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小太監們被嚇了一跳,急忙挺胸站立,把眼睛睜得很大,由此可見,太監的隊伍中管理是很嚴格的。
小聖躡手躡腳的從他們身邊走過,迴頭看了看,見他們仍然直直地站著,一點反應都沒有,也就放下心來,徑直朝寢宮的門前走去。
門前還有兩個太監,年歲不小,看樣子是皇上的親從,他們懷抱拂塵,規規矩矩地站在房門的兩側,忽聽一個太監道:“皇上別隻顧日理萬機,擔心龍體才是。”
小聖心頭一喜,暗忖道:“看來皇上還沒睡呢,我不如直接進入寢宮,去見皇上。”
他剛要施法,轉念一想,“不行,如果我突然闖入,定會驚嚇皇上,萬一驚叫起來,豈不是前功盡棄。”
他兩眼微閉,念了一套瞌睡咒訣,一隻金色的瞌睡蟲由他指尖處飛了出去,在兩個太監的眼前轉悠了幾圈,長長地打了一個哈欠,身子一軟,都倒在地上睡著了。
小聖來到門口,透過門縫向裏覌瞧,見皇上正在聚精會神地批閱奏折。皇上就在眼前,可小聖竟然犯起愁來。
皇上乃一國之君,奏折如山,都是國家大事。區區一樁案子,如何能引起皇上的重視呢?
他靈機一動,計上心頭,搖身一變,變成一個上界仙人的模樣,化道清光進入宮內。
今日早朝,奏折特別的多,又來了遼國的使臣,很多的折子也沒來得及看,事務繁忙,趙光義一點睡意都沒有,就讓太監們拿來一些,在寢宮裏批閱了起來。
批著批著,忽見室內金光閃閃,紫氣千條,不禁大吃一驚,急忙放下手中的奏折抬頭望去,隻見半空中盤坐著一個仙人。
身穿八卦仙衣,上繡乾三連、坤六斷、離中虛、坎中滿、中間陰陽魚,腰係絲絛,背背降龍寶劍。鶴發童顏,仙風道骨;額下一縷銀白的胡須胸前飄擺。坐下蓮花仙壇,左臂抱拂塵,右手單掌打著合掌禮,圓光護身,金光萬道。
趙光義急忙撩袍跪倒,向上叩首道:“臣子不知仙駕光臨,有失遠迎,萬望上仙恕罪!”
小聖氣運丹田,用一種緩慢而又震撼的聲音說道:“大宋基業幾百秋,可恨兇獸做對頭;邪惡層出正義踏,皇上豈知百姓憂?”
趙光義聽了,機靈靈地打了一個寒顫,在次向上磕頭道:“趙光義身為天子,上效忠於天道,下愛百姓如子民,但人無完人,臣如有逆天之事,甘願天罰!”
小聖道:“上天並無責罰你的意思,光義乃一國之君,日理萬機,即使有些小的疏漏,也不能為過。何況目下窮奇亂世,懲善揚惡,助紂為虐,使得世間邪惡當道,正義全無。還望皇上懲惡揚善,還天下一個正道。”
趙光義道:“臣原遵天旨!隻是窮奇兇惡,並非凡夫能降,還請上仙鼎力相助!”
小聖道:“貧道此次下界,正是為降伏窮奇而來!途經白馬寺時,見那寺裏的僧人不守佛門清規戒律,不但以妖為伍,還以普度眾生、治病救人為名,騙取百姓錢財,霸占民房,強占土地,欺辱婦女,草菅人命,實在是罪惡滔天!
貧道乃上界之人,本不該管這些人人與人之間的事情,但見這些百姓告狀無門、有冤難申,其情可憐,故此在夜深之時,謁見皇上,還望皇上主持公道。”
趙光義駭然一驚,道:“有這種事?微臣不能明察秋毫,乃微臣之過,望天神恕罪!”
