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耶律雄基之死,活著第一要務
大漢扛纛者:一人一刀鎮守一城 作者:慘綠少年阿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連夜趕路的行程中,魏忠這才知道鄧天麒如此上火的原因,真的是發生大事了。
陸長生他們在上京幹成功了!
是真的成功了!
具體是如何幹成功的,劉曄帶迴來的消息有些模糊,畢竟現在上京亂成了一鍋粥,眾說紛紜。
而陸長生和孔瑾等人一直沒有露麵。
有的說法是正月十五那一天,耶律雄基從皇家密窖中出來,抬頭就看到皇宮上方出現了一個人,一把刀。
人是陸長生,刀是霸王刀。
陸長生宛如天降,一刀就劈向耶律雄基。
哪怕耶律雄基武功蓋世,又有皇家護衛在身旁,還有超凡絕倫的大柱國陪伴在身旁,依舊無法抵擋陸長生那超脫世俗的一刀。
陸長生呐喊一聲,“耶律雄基,受死!”
隻見霸王刀麾下,紅芒閃過,磅礴無匹的刀罡之氣劃破天際,讓整個上京城黯然失色。
皇家密窖在陸長生的全力一擊之下,化為灰燼。
耶律雄基和遊多寶等人成為了陸長生的刀下亡魂。
隻不過這種說法鄧天麒有些不相信。
首先陸長生殺人的時候,從來不會喊什麽耶律雄基受死之類的話,他隻會悶不吭聲地殺人。
一刀一刀地將敵人殺死,將敵人的腦袋砍下,將敵人的腰肢穿透。
廢話,總是留給敵人去說的。
沒有必要對一個死人,或者將死之人去廢話。
另外,陸長生最近雖然功力提升很快,可是突然從北莽皇家密窖上方出現,然後一刀就將密窖給劈塌了,連同耶律雄基和遊多寶都給劈死了。這種說法鄧天麒還是不會相信的,畢竟鄧天麒和耶律雄基以及遊多寶都對戰過,這兩人功法深厚,尤其是遊多寶,手段頗多,極難對付。
上次陸長生幾人圍攻遊多寶,也是因為陸長生突然爆發,這才破了遊多寶的假身而已。
要想一刀就將遊多寶給劈死,以陸長生現在的功力,還無法做到。
所以陸長生在皇家密窖上方,一刀將耶律雄基給劈成灰燼了,這種說法被鄧天麒直接否定了。
至於耶律雄基為什麽沒有在大年初一進行祭祀大典,而選擇了在正月十五那一天出關祭祀,估計要問耶律雄基本人才知曉。
現在耶律雄基或許已經去地下和他最敬重、最敬仰、最忠誠的哥哥耶律霸基匯合了,誰又能問得到呢?
另外一種說法就是,北莽內部發生了背叛。
耶律雄基身邊的侍衛突然發難,趁著耶律雄基和遊多寶不注意,在二人修煉功法到最緊要的時刻,亂刀將其砍殺。
這種說法被一些人所接受。
因為很多時候,尤其是皇宮當中,許多皇帝不是死於敵國敵人之手,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有的皇帝被自己的親兄弟在城門口亂箭射死。
有的皇帝被自己的弟弟在深夜中用刀斧給砍殺。
還有的皇帝被人用美人計,弄虧了身體,服用過多藥物,直接一口氣沒了。
至於另外有些皇帝,被身邊人用枕頭捂死,用繩子勒死,推進後花園水池中淹死。
種類繁多,數不勝數。
曆朝曆代短命的皇帝,大多數是身邊人下手弄死的。
至於極少數秉承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皇帝,那是少之又少。
將耶律雄基刺死的侍衛是誰,為什麽耶律雄基沒有察覺出來,為什麽連遊多寶都沒有能防住,這是這種說法的最大疑點所在。
畢竟耶律雄基可是九品巔峰高手,不僅肉身強悍,而且身上穿著金絲甲,那侍衛本是皇族中精心挑選之人,如何會做出這等事情來,又如何能刺透耶律雄基的身體?
另外,遊多寶如此強悍,連鄧天麒都自認為自己的大錘十錘把錘都錘不死他,區區一個侍衛就能殺了他?
