死他,不,是六、七……巴掌,一巴掌不解恨!
他曾經曰過:祖師所傳的《上清大洞真經》是騙人的把戲,說什麽“鎮鬼壓邪”實在荒謬,世間本無鬼,正因為你們這些道士要吃飯,所以才有了鬼。唯獨這一本《神行術》還有些用,隻是不如列子的《禦風訣》,看來茅山宗收藏的都是些二流貨色。
當玉清真人告訴他列子的《禦風訣》隻存在於《南華經》中,誰果真見過什麽人在天上飛來飛去?這《神行術》是茅山先輩所創,可是貨真價實。於是,他很自然的揣進懷裏笑納了。
他還曰過:做道士是沒有前途的,趁著教主道君皇帝(宋徽宗)還在位,乘早從政,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抱不完的美女嬌娘……
他還曰過:奶奶個熊,想當年老子……
他“發明”了牙刷和拖鞋等等怪東西,還會不時“狼嚎”一番,曲調古怪,他的到來改變了眾多道士的良好習慣,讓清靜無為的聖地變得漸漸惡俗……
時間還在繼續,日子還得一天天的過。玉清真人將打坐修煉的場所由萬福宮搬至升仙台“避禍”的時候,便多了一份期待。有了期待,日子便越發的難熬了,最後變成了麻木。當竹筒中終於蹦出想要的那枝簽後,真人不禁淚流滿麵,十七年了……十七年了……
看著玉清真人手中的簽,眾多掌教經過三天討論,最終得出了結論“讓他速去汴京”,“讓他速去”這一點在掌教們未見麵時就已經達成了共識,無非是“去那”,“幹什麽”略值得商榷。本著負責任的態度,掌教們一致決定:找出大宋版圖,由玉清真人轉過身丟一顆小石頭,落那是那。“他”不言而喻自然是指李淩成,“汴京”是當朝京都又被稱作“東京開封府”,無須說明“去”幹嗎?似乎隻要他“去”,剩下的自然與茅山觀無關了。
當玉清真人最後宣布這一決定的時候,所有人激動的一宿沒睡。第二天,整個道觀呈現了一種過節的喜慶,所有的貢盤內全擺上了新鮮的貢品,神龕煥然一新,就連太上老君、葛仙君、三茅真君的像都比平常更有光澤……
真人偕全觀道士集體為李淩成送行,就連幾位掌教師叔也都親自送來了禮物。元符萬寧宮的玉陽真人的禮物是一柄名曰“斷水”的寶劍;崇禧萬壽宮的玉明真人送來一件金絲蟬衣;乾雲觀的玉衡真人送來了紋銀二百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迎客門下,玉清真人握著李淩成的手微微顫抖著,雙眼中的淚水在眼眶中不斷打轉,滿臉是一種壓抑的解脫和一絲虛假的悲痛,所有師叔、師伯、師弟、師侄們都激動的淚流滿麵,十七年了……十七年啊!再有十七年,這清奇的大茅峰上還有這座道教聖地嗎?