“你看看這個吧!”說話間。小聖探袍袖取出那張訴狀來,把手一抖,飄飛而落。
趙光義跪行幾步,將紙張拾起,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張聯名訴狀,趙光義詳詳細細地把訴狀看了一遍,不禁怒發衝冠,怒道:“世間還有這等之事?微臣這就……”
說話間,忽見屋裏的金光消失了,抬頭向上看去,那仙人早已不見了蹤影。
宋太宗以為是夢,可手中的訴狀是真,說與我的話都記得,不曾忘記一句。想必是神聖顯化到此,但不知是何神明?
莫非近日匪盜猖獗,民難安生,上仙下凡降妖,見此劣況,氣憤之下夜入皇宮?他越想越覺得怪異,便對門外喊道:“公公!公公!快點進來!”
夜深人靜,皇上這大聲的一喊,不但驚醒了門外的太監,把室內熟睡中的皇妃也驚醒了,她急忙披上衣服走出了臥室,見皇上手中握著一個紙卷,一副驚魂未定的樣子。
便問道:“皇上怎麽啦?是不是做惡夢了,奴婢這就扶你迴房休息。”
宋太宗擺了一下手道:“你先迴去吧,朕還有要事去做。”皇妃不敢再作多言,深深地道了個萬福,轉身迴房中去了。
這時兩個太監也走了進來,低著頭,急忙上前施禮道:“皇上深夜喚奴才進宮,可有事情吩咐?”
宋太宗道:“方才你們在門外可否見到有人進來?”
太監一聽皇上問出這話,嚇得他倆一哆嗦,“撲通”的一聲,跪倒在地上,怯生生地答道:
“皇上,奴才就在門前伺候皇上,忽然一股香風刮來,困意來臨,奴才倒在地上就睡著了。聽到皇上這嘛一喊,這才醒了過來,奴才們什麽也沒看到啊!”
趙光義聽了,確定是仙聖,半天也沒有說話,把手中的狀子,展開看了又看,突然轉過身來,吩咐道:“快去丞相府,把趙普給朕喊來!”
一個太監見夜已三更,生怕沒弄明白皇上的意思,便問道:“是現在嗎?”
皇上把眼一瞪,惱怒了起來,怒道:“不是現在,還要等上明年嗎?”
太監吐了一下舌頭,連忙向上施了一禮,轉身走出門去。
丞相府距離皇宮不是太遠,兩個太監一溜小跑,來到丞相府的門前,伸手叩打門環,守門的護衛厲聲問道:“夜半三更的,何人敲門?”
太監道:“我們是皇上身邊的人,奉皇上旨意,來請丞相,皇上有要事要與趙丞相商議,麻煩你馬上入內通報。”
護衛趴著門縫向外看了看,果然是皇上身邊的近從,便打開了大門,來到丞相的寢宮前,入內通報。
趙普一聽半夜皇上傳他入宮,一定有要事相商,急忙穿上了衣服,與兩個匆匆忙忙地向皇宮走去。
宋太宗早在禦書房等候,趙普急忙上前施禮,道:“萬歲,深夜喚老臣入宮,可有要事?”
宋太宗道:“要事倒是沒有,但有件異事,令朕惴惴不安,丞相請坐。”
二人分君臣落了座,宋太宗便把在寢宮裏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一字不差地講述了一遍,並拿出那張狀子,讓丞相看。
趙普看完訴狀,對皇上道:“天神下界降妖,乃吾皇之福,萬歲無需驚駭。隻是這訴狀嗎……”
趙普也沉默了下來。皇上問道:“是不是最近妖獸亂世,助紂為虐,致使各地的山賊草嘯聚山林,危害百姓,各州府縣衙辦案不利,導致局麵混亂?可朕還沒有接到這樣上報的奏折!”