眾多疑點,讓這種說法也有些站不住腳跟。
至於一些其他的說法,說耶律雄基服用丹藥過量,又在過年期間連續召來後宮嬪妃在皇家密窖中尋歡作樂,身體嚴重透支。
連同遊多寶也一同服用一種名為罌丹之藥物,連續寵幸北莽姑娘,導致身體虧虛,功力大減,這才讓那個背叛的侍衛的手。
對於這種說法,鄧天麒也是不怎麽接受的,哪怕是魏忠也覺得不可思議。
作為蜀王,作為鄧家皇族之人,鄧天麒如何不知道侍衛的重要性,又如何不知曉在緊要關頭如何保護自己。
他不相信耶律雄基會這樣大意,他更不相信小心謹慎的遊多寶,和足智多謀的荀懿會犯這樣的錯誤。
有一種說法,得到了鄧天麒和魏忠的一致認可。
那就是陸長生和虛靖混進了皇宮,利用在北莽那個神秘人提供的線索,裏應外合,在正月十五的那一天,設下埋伏,一舉擊殺了耶律雄基。
至於陸長生和虛靖多在北莽皇宮中潛伏了十五天,這十五天又是怎麽度過來的,鄧天麒相信以那個神秘人的能力,應該能做得到。
而陸長生這種人,別說十五天了,就是六年都能熬過來,這種小問題難不倒他。
而陸長生等人刺殺耶律雄基之後,上京頓時陷入了巨大的混亂當中,畢竟一國皇帝沒了,這可是天塌了的事情。
加上荀懿因為提攜自己的族親荀基,而荀基又陷入了談判賣國的漩渦當中,失去了國人的信任,朝廷不穩,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暴動。
在這種天崩地裂之時,動蕩不安的北莽朝廷,一下失去了皇帝,整個國家頓時陷入了黑暗當中。
沒有人領頭,沒有人下令,沒有人組織防禦。
唯有混亂,唯有恐慌。
在混亂和恐慌當中,那些北莽的達官貴人想到的第一件事情絕對不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抵抗,而是一個字:逃!
舉家逃離。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這句大漢的古話放在北莽同樣適用。
或者說這是千年來文化的結晶。
這些達官貴人比普通百姓更為惜命,而且他們手中掌握的資源和信息,更讓他們知曉事態已經發展了不可挽救的地步。
那麽逃跑就成了他們的第一選擇。
活著,成為了他們的第一要務。
至於北莽的老百姓能不能活下來,北莽是否要亡國滅種,這不是他們所要考慮的事情。
有些人選擇逃,而那些逃跑無門,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人,那就會有另外一種,也是最後一種選擇。
降!
陸長生他們在上京幹成功了!
是真的成功了!
具體是如何幹成功的,劉曄帶迴來的消息有些模糊,畢竟現在上京亂成了一鍋粥,眾說紛紜。
而陸長生和孔瑾等人一直沒有露麵。
有的說法是正月十五那一天,耶律雄基從皇家密窖中出來,抬頭就看到皇宮上方出現了一個人,一把刀。
人是陸長生,刀是霸王刀。
陸長生宛如天降,一刀就劈向耶律雄基。
哪怕耶律雄基武功蓋世,又有皇家護衛在身旁,還有超凡絕倫的大柱國陪伴在身旁,依舊無法抵擋陸長生那超脫世俗的一刀。
陸長生呐喊一聲,“耶律雄基,受死!”
隻見霸王刀麾下,紅芒閃過,磅礴無匹的刀罡之氣劃破天際,讓整個上京城黯然失色。
皇家密窖在陸長生的全力一擊之下,化為灰燼。
耶律雄基和遊多寶等人成為了陸長生的刀下亡魂。
隻不過這種說法鄧天麒有些不相信。
首先陸長生殺人的時候,從來不會喊什麽耶律雄基受死之類的話,他隻會悶不吭聲地殺人。
一刀一刀地將敵人殺死,將敵人的腦袋砍下,將敵人的腰肢穿透。
廢話,總是留給敵人去說的。
沒有必要對一個死人,或者將死之人去廢話。
另外,陸長生最近雖然功力提升很快,可是突然從北莽皇家密窖上方出現,然後一刀就將密窖給劈塌了,連同耶律雄基和遊多寶都給劈死了。這種說法鄧天麒還是不會相信的,畢竟鄧天麒和耶律雄基以及遊多寶都對戰過,這兩人功法深厚,尤其是遊多寶,手段頗多,極難對付。
上次陸長生幾人圍攻遊多寶,也是因為陸長生突然爆發,這才破了遊多寶的假身而已。
要想一刀就將遊多寶給劈死,以陸長生現在的功力,還無法做到。
所以陸長生在皇家密窖上方,一刀將耶律雄基給劈成灰燼了,這種說法被鄧天麒直接否定了。
至於耶律雄基為什麽沒有在大年初一進行祭祀大典,而選擇了在正月十五那一天出關祭祀,估計要問耶律雄基本人才知曉。
現在耶律雄基或許已經去地下和他最敬重、最敬仰、最忠誠的哥哥耶律霸基匯合了,誰又能問得到呢?