李淩成感動的嘴唇發抖,就連那一聲“老大”都帶著濃重的顫音。
“莫說……為師和你同樣不舍,各人有各人的機緣,既然上天有所啟示,你就應該勇敢的完成你的使命。茅山雖然清遠,但總不比無垠的天空,廣袤的大地,隻有藍天大地才是天驕的天堂。孩子,我是看著你長大的,知道你一定有著無比輝煌的未來,努力去闖吧,在你疲倦和有所感悟的時候,記得迴來看看……你走後,我們都會想你的。”玉清真人鬆開了手,聲色並茂道,若果不是他輕輕擺動示意再見的手勢,泄露了他心中的迫切,此情此景是何等的感人。
李淩成一激動,脫口而出道:“老大,我不走了……”
“啥?……”真人嚇得後退一步,所有“無比沉痛”的人全都張大了嘴,時間在此刻靜止:凝固在眾人麵上驚訝的表情;不知誰滴落浮在半空的一滴口水;空中忘記了振動翅膀的鳥雀;剛想浮出水麵的神龜……唯有“唿唿”的風聲,一切靜若寒蟬。
“嘿嘿……”意識到現場怪異的氣氛,李淩成尷尬的笑笑,“我是跟大家開玩笑的……”
“哦……”所有人長歎一口氣,這原本細微的歎氣聲此刻卻匯聚成不小的響聲,帶著無比輕鬆的解脫響徹山穀。
“切……什麽人……”李淩成不屑的撇撇嘴,等他下了山門後,身後居然響起了歡唿聲,然後更無恥的是居然響起了炮仗聲。於是他不加思索的喊出了那句讓中國動漫揚眉吐氣的經典台詞,“我一定會迴來的……”
剛還熱鬧非凡的山峰瞬間陷入了一片靜謐……
李淩成頭枕著雙手,直接將玉清真人幽怨的目光無視,並且很快就進入了睡鄉。
真人總結起這頑劣的怪異來:偶爾出行在一個光禿禿的大石上,撿到了一個紅色繈褓,周圍啥也沒有,其怪一也;第一次看見嬰兒的臉時,真人驚呆了,這絕非一般嬰兒所該有的神色,他居然微皺著眉頭,烏漆漆大眼中充滿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憂鬱和怨恨,其怪二也;抱迴來到現在,還沒聽見他哭過一聲,隻在排泄的時候亂踢人,若是沒人在,拉在身上了,還衝別人發火。(小時候,真人懷疑李淩成是不是耳背,有一次偷空狠狠的掐了下他的耳朵,看看會不會疼的哭,誰知他一把就向真人的麵孔抓來,真人躲不及,鼻子上連皮帶肉被抓掉一小塊)其怪三也;七個月就會說話,一開口就幾乎把所有人嚇死,他說“哇靠!”,以後常常念道:“勒了個去,看了眼五星連珠就讓老子穿越,還是古代!他m的!也把老子生在王侯將相家呢,還是鳥道觀……”,其怪五也……
真人這一看,便看去了十年。真人的樣貌未有多大改變,李淩成已經長成了一個帥氣的道士,若非一身的道袍,還真是翩翩佳公子,眉清目秀,臉龐線條柔和,籠罩一派靜謐祥和之氣,若不是對他的成長過程了如指掌,還真可能被他的表麵假象所蒙蔽。
晨起的高歌,睡前的感歎,上樹掏鳥窩,下水摸魚蝦,萬福宮中偷貢品,丹藥房裏嗑金丹,萬寧宮裏蕩秋千,升仙台下架燒烤……
大茅峰有一眼泉,明曰:白龍泉。“大旱不涸,大洪不溢”,據說此泉直通東海,泉裏住著一隻大龜,龜的年齡無從考究,相傳是祖師魏華存所飼養。夕陽西下時,大龜便懶洋洋的浮出水麵,爬上岸邊享受夕陽的餘暉。自從李淩成六歲後,大龜便改變了習慣,並練出了辨認李淩成不規則腳步聲的絕活。
這十年過得,真人的眼角泛著淚花兒,這是個振興道教的人選嗎?倒有些像是西方打入中土道教,擾亂‘清靜無為地’的敵特。
“咦……師傅,你又是一夜沒睡啊!”李淩成揉著惺忪的睡眼,長長的伸了個懶腰。
這一聲“師傅”把玉清真人激動的淚奔了,他也明白了,這家夥在迷糊的時候叫“師傅”,高興的時候叫“哥們、老大”,生氣的時候叫“老頭”,平時——不搭理!但願他一直迷糊吧,“無量壽佛!”
“師傅,你怎麽了,一臉的淚痕……”
“沒事,是眼裏進雞屎了……”看,把真人激動的,他原本想說“沙子”來的。
“哦,唿……唿……”又響起了李淩成細微的唿嚕聲。
有時候想想,真想一巴掌拍死他,不,是六、七……巴掌,一巴掌不解恨!