趙普道:“自妖獸亂世以來,天下不知有多少正義之士連連被害,下至百姓,上至官府,都鬧的人心惶惶,談奇色變。
據臣了解:目下仁者不仁、善者不善、惡者更兇。智者退隱,昏者走勢。一些地方官趁亂之極,官匪相通,大斂錢財。有案不偵,偵而不破,致使百姓告狀無門,怨聲載道,天神下界,見到這種混亂局麵,難免不為動怒。”
皇上道:“朕是不是應該獨登天壇,拜祭天神,借機訴說一下朕的心願?”
趙普道:“非也,以臣之意,萬歲應該早降降旨召集天下,不惜動用重兵來平息匪患!對那些貪官汙吏更要嚴加查辦,絕不姑息,還世間一個清平的世界。”
皇上道:“朕早有此意,隻是那妖獸不除,哪位大臣敢帶頭辦案。再有遼幫近日屢犯疆土,是戰是和朕也是舉棋不定。”
趙普道:“以臣之意,還是先安內,再安外。天神降妖,吾皇除惡,上順天意,下順民心,萬歲為何不盡快去做呢?”
“好。”皇上道:“就依愛卿之意!白馬寺這個案子就交由愛卿辦理,是善是惡,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萬萬不可草率處理此案,畢竟這些僧人是佛門弟子,一旦誤殺了僧人,定會引起國內國外的佛家弟子的不滿,真要因為此事引發教派與朝廷的衝突,那也是一場大亂啊!”
趙普道:“萬歲盡請放心!臣把此案當成大事來抓,明日一早,臣就來個微服私訪,絕不誤抓一個好人,也絕不放過一個惡人!”
次日,趙普精選兩名大內高手,自己裝扮成收購皮毛生意的商人,由遠到近,走村竄戶,暗訪農家。
當問起白馬寺的仙丹來,眾人褒貶不一,褒的多,貶的少,但總體看來,白馬寺確實存在著欺詐的行為。
趙普每走一戶,都要挑重點都做了詳細的記錄。兩天後,一行三人,又辦成香客,來到白馬寺降香求藥。
小太監們被嚇了一跳,急忙挺胸站立,把眼睛睜得很大,由此可見,太監的隊伍中管理是很嚴格的。
小聖躡手躡腳的從他們身邊走過,迴頭看了看,見他們仍然直直地站著,一點反應都沒有,也就放下心來,徑直朝寢宮的門前走去。
門前還有兩個太監,年歲不小,看樣子是皇上的親從,他們懷抱拂塵,規規矩矩地站在房門的兩側,忽聽一個太監道:“皇上別隻顧日理萬機,擔心龍體才是。”
小聖心頭一喜,暗忖道:“看來皇上還沒睡呢,我不如直接進入寢宮,去見皇上。”
他剛要施法,轉念一想,“不行,如果我突然闖入,定會驚嚇皇上,萬一驚叫起來,豈不是前功盡棄。”
他兩眼微閉,念了一套瞌睡咒訣,一隻金色的瞌睡蟲由他指尖處飛了出去,在兩個太監的眼前轉悠了幾圈,長長地打了一個哈欠,身子一軟,都倒在地上睡著了。
小聖來到門口,透過門縫向裏覌瞧,見皇上正在聚精會神地批閱奏折。皇上就在眼前,可小聖竟然犯起愁來。
皇上乃一國之君,奏折如山,都是國家大事。區區一樁案子,如何能引起皇上的重視呢?
他靈機一動,計上心頭,搖身一變,變成一個上界仙人的模樣,化道清光進入宮內。
今日早朝,奏折特別的多,又來了遼國的使臣,很多的折子也沒來得及看,事務繁忙,趙光義一點睡意都沒有,就讓太監們拿來一些,在寢宮裏批閱了起來。
批著批著,忽見室內金光閃閃,紫氣千條,不禁大吃一驚,急忙放下手中的奏折抬頭望去,隻見半空中盤坐著一個仙人。
身穿八卦仙衣,上繡乾三連、坤六斷、離中虛、坎中滿、中間陰陽魚,腰係絲絛,背背降龍寶劍。鶴發童顏,仙風道骨;額下一縷銀白的胡須胸前飄擺。坐下蓮花仙壇,左臂抱拂塵,右手單掌打著合掌禮,圓光護身,金光萬道。
趙光義急忙撩袍跪倒,向上叩首道:“臣子不知仙駕光臨,有失遠迎,萬望上仙恕罪!”