另外一種說法就是,北莽內部發生了背叛。
耶律雄基身邊的侍衛突然發難,趁著耶律雄基和遊多寶不注意,在二人修煉功法到最緊要的時刻,亂刀將其砍殺。
這種說法被一些人所接受。
因為很多時候,尤其是皇宮當中,許多皇帝不是死於敵國敵人之手,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有的皇帝被自己的親兄弟在城門口亂箭射死。
有的皇帝被自己的弟弟在深夜中用刀斧給砍殺。
還有的皇帝被人用美人計,弄虧了身體,服用過多藥物,直接一口氣沒了。
至於另外有些皇帝,被身邊人用枕頭捂死,用繩子勒死,推進後花園水池中淹死。
種類繁多,數不勝數。
曆朝曆代短命的皇帝,大多數是身邊人下手弄死的。
至於極少數秉承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皇帝,那是少之又少。
將耶律雄基刺死的侍衛是誰,為什麽耶律雄基沒有察覺出來,為什麽連遊多寶都沒有能防住,這是這種說法的最大疑點所在。
畢竟耶律雄基可是九品巔峰高手,不僅肉身強悍,而且身上穿著金絲甲,那侍衛本是皇族中精心挑選之人,如何會做出這等事情來,又如何能刺透耶律雄基的身體?
另外,遊多寶如此強悍,連鄧天麒都自認為自己的大錘十錘把錘都錘不死他,區區一個侍衛就能殺了他?
眾多疑點,讓這種說法也有些站不住腳跟。
至於一些其他的說法,說耶律雄基服用丹藥過量,又在過年期間連續召來後宮嬪妃在皇家密窖中尋歡作樂,身體嚴重透支。
連同遊多寶也一同服用一種名為罌丹之藥物,連續寵幸北莽姑娘,導致身體虧虛,功力大減,這才讓那個背叛的侍衛的手。
對於這種說法,鄧天麒也是不怎麽接受的,哪怕是魏忠也覺得不可思議。
作為蜀王,作為鄧家皇族之人,鄧天麒如何不知道侍衛的重要性,又如何不知曉在緊要關頭如何保護自己。
他不相信耶律雄基會這樣大意,他更不相信小心謹慎的遊多寶,和足智多謀的荀懿會犯這樣的錯誤。
有一種說法,得到了鄧天麒和魏忠的一致認可。
那就是陸長生和虛靖混進了皇宮,利用在北莽那個神秘人提供的線索,裏應外合,在正月十五的那一天,設下埋伏,一舉擊殺了耶律雄基。
至於陸長生和虛靖多在北莽皇宮中潛伏了十五天,這十五天又是怎麽度過來的,鄧天麒相信以那個神秘人的能力,應該能做得到。
而陸長生這種人,別說十五天了,就是六年都能熬過來,這種小問題難不倒他。
而陸長生等人刺殺耶律雄基之後,上京頓時陷入了巨大的混亂當中,畢竟一國皇帝沒了,這可是天塌了的事情。
加上荀懿因為提攜自己的族親荀基,而荀基又陷入了談判賣國的漩渦當中,失去了國人的信任,朝廷不穩,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暴動。
在這種天崩地裂之時,動蕩不安的北莽朝廷,一下失去了皇帝,整個國家頓時陷入了黑暗當中。
沒有人領頭,沒有人下令,沒有人組織防禦。
唯有混亂,唯有恐慌。
在混亂和恐慌當中,那些北莽的達官貴人想到的第一件事情絕對不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抵抗,而是一個字:逃!
舉家逃離。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這句大漢的古話放在北莽同樣適用。
或者說這是千年來文化的結晶。
這些達官貴人比普通百姓更為惜命,而且他們手中掌握的資源和信息,更讓他們知曉事態已經發展了不可挽救的地步。
那麽逃跑就成了他們的第一選擇。
活著,成為了他們的第一要務。
至於北莽的老百姓能不能活下來,北莽是否要亡國滅種,這不是他們所要考慮的事情。
有些人選擇逃,而那些逃跑無門,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人,那就會有另外一種,也是最後一種選擇。
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