他曾經曰過:祖師所傳的《上清大洞真經》是騙人的把戲,說什麽“鎮鬼壓邪”實在荒謬,世間本無鬼,正因為你們這些道士要吃飯,所以才有了鬼。唯獨這一本《神行術》還有些用,隻是不如列子的《禦風訣》,看來茅山宗收藏的都是些二流貨色。
當玉清真人告訴他列子的《禦風訣》隻存在於《南華經》中,誰果真見過什麽人在天上飛來飛去?這《神行術》是茅山先輩所創,可是貨真價實。於是,他很自然的揣進懷裏笑納了。
他還曰過:做道士是沒有前途的,趁著教主道君皇帝(宋徽宗)還在位,乘早從政,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抱不完的美女嬌娘……
他還曰過:奶奶個熊,想當年老子……
他“發明”了牙刷和拖鞋等等怪東西,還會不時“狼嚎”一番,曲調古怪,他的到來改變了眾多道士的良好習慣,讓清靜無為的聖地變得漸漸惡俗……
時間還在繼續,日子還得一天天的過。玉清真人將打坐修煉的場所由萬福宮搬至升仙台“避禍”的時候,便多了一份期待。有了期待,日子便越發的難熬了,最後變成了麻木。當竹筒中終於蹦出想要的那枝簽後,真人不禁淚流滿麵,十七年了……十七年了……
看著玉清真人手中的簽,眾多掌教經過三天討論,最終得出了結論“讓他速去汴京”,“讓他速去”這一點在掌教們未見麵時就已經達成了共識,無非是“去那”,“幹什麽”略值得商榷。本著負責任的態度,掌教們一致決定:找出大宋版圖,由玉清真人轉過身丟一顆小石頭,落那是那。“他”不言而喻自然是指李淩成,“汴京”是當朝京都又被稱作“東京開封府”,無須說明“去”幹嗎?似乎隻要他“去”,剩下的自然與茅山觀無關了。
當玉清真人最後宣布這一決定的時候,所有人激動的一宿沒睡。第二天,整個道觀呈現了一種過節的喜慶,所有的貢盤內全擺上了新鮮的貢品,神龕煥然一新,就連太上老君、葛仙君、三茅真君的像都比平常更有光澤……
真人偕全觀道士集體為李淩成送行,就連幾位掌教師叔也都親自送來了禮物。元符萬寧宮的玉陽真人的禮物是一柄名曰“斷水”的寶劍;崇禧萬壽宮的玉明真人送來一件金絲蟬衣;乾雲觀的玉衡真人送來了紋銀二百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迎客門下,玉清真人握著李淩成的手微微顫抖著,雙眼中的淚水在眼眶中不斷打轉,滿臉是一種壓抑的解脫和一絲虛假的悲痛,所有師叔、師伯、師弟、師侄們都激動的淚流滿麵,十七年了……十七年啊!再有十七年,這清奇的大茅峰上還有這座道教聖地嗎?
李淩成感動的嘴唇發抖,就連那一聲“老大”都帶著濃重的顫音。
“莫說……為師和你同樣不舍,各人有各人的機緣,既然上天有所啟示,你就應該勇敢的完成你的使命。茅山雖然清遠,但總不比無垠的天空,廣袤的大地,隻有藍天大地才是天驕的天堂。孩子,我是看著你長大的,知道你一定有著無比輝煌的未來,努力去闖吧,在你疲倦和有所感悟的時候,記得迴來看看……你走後,我們都會想你的。”玉清真人鬆開了手,聲色並茂道,若果不是他輕輕擺動示意再見的手勢,泄露了他心中的迫切,此情此景是何等的感人。
李淩成一激動,脫口而出道:“老大,我不走了……”
“啥?……”真人嚇得後退一步,所有“無比沉痛”的人全都張大了嘴,時間在此刻靜止:凝固在眾人麵上驚訝的表情;不知誰滴落浮在半空的一滴口水;空中忘記了振動翅膀的鳥雀;剛想浮出水麵的神龜……唯有“唿唿”的風聲,一切靜若寒蟬。
“嘿嘿……”意識到現場怪異的氣氛,李淩成尷尬的笑笑,“我是跟大家開玩笑的……”
“哦……”所有人長歎一口氣,這原本細微的歎氣聲此刻卻匯聚成不小的響聲,帶著無比輕鬆的解脫響徹山穀。
“切……什麽人……”李淩成不屑的撇撇嘴,等他下了山門後,身後居然響起了歡唿聲,然後更無恥的是居然響起了炮仗聲。於是他不加思索的喊出了那句讓中國動漫揚眉吐氣的經典台詞,“我一定會迴來的……”
剛還熱鬧非凡的山峰瞬間陷入了一片靜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