小聖氣運丹田,用一種緩慢而又震撼的聲音說道:“大宋基業幾百秋,可恨兇獸做對頭;邪惡層出正義踏,皇上豈知百姓憂?”
趙光義聽了,機靈靈地打了一個寒顫,在次向上磕頭道:“趙光義身為天子,上效忠於天道,下愛百姓如子民,但人無完人,臣如有逆天之事,甘願天罰!”
小聖道:“上天並無責罰你的意思,光義乃一國之君,日理萬機,即使有些小的疏漏,也不能為過。何況目下窮奇亂世,懲善揚惡,助紂為虐,使得世間邪惡當道,正義全無。還望皇上懲惡揚善,還天下一個正道。”
趙光義道:“臣原遵天旨!隻是窮奇兇惡,並非凡夫能降,還請上仙鼎力相助!”
小聖道:“貧道此次下界,正是為降伏窮奇而來!途經白馬寺時,見那寺裏的僧人不守佛門清規戒律,不但以妖為伍,還以普度眾生、治病救人為名,騙取百姓錢財,霸占民房,強占土地,欺辱婦女,草菅人命,實在是罪惡滔天!
貧道乃上界之人,本不該管這些人人與人之間的事情,但見這些百姓告狀無門、有冤難申,其情可憐,故此在夜深之時,謁見皇上,還望皇上主持公道。”
趙光義駭然一驚,道:“有這種事?微臣不能明察秋毫,乃微臣之過,望天神恕罪!”
“你看看這個吧!”說話間。小聖探袍袖取出那張訴狀來,把手一抖,飄飛而落。
趙光義跪行幾步,將紙張拾起,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張聯名訴狀,趙光義詳詳細細地把訴狀看了一遍,不禁怒發衝冠,怒道:“世間還有這等之事?微臣這就……”
說話間,忽見屋裏的金光消失了,抬頭向上看去,那仙人早已不見了蹤影。
宋太宗以為是夢,可手中的訴狀是真,說與我的話都記得,不曾忘記一句。想必是神聖顯化到此,但不知是何神明?
莫非近日匪盜猖獗,民難安生,上仙下凡降妖,見此劣況,氣憤之下夜入皇宮?他越想越覺得怪異,便對門外喊道:“公公!公公!快點進來!”
夜深人靜,皇上這大聲的一喊,不但驚醒了門外的太監,把室內熟睡中的皇妃也驚醒了,她急忙披上衣服走出了臥室,見皇上手中握著一個紙卷,一副驚魂未定的樣子。
便問道:“皇上怎麽啦?是不是做惡夢了,奴婢這就扶你迴房休息。”
宋太宗擺了一下手道:“你先迴去吧,朕還有要事去做。”皇妃不敢再作多言,深深地道了個萬福,轉身迴房中去了。
這時兩個太監也走了進來,低著頭,急忙上前施禮道:“皇上深夜喚奴才進宮,可有事情吩咐?”
宋太宗道:“方才你們在門外可否見到有人進來?”
太監一聽皇上問出這話,嚇得他倆一哆嗦,“撲通”的一聲,跪倒在地上,怯生生地答道:
“皇上,奴才就在門前伺候皇上,忽然一股香風刮來,困意來臨,奴才倒在地上就睡著了。聽到皇上這嘛一喊,這才醒了過來,奴才們什麽也沒看到啊!”
趙光義聽了,確定是仙聖,半天也沒有說話,把手中的狀子,展開看了又看,突然轉過身來,吩咐道:“快去丞相府,把趙普給朕喊來!”
一個太監見夜已三更,生怕沒弄明白皇上的意思,便問道:“是現在嗎?”
皇上把眼一瞪,惱怒了起來,怒道:“不是現在,還要等上明年嗎?”
太監吐了一下舌頭,連忙向上施了一禮,轉身走出門去。
丞相府距離皇宮不是太遠,兩個太監一溜小跑,來到丞相府的門前,伸手叩打門環,守門的護衛厲聲問道:“夜半三更的,何人敲門?”
太監道:“我們是皇上身邊的人,奉皇上旨意,來請丞相,皇上有要事要與趙丞相商議,麻煩你馬上入內通報。”
護衛趴著門縫向外看了看,果然是皇上身邊的近從,便打開了大門,來到丞相的寢宮前,入內通報。
趙普一聽半夜皇上傳他入宮,一定有要事相商,急忙穿上了衣服,與兩個匆匆忙忙地向皇宮走去。
宋太宗早在禦書房等候,趙普急忙上前施禮,道:“萬歲,深夜喚老臣入宮,可有要事?”
宋太宗道:“要事倒是沒有,但有件異事,令朕惴惴不安,丞相請坐。”
二人分君臣落了座,宋太宗便把在寢宮裏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一字不差地講述了一遍,並拿出那張狀子,讓丞相看。
趙普看完訴狀,對皇上道:“天神下界降妖,乃吾皇之福,萬歲無需驚駭。隻是這訴狀嗎……”
趙普也沉默了下來。皇上問道:“是不是最近妖獸亂世,助紂為虐,致使各地的山賊草嘯聚山林,危害百姓,各州府縣衙辦案不利,導致局麵混亂?可朕還沒有接到這樣上報的奏折!”
趙普道:“自妖獸亂世以來,天下不知有多少正義之士連連被害,下至百姓,上至官府,都鬧的人心惶惶,談奇色變。
據臣了解:目下仁者不仁、善者不善、惡者更兇。智者退隱,昏者走勢。一些地方官趁亂之極,官匪相通,大斂錢財。有案不偵,偵而不破,致使百姓告狀無門,怨聲載道,天神下界,見到這種混亂局麵,難免不為動怒。”
皇上道:“朕是不是應該獨登天壇,拜祭天神,借機訴說一下朕的心願?”
趙普道:“非也,以臣之意,萬歲應該早降降旨召集天下,不惜動用重兵來平息匪患!對那些貪官汙吏更要嚴加查辦,絕不姑息,還世間一個清平的世界。”
皇上道:“朕早有此意,隻是那妖獸不除,哪位大臣敢帶頭辦案。再有遼幫近日屢犯疆土,是戰是和朕也是舉棋不定。”
趙普道:“以臣之意,還是先安內,再安外。天神降妖,吾皇除惡,上順天意,下順民心,萬歲為何不盡快去做呢?”
“好。”皇上道:“就依愛卿之意!白馬寺這個案子就交由愛卿辦理,是善是惡,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萬萬不可草率處理此案,畢竟這些僧人是佛門弟子,一旦誤殺了僧人,定會引起國內國外的佛家弟子的不滿,真要因為此事引發教派與朝廷的衝突,那也是一場大亂啊!”
趙普道:“萬歲盡請放心!臣把此案當成大事來抓,明日一早,臣就來個微服私訪,絕不誤抓一個好人,也絕不放過一個惡人!”
次日,趙普精選兩名大內高手,自己裝扮成收購皮毛生意的商人,由遠到近,走村竄戶,暗訪農家。
當問起白馬寺的仙丹來,眾人褒貶不一,褒的多,貶的少,但總體看來,白馬寺確實存在著欺詐的行為。
趙普每走一戶,都要挑重點都做了詳細的記錄。兩天後,一行三人,又辦成香客,來到白馬寺降香求藥。